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詩詞中對妻子的稱呼 小說
自古對妻子的稱呼有很多,主要有:
小君細君——最早是稱諸侯的妻子,后來作為妻子的通稱。
皇后——皇帝的妻子。
梓童——皇帝對皇后的稱呼。
夫人——古代諸侯的妻子稱夫人,明清時一二品官的妻子封夫人,近代用來尊稱一般人的妻子,現在多用于外交場合。
荊妻——舊時對人謙稱自己的妻子,又謙稱荊人、荊室、荊婦、拙荊、山荊。賤荊,有表示貧寒之意。
娘子——古人對自己妻子的通稱。
糟糠——形容貧窮時共患難的妻子。
內人——對他人稱自己的妻子。書面語也稱內人、內助。尊稱別人妻稱賢內助。
內掌柜的——舊時稱生意人的妻子為“內掌柜”,也有稱“內當家”的。
太太——舊社會一般稱官吏的妻子,或有權有勢的富人對人稱自己的妻子為“太太”,今有尊敬的意思,如“你太太來了”。
妻子——指的是妻子和兒女。早期有“妻子”、“妻室”,也單稱妻,有的人為了表示親愛,在書信中常稱賢妻、愛妻。
堂客——舊時江南一些地方俗稱妻子為堂客。
右客——舊時湖北鄂西山區對妻子的一種稱呼。
另外,舊時對妾的稱呼有“側侄”、“偏房”、“小星”、“加夫人”、“婦君”等。
2.古時候對妻子的稱謂都有那些
古時候對妻子的稱謂:皇帝稱老婆叫梓童;宰相稱老婆叫夫人;文人稱拙荊;雅士叫執帚;商賈稱賤內;士人叫妻子;秀才稱娘子;士人叫妻子;秀才稱娘子;莊稼漢叫婆姨。
老婆,是現代丈夫對妻子的稱呼,最初的含義是指老年的婦女。王晉卿詩句有云:“老婆心急憑相勸”。這一“老婆”是指老是主持家務的妻子。因此,后來呼自己的妻子叫“老婆”。
擴展資料:
古時候對丈夫的稱謂:
1、良人
“良人”一詞顯示不出男女性別,妻子稱自己的丈夫為“良人”;丈夫稱自己的妻子亦為“良人”;從這兒可以看出當時男女地位大抵還是比較平等的,但這種不加區別也給夫妻間稱呼帶來很多不便。
2、郎
“郎”代表丈夫,李白有“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義山詩有“劉郎已恨蓬山遠,又隔蓬山一萬叢”,花間詞中有“問郎花好儂顏好” 。
3、老爺
老爺, 僅限于官宦人家對老公的稱呼。其在家中的尊貴地位不言而喻。
4、相公
這個稱呼在古時候非常流行,比 “官人”又進了一步,已經不僅是“官”,而且是最高的官“相”了。男人的家庭地位由此達到極盛。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老婆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老公
3.古詩詞里怎樣稱呼女子
姝、娃、媛、姬、媼等。
1、姝 意思:泛指美女,也指年輕的姑娘。 出自:南朝·郭茂倩《陌上桑》:“使君遣吏往,問是誰家姝。”
譯文:使君派人去,問是誰家的姑娘。 2、娃 意思:初義為“美女”,后為孩子。
出自:唐·李賀《梁公子》詩:“題書賜館娃。” 譯文:題名書寫送給店里的小姐。
3、媛 意思:美女, 出自:春秋·無名氏《君子偕老》:“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 譯文:展這樣的人啊,國家的約定啊。
4、姬 意思:古時對婦女的美稱,也稱美女。《鴻門宴》:“貪于財貨,好美姬,” 出自:漢·司馬遷《鴻門宴》:“貪于財貨,好美姬。”
譯文:貪戀財物,喜歡女色。 5、媼 意思:老婦人的通稱,也泛指婦女:。
出自: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媼,女老偁也。” 譯文:。
4.古詩詞里怎樣稱呼女子
①、紅袖.本指女子紅色的衣袖,代指美女.如唐代白居易《對酒吟》:“今夜還先醉,應煩紅袖扶.”
