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862kg"></td>
  • <td id="862kg"><option id="862kg"></option></td>
  • 浣溪沙·雨歇梧桐淚乍收 納蘭性德

    浣溪沙·雨歇梧桐淚乍收原文:

    雨歇梧桐淚乍收,遣懷翻自憶從頭。摘花銷恨舊風流。
    簾影碧桃人已去,屧痕蒼蘚徑空留。兩眉何處月如鉤?

    浣溪沙·雨歇梧桐淚乍收翻譯及注釋

    翻譯
    秋雨停了,梧桐樹葉不再滴雨 ,好像是停止了它滴滴的眼淚。重新反復回憶,釋放自己的情懷。想當初曾與思念之人有過美好的風流往事。(回憶)那美麗的身影、如桃花般的面容,但人已離去(可是人卻不知何處去了)。只空空留下那嬌小的鞋痕在長滿蒼蘚的小徑上。思戀之人在何處,只有孤單的如鉤明月。

    注釋
    ①雨歇句:此言秋雨停了,梧桐樹葉不再滴雨,好像是停止了它滴滴的眼淚。
    ②翻:同“反”。
    ③摘花句:意思是當初曾與她有過美好的風流的往事。杜甫《佳人》:“摘花不插發,采柏動盈掬。”
    ④屧(xie}痕句:此言長滿蒼蘚的小徑上,她那嬌小的鞋痕猶在,可是人卻不知何處去了。 屧痕,即鞋痕。
    ⑤兩眉:代指所思戀之人。

    浣溪沙·雨歇梧桐淚乍收賞析

    此詞上片景起,情景交織,“淚乍收”已是傷情畢現,又接之以“遣懷”二句,點明傷感之由。“摘花銷恨”中有人有己,低回惆悵。下片寫眼前空寂之景。前二句以“簾影碧桃”、“屧痕蒼蘚”表現人去樓空的寂寞,結句又以遙遙生問表達了深深的懷念之情。

    這首詞為思念舊日情人而作。首句“雨歇梧桐”與“淚乍收”是什么關系呢?是表示雨和淚在同一時間停止,還是以雨停比喻淚止?不能說死。作者只是把二者并列提出,以不解解之,反而能增加一種朦朧的意境。反正“梧桐雨”和“流淚”都與離情有關。如溫庭筠《更漏子》詞“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元雜劇中白樸的《唐明皇秋夜梧桐雨》,都能引起讀者的聯想。“遣懷”二句謂為排遣愁懷反而回憶起過去的戀情,也就是摘花銷恨這件風流韻事。下片由回憶回到現實。“簾影”二句寫眼前所見。竹簾上映著碧桃樹影,花徑的苔蘚上還留下她的鞋印,然而伊人已去,徒然睹物思人,增加傷感。“空留”二字透露出多少感慨和無奈。結句由看到天上彎彎的新月而聯想到伊人的雙眉,但不知她如今人在何處?一種刻骨相思之情躍然紙上,情深意苦。詞句亦纏綿凄婉,令人惆悵。其中“簾影碧桃”和“屧痕蒼蘚”二句,對仗工整而典雅,亦為此詞增色不少。

    浣溪沙·雨歇梧桐淚乍收創作背景

      從內容看大概是納蘭寫給他早年曾愛戀過的一位女子的。在青梅竹馬的表妹、生死患難的盧氏之前,何來這樣一位驚鴻照影的美人?史籍已無從可考,可那份深切的思念卻力透紙背,如歲月一般悠長,縱使青絲變成白發也無法忘懷。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浣溪沙·雨歇梧桐淚乍收 納蘭性德

    明清

    蝶戀花·百尺朱樓臨大道 王國維

    閱讀(224)

    蝶戀花·百尺朱樓臨大道原文:百尺朱樓臨大道。樓外輕雷,不間昏和曉。獨倚闌干人窈窕。閑中數盡行人小。一霎車塵生樹杪。陌上樓頭,都向塵中老。薄晚西風吹雨到。明朝又是傷流潦。蝶戀花·百尺朱樓臨大道翻譯及注釋翻譯那百尺高的紅樓,正臨著

    明清

    林琴南敬師 佚名

    閱讀(258)

    林琴南敬師原文:閩縣林琴南孝廉紓六七歲時,從師讀。師貧甚,炊不得米。林知之,亟歸,以襪實米,滿之,負以致師。師怒,謂其竊,卻弗受。林歸以告母,母笑曰:“若心固善,然此豈束修之禮?”即呼備,赍米一石致之塾,師乃受。林琴南敬師翻譯及注釋翻譯閩縣(

    明清

    野步 趙翼

    閱讀(192)

