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862kg"></td>
  • <td id="862kg"><option id="862kg"></option></td>
  • 黃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見日俄戰爭地圖 秋瑾

    黃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見日俄戰爭地圖 秋瑾

    黃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見日俄戰爭地圖原文:

    萬里乘風去復來,只身東海挾春雷。
    忍看圖畫移顏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濁酒不銷憂國淚,救時應仗出群才。
    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

    黃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見日俄戰爭地圖翻譯及注釋

    翻譯
    千萬里遠途我像騰云駕霧一樣去了又回,我獨自一人穿越東海往返伴隨滾滾春雷。
    不忍心看到祖國的地圖變成別國的領土,怎能讓錦繡江山被侵略者炮火化成飛灰。
    那濁酒哪能排解我憂心國事所灑的熱淚,國家的救亡圖存依靠的是大家群策群力。
    就算是需要拼上十萬將士拋頭顱灑熱血,我也必須把這顛倒的乾坤大地拼力挽回。

    注釋
    1.日人索句:日本友人討取詩句。日俄戰爭地圖:光緒三十年(1904年),日、俄帝國主義因爭奪中國東北,在中國領土上開戰,沙俄戰敗,與日本簽訂“樸茨茅斯和約”,重新瓜分中國東北。
    2.乘風:即乘風而行的意思。此用列子乘風的典故,兼用宗愨“愿乘長風破萬里浪”的典故(見《宋史·宗愨傳》)。去復來:往返來去。指往返于祖國與日本之間。秋瑾光緒三十年(1904年)仲夏東渡,次年春回國;是年六月再次赴日,同年十二月返國。
    3.只身東海:指單身乘船渡海。挾春雷:形容胸懷革命理想,為使祖國獲得新生而奔走。春雷,春天的雷聲可使萬物蘇醒,故此處有喚醒民眾之意。
    4.忍看:反詰之詞,“怎忍看”的省略。圖畫:指畫在地圖上割給日本的中國領土。移:改變。顏色:地圖上為辨認方便,把各國都涂上不同的顏色。移顏色,即指中國的領土變成日本的領土。日俄戰爭后,俄國將對中國旅順、大連灣的租借權讓給日本。
    5.“肯使”:”豈肯使“的省略。劫灰:遭到劫掠之后的灰燼,佛家語。此處指遭到瓜分慘禍。
    6.“濁酒”句:言其憂國憂民的愁苦之深。銷,消除。
    7.救時:挽救時局命運。仗:依靠。出群才:指杰出的人才,出類拔萃的人物。出群,猶超群。
    8.拚(pàn)將:舍棄。將,語助詞。十萬:泛言極多。
    9.乾坤:天地,此指中國危亡的局勢。

    黃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見日俄戰爭地圖賞析

    此詩開頭兩句寫自己胸懷壯志,尋找救國救民的革命真理。接著四句轉入正題,就日俄戰爭圖抒發感慨。最后兩句表示詩人不惜犧牲生命,誓將用鮮血拯救祖國于水深火熱之中的決心。全詩篇幅不長,卻情辭激越,令人為之動容。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秋瑾在浙江紹興起義,失敗后不幸被捕,在紹興軒亭口英勇就義,她以自己的熱血履行了自己的誓言。

    這是一首七言律詩。首聯大氣磅礴,展現出意氣風發的詩人主體形象。頷聯點出觀圖之事,從而引發對日俄橫行東北的極大憤恨。干寶《搜神記》說,漢武帝開鑿昆明池,挖到深處全是灰墨,問學識淵博的東方朔是怎么回事,東方朔說要西域人才知道。到了東漢明帝時,西域有道人來,問道人,回答是:圣經上說,天地大劫將盡,著劫燒,灰墨便是劫燒的余灰。這里借指戰火的灰燼,說豈能把大好河山給人作戰場,遭受戰火的破壞。這兩句寫憂國懷抱,渴望有救國的志士能出現,也含有以出群之才自期的意思。頸聯兩句充分表現詩人的憂國之情,并由憂國而思濟世。尾聯表達愿為祖國而拋頭顱灑熱血的崇高志向。

    全篇所寫,都是憂國的思想和救時的抱負,充滿動人的愛國激情。語言樸素自然,直抒胸臆,不假雕飾,“忍看”“拚將”“須把”等詞語的運用,將悲憤而激昂的感情,表達得淋漓盡致,勁健有力。全詩語言淺顯明快,風格剛健豪放。情愫真率,披襟見懷;字重千鈞,力能扛鼎。一腔豪氣噴薄而出,絲毫不見女兒態。

