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帶拼音的《唐詩300首》
春曉 孟浩然chūn mián bù jué xiǎo 春 眠 不 覺 曉 , chù chù wén tí niǎo 處 處 聞 啼 鳥 。
yè lái fēng yǔ shēng 夜 來 風 雨 聲 , huā luò zhī duō shǎo 花 落 知 多 少 。 回鄉偶書 賀知章shào xiǎo lí jiā lǎo dà huí 少 小 離 家 老 大 回 , xiāng yīn wú gǎi bìn máo shuāi 鄉 音 無 改 鬢 毛 衰 。
ér tóng xiāng jiàn bù xiāng shí 兒 童 相 見 不 相 識 , xiào wèn kè cóng hé chù lái 笑 問 客 從 何 處 來 。 靜夜思 李白chuáng qián míng yuè guāng 床 前 明 月 光 , yí shì dì shàng shuāng 疑 是 地 上 霜 。
jǔ tóu wàng míng yuè 舉 頭 望 明 月 , dī tóu sī gù xiāng 低 頭 思 故 鄉 。詠鵝 駱賓王é é é鵝 ,鵝 , 鵝 ,qū xiàng xiàng tiān gē曲 項 向 天 歌 。
bái máo fú lǜ shuǐ白 毛 浮 綠 水 ,hōng zhǎng bō qīng bō紅 掌 撥 清 波 。敕勒歌 北朝民歌chì lè chuān yīn shān xià 敕 勒 川 , 陰 山 下 。
tiān sì qióng lú lǒng gài sì yě 天 似 穹 廬 , 籠 蓋 四 野 。 tiān cāng cāng yě máng máng 天 蒼 蒼 , 野 茫 茫 , fēng chuī cǎo dī xiàn niú yáng 風 吹 草 低 見 牛 羊 。
《唐詩300首》介紹:《唐詩三百首》是一部流傳很廣的唐詩選集。唐朝(618年—907年)二百九十年間,是中國詩歌發展的黃金時代,云蒸霞蔚,名家輩出,唐詩數量多達五萬首。
孫琴安《唐詩選本六百種提要·自序》指出,“唐詩選本經大量散佚,至今尚存三百余種。當中最流行而家傳戶曉的,要算《唐詩三百首》。”
《唐詩三百首》選詩范圍相當廣泛,收錄了77家詩,共311首,在數量以杜甫詩數多,有38首、王維詩29首、李白詩27首、李商隱詩22首。是仿《詩經》三百篇(共311篇)之作,從前是家弦戶誦的兒童詩教啟蒙書,所以比較淺顯,讀者容易接受,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原序作:“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是中小學生接觸中國古典詩歌最好的入門書籍。
推薦詩歌作者簡介: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號孟山人,襄州襄陽(現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
孟浩然生當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頓、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歸隱終身。曾隱居鹿門山。
40歲時,游長安,應進士舉不第。曾在太學賦詩,名動公卿,一座傾服,為之擱筆。
開元二十五年(737)張九齡招致幕府,后隱居。孟詩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多寫山水田園和隱居的逸興以及羈旅行役的心情。
其中雖不無憤世嫉俗之詞,而更多屬于詩人的自我表現。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賀知章(約659年— 約744年),字季真,晚年自號四明狂客,越州永興(今浙江杭州蕭山區)人。唐代著名詩人、書法家。
少時就以詩文知名。武則天證圣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狀元,授予國子四門博士,遷太常博士。
后歷任禮部侍郎、秘書監、太子賓客等職。駱賓王(約638—684),字觀光,漢族,婺州義烏(今浙江義烏)人,唐代詩人,與王勃、楊炯、盧照鄰合稱“初唐四杰”。
又與富嘉謨并稱“富駱”。他辭采華膽,格律謹嚴。
長篇如《帝京篇》,五七言參差轉換,諷時與自傷兼而有之;小詩如《于易水送人》,二十字中,悲涼慷慨,余情不絕。北朝民歌是指南北朝時期北方文人所創作的作品,其內容豐富,語言質樸,風格粗獷豪邁,主要收錄在《樂府詩集》中,今存60多首。
其代表作《木蘭詩》等還入選了人教版教材,成為了膾炙人口的名篇。
2.唐詩300首————帶拼音
/poems/cc/f1.htm (下面不少詩)感遇之一 張九齡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
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 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感遇之二 張九齡江南有丹橘,經冬猶綠林。 豈伊地氣暖,自有歲寒心。
可以薦嘉客,奈何阻重深! 運命惟所遇,循環不可尋。 徒言樹桃李,此木豈無陰?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李白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 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
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 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
