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記(學古詩的感受)1—6上的古詩
學生周記(二)古詩通級 自從孫老師教我們班語文課以來,她就特別注重同學們的古詩學習情況。
記得有一次上語文的時候,老師對我們說:“我們要好好學習古詩,它不僅能豐富我們的知識,還能幫助同學們更深一步地去了解每一位作家和他的作品。我們要做到會讀、會默、會理解,以后還要進行統計通級考試。”
聽完這話后,我心里暗暗想:這有什么難的,對我來說就是太easy. 時間一天一天地過去了,我根本沒有把古詩通級放在心上。每到星期一通級的時候姬川灌沸弒度鬼砂邯棘,我總是通不過去,不是錯字太多,就是根本不會默寫內容,漸漸的我已經被同學們遠遠的落在了后面,看著同學們一級一級地通過了,我的心也著急起來:“這怎么能成呀,我要抓緊時間趕上他們,不要讓同學們看我的笑話”想到這里我暗暗下定決心,緊握了握拳頭:“我一定能行,看我的”于是我每天一回到家,吃過飯后,第一件事就是背誦古詩,默寫古詩,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通級上,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幾個星期的努力,我終于以最快、最準確的速度趕上大家,孫老師看到我這樣努力,也高興地表揚了我。
通過這次古詩通級,使我感覺到了:學習是一件實實在在的事情,來不得半點含糊,他沒有捷徑,只要我們努力刻苦地學習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績。
2.對某一首古詩的感悟(作文)
請看看這篇行嗎?如果您覺得不好可以自己修改一下。
秋日戀歌 ——看《秋詞》有感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
——題記(劉禹錫《秋詞》) 秋,是一個凄涼的季節,樹上的黃葉經風一吹便簌簌的落了下來,像斷魂的金蝴蝶,圍繞著飛向大地母親的懷抱。它融入春泥,化作玉露瓊漿,護著樹,護著春天萌發的希望。
秋天給人以凋零、蒼涼、蕭瑟的傷感,也給人以成熟、絢麗、深思。 秋,是一個收獲的季節,田里的麥子張大了口,睜大了眼,等待著前來收獲的農民。
冬的貯藏、春的播種、夏的耕耘,終于迎來了金色的秋天,金色的收獲。多少的血汗,多少的忙碌,都在這金色的海洋中淡泊著,消散著,最終化為烏有,只剩下眼前的美景。
秋是出于對其他三季付出的汗水而做出的回報。 秋天是成熟的季節。
春之夢,夏之情,冬之憶,俱往矣。秋擺脫了春的幼稚,夏的狂熱,冬的沉默,變得更加成熟,絢麗,綽約多姿。
秋月晴朗皎潔,不似春月朦朧,夏月淡雅,冬月慘淡; 秋雨放達飄逸,不似春雨纏綿,夏雨放肆,冬雨沉悶; 秋花靈秀脫俗,不似春花嬌美,夏花高雅,冬花冷艷。 秋天是一個極其浪漫的季節,南飛雁將勾起你思緒萬千。
我愛秋,愛秋的凄美,愛秋的真實,愛秋的浪漫。 秋天是一個極其現實的季節,以它肅殺的秋色來容納萬物的飄零。
凄涼,成熟,無半點遮掩。 我愛秋,愛秋的絢麗多姿和肅穆莊嚴。
秋,似朦朧而是清明,充滿了浪漫的味道。
3.選一首古詩來說說有什么感想
1、春曉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理解】:春天的氣候暖和了,夜里睡得很香,不知不覺天已經很亮了。早晨醒來,聽到外邊一片清脆的鳥叫聲。想起夜里曾聽到刮風下雨的聲音,不知花兒被風吹雨打,落下了多少。
2、絕句 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理解】:春天暖烘烘的太陽普照大地,山河一片秀麗景象,春風吹送著初放的百花和茵茵芳草發出的芳香。凍土融化,土地濕潤,燕子正繁忙地飛來飛去,銜泥筑巢,日麗沙暖,鴛鴦在溪邊的沙洲上靜睡不動。
3、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理解】:美好的春雨好像知道季節,正當春天萬物發芽生長的時候。伴隨著春風夜里悄悄來臨,滋潤著萬物而不出一點聲息。野外的云天、小路都全在黑暗之中,只有江船上的燈火還在亮著,明天早上見到春雨滋潤到的各個地方,整個錦官城一定雜花生樹,匯成花的海洋了。
4、憶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
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理解】:江南美極了,那里的風景我本來就很熟悉。太陽升起來時江邊的花被霞光染得比火還要紅,春天到來時,江水綠得像蓼藍草的顏色那么誘人。這江南的美麗景色怎么不讓人留下永久的記憶呢?
