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詩經《噫嘻成王》翻譯
噫嘻成王,既昭假爾。率時農夫,播厥百谷。駿發爾私,終三十里。亦服爾耕,十千維耦。
注釋
⑴噫嘻:感嘆聲,“聲輕則噫嘻,聲重則嗚呼”,兼有神圣的意味。成王:周成王。
⑵昭假(gé):猶招請。昭,通“招”;假,通“格”,義為至。爾:語助詞。
⑶時:通“是”,此。
⑷駿:通“畯”,田官。私:一種農具“梠(sì)”的形誤。
⑸終:井田制的土地單位之一。每終占地一千平方里,縱橫各長約三十一點六里,取整數稱三十里。
⑹服:配合。
⑺耦:兩人各持一耜并肩共耕。一終千井,一井八家,共八千家,取整數稱十千,結對約五千耦。
譯文
成王輕聲感嘆作祈告,我已招請過先公先王。
我將率領這眾多農夫,去播種那些百谷雜糧。
田官們推動你們的耜,在一終三十里田野上。
大力配合你們的耕作,萬人耦耕結成五千雙。
2.詩經頌中的嗌嘻反映的是什么場景
問題回收了還要修改。
1、詩篇敘述了周成王祈谷之禮、行藉田禮,與農夫共同勞作的情景。
2、周王在立春或立春后之“元日”(吉日)行裸鬯(灌香酒祭神)祈谷之禮,然后率官員農夫至王之“藉田”行藉田禮,象征性地做親耕勸農之舉。
前四句是成王向臣民莊嚴宣告自己已招請祈告了上帝先公先王,得到了他們的準許,以舉行此藉田親耕之禮;后四句則直接訓示田官勉勵農夫全面耕作。詩雖短而氣魄宏大。
《噫嘻》一詩,既由其具體地反映周初的農業生產和典禮實況,從而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又以其突出的“錯綜扇面對”的修辭結構技巧,而具有較重要的文學價值。
3、原詩全文:
噫嘻成王,既昭假爾。率時農夫,播厥百谷。
駿發爾私,終三十里。亦服爾耕,十千維耦。
4、譯文:
成王輕聲感嘆作祈告,我已招請過先公先王。
我將率領這眾多農夫,去播種那些百谷雜糧。
田官們推動你們的耜,在一終三十里田野上。
大力配合你們的耕作,萬人耦耕結成五千雙。
5、《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五百多年的詩歌305篇,又稱《詩三百》。先秦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并沿用至今。
3.詩經 風雅頌 分別指的是什么 還有那些
詩經根據樂調的不同分為風、雅、頌三類,賦比興是詩經的主要三種表現手法。
風是不同地區的地方音樂,雅是周王朝直轄地區的音樂,即所謂正聲雅樂,頌是宗廟祭祀的舞曲歌辭,內容多是歌頌祖先的功業的。
賦:平鋪直敘,鋪陳、排比。
比:比喻。
興:托物起興,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聯想,引出詩人所要表達的事物、思想、感情。
擴展資料
風是不同地區的地方音樂。《風》詩是從周南、召南、邶、鄘、衛、王、鄭、齊、魏、唐、秦、陳、檜、曹、豳等15個地區采集上來的土風歌謠。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
雅是周王朝直轄地區的音樂,即所謂正聲雅樂。《雅》詩是宮廷宴享或朝會時的樂歌,按音樂的不同又分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除《小雅》中有少量民歌外,大部分是貴族文人的作品。
頌是宗廟祭祀的舞曲歌辭,內容多是歌頌祖先的功業的。《頌》詩又分為《周頌》31篇,《魯頌》4篇,《商頌》5篇,共40篇。
全部是貴族文人的作品。從時間上看,《周頌》和《大雅》的大部分產生在西周初期;《大雅》的小部分和《小雅》的大部分產生在西周后期至東遷時;《國風》的大部分和《魯頌》、《商頌》產生于春秋時期。
從思想性和藝術價值上看,三頌不如二雅,二雅不如十五國風。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風雅頌
搜狗百科-詩經
4.哪位仁兄知道《詩經·周頌·噫嘻》和《詩經?小雅?采薇》全文
噫嘻成王!既昭假爾。
率時農夫,播厥百谷。駿發爾私,終三十里。
亦服爾耕,十千維耦。 [題解] 成王春祭祈谷,告誡農官率領農民播種百谷,開墾私田。
[注釋] 1、噫嘻:《鄭箋》:“噫嘻,有所多大之聲也。” 2、爾:招請的神靈。
3、時:《集傳》:“時,是。” 4、駿、私:《鄭箋》:“駿,疾。
私,私田也。” 5、服:從事。
6、耦(偶ǒu):《集傳》:“耦,二人并耕也。” [參考譯文] 啊,英明偉大周成王,已經誠心祭上天。
率領這些農夫們,播種百谷要爭先。趕快開發你私田,三十里內都種遍。
大家一起來耕作,萬人成對在田間。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歸曰歸,歲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
不遑啟用,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歸曰歸,心亦憂止。 憂心烈烈,載饑載渴。
我戍未定,靡使歸聘! 采薇采薇,薇亦剛止。曰歸曰歸,歲亦陽止。
王事靡盬,不遑啟用。憂心孔疚,我行不來! 彼爾維何?維常之華。
彼路斯何?君子之車。 戎車既駕,四牡業業。
豈敢定居?一月三捷! 駕彼四牡,四牡騤騤。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魚服。豈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譯文]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新芽已長大。
