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涮羊肉的古詩詞
北宋大文學家蘇東坡曾有“隴饌有熊臘,秦烹唯羊羹”的贊美詩句。羊肉泡饃肉爛湯濃、香醇味美、粘綿韌滑,一年四季皆可食用,冬季吃了最好。清晨凜冽的西北風里,吃一碗冒著熱氣的羊肉泡饃,驅除了冬天的嚴寒,渾身增添了熱情和干勁。從公元前11世紀到如今,羊肉泡饃的魅力欲久彌香,大大小小的羊肉泡饃館在西安隨處可見,尤以老孫家的最為有名,到西安的游客,不吃羊肉泡饃就好像到了北京沒有上長城、沒有逛天安門廣場一樣, 羊肉泡饃就是西安的招牌,和兵馬俑擁有同等的文化品位
詩句:隴饌有熊臘,秦烹唯羊羹
秋 羊
(元)許有壬
塞上寒風起,庖人急尚供。
戎鹽春玉碎,肥獰壓花重①。
肉凈燕支透②,膏凝琥珀濃。
年年神御殿,頒俊每沾馂③。
【注釋】
①獰:幼羊。 ②燕支:草名,可染紅作顏料。 ③馂:食其余。《禮祭統》:“夫祭有馂……尸亦馂鬼神之余也。”
2.關于涮羊肉的古詩詞
北宋大文學家蘇東坡曾有“隴饌有熊臘,秦烹唯羊羹”的贊美詩句。
羊肉泡饃肉爛湯濃、香醇味美、粘綿韌滑,一年四季皆可食用,冬季吃了最好。清晨凜冽的西北風里,吃一碗冒著熱氣的羊肉泡饃,驅除了冬天的嚴寒,渾身增添了熱情和干勁。
從公元前11世紀到如今,羊肉泡饃的魅力欲久彌香,大大小小的羊肉泡饃館在西安隨處可見,尤以老孫家的最為有名,到西安的游客,不吃羊肉泡饃就好像到了北京沒有上長城、沒有逛天安門廣場一樣, 羊肉泡饃就是西安的招牌,和兵馬俑擁有同等的文化品位詩句:隴饌有熊臘,秦烹唯羊羹秋 羊(元)許有壬塞上寒風起,庖人急尚供。戎鹽春玉碎,肥獰壓花重①。
肉凈燕支透②,膏凝琥珀濃。年年神御殿,頒俊每沾馂③。
【注釋】①獰:幼羊。 ②燕支:草名,可染紅作顏料。
③馂:食其余。《禮祭統》:“夫祭有馂……尸亦馂鬼神之余也。”
3.形容羊肉好吃的詩句有哪些
形容羊肉好吃的詩句有以下這些:1、《次韻子由除日見寄》北宋蘇東坡隴饌有熊臘,秦烹唯羊羹。
譯文:隴地(甘肅)有熊肉干,秦地(陜西)最喜歡羊羹(羊肉泡饃),十分美味。2、《飲兵廚羔羊酒》宋·晁公溯沙晴草軟羔羊肥,玉肪與酒還相宜。
譯文:天氣晴朗草地柔軟羔羊肉肥,吃著羊肉喝著酒真是絕配。3、《湖州歌九十八首其七十四》宋汪元量金盤堆起胡羊肉,御指三千響碧空。
譯文:金色的盤子里盛滿了胡人的羊肉,御指三千響徹整個天空。4、《和林養正龜符惠詩》宋王邁大官羊肉非吾羨,一籌藜羹劣可嘗。
譯文:大官們吃的羊肉不能我們能羨慕來的,一碗用藜菜做的羹這種粗劣的食物勉強能夠吃上。5、《將進酒》唐李白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譯文:我們烹羊宰牛姑且作樂,(今天)一次性痛快地飲三百杯也不為多。擴展資料:與羊肉有關的知識及典故:1、明代著名的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載:羊肉能“補中益氣,安心止痛,主治虛勞寒冷”。
在寒冷的冬季,多吃羊肉對人體健康有益。2、元時著名醫家李杲欣賞:羊肉,甘熱,能補血之虛,有形之物也,能補有形肌肉之氣。
風味與羊肉同者,皆可補之,故曰補可去弱,人參、羊肉之屬也。3、在中國歷史上有著名的“一杯羊羹亡國”的典故。
《戰國策·中山策》載,中山國國君大宴賓客,司馬子期在座,席間中山君為賓客們分食羊羹,而“羊羹不遍”司馬子期沒得到。一怒之下司馬子期跑到楚國,勸說楚王伐中山。
中山君倉惶逃亡……中山君喟然嘆曰:“召以一杯羊羹亡國”(以一碗羊肉湯造成了一個國家的滅亡)。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羊肉。
4.西安羊肉泡饃的介紹
羊肉泡饃又稱煮饃、羊肉泡、羊肉饃,制作原料主要有羊肉、蔥末、粉絲(或粉條)、糖蒜等,古稱"羊羹",陜西美饌,尤以西安最享牛羊肉泡饃盛名,它烹制精細,料重味醇,肉爛湯濃,肥而不膩,營養豐富,香氣四溢,誘人食欲,食后回味無窮。
北宋著名詩人蘇軾留有"隴饌有熊臘,秦烹唯羊羹"的詩句。因它暖胃耐饑,素為陜西人民所喜愛,外賓來陜也爭先品嘗,以飽口福。牛羊肉泡饃已成為陜西名食的“總代表”。
