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詩 作者朝代加意思
月下獨酌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醉后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賞析: 李白懷才見棄,政治理想不能實現,心情是孤寂苦悶的。但他面對黑暗現實,沒有沉淪,沒有同流合污,而是追求自由,向往光明,所以在他的詩篇中多歌頌太陽和詠月之作。
太陽是自然界中光明絢麗的形象,明月是清澈純潔的象征。尤其是明月,清新、明麗、寧靜、溫柔,因而詩人和它相親相近。
在這首詩中,詩人還進一步把明月引為知己,對月抒懷。詩篇突然而起,直抒胸臆,表達一種孤獨寂寥的思想感情。
這種孤寂之情無法驅遣,于是詩人以奇特的想象,生動的描寫,把明月作為知音,相邀對飲。同時還異想天地把自己的身影,也看作有情有知的同類,邀其共酌。
表面上有明月相伴,身影相隨,好象并不是獨酌,但月不解飲,影徒隨身,這就更加突出了詩人的孤獨感,正如孫洙所說:“題本獨酌,詩偏幻出三人。月影伴說,反復推勘,愈形其獨。”
(《唐詩三百首》卷一)因為世少相知,詩人不得不以明月、身影為伴,向月而高歌,對影而起舞以排遣自己深沉的郁悶。結聯進而要和明月、身影永遠結成忘情好友,將來在邈遠的碧空中相見遨游。
這表現了詩人對污濁現實的強烈不滿,在孤獨中向往自由和光明。 這首五言古詩,構思新穎,想象奇妙,情致深婉,是李白抒情詩中別具神韻的佳作。
子夜吳歌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賞析: 杰出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在他的創作實踐中,十分注意向漢魏六朝的民歌學習,從中獲得豐富的養料,充實和發展自己的創作,這首《子夜吳歌》就是詩人向民歌學習而又有所創造的例證。
《子夜吳歌》是六朝時南方著名的情歌,多寫少女熱烈深摯地憶念情人的思想感情,表現非常真誠纏綿,李白正是掌握住了這種表達感情的特點,在本詩中成功地描寫了閨中思婦那種難以驅遣的愁思。“長安”兩句寫景,為抒情創造環境氣氛。
皎潔的月光照射著長安城,出現一片銀白色的世界,這時隨著颯颯秋風,傳來此伏彼起的搗衣聲。搗衣含蘊著思婦對征人的誠摯情意。
“秋風”兩句承上而正面抒情。思婦的深沉無盡的情思,陣陣秋風不僅吹拂不掉,反而勾起她對遠方丈夫的憶念,更增加她的愁懷。
“不盡”既是秋風陣陣,也是情思的悠長不斷。這不斷的情思又總是飛向遠方,是那樣執著,一往情深。
最后兩句思婦直接傾訴自己的愿望,希望丈夫早日安定邊疆,返回家園和親人團聚,過和平安定的生活,表現了詩人對勞動婦女的同情。這首民歌氣味很濃的樂府詩,樸素自然,流麗婉轉,真切感人。
金陵酒肆留別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 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賞析: 李白《上安州裴長史書》中,曾說自己早年東游揚州,不到一年光景,“散金三十余萬,有落魄公子,悉皆濟之”,可見李白是一位輕財重義,交游極廣的詩人。這次,當他即將離開金陵,前往揚州時,朋友相送,在餞別的酒度上,李白寫了這首詩,作為臨別紀念。
這些來相送的“金陵子弟”,不過是些年輕的朋友,彼此雖意氣相投,但在政治理想上未必一致,因此這首詩就很不好寫。說多了虛詞,沒有實際內容,只能流于淺薄、空泛。
然而朋友相處,一旦分離,總是令人留戀的。現在如此寫來,恰到好處,它真誠地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珍重。
詩的開頭兩句,就寫得很歡暢、豪爽,形象生動,意境豐美。暮春三月,楊花飛舞,金陵酒肆,吳姬勸嘗。
此時此地,此情此景,無論是“欲行”還是“不行”的人,都是興奮的、愉快的。所以接下去的兩句,用敘述的語言,簡潔、明了地總寫一筆惜別的熱烈場面。
這符合青年人的性格特點,也表明了朋友之間的美好情意。于是最后兩句,以設問方式,用眼前景物,十分貼切而自然地抒發了這離情別意的深切: 請朋友們不妨問一問啊, 向東奔流而去的滔滔江水, 我們惜別的情意和它相比, 究竟是誰短啊又誰長? 如此作結,不僅形象生動,巧思巧妙,而且情真意切,余韻悠然。
全詩語言清新流利,具有質樸的民歌風味,是李白詩中的名篇。 謝榛說:“太白《金陵留別》詩:‘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妙在結語。”
(《四溟詩話》) 行路難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值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賞析: 《行路難》共三首,是李白天寶三年(744)因遭讒毀而離開長安時作的。
這是其中的第一首。李白在這首詩中,以滿腔的悲憤,深深的感嘆著世路的艱難,從而抒發了他久久郁積于心的痛苦和憂傷。
一向嗜酒成癖的詩人,面對這“金樽清酒”,竟然喝不進了,“玉盤珍羞”,也咽不下了,拔劍四顧,心意茫然。雖然壯志猶在,但是啊,欲渡黃河,冰已塞川;將登太行,雪又滿山。
人生世路,竟是這樣難以逾越的艱難險阻。道路縱然。
2.給40首古詩,加朝代,加作者,家翻譯
