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錦繡的詩句
野望 翁卷 一天秋色冷晴灣,無數峰巒遠近間. 閑上山來看野水,忽于水底見青山. 江上 王士禛 吳頭楚尾路如何?煙雨秋深暗白波. 晚趁寒潮渡江去,滿林黃葉雁聲多.古詩中描寫山水四季名句 1.春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漢 樂府古辭《長歌行》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唐 賀知章《詠柳》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唐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宋·蘇軾《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宋·朱熹《春日》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南宋 志南和尚《絕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王維《鳥鳴澗》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韋應物《滁州西澗》 2..夏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曉出靜慈寺送林子方》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宋·趙師秀《約客》 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宋·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紛紛紅紫已成塵,布谷聲中夏令新 ---------宋·陸游《初夏絕句》 3、秋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唐·王績《野望》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唐·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紅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唐·杜牧《秋夕》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宋·范仲淹《蘇幕遮》 4、冬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晉·謝道蘊《詠雪聯句》 燕山雪花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臺----------唐·李白《北風行》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誰將平地萬堆雪,剪刻作此連天花--------唐·韓愈《李花二首》 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唐·高駢《對雪》 5、月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獨酌》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李煜《相見歡》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辛棄疾《西江月》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王昌齡《出塞》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蘇軾《水調歌頭》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泊船瓜洲》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張繼《楓橋夜泊》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望月懷遠》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李商隱《無題》 6、友情 海內存知己, 天涯若比鄰.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 7、鳥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孟浩然《春曉》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陶淵明《飲酒》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杜甫《望岳》 8、雨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張志和《漁歌子》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志南和尚《絕句》 渭城朝雨亦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杜牧《江南春絕句》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辛棄疾《西江月》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杜牧《清明》 水光瀲艷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過伶仃洋》 9、山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過故人莊》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木蘭詩》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李白《早發白帝城》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出塞》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采菊東籬下,悠然。