    野步原文:峭寒催換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最是秋風管閑事,紅他楓葉白人頭。野步翻譯及注釋翻譯  料峭的寒風催著換上了厚衣服,到附近的郊區原野去游玩。秋風最愛多管閑事了,它一來,不但把楓葉變紅,還把人的頭發變白了。注釋峭寒:料峭紅他楓葉

    明清

    金縷曲詞二首 顧貞觀

    閱讀(200)

    金縷曲詞二首原文:寄吳漢槎寧古塔,以詞代書,丙辰冬寓京師千佛寺,冰雪中作季子平安否?便歸來,平生萬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誰慰藉,母老家貧子幼。記不起,從前杯酒。魑魅搏人應見慣,總輸他,覆雨翻云手,冰與雪,周旋久。淚痕莫滴牛衣透,數天涯,依然骨肉,幾家能

    明清

    讀陸放翁集 梁啟超

    閱讀(168)

    讀陸放翁集原文:詩界千年靡靡風,兵魂銷盡國魂空。集中什九從軍樂,亙古男兒一放翁。讀陸放翁集注釋①陸放翁:南宋著名愛國詩人陸游。②靡靡:柔弱不振。③什九:十分之九。④亙古:從古代到現在。 讀陸放翁集評析梁啟超的《讀陸放翁集》作于他一八

    明清

    詠紅梅花得“梅”字 曹雪芹

    閱讀(278)

    詠紅梅花得“梅”字原文:白梅懶賦賦紅梅,逞艷先迎醉眼開。凍臉有痕皆是血,酸心無恨亦成灰。誤吞丹藥移真骨,偷下瑤池脫舊胎。江北江南春燦爛,寄言蜂蝶漫疑猜。(出自《紅樓夢》第五十回。)詠紅梅花得“梅”字注釋(1)白梅懶賦:即“懶賦白梅”。(2)“

    明清

    本事詩十首·選二 蘇曼殊

    閱讀(178)

    本事詩十首·選二原文:烏舍凌波肌似雪,親持紅葉索題詩。還卿一缽無情淚,恨不相逢未剃時。春雨樓頭尺八簫,何時歸看浙江潮?芒鞋破缽無人識,踏過櫻花第幾橋?本事詩十首·選二賞析蘇曼殊,中國近代史上一大奇才,廣東香山(今中山)人。曾三次剃度為僧,又三

    明清

    蝶戀花·又到綠楊曾折處 納蘭性德

    閱讀(166)

    蝶戀花·又到綠楊曾折處原文:又到綠楊曾折處,不語垂鞭,踏遍清秋路。衰草連天無意緒,雁聲遠向蕭關去。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風,吹夢成今古。明日客程還幾許,沾衣況是新寒雨。蝶戀花·又到綠楊曾折處翻譯及注釋翻譯又來到昔日折柳相送友人的故地

    明清

    曉過鴛湖 查慎行

    閱讀(173)

    曉過鴛湖原文:曉風催我掛帆行,綠漲春蕪岸欲平。長水塘南三日雨,菜花香過秀州城。曉過鴛湖翻譯春天乘船在江面行駛,兩岸長滿綠草好像與整個堤岸相平。菜花散發的脈脈清香在春風里一陣陣掠過整個秀州城。 曉過鴛湖賞析  全詩八句四韻,全是詠

    明清

    山行雜詠 袁枚

    閱讀(196)

    山行雜詠原文:十里崎嶇半里平,一峰才送一峰迎。青山似繭將人裹,不信前頭有路行。山行雜詠翻譯  山路崎嶇不平(“平均十里只有半里是平坦的”是虛指,形容山路十分崎嶇),山峰延綿不絕(過了一個山頭又是一個山頭也是虛指),周圍的青山就像蟬繭一樣把

    明清

    促織 蒲松齡

    閱讀(158)

    促織原文:宣德間,宮中尚促織之戲,歲征民間。此物故非西產;有華陰令欲媚上官,以一頭進,試使斗而才,因責常供。令以責之里正。市中游俠兒得佳者籠養之,昂其直,居為奇貨。里胥猾黠,假此科斂丁口,每責一頭,輒傾數家之產。邑有成名者,操童子業,久不售。為人

    明清

    菩薩蠻·問君何事輕離別 納蘭性德

    閱讀(167)

    菩薩蠻·問君何事輕離別原文:問君何事輕離別,一年能幾團圓月。楊柳乍如絲,故園春盡時。春歸歸不得,兩槳松花隔。舊事逐寒潮,啼鵑恨未消。菩薩蠻·問君何事輕離別翻譯及注釋翻譯試問我為何輕易地離別?一年能有幾次圓月。北國的楊柳剛剛如長絲,家