5、寒食 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理解】:春城長安處處都有柳絮揚花飛舞,寒食節里春風吹拂著宮苑的柳樹。天黑時漢宮內傳出朝廷賜的燭火,王侯家里彌漫著蠟燭燃燒的煙霧。
6、江南春 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理解】:春天的江南,鶯啼千里,綠葉映著紅花,傍水的村莊,依山的城郭,隨風飄揚的酒旗歷歷在目。那南朝建造的四百八十四座寺廟,不知有多少籠罩在這迷蒙細雨之中。
4.學習古詩的感受或感想
古詩文的培訓讓我們受到了這種傳統文化的熏陶,讓我們這群新時代的學生浸潤在濃濃的民族精神之中。我們從優秀古典詩文中攝取著精神的玉露甘泉,滋潤心靈,培養起對真、善、美的熱愛,領悟人生的真諦。還能拓展我們的知識面,培養對文學的興趣愛好,打下扎實的文學功底,陶冶我們的情操和審美情趣。比如從屈原的《天問》中,我們能體驗上下求索與質疑的精神;從“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西出陽關無故人”中品嘗永恒的孤獨感;從“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中領略大丈夫的萬丈豪情;從“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去接近人類的奉獻精神;從“悠然見南山”“海上明月共潮生”感受人對自然的憧憬與和諧。可以說,詩歌是人類某種寶貴的情緒、情感在瞬間的靈光閃現。人們讀詩,正是通過對瞬間的把握,以補充自己情感經驗的不足,或引起心靈的共鳴,從而體驗到某種人生情緒的極致。
詩,是隨感而發的, 唐前的詩人就是這樣,比如說陶淵明。且那古典詩經,雖然說也有祭祀時故意歌頌的詩,但是總體還是古代勞動人民因生活感受而寫的居多。詩是激情的流露,太功利的人不會有詩歌。詩是童心的專利,對世對事對人沒有好奇心,沒有強烈的關懷,沒有一片赤誠,就不會有真正的詩歌。所以寫詩,都是為了喚起一種美好的情感,
5.一首詩歌帶感想
上邪
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
山無陵, 江水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與君絕!
【品評1】
本篇是漢樂府民歌《饒歌》中的一首情歌,是一位癡情女子對愛人的熱烈表白,在藝術上很見匠心。詩的主人公在呼天為誓,直率地表示了“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的愿望之后,轉而從“與君絕”的角度落墨,這比平鋪更有情味。主人公設想了三組奇特的自然變異,作為“與君絕”的條件:“山無陵,江水為竭”——山河消失了;“冬雷震震,夏雨雪”——四季顛倒了;“天地合”——再度回到混沌世界。這些設想一件比一件荒謬,一件比一件離奇,根本不可能發生。這就把主人公生死不渝的愛情強調得無以復加,以至于把“與君絕”的可能從根本上排除了。這種獨特的抒情方式準確地表達了熱戀中人特有的絕對化心理。深情奇想,確實是“短章之神品”。
【品評2】
與文人詩詞喜歡描寫少女初戀時的羞澀情態相反,在民歌中最常見的是以少女自述的口吻來表現她們對于幸福愛情的無所顧忌的追求。這首詩屬于漢代樂府民歌中的《鼓吹曲辭》,是一位心直口快的北方姑娘向其傾心相愛的男子表述愛情。由于這位姑娘表愛的方式特別出奇,表愛的誓詞特別熱烈,致使千載之下,這位姑娘的神情聲口仍能活脫脫地從紙上傳達出來。
首句“上邪”是指天為誓,猶言“天啊”!古人敬天畏命,非不得已,不會輕動天的威權。現在這位姑娘開口便言天,可想見她神情莊重,有異常重要的話要說。果然,姑娘終于把珍藏在自己內心,幾次想說而又苦于沒有機會說的秘密吐出來了:“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相知”就是相愛,相好。姑娘經過自己的精心選擇,認為這位男子確實值得相愛。“長命無絕衰”是說兩人的命運永生永世連結在一起,兩人的愛情永生永世不會衰退。前一句是表白愛情的態度,后一句是進一層表白愛情的堅貞。愛情,只有與堅貞聯系在一起的時候,才是無比純潔美好的。姑娘當然懂得這一點,因此她要進一步表明心跡。不過,她不愿再從正面直說,而是通過出人意料的逆向想象,從反面設誓。她先舉出了五件非常之事作為設誓的前提:“山無陵,江水為竭”,是說世上最永久的存在物發生了巨變;“冬雷震震,夏雨雪”,是說自然界最永恒的規律發生了怪變;“天地合”是說整個宇宙發生了毀滅性的災變,然后吐出了“乃敢與君絕”五個字。由于這五個字有五件非常之事作為支撐點,因此字字千鈞,不同凡響;又由于設誓的前提沒有一個會出現,因此“乃敢與君絕”的結果也就無從說起了。
清張玉谷《古詩賞析》卷五評此詩說:“首三,正說,意言已盡,后五,反面竭力申說。如此,然后敢絕,是終不可絕也。迭用五事,兩就地維說,兩就天時說,直說到天地混合,一氣趕落,不見堆垛,局奇筆橫。”可謂句句在理。
這首古詩對后世的影響很大。敦煌曲子詞申的《菩薩蠻》在思想內容和藝術表現手法上明顯地受到它的啟發:“枕前發盡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爛。水面上秤錘浮,直待黃河徹底桔。白日參辰現,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見日頭。”不僅對堅貞專一的愛情幸福的追求是如出一轍的,并且連續用多種不可能來說明一種不可能的藝術構思也是完全相同的。
【品評3】
《上邪》是熱戀中的情人對于愛情的誓言。它語言質樸、參差不齊、全無修飾,卻有令人驚心動魄的力量。詩中主人公連用了五種絕不可能出現的自然現象,晴示愛對方一直要愛到世界末日。這首詩充分體現了漢樂府民歌感情激烈而直露的特色。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每周一首古詩詞感受(周記學古詩的感受1—6上的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