    黃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見日俄戰爭地圖創作背景

      這首詩約作于清德宗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六月秋瑾第二次去日本的船上,是寫給日本銀瀾使者的。一說作于此年十二月歸國途中。作者于光緒三十年(1904年)夏天東渡日本,同年冬(一說次年春)因事返國;次年六月再去日本,十二月返回。她在船上見到了《日俄戰爭地圖》不禁感慨萬分,又值日本人向她要詩,于是她便寫了這首悲壯的詩。龔本題作“題江山萬里圖,應日人之索”,《史跡》題作“日人銀瀾使者索題,并見日俄戰地,早見地圖,有感”。光緒二十年(1894年),日本發動對中國的侵略戰爭,迫使清朝政府簽訂了《馬關條約》,從而霸占了臺灣省及其附屬島嶼和澎湖列島。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日本又發動了“日俄戰爭”,奪取了庫頁島南部,取得了中國遼東半島的“租借權”和南滿鐵路的權益。中國的領土在一天天被割讓。作者看到中國的領土并入了日本帝國主義的版圖,心中的怒火難以按捺。她想到自己此行的目的,正是為了推翻清朝政府,挽救祖國危亡,于是慨然提筆寫下此詩。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黃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見日俄戰爭地圖 秋瑾

    明清

    己亥雜詩(三百十五首選四) 龔自珍

    閱讀(175)

    己亥雜詩(三百十五首選四)原文:其八太行一脈走蝹蜿,莽莽畿西虎氣蹲。送我搖鞭竟東去,此山不語看中原。其八十三只籌一纜十夫多,細算千艘渡此河。我亦曾穈太倉粟,夜聞邪許淚滂沱!(五月十二日抵淮埔作) 其八十七故人橫海拜將軍,側立南天未蕆勛。我有

    明清

    贈梁任父母同年/題梁任父同年 黃遵憲

    閱讀(159)

    贈梁任父母同年/題梁任父同年原文:寸寸山河寸寸金,侉離分裂力誰任。杜鵑再拜憂天淚,精衛無窮填海心。贈梁任父母同年/題梁任父同年創作背景  詩人是清末著名外交家黃遵憲,面對腐敗的大清一而再,再而三的割地賠款尤其是甲午海戰更是輸給了東

    明清

    苔 袁枚

    閱讀(199)

    苔原文: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也學 一作:亦)苔欣賞苔蘚自是低級植物,多寄生于陰暗潮濕之處,可它也有自己的生命本能和生活意向,并不會因為環境惡劣而喪失生發的勇氣,詩人能看到這一點并歌而頌之,很有眼光!「白日不到處

    明清

    浣溪沙·伏雨朝寒愁不勝 納蘭性德

    閱讀(184)

    浣溪沙·伏雨朝寒愁不勝原文:伏雨朝寒愁不勝,那能還傍杏花行。去年高摘斗輕盈。漫惹爐煙雙袖紫,空將酒暈一衫青。人間何處問多情。浣溪沙·伏雨朝寒愁不勝翻譯及注釋翻譯這連綿不斷的雨如同剪不斷的哀愁,依稀記得去年我們到杏花園游玩,還一起

    明清

    曾國藩誡子書 曾國藩

    閱讀(172)

    曾國藩誡子書原文:余通籍三十余年,官至極品,而學業一無所成,德行一無許可,老大徒傷,不勝悚惶慚赧。今將永別,特將四條教汝兄弟。一曰慎獨而心安。自修之道,莫難于養心;養心之難,又在慎獨。能慎獨,冊內省不疚,可以對天地質鬼神。人無一內愧之事,則天君

    明清

    金縷曲·亡婦忌日有感 納蘭性德

    閱讀(187)

    金縷曲·亡婦忌日有感原文:此恨何時已。滴空階、寒更雨歇,葬花天氣。三載悠悠魂夢杳,是夢久應醒矣。料也覺、人間無味。不及夜臺塵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釵鈿約,竟拋棄。重泉若有雙魚寄。好知他、年來苦樂,與誰相倚。我自中宵成轉側,忍聽湘

    明清

    采桑子·明月多情應笑我 納蘭性德

    閱讀(186)

    采桑子·明月多情應笑我原文:明月多情應笑我,笑我如今。辜負春心,獨自閑行獨自吟。近來怕說當時事,結遍蘭襟。月淺燈深,夢里云歸何處尋。采桑子·明月多情應笑我翻譯及注釋翻譯多情的明月應嘲笑我的無情,嘲笑我辜負了她對我的柔情。如今她已離

    明清

    十二月十五夜 袁枚

    閱讀(187)

    十二月十五夜原文:沉沉更鼓急,漸漸人聲絕。吹燈窗更明,月照一天雪。十二月十五夜翻譯及注釋翻譯悶聲的更鼓從遠處一陣緊一陣地傳來,忙碌的人們陸續入睡,市井的吵鬧聲慢慢平息下來,我也吹滅油燈準備入睡,但燈滅后卻發現房間更亮了,原來因為夜空正

    明清

    夏日雜詩 陳文述

    閱讀(177)

    夏日雜詩原文:水窗低傍畫欄開,枕簟蕭疏玉漏催。一夜雨聲涼到夢,萬荷葉上送秋來。夏日雜詩注釋1、枕簟[diàn] :枕席。2、玉漏:玉做的計時器。 夏日雜詩賞析炎夏已逝,秋涼將至。“暑氣微消秋意多”,爽身清涼的感覺,令人愜意稱心。對此,歷代詩人

    明清

    題畫蘭 鄭燮

    閱讀(169)