    明清

    虞美人·銀床淅瀝青梧老 納蘭性德

    閱讀(204)

    虞美人·銀床淅瀝青梧老原文:銀床淅瀝青梧老,屧粉秋蛩掃。采香行處蹙連錢,拾得翠翹何恨不能言。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燈和月就花陰,已是十年蹤跡十年心。虞美人·銀床淅瀝青梧老翻譯及注釋翻譯井邊的梧桐在淅瀝的秋風秋雨中漸漸老去

    明清

    臨江仙·清明前一日種海棠 顧太清

    閱讀(210)

    臨江仙·清明前一日種海棠原文:萬點猩紅將吐萼,嫣然迥出凡塵。移來古寺種朱門。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細干柔條才數尺,千尋起自微因。綠云蔽日樹輪囷。成陰結子后,記取種花人。臨江仙·清明前一日種海棠注釋朱門:紅漆大門。指貴族豪富之家。

    明清

    采桑子·誰翻樂府凄涼曲 納蘭性德

    閱讀(189)

    采桑子·誰翻樂府凄涼曲原文:誰翻樂府凄涼曲?風也蕭蕭,雨也蕭蕭,瘦盡燈花又一宵。不知何事縈懷抱,醒也無聊,醉也無聊,夢也何曾到謝橋。采桑子·誰翻樂府凄涼曲翻譯及注釋翻譯是誰在翻唱著凄切悲涼的樂府舊曲?風蕭蕭肅肅,雨瀟瀟灑灑,房里點燃的燈燭

    宋代

    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 秦觀

    閱讀(177)

    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原文: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淡煙流水畫屏幽。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閑掛小銀鉤。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翻譯及注釋翻譯帶著一絲寒意,獨自登上小樓,清晨的陰涼,令人厭煩,仿佛已是深秋。回望畫屏

    明清

    踏莎行·月華如水 納蘭性德

    閱讀(189)

    踏莎行·月華如水原文:月華如水,波紋似練,幾簇淡煙衰柳。塞鴻一夜盡南飛,誰與問倚樓人瘦。韻拈風絮,錄成金石,不是舞裙歌袖。從前負盡掃眉才,又擔閣鏡囊重繡。踏莎行·月華如水注釋①塞鴻:即塞雁。參見《清平樂》(塞鴻去矣)注①。②倚樓人瘦:謂倚

    明清

    清平樂·風鬟雨鬢 納蘭性德

    閱讀(206)

    清平樂·風鬟雨鬢原文:風鬟雨鬢,偏是來無準。倦倚玉蘭看月暈,容易語低香近。軟風吹遍窗紗,心期便隔天涯。從此傷春傷別,黃昏只對梨花。清平樂·風鬟雨鬢翻譯及注釋翻譯情人冒著風雨前來約會,因為是背著人偷偷跑出來的,所以常常不能如約而至。

    明清

    赤棗子·風淅淅 納蘭性德

    閱讀(180)

    赤棗子·風淅淅原文:風淅淅,雨纖纖。難怪春愁細細添。記不分明疑是夢,夢來還隔一重簾。赤棗子·風淅淅注釋①淅淅:象聲詞,形容輕微的風聲。②纖纖:形容細長。 赤棗子·風淅淅賞析  這一篇還是以少女的形象、口吻寫春愁。以春日之風雨烘襯,遂

    宋代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棗花 蘇軾

    閱讀(145)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棗花原文:徐門石潭謝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東二十里,常與泗水增減清濁相應。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繰車,牛衣古柳賣黃瓜。(繰 通:繅)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棗花翻譯及注釋

    明清

    南鄉子·為亡婦題照 納蘭性德

    閱讀(177)

    南鄉子·為亡婦題照原文:淚咽卻無聲,只向從前悔薄情。憑仗丹青重省識,盈盈,一片傷心畫不成。別語忒分明,午夜鶼鶼夢早醒。卿自早醒儂自夢,更更,泣盡風檐夜雨鈴。南鄉子·為亡婦題照翻譯及注釋翻譯熱淚雙流卻飲泣無聲,只是痛悔從前沒有珍視你的一

    明清

    南鄉子·秋暮村居 納蘭性德

    閱讀(183)

    南鄉子·秋暮村居原文:紅葉滿寒溪,一路空山萬木齊。試上小樓極目望,高低。一片煙籠十里陂。吠犬雜鳴雞,燈火熒熒歸路迷。乍逐橫山時近遠,東西。家在寒林獨掩扉。南鄉子·秋暮村居翻譯及注釋翻譯寒冷的溪上飄滿紅色落葉,一路上山林寂靜無人,樹木

  • <td id="862kg"></td>
  • <td id="862kg"><option id="862kg"></option></td>
  • 狼友av永久网站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