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凈沙,白樸的古詩
白樸——《天凈沙》 -------------------------------------------------------------------------------- 發表日期:2005年8月11日 出處:古詩詞鑒賞 本頁面已被訪問 2177 次 【年代】:元 【作者】:白樸——《天凈沙》【內容】 春 春山暖日和風,闌干樓閣簾櫳。
楊柳秋千院中。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
夏 云收雨過波添,樓高水冷瓜甜。綠樹陰垂畫檐。
紗櫥藤簟,玉人羅扇輕縑。秋 孤村落日殘霞光,輕煙老樹寒鴉。
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冬 一聲畫角樵門,半庭新月黃昏。雪里山前水濱。
竹籬茅舍,淡煙衰草孤村。【作者】: 白樸(1226—1312后),字仁甫,一字太素,號蘭谷,原籍隩州(今山西河曲縣二帶)人,后居真定(今河北正定縣),故又稱真定人。
白樸博覽群書,學問精深,幼年喪亂,倉徨失母,便有滿目山川之嘆,后國亡家難,乃放浪形骸,期于適意,元統一后,移家金陵(今南京市),仍放情山水之間,詩詞篇翰,在在而有。尤工于曲,與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關、馬、白、鄭或稱關王馬白)稱元曲四大家。
著雜劇十六種,今存三種:《梧桐雨》、《東墻記》、《墻頭馬上》。詩文有《天籟集》。
所作散曲雜劇,風格樸實并兼俊秀,《梧桐雨》一劇,尤為有名。【賞析】: 這一組曲,以四季為題目材,寫得形象逼真,每季有特征,情調自然。
元曲中雖寫四季者不少,但作者在此不易落俗套。寫出新的意境。
如寫秋,雋永清麗,可與馬致遠《秋思》一首媲美,而無馬曲的孤寂蕭索之消極感。白樸——《天凈沙》 -------------------------------------------------------------------------------- 發表日期:2005年8月11日 出處:古詩詞鑒賞 本頁面已被訪問 2177 次 【年代】:元 【作者】:白樸——《天凈沙》【內容】 春 春山暖日和風,闌干樓閣簾櫳。
楊柳秋千院中。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
夏 云收雨過波添,樓高水冷瓜甜。綠樹陰垂畫檐。
紗櫥藤簟,玉人羅扇輕縑。秋 孤村落日殘霞光,輕煙老樹寒鴉。
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冬 一聲畫角樵門,半庭新月黃昏。雪里山前水濱。
竹籬茅舍,淡煙衰草孤村。【作者】: 白樸(1226—1312后),字仁甫,一字太素,號蘭谷,原籍隩州(今山西河曲縣二帶)人,后居真定(今河北正定縣),故又稱真定人。
白樸博覽群書,學問精深,幼年喪亂,倉徨失母,便有滿目山川之嘆,后國亡家難,乃放浪形骸,期于適意,元統一后,移家金陵(今南京市),仍放情山水之間,詩詞篇翰,在在而有。尤工于曲,與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關、馬、白、鄭或稱關王馬白)稱元曲四大家。
著雜劇十六種,今存三種:《梧桐雨》、《東墻記》、《墻頭馬上》。詩文有《天籟集》。
所作散曲雜劇,風格樸實并兼俊秀,《梧桐雨》一劇,尤為有名。【賞析】: 這一組曲,以四季為題目材,寫得形象逼真,每季有特征,情調自然。
元曲中雖寫四季者不少,但作者在此不易落俗套。寫出新的意境。
如寫秋,雋永清麗,可與馬致遠《秋思》一首媲美,而無馬曲的孤寂蕭索之消極感。白樸——《天凈沙》 -------------------------------------------------------------------------------- 發表日期:2005年8月11日 出處:古詩詞鑒賞 本頁面已被訪問 2177 次 【年代】:元 【作者】:白樸——《天凈沙》【內容】 春 春山暖日和風,闌干樓閣簾櫳。