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 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
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 月下獨酌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醉后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春思李白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 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贈衛八處士杜甫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 少壯能幾時,鬢發各已蒼。
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 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
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執,問我來何方。
問答乃未已,驅兒羅酒漿。 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
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 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
明日隔山岳,世事兩茫茫。 佳人 杜甫 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關中昔喪亂,兄弟遭殺戮。
官高何足論,不得收骨肉。 世情惡衰歇,萬事隨轉燭。
夫婿輕薄兒,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時,鴛鴦不獨宿。
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 侍婢賣珠回,牽蘿補茅屋。
摘花不插發,采柏動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夢李白二首之一 杜甫 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 江南瘴癘地,逐客無消息。
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 君今在羅網,何以有羽翼? 恐非平生魂,路遠不可測。
魂來楓林青,魂返關塞黑。 落月滿屋梁,猶疑照顏色。
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 夢李白二首之二 杜甫 浮云終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 告歸常局促,苦道來不易。
江湖多風波,舟楫恐失墜。 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
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孰云網恢恢,將老身反累。
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后事。 送別 王維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 但去莫復聞,白云無盡時。
送綦毋潛落第還鄉王維 圣代無隱者,英靈盡來歸。 遂令東山客,不得顧采薇。
既至金門遠,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縫春衣。 置酒長安道,同心與我違。
行當浮桂棹,未幾拂荊扉。 遠樹帶行客,孤城當落暉。
吾謀適不用,勿謂知音稀。 青溪王維 言入黃花川,每逐青溪水。
隨山將萬轉,趣途無百里。 聲喧亂石中,色靜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葦。 我心素已閑,清川澹如此。
請留盤石上,垂釣將已矣。 渭川田家王維 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 雉〔句隹〕麥苗秀,蠶眠桑葉稀。
田夫荷鋤立,相見語依依。 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
西施詠王維 艷色天下重,西施寧久微。 朝為越溪女,暮作吳宮妃。
賤日豈殊眾,貴來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羅衣。
君寵益嬌態,君憐無是非。 當時浣紗伴,莫得同車歸。
持謝鄰家子,效顰安可希! 秋登蘭山寄張五孟浩然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 相望始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 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夏日南亭懷辛大孟浩然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夜涼,開軒臥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宿業師山房待丁大不至孟浩然夕陽度西嶺,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涼,風泉滿清聽。 樵人歸欲盡,煙鳥棲初定。
之子期宿來,孤琴候蘿徑。 同從弟南齋玩月憶山陰崔少府王昌齡高臥南齋時,開帷月初吐。