224王維:鹿柴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225王維:竹里館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226王維:送別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227王維:相思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228王維:雜詩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229裴迪:送崔九 歸山深淺去,須盡丘壑美。莫學武陵人,暫游桃源里。
230祖詠:終南望馀雪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231孟浩然:宿建德江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232孟浩然:春曉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233李白: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234李白:怨情 美人卷珠簾,深坐蹙蛾眉。
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 235杜甫:八陣圖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236王之渙: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237劉長卿:送靈澈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238劉長卿:彈琴 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239劉長卿:送上人 孤云將野鶴,豈向人間住!莫買沃洲山,時人已知處。 240韋應物:秋夜寄邱員外 懷君屬秋夜,散步詠涼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應未眠。 241李端:聽箏 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 242王建:新嫁娘 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
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 243權德輿:玉臺體 昨夜裙帶解,今朝〔蟲喜〕子飛。
鉛華不可棄,莫是藁砧歸。 244柳宗元: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245元稹:行宮 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
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 246白居易:問劉十九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247張祜:何滿子 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
248李商隱:登樂游原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249賈島:尋隱者不遇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250李頻:渡漢江 嶺外音書絕,經冬復立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251金昌緒:春怨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178西鄙人:哥舒歌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
253崔顥:長干行二首之一 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
254崔顥:長干行二首之二 家臨九江水,來去九江側。同是長干人,生小不相識。
255李白:玉階怨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256盧綸:塞下曲四首之一 鷲翎金仆姑,燕尾繡蝥弧。獨立揚新令,千營共一呼。
257盧綸:塞下曲四首之二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258盧綸:塞下曲四首之三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259盧綸:塞下曲四首之四 野幕蔽瓊筵,羌戎賀勞旋。醉和金甲舞,雷鼓動山川。
260李益:江南曲 嫁得瞿塘賈,朝朝誤妾期。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
3.20首古詩加注釋
古詩太多了,列舉20首,以供參考: 1:早春 (唐朝)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 絕勝煙柳滿皇都。 (詞語注釋) 天街――京城(長安)的街道。
酥――用牛羊奶制成的油。 最是――正是。
處――時候,只在詩詞里才這樣用。 絕勝――遠遠勝過。