楊柳秋千院中。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
夏 云收雨過波添,樓高水冷瓜甜。綠樹陰垂畫檐。
紗櫥藤簟,玉人羅扇輕縑。秋 孤村落日殘霞光,輕煙老樹寒鴉。
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冬 一聲畫角樵門,半庭新月黃昏。雪里山前水濱。
竹籬茅舍,淡煙衰草孤村。【作者】: 白樸(1226—1312后),字仁甫,一字太素,號蘭谷,原籍隩州(今山西河曲縣二帶)人,后居真定(今河北正定縣),故又稱真定人。
白樸博覽群書,學問精深,幼年喪亂,倉徨失母,便有滿目山川之嘆,后國亡家難,乃放浪形骸,期于適意,元統一后,移家金陵(今南京市),仍放情山水之間,詩詞篇翰,在在而有。尤工于曲,與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關、馬、白、鄭或稱關王馬白)稱元曲四大家。
著雜劇十六種,今存三種:《梧桐雨》、《東墻記》、《墻頭馬上》。詩文有《天籟集》。
所作散曲雜劇,風格樸實并兼俊秀,《梧桐雨》一劇,尤為有名。【賞析】: 這一組曲,以四季為題目材,寫得形象逼真,每季有特征,情調自然。
元曲中雖寫四季者不少,但作者在此不易落俗套。寫出新的意境。
如寫秋,雋永清麗,可與馬致遠《秋思》一首媲美,而無馬曲的孤寂蕭索之消極感。白樸——《天凈沙》 -------------------------------------------------------------------------------- 發表日期:2005年8月11日 出處:古詩詞鑒賞 本頁面已被訪問 2177 次 【年代】:元 【作者】:白樸——《天凈沙》【內容】 春 春山暖日和風,闌干樓閣簾櫳。
楊柳秋千院中。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
夏 云收雨過波添,樓高水冷瓜甜。綠樹陰垂畫檐。
紗櫥藤簟,玉人羅扇輕縑。秋 孤村落日殘霞光,輕煙老樹寒鴉。
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冬 一聲畫角樵門,半庭新月黃昏。雪里山前水濱。
竹籬茅舍,淡煙衰草孤村。【作者】: 白樸(1226—。
2.求“天凈沙”系列的古詩
天凈沙 春 作者:白樸
春山暖日和風,
闌干樓閣簾櫳,
楊柳秋千院中。
啼鶯舞燕,
小橋流水飛紅。
天凈沙·夏 作者:白樸
云收雨過波添,
樓高水冷瓜甜,
綠樹陰垂畫檐。
紗廚藤簟(diàn),
玉人羅扇輕縑(jiān)。
【越調】天凈沙·秋 作者:
白樸
孤村落日殘霞,
輕煙老樹寒鴉。
一點飛鴻影下。
青山綠水,
白草紅葉黃花。
3.求“天凈沙”系列的古詩
天凈沙 春 (元〕白樸 春山暖日和風,闌干樓閣簾櫳。
楊柳秋千院中。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
【注解】飛紅:指落花。 【譯文】山綠了,陽光暖了,吹起和煦的春風。
樓閣上少女憑欄眺望,高卷起簾櫳。院子里楊柳依依,秋千輕輕搖動,院外有飛舞的春燕,啼喈的黃鶯,小橋之下流水潺潺,落花飛紅。
【賞析】這支曲子運用繪畫技法,從不同空間層次描寫春天的景物,具體來說,整個畫面的背景,是遠景,第二句是人物的立足點是近景,第三句庭院中喧鬧的景象,展示了一幅充滿生機、春意盎然的畫面,是中景。最能夠體現春天特征的兩個形容詞是暖和啼鶯,而最能庭院中生機的景物是舞燕和飛紅。
這支曲的人物應該是一位女子,她站在欄桿之旁,簾櫳之下,窺探著春天的景致,她眼中的春天要更加細膩,更加秀美。
. 天凈沙?夏 (元)白樸 云收雨過波添,樓高水冷瓜甜, 綠樹陰垂畫檐。 紗廚藤簟,玉人羅扇輕縑。
【賞析】作者選取了一個別致的角度:用寫生手法,勾畫出一幅寧靜的夏日圖。前三句是第一個層次:云收雨霽,流水波添,雨過天晴,樓也顯得比平時高,水散發著涼爽的氣息,雨后的瓜也似乎顯得比平時甜了,綠樹的樹陰一直垂到畫檐。
后兩句是第二層次,畫面上出現了人物:紗帳中的藤席上,一個身著輕絹夏衣,手執羅扇的芳齡女孩,靜靜地消受著宜人的時光。 整首曲沒有我們熟悉的夏天躁熱、喧鬧的特征,卻描繪了一個靜謐、清爽的情景,使人油然產生神清氣爽的感覺。