說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有家等于沒有家,為跟玁狁去廝殺。
沒有空閑來坐下,為跟玁狁來廝殺。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柔嫩初發芽。
說回家呀道回家,心里憂悶多牽掛。滿腔愁緒火辣辣,又饑又渴真苦煞。
防地調動難定下,書信托誰捎回家!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已老發杈枒。說回家呀道回家,轉眼十月又到啦。
王室差事沒個罷,想要休息沒閑暇。滿懷憂愁太痛苦,生怕從此不回家。
什么花兒開得盛?棠棣花開密層層。什么車兒高又大?高大戰車將軍乘。
駕起兵車要出戰,四匹壯馬齊奔騰。邊地怎敢圖安居?一月要爭幾回勝! 駕起四匹大公馬,馬兒雄駿高又大。
將軍威武倚車立,兵士掩護也靠它。四匹馬兒多齊整,魚皮箭袋雕弓掛。
哪有一天不戒備,軍情緊急不卸甲! 回想當初出征時,楊柳依依隨風吹;如今回來路途中,大雪紛紛滿天飛。道路泥濘難行走,又渴又饑真勞累。
滿心傷感滿腔悲。我的哀痛誰體會。
5.《詩經》中的風雅頌所代表的作品有哪些
風:
《邶風·靜女》
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 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靜女其孌,貽我彤管。 彤管有煒,說懌女美。 自牧歸荑,洵美且異。 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秦風·無衣》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1]之。 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雅:小雅
《鹿鳴之什·鹿鳴>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將.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鳴,食野之蒿.我有嘉賓,德音孔昭.
視民不恌,君子是則是效.我有旨酒,嘉賓式燕以敖.
呦呦鹿鳴,食野之芩.我有嘉賓,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樂且湛.我有旨酒,以燕樂嘉賓之心.
《鹿鳴之什·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啟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歸曰歸!心亦憂止.
憂心烈烈,載饑載渴;我戍未定,靡使歸聘.
采薇采薇!薇亦剛止.曰歸曰歸!歲亦陽止.
王事靡盬,不遑啟處;憂心孔疚,我行不來.
彼爾維何?維常之華.彼路斯何?君子之車.
戎車既駕,四牡業業;豈敢定居,一月三捷.
駕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魚服;豈不曰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頌:
《周頌·清廟之什.時邁》
時邁其邦,昊天其子之,實右序有周。薄言震之,莫不震疊。懷柔百神,及河喬岳,允王維后。
明昭有周,式序在位。載戢干戈,載橐弓矢。我求懿德,肆于時夏,允王保之。
《商頌·玄鳥》
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湯,正域彼四方。
方命厥后,奄有九有。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孫子。武丁孫子,武王靡不勝。
龍旗十乘,大糦是承。邦畿千里,維民所止,肇域彼四海。
四海來假,來假祁祁。景員維河。殷受命咸宜,百祿是何。
6.詩經的風雅頌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邶風·靜女》 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
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靜女其孌,貽我彤管。
彤管有煒,說懌女美。 自牧歸荑,洵美且異。
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秦風·無衣》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
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作品】:關雎 【內容】: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1]之。
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注釋】: 出自【詩經·國風·周南】。
雎鳩:水鳥名,即魚鷹。傳說它們情意專一 逑:(雔)之借字,(雔),雙鳥之意 荇菜:水草名 寤:睡醒,寐:睡眠 [1]:音帽,有選擇之意 興也。
關關,雌雄相應之和聲也。關雎,水鳥,一名王雎,狀類鳧鷺,今江淮間有之,生有定偶而不相亂,偶常并游而不相狎,故毛傳以為摯而有別,列女傳以為人未嘗見其乘居而匹處者,蓋其性然也。