擴展資料
羊肉泡饃食用方法:
1,干巴兒:要求煮成的饃,湯汁完全滲入饃內,吃后碗內無湯無饃無肉。
2,一口湯:要求煮成的饃,吃后碗內僅剩一口湯。
3,水圍城:饃塊在中間,湯汁在周圍,湯、汁、饃全要吃光。
羊肉泡饃特點:
1,牛羊肉泡饃的特點是料重味醇,肉爛湯濃,香氣誘人,食后余味無窮 ,又有暖胃之功能。
2,牛羊肉泡饃是西安最有特色最有影響的食品之一。古稱"羊羹",是一種難得的滋補佳品。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羊肉泡饃
5.寫羊肉泡饃的古文獻記載
北宋著名詩人蘇軾留有"隴饌有熊臘,秦烹唯羊羹"的詩句。
牛羊肉泡饃,最早為西周禮饌,歷史悠久。據史料記載,牛羊肉泡饃是在古代牛羊羹的基礎上演變而成的。古代許多文獻,如《禮記》以及先秦諸子,都曾提及牛羊肉羹。最初多用于祭祀及宮廷御筵。西周時曾將牛羊肉羹列為國王、諸侯的禮饌。《戰國策》記載中山國君,由于一杯羊羹而激怒了司馬子期,怒而走楚,說楚王伐中山,招致亡國的命運。據《宋書》記載:南北朝時,毛修之因向宋武帝獻出羊羹,味美,武帝竟封俘虜修之為太官史,后又高升為尚書光祿大夫。到了隋朝,出現了“細供沒忽羊羹”(謝諷《食經》)。
6.描寫羊肉湯的詩有哪些
1、”隴饌有熊臘,秦烹唯羊羹“。
這句話出自蘇軾的《次韻子由除日見寄》。釋義:隴地(甘肅)有熊肉干,秦地(陜西)最喜歡羊羹(據說是羊肉泡饃)。
2、”煨羊肥嫩數京中,醬用清湯色煮紅,日午燒來焦且爛,喜無膻味膩喉嚨“。出自楊靜亭的《都門雜說》。
釋義:濃湯煨的羊肉又肥又嫩在整個京城都數得上,醬汁用清湯把肉色煮紅了。中午開始燒到現在肉又焦又爛,更好的是吃起來還沒有膻味來膩人的喉嚨。
3、“修之嘗為羊羹,薦魏尚書,尚書以為絕味,獻之大武,大悅,以為大官令。”出自《南史·毛修之之傳》。
釋義:毛修之嘗了一口是羊羹,就將它推薦給魏尚書,魏尚書認為這羊羹很美味,就將它獻給大武,大武品嘗之后,十分開心,就將他封為大官令。擴展資料:羊肉的營養價值羊肉鮮嫩,營養價值高,凡腎陽不足、腰膝酸軟、腹中冷痛、虛勞不足者皆可用它作食療品。
羊肉營養豐富,對肺結核、氣管炎、哮喘、貧血、產后氣血兩虛、腹部冷痛、體虛畏寒、營養不良、腰膝酸軟,陽痿早泄以及一切虛寒病癥均有很大裨益;具有補腎壯陽、補虛溫中等作用,男士適合經常食用。羊肉的使用和保存羊肉一般以現購現烹為宜,如暫時吃不了的,可用少許鹽腌制2天,即可保存10天左右。
羊肉性溫熱,常吃容易上火。因此,吃羊肉時可以搭配一些涼性蔬菜。
既能起到清涼、解毒、去火的作用,又能達到羊肉的補益功效。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羊肉百度百科-次韻子由除日見寄。
7.陜西羊肉泡饃簡介,快
牛羊肉泡饃的特點是料重味重,肉爛湯濃,香氣誘人,食后余味無 ,又有暖胃之功能。
牛羊肉泡饃是西安最有特色最有影響的食品。古稱"羊羹",宋代蘇軾有"隴饌有熊臘,秦烹唯羊羹"的詩句。
羊肉泡饃的烹飪技術要求很嚴,煮肉的工藝也特別講究。其制作方法是:先將優質的牛羊肉洗切干凈,煮時加蔥、姜、花椒、八角、茴香、桂皮等佐料煮爛,湯汁備用。
饃,是一種白面烤餅,吃時將其掰碎成黃豆般大小放入碗內,然后交廚師在碗里放一定量的熟肉、原湯,并配以叢末、白菜絲、料酒、粉絲、鹽、味精等調料,單勺制作而成。牛羊肉泡饃的吃法也很獨特,有羊肉燴湯,即顧客自吃自泡:也有干泡的,即將湯汁完全滲入饃內。
吃完饃、肉,碗里的湯也被喝完了。還有一種吃法叫"水圍城",即寬湯大煮,把煮熟的饃、肉放在碗中心,四周圍以湯汁。
這樣清湯味鮮,肉爛且香,饃韌入味。如果再佐以辣醬、糖蒜,別有一番風味。
是一種難得的高級滋補佳品。西安的羊肉泡饃館很多,其中老字號有"老孫家"、"同盛祥"等較有名氣。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介紹羊肉泡饃古詩詞(關于涮羊肉的古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