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必背古詩75首
勸學,逍遙游,師說,阿房宮賦,赤壁賦,氓,離騷,蜀道難,登高,琵琶行,錦瑟,虞美人,念奴嬌 赤壁懷古,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論語十二章,魚我所欲也,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曹劌論戰,鄒忌諷齊王納諫,出師表,桃花源記,三峽,馬說,陋室銘,小石潭記,岳陽樓記,醉翁亭記,愛蓮說,記承天寺夜游,送東陽馬生序,
后面還有(節選)關雎,蒹葭,觀滄海,飲酒(其五),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次北固山下,使至塞上,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行路難(其一),望岳,春望,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觀刈麥,錢塘湖春行,雁門太守行,赤壁,泊秦淮,夜雨寄北,無題,相見歡,漁家傲 秋思,浣溪沙,登飛來峰,江城子 密州出獵,水調歌頭,游山西村,破陣子 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過零丁洋,天凈沙 秋思,山坡羊 潼關懷古,己亥雜詩,
以上為全國卷統考高中必備古詩詞建議你購買《高考必背古詩文理解性默寫》
2.2019高考必背古詩文篇目
解釋如下
目前考綱并無變化:
高中課標必背14篇
1勸學
2逍遙游
3師說
4阿房宮賦
5赤壁賦
6氓
7離騷
8蜀道難
9登高
10琵琶行
11錦瑟
12虞美人
13念奴嬌·赤壁懷古
14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初中課標必背50篇
1《論語》十則
2魚我所欲也
3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4曹劌論戰
5鄒忌諷齊王納諫
6出師表
7桃花源記
8三峽
9馬說
10陋室銘
11小石潭記
12岳陽樓記
13醉翁亭記
14愛蓮說
15記承天寺夜游
16送東陽馬生序
17關雎
18蒹葭
19觀滄海
20飲酒(其五)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2次北固山下
23使至塞上
24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25行路難(其一)
26望岳
27春望
28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29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30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31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32觀刈麥
33錢塘湖春行
34雁門太守行
35赤壁
36泊秦淮
37夜雨寄北
38無題
39相見歡
40漁家傲·秋思
41浣溪沙
42登飛來峰
43江城子·密州出獵
44水調歌頭
45游山西村
46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47過零丁洋
48天凈沙·秋思
49山坡羊·潼關懷古
50己亥雜詩
3.新課標高考必背古詩文篇目
高中必背篇目(14篇)
1.勸學(君子日:學不可以已用心躁也)
2.逍遙游(北冥有魚圣人無名)
3.師說
4.阿房宮賦
5.赤壁賦
6.氓
7.離騷(長太息以掩涕兮豈余心之可懲)
8.蜀道難
9.登高
10.琵琶行
11.錦瑟
12.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13.念奴嬌 赤壁懷古
14.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
初中必背篇目(50篇)
1.孔子語錄
2.魚我所欲也 孟 子
3.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孟 子
4.曹劌論戰 左 傳
5.鄒忌諷齊王納諫 戰國策
6.出師表 諸葛亮
7.桃花源記 陶 潛
8.三峽 酈道元
9.雜說(四) 韓 愈
10.陋室銘 劉禹錫
11.小石潭記 柳宗元
12.岳陽樓記 范仲淹
13.醉翁亭記 歐陽修
14.愛蓮說 周敦頤
15.記承天寺夜游 蘇 軾
16.送東陽馬生序(節選) 宋 濂
17.關雎(關關雎鳩) 詩經
18.蒹葭(蒹葭蒼蒼) 詩 經
19.觀滄海(東臨碣石) 曹 操
20.飲酒(結廬在人境) 陶 潛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闕輔三秦) 王 勃
22.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 王 灣
23.使至塞上(單車欲問邊) 王 維
24.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楊) 李 白
25.行路難(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 白
26.望岳(岱宗夫如何) 杜 甫
27.春望(國破山河在) 杜 甫
28.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八月秋高) 杜 甫
29.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北風卷) 岑 參
30.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天街) 韓 愈
31.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巴) 劉禹錫
32.觀刈麥(田家少閑月) 白居易
33.錢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賈亭西) 白居易
34.雁門太守行(黑云壓城城欲摧) 李 賀
35.赤壁(折戟沉沙鐵未銷) 杜 牧
36.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 杜 牧
37.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 李商隱
38.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李商隱
39.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 李 煜
40.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 范仲淹
41.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晏 殊
42.登飛來峰(飛來峰上千尋塔) 王安石
43.江城子(老夫聊發少年狂) 蘇 軾
44.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蘇 軾
45.游山西村(莫笑農家臘酒渾) 陸 游
46.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 辛棄疾
47.過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經) 文天祥
48.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 馬致遠
49.山坡羊·潼關懷古(峰巒如聚) 張養浩
50.己亥雜詩(浩蕩離) 龔自珍
新課標是這樣- -但是廣東的只有高中的沒有初中的,也不是這些篇目
4.高中必背古詩文十四篇全文整理、
1、勸 學 荀子 戰國思想家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
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過 秦 論 曹誼 西漢政論家文學家 及至始皇,奮六世之余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頸,委命下吏。
乃使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于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殺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然后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
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 始皇既沒,余威震于殊俗。
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賢,陶朱、猗頓之富;躡足行伍之間,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將數百之眾,轉而攻秦;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山東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陳涉之位,非尊于齊、楚、燕、趙、韓、魏、宋、衛、中山之君也;鋤耰棘矜,非铦于鉤戟長鎩也;謫戍之眾,非抗九國之師也;深謀遠慮,行軍用兵之道,非及向時之于士也。
然而成敗異變,功業相反也。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比權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
然秦以區區之地,致萬乘之勢,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為家,崤函為宮;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3、師 說 韓愈 字退之 唐代古文運動倡導者 蘇軾稱其“文起八代之衰” 古之學者必有師。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后,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
“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圣人無常師。
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于時,學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4、阿房宮賦 杜牧 字牧之,號樊川 晚唐文學家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余里,隔離天日。
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二川溶溶,流入宮墻。
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
長橋臥波,未云何龍?復道行空,不霽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東。歌臺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凄凄,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
妃嬪媵嬙,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于秦。朝歌夜弦,為秦宮人。
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云擾擾,梳曉鬟也;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煙斜霧橫,焚椒蘭也,雷霆乍驚,宮車過也;轆轆遠聽,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盡態極妍,縵立遠視,而望幸焉;有不得見者三十六年。
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齊楚之精英,幾世幾年,剽掠其人,倚疊如山;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鼎鐺玉石,金塊珠礫,棄擲邐迤,秦人視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
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使負棟之柱,多于南。
5.2018高考必背古詩文79篇
古詩部分折疊
靜女
無衣
氓
湘夫人
離騷(節選)
長歌行
孔雀東南飛
迢迢牽牛星
短歌行
白馬篇
歸園田居
山居秋暝
夢游天姥吟留別
越中覽古
蜀道難
將進酒
登高
蜀相
兵車行
客至
旅夜書懷
詠懷古跡(其三)
閣夜
登岳陽樓
漁翁
石頭城
聞樂天左降江州司馬
李憑箜篌引
琵琶行(并序)
華清宮
錦瑟
書憤
臨安春雨初霽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春夜洛城聞笛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高考必背古詩詞ppt(高考必背古詩7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