譯文 皇城下著小雨,把大地浸潤得酥軟,小草鉆出地面,遠看一片淺綠近看卻無。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這早春的景色,它遠遠勝過了滿城煙柳的京晚春景。
2:春日(宋朝)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詞語注釋) 勝日:天氣晴朗的日子。 尋芳:游春,踏青。
游賞美景。 泗水:河名,在今山東省泗水縣。
等閑:平常、輕易。“等閑識得”是容易識別的意思。
東風面:以“東風”代表春天,指春天的面貌。 濱:水邊。
譯文 我選擇了一個春光明媚的美好日子觀花賞草來到泗水邊,只見無邊無際的風光景物一時間都換了新顏。無論什么地方都可以看出春風的面貌,春風吹得百花開放,萬紫千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致。
3:晚春 (唐朝)韓愈 草木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詞語注釋】 不久歸:將結束。 楊花:指柳絮 榆莢:亦稱榆錢。
榆未生葉時,先在枝間生莢,莢小,形如錢,莢老呈白色,隨風飄落。 才思:才華和能力。
譯文 花草樹木知道春天即將歸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腳步,竟相爭妍斗艷。就連那沒有美麗顏色的楊花和榆錢也不甘寂寞,隨風起舞,化作漫天飛雪。
4:山亭夏日 (唐) 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詞語注釋】 濃:指樹叢的陰影很深。 水晶簾:形容質地精細而色澤瑩澈的簾。
薔薇:花名。夏季開花,有紅、白、黃等色,美艷而香。
一種觀賞性植物,它的莖長似蔓,須建架供其攀援生長。 譯文 綠葉茂盛,樹蔭下顯得格外清涼,白晝比其它季節要長,樓臺的影子倒映在清澈的池水里。
微風輕輕拂動色澤瑩澈的珠簾,而滿架的薔薇散發出一股清香,整個庭院彌漫著沁人心脾的香氣。 5: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詞語注釋) 曉出:太陽剛升起。
凈慈寺:杭州西湖畔著名佛寺。 林子方:作者的朋友。
畢竟: 到底。 四時:春夏秋冬四季。
別樣:不一樣 接天:與天空接在一起 無窮碧:無邊無際的碧綠色 譯文 到底是西湖的六月時節,此時的風光與春夏秋冬四季相比確實不同。碧綠的蓮葉無邊無際,一直延伸到水天相接的遠方,在陽光的照映下,荷花顯得格外艷麗鮮紅。
6:有約 (南宋)趙師秀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詞語注釋) ①約客:約請客人來相會。 ②黃梅時節:農歷四、五月間,江南梅子黃了,熟了,大都是陰雨連連的時候,所以稱“黃梅時節”為江南雨季。
③家家雨:家家戶戶都趕上下雨。形容雨水多,到處都有。
④處處蛙:到處是蛙跳蛙鳴。 ⑤有約:即邀約友人。
⑥落燈花:舊時以油燈照明,燈心燒殘,落下來時好像一朵閃亮的小花。 譯文 梅子黃時,家家戶戶都籠罩在煙雨之中。
遠遠近近那長滿青草的池塘里,傳出蛙聲陣陣。已約請好的客人說來卻還沒有來,時間一晃就過了午夜。
我手拿棋子輕輕地敲擊著桌面,等著客人,只看到燈花隔一會兒就落下一朵…… 7:秋登宣城謝眺北樓 (唐朝)李白 江城如畫里,山晚望晴空; 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詞語解釋】 江城:水邊的城,即指宣城。唐是江南地區口語,無論大水小水都稱之為“江”。
兩水:指繞宣城而流的句溪和宛溪兩條河流。 明鏡:指橋洞和它的倒影合成的圓形,猶如圓的鏡子。
雙橋:指宛溪上的上、下兩橋,上橋叫做鳳凰橋,下橋叫做濟川橋,隋文帝開皇年間所建。 彩虹:指水中橋影。
人煙:人家里的炊煙。 譯文 宣城,這座被江水環護的城市,就好像是坐落在一幅美妙的畫里。
山色欲晚,登樓遠望,晴空高曠,景色是如此的清爽宜人。 兩條河水分外澄清,明凈如鏡,夾城而流。
兩座橋橫臥溪上,好似彩虹飛落。 晚炊裊裊,橘柚深碧,像籠上了深秋的寒意。
秋色漸深,那泛黃的梧桐,老的蒼勁遒俊。 誰能想到就在這時候,我在北樓上,迎風懷念著當年謝朓的一杯幽情? 8:秋風引 (中唐)劉禹錫 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
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詞語注釋】 ⑴至:到。
⑵蕭蕭:形容風吹樹木的聲音。 (3)雁群:大雁的群體。
(4)孤客:孤獨的異鄉人。 (5)聞:聽到。
譯文 不知從哪里吹來了秋風,在蕭蕭的風中送走了雁群。凌晨,秋風吹動著庭園的樹木,樹葉瑟瑟。
秋風的來去雖然無處可尋,無形的秋風卻分明已經盡在庭園。來到耳邊了,孤獨的旅人最先聽到了秋風的聲音。
9:漁家傲 秋思 (北宋)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詞語注釋) ①衡陽雁去:“雁去衡陽”的倒語。相傳北雁南飛,到湖。
4.古詩詞加解釋
春日偶成
作者:【程顥】 年代:【宋】
云淡風輕過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
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
[注釋](1)偶成:偶然寫成。(2)傍:靠近。(3)時人:當時的人。
