初二語文 杜甫 蜀相
1,七律,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符合七律格式.
2,諸葛亮實現了他“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鏗鏘誓言,贏得了后世人們的景仰和推崇。
3,丞相的祠堂要到哪里尋找?在錦官城外柏樹繁茂的地方。映著石階的綠草自成一片春色,隔著樹葉的黃鸝徒有好聽的聲音。三顧茅廬頻繁討論天下大計,兩朝的開創與輔佐老臣竭盡忠心。出師還沒有取得最后的勝利就先病死了,常使后世的英雄淚滿衣襟。
4,這兩句詩襯托出了祠堂的荒涼冷落,并含有詩人感物思人、追懷先哲的情味。它同時還含有碧草與黃鸝并不理解人事的變遷和朝代的更替這一層意思。寫出了廟外景色的荒蕪,寄托著詩人對諸葛武侯身后凄涼的哀惋.
杜甫蜀相
10、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注:①蜀相:指三國時蜀國丞相諸葛亮。
②錦官城:古代成都的別稱。③柏森森:柏樹長得高大而茂密。
③黃鸝:黃鶯。④三顧:指劉備三顧茅廬見諸葛亮事。
⑤兩朝:指劉備、劉禪父子兩朝。⑥開濟:開創基業,匡濟艱危。
⑦出師未捷:諸葛亮曾五次出兵攻魏,建興十二年(234),與魏司馬懿在渭南相拒百馀日,病死于五丈原軍中。 (1)寫景總會滲入作者的主觀感受,試分析《蜀相》詩中“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一句,并說出跟意境關系最為密切的兩個字。
這一句是寫入祠后所見,意思是:階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碧綠,年年如此 ,可它為誰而綠呢?隔葉的黃鸝叫得那么動聽,可有誰聽呢?跟意境關系最為密切的兩個字是“自”“空”。從“自”“空”二字可以看出祠中的凄涼、冷落氣氛,含有感傷的意味。
(2)本詩的主旨是詠嘆什么? 主旨是歌頌仰慕諸葛亮的才智和功業,同時惋惜他的壯志未酬 。以古人自況。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蜀相杜甫是幾級的教材,初二語文杜甫蜀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