②、紅裙.本指婦女穿的裙,也指婦女.如唐代韓愈《醉贈諾z書》:“長安眾富兒,盤饌羅膻葷;不解文字飲,惟能醉紅裙.”
③、紅粉.本指婦女化妝用的胭脂和白粉,也代指美女.如唐代李商隱《馬嵬》:“冀馬燕犀動地來,自埋紅粉白成灰.”
④、粉黛.本指婦女涂在臉上的白粉和畫眉用的青黑色顏料,喻指美女.如唐代白居易《長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⑤、蛾眉.本指女子細長而彎曲的眉毛,借為美人的代稱.如唐代高適《塞下曲》:“蕩子從軍事征戰,蛾眉蟬娟守空閨.”
⑥、紅顏.本指婦女美麗的容顏,也代指美女.如清代吳偉業《圓圓曲》:“痛哭六軍俱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
⑦、裙釵.因婦女著裙插釵,因此稱婦女為裙釵.如清代曹雪芹《紅樓夢》:“我堂堂須眉,誠不若彼裙釵.”
⑧、巾幗.本指婦女的頭巾和發飾,后成為婦女的代稱.如清代湘靈子《軒亭冤?賞花》:“新世界,舊乾坤,巾幗英雄叫九閽.”
古詩詞中美女的別稱
佳人:《古詩十九首》:“燕趙多佳人,美者顏如玉.”
麗人:杜甫《麗人行》:“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玉人:謝枋得《蠶婦吟》:“不信樓頭所柳月,玉人歌舞未曾歸.”
仙子:白居易《長恨歌》:“樓閣玲瓏五云起,其中綽約多仙子.”
嬌娘:李賀《唐兒歌》:“東家嬌娘求對值,濃笑書空作唐字.”
妖嬈:李商隱《碧瓦》:“他時未知意,重迭贈妖嬈.”
姝麗:柳永《玉女搖仙佩》:“有得許多姝麗,擬把名花比.”
驚鴻:陸游《沈園》:“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碧玉:萬楚《五日觀妓》:“西游漫道浣春紗,碧玉今日斗麗華.”
蛾眉:白居易《王昭君》:“漢使卻回憑寄語,黃金何日贖蛾眉.”
紅顏:吳偉業《圓圓曲》:“痛哭六軍皆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
紅袖:韓《邊上看獵贈元戎》:“紅袖擁門持燭炬,解勞今夜宴華堂.”
紅粉:杜牧《兵部尚書席上作》:“偶發狂言驚滿座,兩行紅粉一時稀.”
傾國:白居易《長恨歌》:“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
傾城:李商隱《北齊》:“巧笑知堪敵萬機,傾城最在著戎衣.”