清輝淡水木,演漾在窗戶。 苒苒幾盈虛,澄澄變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其如何,微風吹蘭杜。
尋西山隱者不遇邱為 絕頂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扣關無僮仆,窺室惟案幾。
若非巾柴車,應是釣秋水。 差池不相見,黽勉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聲晚窗里。 及茲契幽絕,自足蕩心耳。
雖無賓主意,頗得清凈理。 興盡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春泛若耶溪綦毋潛幽意無斷絕,此去隨所偶。 晚風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際夜轉西壑,隔山望南斗。 潭煙飛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彌漫,愿為持竿叟。 宿王昌齡隱居常建清溪深不測,隱處唯孤云。
松際露微月,清光猶為君。 茅亭宿花影,藥院滋苔紋。
余亦謝時去,西山鸞鶴群。 與高適薛據登慈恩寺浮圖岑參塔勢如涌出,孤高聳天宮。
登臨出世界,磴道盤虛空。 突兀壓神州,崢嶸如鬼工。
四角礙白日,七層摩蒼穹。 下窺指高鳥,俯聽聞驚風。
連山若波濤,奔湊如朝東。 青槐夾馳道,宮館何玲瓏! 秋色從西來,蒼然滿關中。
五陵北原上,萬古青蒙蒙。
3.古詩300首大全拼音版
01 詠鵝 駱賓王é é é 鵝 , 鵝 , 鵝 , qū xiàng xiàng tiān gē 曲 項 向 天 歌 。
bái máo fú lǜ shuǐ 白 毛 浮 綠 水 , hōng zhǎng bō qīng bō 紅 掌 撥 清 波 。02 敕勒歌 北朝民歌chì lè chuān yīn shān xià 敕 勒 川 , 陰 山 下 。
tiān sì qióng lú lǒng gài sì yě 天 似 穹 廬 , 籠 蓋 四 野 。 tiān cāng cāng yě máng máng 天 蒼 蒼 , 野 茫 茫 , fēng chuī cǎo dī xiàn niú yáng 風 吹 草 低 見 牛 羊 。
03 春曉 孟浩然chūn mián bù jué xiǎo 春 眠 不 覺 曉 , chù chù wén tí niǎo 處 處 聞 啼 鳥 。 yè lái fēng yǔ shēng 夜 來 風 雨 聲 , huā luò zhī duō shǎo 花 落 知 多 少 。
04 回鄉偶書 賀知章shào xiǎo lí jiā lǎo dà huí 少 小 離 家 老 大 回 , xiāng yīn wú gǎi bìn máo shuāi 鄉 音 無 改 鬢 毛 衰 。 ér tóng xiāng jiàn bù xiāng shí 兒 童 相 見 不 相 識 , xiào wèn kè cóng hé chù lái 笑 問 客 從 何 處 來 。
05 靜夜思 李白chuáng qián míng yuè guāng 床 前 明 月 光 , yí shì dì shàng shuāng 疑 是 地 上 霜 。 jǔ tóu wàng míng yuè 舉 頭 望 明 月 , dī tóu sī gù xiāng 低 頭 思 故 鄉 。
4.帶拼音古詩大全
小學必背古詩詞80首(帶拼音) 01 詠鵝 駱賓王é é é 鵝 , 鵝 , 鵝 , qū xiàng xiàng tiān gē 曲 項 向 天 歌 。
bái máo fú lǜ shuǐ 白 毛 浮 綠 水 , hōng zhǎng bō qīng bō 紅 掌 撥 清 波 。02 敕勒歌北朝民歌 chì lè chuān yīn shān xià 敕 勒 川 , 陰 山 下 。
tiān sì qióng lú lǒng gài sì yě 天 似 穹 廬 ,籠 蓋 四 野 。 tiān cāng cāng yě máng máng 天 蒼 蒼 , 野 茫 茫 , fēng chuī cǎo dī xiàn niú yáng 風 吹 草 低 見 牛 羊 。
03 春曉孟浩然 chūn mián bù jué xiǎo 春 眠 不 覺 曉 , chù chù wén tí niǎo 處 處 聞 啼 鳥 。 yè lái fēng yǔ shēng 夜 來 風 雨 聲 , huā luò zhī duō shǎo 花 落 知 多 少 。
04 回鄉偶書賀知章shào xiǎo lí jiā lǎo dà huí 少 小 離 家 老 大 回 , xiāng yīn wú gǎi bìn máo shuāi 鄉 音 無 改 鬢 毛 衰 。 ér tóng xiāng jiàn bù xiāng shí 兒 童 相 見 不 相 識 , xiào wèn kè cóng hé chù lái 笑 問 客 從 何 處 來 。
05 靜夜思李白chuáng qián míng yuè guāng 床 前 明 月 光 , yí shì dì shàng shuāng 疑 是 地 上 霜 。 jǔ tóu wàng míng yuè 舉 頭 望 明 月 , dī tóu sī gù xiāng 低 頭 思 故 鄉 。
06 憶江南白居易jiāng nán hǎo fēng jǐng jiù céng ān 江 南 好 , 風 景 舊 曾 諳 。 rì chū jiāng huā hóng shèng huǒ 日 出 江 花 紅 勝 火 , chūn lái jiāng shuǐ lǜ rú lán 春 來 江 水 綠 如 藍 , néng bù yì jiāng nán 能 不 憶 江 南 ? 07 游子吟 孟郊cí mǔ shǒu zhōng xiàn 慈 母 手 中 線 , yóu zǐ shēn shàng yī 游 子 身 上 衣 。