2.形容錦繡江山的優美句子
形容錦繡江山的優美句子
1. 優美逶迤的山嶺,蜿蜒盤旋,猶如一條正在酣睡的巨龍。俯瞰足下,白云彌漫,環觀群峰,云霧繚繞,一個個山頂探出云霧處,似朵朵芙蓉出水。
2. 泰山氣勢雄偉磅礴,享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的稱號。 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征——泰山,被譽為中國的“國山”。
3. 長江最為奇秀壯觀,最為攝人心魂的風景,當屬渝鄂交界處的三峽。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數億年的天地造化,成就了這獨步天下的自然山水畫廊。
4. 山。好似讓眾人擁戴的偉人,仁厚是他的本色,靜立,獻出了唐古拉山的皚皚白雪,獻出了黃山的溫泉、云海、迎客松;山,相信沉默是金,他無語、無怨、無悔、無去、無從。然而冥冥之中,卻永不停息地為世人演繹著動人的神話,最美的風景。
5. 極目遠眺:近處,座座險峰,山勢起伏雄偉,好像四蹄騰空的駿馬。嫩綠、鵝黃、青黛的秀色,錯綜變幻,交織一片,酷似一幅不嵌邊框的石濤山水畫。山腰,一面鮮艷的團旗徐徐飄行,頗有“萬綠深處一點紅”的情趣。山頭,煙氣繚繞,似群龍吞云吐霧,陽光掠過,群峰展顏,蔚為壯觀。
6. 山,綿延綿亙;山,險峻挺拔;山,巍峨挺立……山,氣勢磅礴,讓人想起五岳;山,新奇秀麗,令人憶起峨眉…… 山,猶如令萬人敬仰的圣賢,沉穩是他的天性,不露聲色地詮釋著生命的博大,生命的肅穆,生命的莊嚴……
3.描寫祖國錦繡山川的詩句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
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
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
切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云邊。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破額山前碧玉流,騷人遙駐木蘭舟,
春風無限瀟湘意, 欲采萍花不自由。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沫總相宜。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于二月花。
盡日驚風吹木葉,極目嵯峨,一丈天山雪。
綠楊著水草如煙, 舊是胡兒飲馬泉。
幾處吹笳明月夜, 何人倚劍白云天。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4.錦繡在古詩中有什么寓意
1、花紋色彩精美鮮艷的絲織品。
《墨子·公輸》:“舍其錦繡,鄰有短褐,而欲竊之。” 宋 司馬光 《看花四絕句》之三:“誰道群花如錦繡,人將錦繡學群花。”
《秦并六國平話》卷中:“威風十里長街靜,錦繡旗開萬姓觀。”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崔秀才》:“親友畢集,競出金玉錦繡,羅列滿堂。”
曹禺 《王昭君》第五幕:“壇上鋪著錦繡的地衣。” 2、比喻美麗或美好的事物。
唐 劉禹錫 《酬樂天見貽賀金紫之什》詩:“珍重和詩呈錦繡,愿言歸計并園廬。” 元 趙善慶 《水仙子·仲春湖上》曲:“六橋錦繡,十里畫圖,二月 西湖 。”
3、精致華麗的絲繡品。《三國志·吳志·蔣欽傳》:“妻妾衣服,悉皆錦繡。”
張衡《四愁詩》:“美人贈我錦繡緞,何以報之青玉案。”常用來形容美好的事物。
5.詩詞歌賦:描寫“錦繡中華”
律?錦繡中華萬古情(七律接龍)
浩蕩長河東海傾,江山統一動天聲。
九州湔洗百年恥,四化推行千戶亨。
兩制開明譽改革,八方嘉許贊功成。
澎臺港澳回歸后,錦繡中華萬古情。
錦繡中華萬古情,紫荊燦爛芰荷榮。
和平五則周公智,開放雙贏鄧老明。
港澳而今投偉闕,澎臺指日返長城。
三秦歸漢動天地,一統山河大道行。
一統山河大道行,政經改革放光明。
求同存異效三圣,輾轉周旋創兩贏。
東鳥西飛驚眾豸,南龍北躍濟群生。
和平崛起云天闊,逐浪翻波系八紘。
逐浪翻波系八紘,無垠廣袤九州明。
雄師奮戰丕延譽,方陣操移大閱兵。
鼗鼓擂鳴豪氣在,蛟龍崛起上京呈。
保疆衛國揚紅幟,遙播中華最好聲。
6.求幾個關于美麗家園的錦繡風光詩詞文句
1、《望驛臺》唐代-白居易靖安宅里當窗柳,望驛臺前撲地花。
兩處春光同日盡,居人思客客思家。譯文:靖安宅里,天天面對著窗前的碧柳,凝眸念遠;望驛臺前,春意闌珊,花兒紛紛飄落到地面。
兩處美好的春光,在同一天消盡;此時,家里人思念著出門在外的親人,出門在外的人一樣也思念著家中的親人。2、《月夜》唐代-劉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譯文:夜靜更深,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隱藏在黑夜里。
北斗星傾斜了,南斗星也傾斜了。今夜才知春天的來臨,因為你聽那被樹葉映綠的窗紗外,唧唧的蟲鳴,頭一遭兒傳到了屋子里來了。
3、《歸園田居·其三》魏晉-陶淵明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譯文:我在南山下種植豆子,地里野草茂盛豆苗豌稀。清上早起下地鏟除雜草,夜幕降披月光扛鋤歸去。
狹窄的山徑草木叢生,夜露沾濕了我的衣。衣衫被沾濕并不可惜,只希望不違背我歸耕田園的心意。
4、《春日》宋代-朱熹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譯文:風和日麗游春在泗水之濱,無邊無際的風光煥然一新。誰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風吹得百花開放、萬紫千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致。
5、《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宋代-范成大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