5.古詩詞里男子對女子怎么稱呼
摘自別處: 一、指稱漂亮女子 1.姝:美女.《陌上桑》:“使君遣吏往,問是誰家姝.” 2.娃:初義為“美女”,后為孩子.李賀《梁公子》詩:“題書賜館娃” 3.媛:美女.《君子偕老》:“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 4.姬:古時對婦女的美稱,也稱美女.《鴻門宴》:“貪于財貨,好美姬,” 二、表示自謙 1.妾:古代女子表示謙卑的自稱.《扎雀東南飛》:‘’妾不堪驅使,徒留無所施.” 2,奴:女子表示自卑的稱呼、(宋史·陸秀夫傳》:“楊太妃垂簾與群臣語,猶自稱奴.” 三、指稱老年婦女 I.媼:對老年婦女的敬稱.《觸龍說趙太后》:“老臣以媼為長安君計短也.” 2.嫗:年老的女人.《項脊軒志》:“嫗,先大母婢也.” 3.姥:老婦.《晉書·王羲之傳》:“又嘗在戢山.見一老姥,持六角竹扇賣之.” 4.母:老年婦女.《史記·淮陰侯列傳》:“信釣于城下,諸母漂.”(漂:洗衣);又指女性長輩 5.寡:老而無夫的女人.《墨子·辭過》:“振孤寡.” 四、指稱母親 1.母:母親.《記王忠肅公翱事》:“遷我京職,則汝朝夕侍母.” 2.姥:母親.《孔雀東南飛》:“便可自公姥,及時相遣歸.” 3.妣:母親.《新唐書·高祖本記》:“追謚……妣獨孤氏曰元貞皇后” 4.先妣:去世的母親.《項脊軒志》:“先妣撫之甚厚.” 5.先大母:已死的祖毋.《項脊軒志》:”嫗,先大母婢也.” 6.姑:丈夫的母親.《新婚別》:“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嫜:丈夫的父親) 五,指稱妻、妾 1.婦:妻子.《孔雀東南飛》:“十七為君婦.” 2.妻:妻子.《史記·吳起傳》:“吳起取齊女為妻.” 3.姒:(1)古代兄弟之妻年長者.《左傳·昭公二十八年》:“長叔姒生男.” (2)古代妾中的年長者.《列女傳》:“婢女娣姒,不能相教.” 4.娣:(1)古代兄弟之妻的年幼者.(2)古代妾中的年幼者.《舊唐書·獨孤皇后傳》:“內和群娣.” 5.妯娌:兄和弟的妻子的合稱.《北史·崔休傳》:“家道多由婦人,欲令娣妹為燦嫂.” 6.姬:帝王之妻.《屈原列傳》:“而設詭辯于懷王之寵姬鄭袖.” 7.妾:舊社會的男子在妻子之外另娶的女人.《鄒忌諷齊王納諫》:“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 8.后:君王的正妻.《郭皇后記》:“后叔父梁,早終.” 9.妃殯:古代帝王的妾或太子、王侯的妻.《阿房宮賦》:“妃殯媵嬙,王子皇孫,辭樓下殿.” 六、其他: 1.姹:姹女、少女.《后漢書·五行志》:“河間姹女工數餞.” 2.婦:(1)已婚的女子.《石壕吏》:“聽婦前致辭,三男鄴城戍.”(2)女性的通稱.《天朝田畝制度》:“凡分田,明人口,不論男婦.” 3.姑:(l)父親的姊妹.《茍子·仲尼》:“姑姊妹之不嫁者七人.”(2)小姑,丈夫的妹妹.《孔雀東南飛》:“新婦初來時,小姑始扶床.” 4.姬:漢代宮中女官名.《漢·官儀》卷下:“姬,內官也.” 5.婕好:漢代宮中官名、一直活用到明代.《史記·外戚世家》:“常以婕好違為皇后.” 6.婢:使女、女仆.白居易《續古》:“豪家多婢仆,門內頗驕奢.” 7.伎:歌女,又寫作“妓《新唐書·元載傳》:“名妹異伎.” 8.孀:死了丈夫的婦人.《愚公移山》:“曾不若孀妻弱子.” 常見詞語: 佼人:美好的意思,指美人。
嬋娟:色態美好的意思。后用來指美女。
千金:舊稱別人的女兒,含有尊貴之意。 嬌娃:也作嬌娘。
指美麗的少女。 花魁:百花的魁首。
舊時指有名的妓女。 麗人:光彩煥發,美麗。
指美貌的女子。 佳人:(見古詩十九首):“燕趙多佳人,美者顏如玉。”
指美人。 玉人:用以稱謂美麗的女子。
淑女:指溫和善良美好的女子。 花瓶:插花用的瓶子。
借喻作為一種擺設的美貌女子。 玉女:指仙女。
亦指美女。也用作對他人之女的敬稱。
尤物:奇異的。指美貌的女子。