全用白描,簡潔、清新得如同線體畫。其次,作者特意選擇雨后的片刻,將夏日躁動的特征,化為靜態:云收雨過,綠蔭低垂,就給人一種清爽、恬靜、悠閑的感受。
天凈沙①?秋 (元)白樸 孤村落日殘霞②,輕煙老樹寒鴉③, 一點飛鴻④影下⑤。 青山綠水,白草紅葉⑥黃花⑦。
【注釋】 ①天凈沙:曲牌名 ②殘霞:晚霞。 ③寒鴉:天寒歸林的烏鴉。
④飛鴻影下:雁影掠過。 ⑤飛鴻:天空中的大雁。
【解釋】 太陽漸漸西沉,天邊的晚霞也逐漸開始消散,只殘留有幾分黯淡的色彩,映照著遠處安靜的村莊是那么的孤寂,那么的落寞,拖出長長的影子。炊煙淡淡飄起,幾只烏鴉棲息在僂佝的老樹上,時不時發出幾聲令人心寒的啼叫。
忽然,遠處的一只大雁飛掠而下,劃過天際。順著它遠遠望去,山清水秀;再往近處看,霜白的小草、火紅的楓葉、金黃的菊花,在風中一齊搖曳著,顏色幾盡妖冶,正是一派濃濃的秋景啊! 天凈沙?冬 (元)白樸 一聲畫角譙門①,半庭新月黃昏, 雪里山前水濱。
竹籬茅舍,淡煙衰草孤村。 【注釋】 ①譙門:建有望樓的城門。
【賞析】該曲選擇一個黃昏的城郊作為具體環境。冷月黃昏,雪山水濱,已是清寒凜冽;淡煙衰草,茅舍孤村,又顯寂寥冷落,更有譙門一聲寒角,平添一分悲涼,空氣中彌漫的是孤寂和無助的憂傷。
它與上一首《秋》的寫法上相近。其一,都是字字寫景,全未直接抒發、陳述作者的情感。
作品所要表現的情緒意蘊,是在對景物的描述中透露、折射出來的。其二,也都是通過一組自然景物的意象組合,來構成一幅富有特征的畫面。
另外,這支曲子所表現的情感,也不是一時一地有特定具體內容的情感,它所傳達的,是一種情調,一種意緒,一種內心狀態。 【主要意思】 大概是在一個冬天的黃昏,城門一聲輕響,一輪新月掛在半空,帶著雪的山前水流緩緩。
竹子做的籬笆和籬笆內的茅舍,在孤村之中一片安詳的和諧。 【譯文】 在一個冬天的黃昏,城門一聲輕響,一輪新月掛在半空,帶著雪的山前水流緩緩。
竹子做的籬笆和籬笆內的茅舍,在孤村之中一片安詳的和諧。
4.天凈沙秋 (古詩)
1、糾正:《天凈沙·秋》是一首寫景散曲,不是古詩。
2、《天凈沙·秋》---白樸
孤村落日殘霞,
輕煙老樹寒鴉,
一點飛鴻影下。
青山綠水,
白草紅葉黃花。
3、譯文
太陽漸漸西下,天邊的晚霞也逐漸開始消散,只殘留了幾分黯淡的色彩,映照著遠處安靜孤寂的村莊,拖出那長長的影子。輕煙淡淡飄向空中,幾只烏鴉棲息在佝僂的老樹上,遠處的一只大雁飛掠而下,劃過天際。山清水秀;霜白的小草、火紅的楓葉、金黃的花朵,在風中一齊搖曳著,顏色十分鮮艷。
4、賞析
作者通過擷取十二種景物,描繪出一幅景色從蕭瑟、寂寥到明朗、清麗的秋景圖,是一首描寫當時社會的抒情曲。寫出了詩人由冷寂惆悵之感到開朗希望的情懷。
5.曲牌名是天凈沙的古詩(3首
天凈沙·秋思 (其一)
[元]·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天凈沙·秋思(其二)
[元]· 馬致遠
平沙細草斑斑,
曲溪流水潺潺,
塞上清秋早寒。
一聲新雁,
黃云紅葉青山。
天凈沙·秋思(其三)
[元]· 馬致遠
西風塞上胡笳,
明月馬上琵琶,
那底昭君恨多。
李陵臺下,
淡煙衰草黃沙。
6.天凈沙·秋思古詩詞
1.天凈沙·秋思,是一首元曲,作者為元代的馬致遠,全文如下: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2.譯文:
天色黃昏,一群烏鴉落在枯藤纏繞的老樹上,發出凄厲的哀鳴。
小橋下流水嘩嘩作響,小橋邊莊戶人家炊煙裊裊。
古道上一匹瘦馬,頂著西風艱難地前行。
夕陽漸漸地失去了光澤,從西邊落下。
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獨的旅人漂泊在遙遠的地方。
3.賞析:
馬致遠年輕時熱衷功名,但由于元統治者實行民族高壓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幾乎一生都過著漂泊無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羈旅途中,寫下了這首《天凈沙·秋思》。