    題畫蘭原文:身在千山頂上頭,突巖深縫妙香稠。非無腳下浮云鬧,來不相知去不留。題畫蘭翻譯及注釋翻譯蘭花生長在山巖的頂處,它的香氣飄散四溢,在突出的巖石和巖縫中,美妙的花香濃郁芬芳。不是腳下沒有浮云翻滾的喧鬧,只是蘭花不愿去理睬它們,不知

    明清

    雪望 洪升

    閱讀(174)

    雪望原文:寒色孤村幕,悲風四野聞。溪深難受雪,山凍不流云。鷗鷺飛難辨,沙汀望莫分。野橋梅幾樹,并是白紛紛。雪望賞析  這首冬雪詩,前四句首先交代時間:冬日的黃昏,地點:孤村;接著,從聽覺方面寫處處風聲急;繼而,采用虛實結合的手法,突出了“溪深

    明清

    詠菊 曹雪芹

    閱讀(182)

    詠菊原文:無賴詩魔昏曉侵,繞籬欹石自沉音。毫端蘊秀臨霜寫,口齒噙香對月吟。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一從陶令評章后,千古高風說到今。詠菊翻譯及注釋翻譯難以抑制的詩興從早到晚把我糾纏,只好圍繞著籬笆散步或倚在石頭上獨自低吟。筆端

    明清

    唐多令·柳絮 曹雪芹

    閱讀(200)

    唐多令·柳絮原文:粉墮百花洲,香殘燕子樓。一團團、逐隊成球。飄泊亦如人命薄,空繾綣,說風流。草木也知愁,韶華竟白頭。嘆今生、誰舍誰收!嫁與東風春不管,憑爾去,忍淹留!唐多令·柳絮注釋①粉墮:形容柳絮飄落。百花洲:指百花盛開處。②燕子樓:相傳是

    明清

    詠白海棠 曹雪芹

    閱讀(212)

    詠白海棠原文:秋容淺淡映重門,七節攢成雪滿盆。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為魂。曉風不散愁千點,宿雨還添淚一痕。獨倚畫欄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黃昏。詠白海棠注釋(1)秋容:指白海棠花,“秋”點明花開的季節,“容”用擬人的手法喻其美好。(2)攢:簇聚

    詩詞

    詩經戰爭

    閱讀(209)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詩經戰爭,內容包括《詩經》之中反映戰爭的作品,《詩經》中的戰爭徭役詩,《詩經》中的戰爭徭役詩典型的篇目。《詩經》中的作品,內容十分廣泛,全面地展示了中國周代時期(西周、東周、東周春秋中期)的社會生活,真實地反映了中國奴

    詩詞

    關于戰爭的詩歌

    閱讀(178)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關于戰爭的詩歌,內容包括關于戰爭的現代詩,有關戰爭的古詩句,有關戰爭的古詩,6個,最好在四句內。戰爭·家園 作者:周沖 上去 上去紅旗在上面 不 上面那是魔鬼 是個吸血的魔鬼 沒看見那在滴著鮮血嗎 家園 戰場 我要在山腰挖

    詩詞

    有關戰爭的詩歌

    閱讀(208)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有關戰爭的詩歌,內容包括關于和平與戰爭的現代詩和平與戰爭的現代詩,有關戰爭的古詩句,關于戰爭的現代詩。《平和,我的心》 作者:泰戈爾(印度) 平和,我的心。 別讓別離,變得苦澀。 讓它不是死亡,而是生命一種完整形式。 當愛融進

    詩詞

    于謙的關于戰爭的詩句

    閱讀(227)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于謙的關于戰爭的詩句,內容包括與戰爭有關的詩句誰能告訴我關于戰爭的古詩,有關戰爭的古詩,描寫于謙的詩句。《從軍行》 王昌齡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出塞。 王昌齡。 秦時明月

    詩詞

    描寫戰爭古詩詞

    閱讀(188)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描寫戰爭古詩詞,內容包括描寫戰爭的古詩,描寫戰爭的詩句,描寫戰爭的古詩。燕歌行 高適 漢家煙塵在東北, 漢將辭家破殘賊。 男兒本自重橫行, 天子非常賜顏色。 摐金伐鼓下榆關, 旌旆逶迤碣石間。 校尉羽書飛瀚海

    詩詞

    小學關于戰爭的詩句

    閱讀(491)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小學關于戰爭的詩句,內容包括小學戰爭詩句大全,小學戰爭詩句大全,關于戰爭的詩句和名言(初二語文)關于戰爭的詩句和名言,最少三。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木蘭辭》)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杜甫《春望

    詩詞

    四首描寫戰爭的詩句

    閱讀(275)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四首描寫戰爭的詩句,內容包括4首關于戰爭的古詩,4首關于戰爭的古詩,4首關于戰爭的古詩。《從軍行》 王昌齡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出塞. 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里長征人未

    詩詞

    有關戰爭的古詩詞

    閱讀(242)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有關戰爭的古詩詞,內容包括關于戰爭的古詩大全,有關戰爭的詩句和名言,關于戰爭的古詩5首。《出塞》 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2、《涼州詞》 唐·王翰 葡萄美酒

  • <td id="862kg"></td>
  • <td id="862kg"><option id="862kg"></option></td>
  • 狼友av永久网站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