河,北方流水之通名。洲,水中可居之地也。
窈窕,幽閑之意。淑,善也。
女者,未嫁之稱,蓋指文王之妃大姒未處子時而言也。君子,則指文王也。
好,亦善也。逑,匹也。
毛傳云:摯字與至通,言其情意深至也。 朱熹注 【譯文】 關關鳴叫的水鳥, 棲居在河中沙洲。
善良美麗的姑娘, 好男兒的好配偶。 長短不齊的荇菜, 姑娘左右去摘采。
善良美麗的姑娘, 醒來做夢都想她。 思念追求不可得, 醒來做夢長相思。
悠悠思念情意切, 翻來覆去難入眠。 長短不齊的荇菜, 姑娘左右去摘采。
善良美麗的姑娘, 彈琴鼓瑟親近她。 長短不齊的荇菜, 姑娘左右去摘取。
善良美麗的姑娘, 敲鐘擊鼓取悅她。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詩經·小雅·鶴鳴》)譯:在別的山上的寶石,同樣可以雕刻成玉器。 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詩經·大雅·抑》)譯:人家送我一籃桃子,我便以李子相回報。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 《詩經·大雅·蕩》 )譯:開始還能有些法度,可惜很少能得善終。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詩經·小雅·鹿鳴》譯:野鹿呦呦叫著呼喚同伴,在那野外吃艾蒿。
我有許多好的賓客,鼓瑟吹笙邀請他。詩經·頌——《噫嘻》 噫嘻成王,既昭假爾。
率時農夫,播厥百谷。 駿發爾私,終三十里。
亦服爾耕,十千維耦。 【注釋】: 噫嘻,嘆美之聲。
昭,明,有顯示之意。假,通作“格”。
格,至。昭假,謂顯示其敬誠之心以通于神。
爾,指所祭對象。一說,爾,語詞。
率,率領。時,是,此。
駿,大,此處作副詞用,猶言大大地。發,開發。
私,舊注說是私田,后人或疑為耜字之訛。 終,盡,謂把此三十里完全開發。
亦,《鄭箋》:“亦,大也。”此處也作副詞用。
服,《鄭箋》:“服,事也。”從事的意思。
十千,萬人。耦,耦耕,即兩人并耕。
【賞析】: 《噫噫》記述成王舉行藉田禮,告誡農官勤于農事,發展生產。詩主要記述成王的話,反映當時的農業生產狀況和成王勤政。
《玄鳥》原詩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湯,正域彼四方。
方命厥后,奄有九有。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孫子。
武丁孫子,武王靡不勝。龍旗十乘,大糦是承。
邦畿千里,維民所止,肇域彼四海。四海來假,來假祁祁。
景員維河,殷受命咸宜,百祿是何。譯文 上天明令燕子降,來到人間生商王,住居殷地廣茫茫。
古時上帝命成湯,征服四海治四方。 遍告天下眾諸侯,九州全部歸商邦。
從前商朝諸先王,接受天命無災殃,武丁孫子有福祥。 孫子武丁多賢良,成湯事業能擔當。
大車十輛龍旗揚, 詩經根據樂調的不同分為風、雅、頌三類。 風 是不同地區的地方音樂。
《風》詩是從周南、召南、邶、鄘、衛、王、鄭、齊、魏、唐、秦、陳、檜、曹、豳等15個地區采集上來的土風歌謠。共160篇。
大部分是民歌。 雅 是周王朝直轄地區的音樂,即所謂正聲雅樂。
《雅》詩是宮廷宴享或朝會時的樂歌,按音樂的不同又分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除《小雅》中有少量民歌外,大部分是貴族文人的作品。
頌 是宗廟祭祀的舞曲歌辭,內容多是歌頌祖先的功業的。《頌》詩又分為《周頌》31篇,《魯頌》4篇,《商頌》5篇,共40篇。
全部是貴族文人的作品。從時間上看,《周頌》和《大雅》的大部分產生在西周初期;《大雅》的小部分和《小雅》的大部分產生在西周后期至東遷時;《國風》的大部分和《魯頌》、《商頌》產生于春秋時期。
從思想性和藝術價值上看,三頌不如二雅,二雅不如十五國風。
7.詩經 風雅頌 分別指的是什么 還有那些
詩經根據樂調的不同分為風、雅、頌三類,賦比興是詩經的主要三種表現手法。
風是不同地區的地方音樂,雅是周王朝直轄地區的音樂,即所謂正聲雅樂,頌是宗廟祭祀的舞曲歌辭,內容多是歌頌祖先的功業的。 賦:平鋪直敘,鋪陳、排比。
比:比喻。 興:托物起興,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聯想,引出詩人所要表達的事物、思想、感情。
擴展資料 風是不同地區的地方音樂。《風》詩是從周南、召南、邶、鄘、衛、王、鄭、齊、魏、唐、秦、陳、檜、曹、豳等15個地區采集上來的土風歌謠。
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
雅是周王朝直轄地區的音樂,即所謂正聲雅樂。《雅》詩是宮廷宴享或朝會時的樂歌,按音樂的不同又分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
除《小雅》中有少量民歌外,大部分是貴族文人的作品。 頌是宗廟祭祀的舞曲歌辭,內容多是歌頌祖先的功業的。
《頌》詩又分為《周頌》31篇,《魯頌》4篇,《商頌》5篇,共40篇。 全部是貴族文人的作品。
從時間上看,《周頌》和《大雅》的大部分產生在西周初期;《大雅》的小部分和《小雅》的大部分產生在西周后期至東遷時;《國風》的大部分和《魯頌》、《商頌》產生于春秋時期。 從思想性和藝術價值上看,三頌不如二雅,二雅不如十五國風。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風雅頌 百度百科-詩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