這首曲子的題目叫《秋思》,是一篇悲秋的作品。秋士易感,是中國文壇古老的傳統。自屈原的《離騷》起一直延續到現在。《樂記》中說:“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意思是外物使人內心的情意活動起來。那又是什么東西能讓外物動起來呢?《詩品》云:“氣之動物,物之感人,故搖蕩性情,形諸舞詠。”他認為,這種能讓物動,從而引起你內心感動的是‘氣’。那氣又是什么呢?古人認為,宇宙間有陰陽二氣,是它們的運行才產生了天地萬物和四時晨昏。譬如:夏天陽氣最盛,所以草木茂盛。但盛到極點就開始衰落,陰氣漸生,慢慢到了秋天和冬天。秋冬之際陰氣最重,因而草木衰敗。陰到極點又轉為陽,陽生而萬物長,所以春天就會百花齊放。由于四季的冷暖不同,自然景色也不同,人的內心也就隨著這些變化而感動。春天草木的萌發讓人聯想到美好,所以引起喜歡的心理。秋天草木的凋零讓人聯想到生命的衰老與終結。因此會讓人感到憂愁和悲傷。《離騷》中屈原嘆道:“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宋玉在《九辯》里說:“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陸機《文賦》云:“悲落葉于勁秋,喜柔條于芳春。”雖然他們所處的時代不同,但他們的思想感情是相同的。
再看他的布景:“又是黃昏,一天快要結束。夕陽斜掛在山頭欲落還留的樣子,依依不舍得完成了一天的使命。眼前的景色真是滿目凄涼,藤是枯萎的藤,已經沒有了生命。樹是千年老樹,颯颯的西風在吹著它走向風燭殘年。道是荒涼的古道,馬是體弱無力的瘦馬。飄零在天涯海角的人,面對如此蕭瑟的景色怎么能不斷腸呢。你看這小橋、流水、人家都是那么安詳,那么靜謚。又是那么溫馨。而我的家鄉、親人卻又離我那么遠。哦,他們還好嗎?天氣漸漸變冷,他們加了衣服嗎?買了被子嗎?這一切的一切是都么讓人牽掛。既然那么讓人牽腸掛肚,我為什么不早點回去呢?為了所謂的前程嗎?為了那所謂的功名嗎?那功名離我近嗎?遠嗎?京城的路還有多長呢?我又是那么的迷茫。在這樣的黃昏中,在這樣的古道上。又是這樣蕭瑟的季節。我是繼續去追求功名呢?還是會去服侍那年老的雙親呢?我自己也不能回答自己。只好滿懷愁緒徘徊在漫漫得古道上了……。”如此蕭瑟的景色讓人滿目凄涼,又加上安詳,溫馨的小橋、流水、人家做反襯,使愁情更為深切,悲傷更為凄瀝。寫景之妙盡妙于此也!
再看他用字:“枯,老,昏,古,瘦,下一字便覺愁重十分,成一句已經不能自己。至于成篇可讓人泣不成聲也。最絕處在馬之前下一‘瘦’字,妙在欲寫人之瘦而偏不寫人,由寫馬之瘦而襯出其人之瘦,其人之清貧。路途跋涉之艱辛。求功名之困苦。讓人讀之而倍感其苦,詠之而更感其心。讀此曲而不淚下者不明其意也。
4.作者簡介:
馬致遠(1250年-1321年),字千里,號東籬(一說字致遠,晚號“東籬”),漢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說(馬致遠是河北省東光縣馬祠堂村人,號東籬,以示效陶淵明之志)。他的年輩晚于關漢卿、白樸等人,生年當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當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間,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并稱“元曲四大家”,是我國元代時著名大戲劇家、散曲家。
7.天凈沙秋的詩句
天凈沙·秋
(元)白樸
孤村落日殘霞,
輕煙老樹寒鴉,
一點飛鴻影下。
青山綠水,
白草紅葉黃花。
解釋
太陽漸漸西沉,已銜著西山了,天邊的晚霞也逐漸開始消散,只殘留有幾分黯淡的色彩,映照著遠處安靜的村莊,是多么的孤寂,拖出那長長的影子。炊煙淡淡飄起,幾只烏黑的烏鴉棲息在佝僂的老樹上,時不時還發出幾聲令人心酸的啼叫。忽然,遠處的一只大雁飛掠而下,劃過天際。順著它遠遠望去,山清水秀;霜白的小草、火紅的楓葉、金黃的花朵,在風中一齊搖曳著,顏色幾盡妖艷。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天凈沙的古詩詞(天凈沙,白樸的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