(惟 通 唯)譯文:一樹樹梅子變得金黃,杏子也越長越大了;蕎麥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顯得稀稀落落。白天長了,籬笆的影子隨著太陽的升高變得越來越短,沒有人經過;只有蜻蜓和蝴蝶繞著籬笆飛來飛去。
7.描寫祖國錦繡河山的詩句
1、登太白峰唐代:李白西上太白峰,夕陽窮登攀。
太白與我語,為我開天關。愿乘泠風去,直出浮云間。
舉手可近月,前行若無山。一別武功去,何時復更還?譯文:向西攀登太白峰,在日落時分才登上峰巔。
太白星向我問候,要為我打開天關。我愿乘那清風而去,飛行于那浮云之間。
舉起手就可以接近月亮,向前飛行似乎已無山巒阻礙。一旦離別武功而遠去,什么時候才能回還呢?2、詠華山宋代:寇準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
舉頭紅日近,回首白云低。譯文:華山的上面只有青天,世上更是找不到和它齊平的山。
在山頂抬頭就能看到紅色的太陽有多近,回頭看甚至覺得白云都很低。3、登泰山元代:張養浩風云一舉到天關,快意生平有此觀。
萬古齊州煙九點,五更滄海日三竿。向來井處方知隘,今后巢居亦覺寬。
笑拍洪崖詠新作,滿空笙鶴下高寒。譯文:伴著和風、輕云一口氣登上了南天門,平生能有如此美妙的游覽令人多么高興。
終于看到了“齊煙九點”的古老奇觀,也一睹了“泰山日出”的壯麗美景。以前居住狹窄知識淺薄猶如井底之蛙,今后就算住到鳥巢好像也會覺得海闊天空。
笑拍著洪崖仙人的肩膀詠唱新歌,滿天的仙樂飄然而下與大地、與泰山共鳴。4、浪淘沙·其七唐代:劉禹錫八月濤聲吼地來,頭高數丈觸山回。
須臾卻入海門去,卷起沙堆似雪堆。譯文:八月的濤聲如萬馬奔騰驚天吼地而來,數丈高的浪頭沖向岸邊的山石又被撞回。
片刻之間便退向江海匯合之處回歸大海,它所卷起的座座沙堆在陽光照耀下像潔白的雪堆。5、滿江紅·中秋夜潮宋代:史達祖萬水歸陰,故潮信盈虛因月。
偏只到、涼秋半破,斗成雙絕。有物指磨金鏡凈,何人拏攫銀河決?想子胥今夜見嫦娥,沉冤雪。
光直下,蛟龍穴;聲直上,蟾蜍窟。對望中天地,洞然如刷。
激氣已能驅粉黛,舉杯便可吞吳越。待明朝說似與兒曹,心應折!譯文:滔滔江河歸大海,而海水的潮漲潮落,皆與月亮的圓缺有關。
偏偏只等到,過了半個秋天的時候,拼成明亮的圓月和壯觀的潮水。這時,月亮好像經過什么人把表面重新揩磨以后,越發顯得明亮澄圓。
江潮到來就像銀河被人挖開了一個決口那樣,奔騰而下,想起冤死的伍子胥便看看月宮中的嫦娥。月光普瀉,直照海底的蛟龍窟穴。
潮聲直展蟾蜍藏身的月官。月夜太空素光皓潔,而浩瀚海面又白浪如雪,廣闊天地間潔凈澄澈,猶如用刷子刷洗了一般。
一腔激氣直沖云霄,似乎能驅走月中的粉黛。他舉杯酌酒,似乎一口氣就能吞下吳越兩國。
若是明日把我今夜觀潮所見之奇景與所生之豪情說與兒輩聽聽,那他們也會為之心膽驚裂啊。
8.錦繡在古詩中有什么寓意
1、花紋色彩精美鮮艷的絲織品。《墨子·公輸》:“舍其錦繡,鄰有短褐,而欲竊之。” 宋 司馬光 《看花四絕句》之三:“誰道群花如錦繡,人將錦繡學群花。”《秦并六國平話》卷中:“威風十里長街靜,錦繡旗開萬姓觀。”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崔秀才》:“親友畢集,競出金玉錦繡,羅列滿堂。” 曹禺 《王昭君》第五幕:“壇上鋪著錦繡的地衣。”
2、比喻美麗或美好的事物。 唐 劉禹錫 《酬樂天見貽賀金紫之什》詩:“珍重和詩呈錦繡,愿言歸計并園廬。” 元 趙善慶 《水仙子·仲春湖上》曲:“六橋錦繡,十里畫圖,二月 西湖 。”
3、精致華麗的絲繡品。《三國志·吳志·蔣欽傳》:“妻妾衣服,悉皆錦繡。”張衡《四愁詩》:“美人贈我錦繡緞,何以報之青玉案。”常用來形容美好的事物。
9.求祝福朋友畢業前程錦繡的詩句
(1)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唐 王維 送元二使安西這兩句詩的意思是:真誠地奉勸你(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陽關就難以遇到故舊親人。(2)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唐 李白《將進酒》拓展資料《將進酒》原是漢樂府短簫鐃歌的曲調,題目意繹即“勸酒歌”,故古詞有“將進酒,乘大白”云。作者這首“填之以申己意”(蕭士赟《分類補注李太白詩》)的名篇,約作于天寶十一載(752),他當時與友人岑勛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潁陽山居為客,三人嘗登高飲宴(《酬岑勛見尋就元丹丘對酒相待以詩見招》:“不以千里遙,命駕來相招。
中逢元丹丘,登嶺宴碧霄。對酒忽思我,長嘯臨清飆。”
)。人生快事莫若置酒會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蕭士赟)之際,于是滿腔不合時宜借酒興詩情,來了一次淋漓盡致的抒發。
(3)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唐 柳永《鶴沖天》拓展資料“何須論得喪”,正是對登第與落第的得與喪進行掂量計較;自稱“白衣卿相”,也正是不忘朱紫顯達的思想流露.意思是:何必為功名患得患失?做一個風流才子為歌姬譜寫詞章,即使身著白衣,也不亞于公卿將相。
(4)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唐 高適《別董大》“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這兩句,是對董大的勸慰。
說“莫愁”,說前路有知己,說天下人人識君,以此贈別,足以鼓舞人心,激勵人之心志。(5)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唐 孟郊《登科后》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出自唐朝孟郊的《登科后》,詩一開頭就直抒自己的心情,說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頓與思想上的局促不安再不值得一提了,今朝金榜題名,郁結的悶氣已如風吹云散,心上真有說不盡的暢快。
這兩句神妙之處,在于情與景會,意到筆到,將詩人策馬奔馳于春花爛漫的長安道上的得意情景,描繪得生動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