[譯文]天空飄著淡淡的白云,春風輕輕地佛著人面,時當近午,我漫步于野花之間,隨著一行垂柳來到河邊。當時的人不知我心里多么快樂,說我偷閑學那些到處游蕩的少年。
賞析
這是一首即景詩,描寫春天郊游的心情以及春天的景象,也是一首寫理趣的詩,作者用樸素的手法把柔和明麗的春光同作者自得其樂的心情融為一體。開頭兩句寫云淡風輕、繁花垂柳,一片大自然的郁勃生機;第三句是詩意的轉折和推進,第四句更進一步說明自己并非學少年偷閑春游,它所要表達的是一種哲理,以及對自然及宇宙的認識。全詩表達了理學家追求平淡自然、不急不躁的修身養性的色彩和水到渠成的務實功夫,也表現了一種閑適恬靜的意境。風格平易自然,語言淺近通俗。
西江月·夜行黃沙①道中
明月別枝驚鵲②,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③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注釋】
①:黃沙:黃沙嶺,在江西上饒西。
②:“明月”句:蘇軾《次韻蔣穎叔》詩:“明月驚鵲未安枝。”別枝:斜枝。
③:社:土地神廟。古時,村有社樹,為祀神處,故曰社林。
【賞析】
這首詞是辛棄疾貶官閑居江西時的作品。著意描寫黃沙嶺的夜景。明月清風,疏星稀雨,鵲驚蟬鳴,稻花飄香,蛙聲一片。詞從視覺、聽覺和嗅覺三方面抒寫夏夜的山村風光。情景交融,優美如畫。恬靜自然,生動逼真。是宋詞中以農村生活為題材的佳作。
杜甫《春夜喜雨》賞析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春夜喜雨》是杜甫在唐肅宗(李亨)上元二年(761)春天,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時寫的。這是描繪春夜雨景,表現喜悅心情的名作。
5.古詩詞2000首加解釋加注音
《無題》唐李商隱
xiāngjiànshínánbi?yìnán
相見時難別亦難,
dōngfēngwúlìbǎihuācán
東風無力百花殘。
chūncándàosǐsīfāngjìn
春蠶到死絲方盡,
làjùch?nghuīlaishǐgàn
臘炬成灰淚始干。
xiǎojìngdànch?uyúnbìngǎi
曉鏡但愁云鬢改,
yayínyìngjiàoyuaguānghán
夜吟應覺月光寒 。
p?ngláicǐqùwúduōlù
蓬萊此去無多路,
qīngniǎoyīnqínw?itànkàn
青鳥殷勤為探看。
【注釋】:
無題:唐代以來,有的詩人不愿意標出能夠表示主題的題目時,常用“無題”作詩的標題。
絲方盡:絲,與“思”是諧音字,“絲方盡”意思是除非死了,思念才會結束。
淚始干:淚,指燃燒時的蠟燭油,這里取雙關義,指相思的眼淚。 曉鏡:早晨梳妝照鏡子;云鬢:女子多而美的頭發,這里比喻青春年華。
蓬山:蓬萊山,傳說中海上仙山,比喻被懷念者住的地方。 青鳥:神話中為西王母傳遞音訊的信使。
【賞析】:
這是詩人以“無題”為題目的許多詩歌中最有名的一首寄情詩。本詩也許還有別的寓意,但作為愛情詩卻是幾無異議。整首詩的內容圍繞著第一句,尤其是“別亦難”三字展開。“東風”句點了時節,但更是對人的相思情狀的比喻。因情的纏綿悱惻,人就像春末凋謝的春花那樣沒了生氣。三、四句是相互忠貞不渝、海誓山盟的寫照。五、六句則分別描述兩人因不能相見而惆悵、怨慮,倍感清冷以至衰顏的情狀。唯一可以盼望的是七、八兩句中的設想:但愿青鳥頻頻傳遞相思情。
6.10首古詩詞,要一至六年級學過的,加上解釋或作者
畫
唐朝·王維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第二冊】
草
唐朝·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春曉
唐朝·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古朗月行
唐朝·李白
小時不識月,蟾蜍蝕圓影,
呼作白玉盤。大明夜已殘。
登鸛雀樓
唐朝·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尋隱者不遇
唐朝·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第三冊】
憫農(二)
唐朝·李紳
春種一粒粟,
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
農夫猶餓死。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蠶婦
宋朝·張俞
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
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梅花
宋朝·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第四冊】
村居
清代·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詠柳
唐朝·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所見
清代·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7.古詩詞大全加意思 隨便是什么都可以 只要是詩詞就行
你好,先給你一個鏈接,這里面有非常詳細的古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