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寫“綠葉襯紅花”的詩有哪些
1.《浣溪沙》宋·晏殊
綠葉紅花媚曉煙。黃蜂金蕊欲披蓮。水風深處懶回船。
可惜異香珠箔外,不辭清唱玉尊前。使星歸覲九重天。
2.《憶鄉歌》宋·馮夢得
儂是劍南人,慣識故鄉好。
綠葉接紅花,輝映綏安道。
3.《丙申歲十月還鄉作》明·劉基
舍北草池寒己枯,草中時復見菰蒲。
濫泉觱沸無留鮒,弱藻蒙茸不系鳧。
綠葉紅花空代謝,春蛙秋蚓任喧呼。
窺臨最憶琴高鯉,騰駕風雷定有無。
4.《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宋·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5.《:同兒輩賦未開海棠》元·元好問
枝間新綠一重重, 小蕾深藏數點紅。
愛惜芳心莫輕吐, 且教桃李鬧春風。
2.描寫綠葉襯紅花的詩有哪些
1、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作者:宋 楊萬里 原文: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譯文: 六月里西湖的風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時節的不一樣:那密密層層的荷葉鋪展開去,與藍天相連接,一片無邊無際的青翠碧綠;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綻蕾盛開,在陽光輝映下,顯得格外的鮮艷嬌紅。
2、竹枝詞·山桃紅花滿上頭 作者:唐代劉禹錫 原文: 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
譯文:春天,山上的野桃花紅艷艷的開的正旺,蜀江的江水拍著旁邊的懸崖峭壁。一位姑娘看見了,認為丈夫的喜愛如同這桃花轉瞬即逝,而無限的憂愁就如這源源不斷的江水。
3、江城子·膩紅勻臉襯檀唇 作者:宋代蘇軾 膩紅勻臉襯檀唇。晚妝新。
暗傷春。手捻花枝,誰會兩眉顰。
連理帶頭雙口口,留待與、個中人。 淡煙籠月繡簾陰。
畫堂深。夜沈沈、誰道口口,口系得人心。
一自綠窗偷見后,便憔悴、到如今。 譯文:油膩紅粉均勻地抹在臉上襯托著香唇,晚上的新妝剛打扮成,便暗暗去獻春心。
用手指搓轉花枝,哪個能理解她為什么皺著眉頭?繡有連理植物圖的衣帶,頭緩著雙口口,等待留給心上人。 淡色的煙霧籠翠著月色,使得繡簾陰暗起來,只見殿堂進層很深,夜色也很深。
哪個說口口,口系入心上人的心中?自從那一天綠窗暗暗地會面后,就煩惱起來。 4、卜算子·詠梅 作者:近代 ** 原文: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譯文: 風風雨雨把冬天送走了,漫天飛雪又把春天迎來。
懸崖已結百丈尖冰,但梅花依然傲雪俏麗競放。梅花她雖然美麗但不與桃李爭艷比美,只是把春天消息來報。
等到滿山遍野開滿鮮花之時,她卻在花叢中笑。 5、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作者:宋 李清照 原文: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譯文: 昨天夜里雨點雖然稀疏,但是風卻勁吹不停。我酣睡一夜,然而醒來之后依然覺得還有一點酒意沒有消盡。
于是就問正在卷簾的侍女,外面的情況如何,她說海棠花依然和昨天一樣。你可知道,你可知道,這個時節應該是綠葉繁茂,紅花凋零了。
3.含“綠葉紅花“的詩句有哪些
1、次韻草堂主人雨中十首 其五宋代:周紫芝滿溪煙雨濕芙蕖,綠葉紅花錦不殊。
聞說宛西橋畔宅,小園無地不荒蕪。譯文:滿滿的溪水煙霧淋濕了荷花,綠葉紅花相稱像絲織物一樣。
聽說宛西橋畔的住宅區,園子里沒有一塊地是長滿野草的。2、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宋代:楊萬里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譯文: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風光與其它季節確實不同。
荷葉接天望不盡一片碧綠,陽光下荷花分外艷麗鮮紅。3、江南春唐代:杜牧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譯文:江南大地鳥啼聲聲綠草紅花相映,水邊村寨山麓城郭處處酒旗飄動。南朝遺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無數的樓臺全籠罩在風煙云雨中。
4、浣溪沙宋代:晏殊綠葉紅花媚曉煙,黃蜂金蕊欲披蓮。 譯文:綠葉紅花嫵媚的像清晨的薄霧,黃蜂想要落在蓮花金色的花蕊上。
5、憶鄉歌四首宋代:馮夢得儂是劍南人,慣識故鄉好。綠葉接紅花,輝映綏安道。
譯文:你是劍南人,知道家鄉的好是什么。綠葉接著紅花,相互映照著安置在路的兩邊。
4.“蔓生豆,藤結瓜,綠葉襯紅花”,這句詩句描寫的什么樣的
本篇韻文向讀者展現了一幅江南鄉村秋季悠然、和諧的優美圖景。
本文一共四句話,用白描寫景,層次分明,動靜相宜, 每一句都帶給人不同的美感。 首先由描繪田園風光的美起筆,“蔓生豆,藤結瓜” 6個字描繪出田園植物生長的旺盛,透過文字,仿佛讓我們看到了豐收之美。
“綠葉襯紅花”,“襯”,映襯。綠葉映襯著紅花。
這樣的色彩之美也另人賞心悅目。 接著描繪自然風光之美,“山有色,水無沙”,6個字把青山綠水的一派大好風光呈現在讀者的眼前。
“漁村傍農家”,“傍”,靠,靠近。漁村靠近著農家小院。
這樣的山,這樣的水,這樣的漁村和農家小院,無不表現出鄉村的寧靜優美。 本篇文章結構安排巧妙,先是白描環境,最后兩句再寫環境中的人,把人放入景中,使畫面生動了,安靜里有了活力,更襯托了鄉村的溫馨之美。
第三句中運用“賞菊、觀竹、煮酒、烹茶”四個詞語,把鄉村的人們文雅、悠然、自在的生活圖景展現在讀者眼前。“菊、竹”代表的是“高雅”,“賞菊、觀竹”的人必然有恬淡的心境。
通過“煮酒、烹茶”可以想象人們的悠閑自在。這4個詞語傳神地展現了江南鄉村人們幸福安逸的生活。
最后一句對仗整齊,用景來襯托人,而人又增加了景色的美感。在靜止畫面中的美麗采蓮女,還有燈前的讀書娃,讓人聯想深遠。
不僅讓讀者身臨其境,而且浮想聯翩。不管是“采蓮女”還是“讀書娃”都共同營造著江南鄉村溫馨美好的氛圍。
這篇韻文格調輕快,語氣蟬聯,語言清新,從田園山水寫到鄉村人物,選取典型與分類排列相結合,勾畫出靜謐、和緩、誘人、自然的鄉村風光,流溢著對淳樸的農村生活喜悅、摯愛的感情。讀韻文,想情境,仿佛親身游歷,能讓人達到渾然忘我的境界。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描寫綠葉襯紅花的古詩詞(描寫綠葉襯紅花的詩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