lín xíng mì mì féng 臨 行 密 密 縫 , yì kǒng chí chí quī 意 恐 遲 遲 歸 。 shuí yán cùn cǎo xīn 誰 言 寸 草 心 , bào dé sān chūn huī 報 得 三 春 暉 ? 08 古朗月行(節選)李白xiǎo shí bù shí yuè 小 時 不 識 月 , hū zuò bái yù pán 呼 作 白 玉 盤 。
yòu yí yáo tái jìng 又 疑 瑤 臺 境 , fēi zài qīng yún duān 飛 在 青 云 端 。 09 元日 王安石bào zhú shēng zhōng yī suì chú 爆 竹 聲 中 一 歲 除 , chūn fēng sòng nuǎn rù tú sū 春 風 送 暖 入 屠 蘇 。
qiān mén wàn hù tóng tóng rì 千 門 萬 戶 曈 曈 日 , zǒng bǎ xīn táo huàn jiù fú 總 把 新 桃 換 舊 符 。 10 登鸛雀樓王之渙bái rì yī shān jìn 白 日 依 山 盡 , huáng hé rù hǎi liú 黃 河 入 海 流 。
yù qióng qiān lǐ mù 欲 窮 千 里 目 , gèng shàng yī céng lóu 更 上 一 層 樓 。
5.古詩大全300首加上拼音的資源
1、《híng gōng 》 《行宮》 táng dài :yuán zhěn 唐代:元稹 liáo luò gǔ háng gōng ,gōng huā jì mò hóng 。
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 bái tóu gōng nǚ zài ,xián zuò shuō xuán zōng 。
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 2、《xiàng sī 》 《相思》 táng dài :wáng wéi 唐代:王維 hóng dòu shēng nán guó ,chūn lái fā jǐ zhī 。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yuàn jun duō cǎi xié ,cǐ wù zuì xiàng sī 。
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3、《zá shī sān shǒu ·qí èr 》 《雜詩三首·其二》 táng dài :wáng wéi 唐代:王維 jun zì gù xiāng lái ,yīng zhī gù xiāng shì 。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lái rì qǐ chuāng qián ,hán méi zhe huā wèi ?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4、《lù chái 》 《鹿柴》 táng dài :wáng wéi 唐代:王維 kōng shān bú jiàn rén ,dàn wén rén yǔ xiǎng 。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fǎn jǐng rù shēn lín ,fù zhào qīng tái shàng 。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5、《yuàn qíng》 《怨情》 táng dài :lǐ bái 唐代:李白 měi rén juàn zhū lián ,shēn zuò pín é méi 。
美人卷珠簾,深坐顰蛾眉。 dàn jiàn lèi hén shī ,bú zhī xīn hèn shuí 。
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
6.唐詩300首注音版蠶婦
cán fù蠶 婦 sònɡ zhānɡ yú [宋] 張 俞 zuó rì rù chénɡ shì 昨 日 入 城 市,ɡuī lái lèi mǎn jīn 歸 來 淚 滿 巾。
biàn shēn luó qǐ zhě 遍 身 羅 綺 者,bú shì yǎnɡ cán rén 不 是 養 蠶 人。【作者簡介】張俞:宋代詩人。
生卒年不詳。字少愚。
益州郫縣(今天的四川省郫縣)人。晚年隱居在四川的青城山,自號白云先生。
著作有《白云集》。【注解】蠶婦:養蠶的婦女。
蠶,一種昆蟲,吐出的絲是重要的紡織原料,主要用來紡織綢緞。市:做買賣,買賣貨物。
這里是指賣出蠶絲。巾:手巾或者其他的用來擦抹的小塊布。
遍身:全身上下。羅綺:絲織品的統稱。
羅,素淡顏色或者質地較稀的絲織品。綺,有花紋或者圖案的絲織品。
在詩中,指絲綢做的衣服。【詩意】一個住在鄉下的、以養蠶為生的婦女,昨天到城市里去趕集并且出售蠶絲。
回來的時候,她卻是淚流不斷,傷心的淚水甚至把手巾都浸濕了。因為她在都市中看到,全身上下穿著美麗的絲綢衣服的人,根本就不是像她這樣辛苦勞動的養蠶人!【賞析】張俞的詩歌作品并不很多,但是這一首《蠶婦》,使他在中國古典詩歌的大舞臺上占據了一席之地。
《蠶婦》寫在北宋時期,充滿了對當時社會的諷刺和批判。當時的封建朝廷,在自己浪費無度的同時,又對外敵妥協,更加重了百姓的負擔,人民生活痛苦難言。
詩人就在這一大背景下,描寫了一位整日辛苦勞作,不經常進城,一直在貧窮的鄉下以養蠶賣絲為生的普通婦女的遭遇。整篇詩就好像是在講故事:婦人昨天進城里去賣絲,回來的時候卻是痛哭流淚。
因為她看到,城里身穿絲綢服裝的人,都是有權有勢的富人。像她一樣的勞動人民,即使養一輩子蠶,也是沒有能力穿上“羅綺”的……這首詩揭露統治者不勞而獲的不合理現實,極有說服力。
全詩沒有任何一字的評論,也沒有使用什么高深的聯想,但是讀者從字里行間,可以輕易地感受到詩歌的實際寓意,體會到詩人的思想感情。古詩充分表現出作者對當時社會的不滿,表達了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