亦指優異的人或物品。 青娥:指女子的黛眉。
亦指青年女子。 內人:從前丈夫稱自己的妻子,其根源出于舊觀念,認為男子主外,女子主內。
發妻:古時婚喜之日,男女都要結發為髻,男子從此把頭發挽在頭頂上,為表示是原配,稱妻子為“發妻” 軟玉溫香:軟:柔和;溫:溫和。玉、香:女子的代稱。
后泛指溫柔的年青女性。 糟糠之妻:貧困時曾共食糟糠度日的妻子。
后為對自己妻子的謙稱。 小家碧玉:碧玉:舊時指小戶人家的美貌女子。
二八佳人:二八:指16歲。指年輕美貌的女子。
半老徐娘:用以形容中年婦女保留青年時的神態。 妙齡少女:妙:美好。
指正值青春年華的女子。 巾幗英雄:巾幗:婦女的頭巾和發飾,引申為婦女的代稱。
指婦女中杰出的人物。
6.古代“夫妻”有哪些別稱
古代“夫妻”的別稱有:結發、鴛鴦、伉儷、配偶、連理、秦晉、百年之好。
對“夫妻”雙方的稱呼:
一、夫的稱呼:丈夫、夫子(尊稱)、夫君、君子(敬稱)、郎(昵稱)、郎伯、良人、官人、老爺(僅限于官宦人家對老公的稱呼)、相公、先生。
丈夫的由來:
1、“丈夫”一詞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源自母系時代的夫妻傳統禮儀而得來。眾所周知那是女尊男卑的時代,男女結為夫妻后,男的怕女的被其他男人搶走,就天天跟在女的后面一丈之遠。不能近了不能遠了,大概就是不能在視線之外,故男的被人稱之為“丈夫”。
2、另一種說法是,在我國有些部落,有搶婚的習俗。女子選擇夫婿,主要看這個男子是否夠高度,一般以身高一丈為標準。一丈約等于七尺,有了這個身高的夫婿,才可以抵御強人的搶婚。根據這種情況,女子都稱她所嫁的男人為“丈夫”。
二、妻的稱呼:
1、古代:妻、孺人(所有官員妻子)、內子(卿大夫的嫡妻)、內人、內助、拙內、賤內、小君(諸侯之妻)、夫人(漢代以后王公大臣之妻)、
2、現代:老婆,堂客、太太、內子、愛人、親愛的、女人、孩子他媽(娘)、母(閩南語,國語諧音“某”)、牽手(源自平埔族語)、另一半、蜜糖、甜心……等等,因人而異,有多種變化,可隨場合與心情隨意使用。書面用語則仍然保留“內子”、“內人”等對他人稱自己妻子的名稱。
擴展資料:
古代與“夫妻”有關的成語及詩句:
一、形容夫妻的成語:夫唱婦隨、夫義婦順、琴瑟和諧、鶼鰈情深、相敬如賓、如膠似漆、情比金堅、公不離婆、秤不離鉈。
二、與夫妻相關的詩文:
《留別妻》
作者:西漢-蘇武
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歡娛在今夕,嬿婉及良時。
征夫懷遠路,起視夜何其。參辰皆已沒,去去從此辭。
行役在戰場,相見未有期。握手一長嘆,淚為生別滋。
努力愛春華,莫忘歡樂時。生當復來歸,死當長相思。
譯文:
和你結發成為夫妻,就從沒懷疑與你恩愛到老。和你相愛纏綿陶醉在今夜幸福的時刻,多么美好的時光呀!可是明天我就要為國遠行,不得不起來看看天亮沒亮是什么時候了。當星辰隱沒在天邊時,我就不得不與你辭別了,因為要到戰場上這一走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與你團聚。
與你依依不舍長時間的握著手也是幸福的,相互不由自主的流淚是因為這可能是你我今生的最后一面。我倍加珍惜現在幸福的每分每秒,我永遠也不會忘了和你相愛,這么幸福歡樂的時光。如果我有幸能活著,一定會回到你身邊。如果我不幸死了,也會永遠想你……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夫妻 (男女合法婚姻關系)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 (蘇武—《留別妻》詩句)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古詩詞稱呼妻子(古詩詞中對妻子的稱呼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