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龍吟》拼音版
lǎo lái céng shí yuān míng ,mèng zhōng yī jiàn cān chà shì 。
老來曾識淵明,夢中一見參差是。 jiào lái yōu hèn ,tíng shāng bú yù ,yù gē hái zhǐ 。
覺來幽恨,停觴不御,欲歌還止。 bái fā xī fēng ,shé yāo wǔ dòu ,bú yīng kān cǐ 。
白發西風,折腰五斗,不應堪此。 wèn běi chuāng gāo wò ,dōng lí zì zuì ,yīng bié yǒu ,guī lái yì 。
問北窗高臥,東籬自醉,應別有,歸來意。 xū xìn cǐ wēng wèi sǐ ,dào rú jīn lǐn rán shēng qì 。
須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凜然生氣。 wú chái xīn shì ,gǔ jīn zhǎng zài ,gāo shān liú shuǐ 。
吾儕心事,古今長在,高山流水。 fù guì tā nián ,zhí ráo wèi miǎn ,yě yīng wú wèi 。
富貴他年,直饒未免,也應無味。 shèn dōng shān hé shì ,dāng shí yě dào ,wéi cāng shēng qǐ 。
甚東山何事,當時也道,為蒼生起。
2.水龍吟蘇軾拼音版
蘇軾 水龍吟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縈損柔腸,困酣妖眼,欲開還閉。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在? 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譯文]
像花又好像不是花,也無人憐惜任憑它衰零墜地,它拋離家鄉倚路旁,細思量仿佛無情,卻是含有深情。受傷的柔腸婉曲,困倦的嬌眼昏迷,欲開又閉。夢魂隨風飄萬里,追對情郎去自動了又被黃鶯兒叫起。不恨此花飄飛落盡,卻恨西園,滿地落紅枯萎難再舊枝重綴。清晨淋過陳雨,何處有落花遺蹤?它飄入池中,化成一池細碎浮萍。三分春色姿容,二分化作塵土,一分墜入流水無蹤影。旨看來,那不是楊花呵,點點飄絮是離人淚盈盈!
3.水龍吟秦觀注音
水龍吟·小樓連苑橫空作者:秦觀
小樓連苑橫空,下窺繡轂雕鞍驟。朱簾半卷,單衣初試,清明時候。破暖輕風,弄晴微雨,欲無還有。賣花聲過盡,斜陽院落;紅成陣,飛鴛甃。
玉佩丁東別后。悵佳期、參差難又。名韁利鎖,天還知道,和天也瘦。花下重門,柳邊深巷,不堪回首。念多情、但有當時皓月,向人依舊。
注音:
水龍吟·小樓連苑橫空作者:秦觀
shuǐ lóng yín ·xiǎo lóu lián yuàn héng kōng zuò zhě :qín guān
小樓連苑橫空,下窺繡轂雕鞍驟。
xiǎo lóu lián yuàn héng kōng ,xià kuī xiù gū diāo ān zhòu 。
朱簾半卷,單衣初試,清明時候。
zhū lián bàn juǎn ,dān yī chū shì ,qīng míng shí hòu 。
破暖輕風,弄晴微雨,欲無還有。
pò nuǎn qīng fēng ,nòng qíng wēi yǔ ,yù wú hái yǒu 。
賣花聲過盡,斜陽院落;紅成陣,飛鴛甃。
mài huā shēng guò jìn ,xié yáng yuàn luò ;hóng chéng zhèn ,fēi yuān zhòu 。
玉佩丁東別后。悵佳期、參差難又。
yù pèi dīng dōng bié hòu 。chàng jiā qī 、cēn cī nán yòu 。
名韁利鎖,天還知道,和天也瘦。
míng jiāng lì suǒ ,tiān hái zhī dào ,hé tiān yě shòu 。
花下重門,柳邊深巷,不堪回首。
huā xià chóng mén ,liǔ biān shēn xiàng , bùkān huí shǒu 。
念多情、但有當時皓月,向人依舊。
niàn duō qíng 、dàn yǒu dāng shí hào yuè ,xiàng rén yī jiù 。
4.《水龍吟 登建康賞心亭》 帶拼音
我來回答水龍吟·登建康⑴賞心亭⑵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
遙岑⑶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⑷。落日樓頭,斷鴻⑸聲里,江南游子。
把吳鉤⑹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⑺?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⑻。
可惜流年⑼,憂愁風雨⑽,樹猶如此⑾!倩⑿何人喚取,紅巾翠袖⒀,揾⒁英雄淚![1-2] [3] ⑴建康:今江蘇南京。⑵賞心亭:《景定建康志》:“賞心亭在(城西)下水門城上,下臨秦淮,盡觀賞之勝。”
⑶遙岑(cén):遠山。⑷玉簪(zān)螺髻(jì):玉簪、螺髻:玉做的簪子,像海螺形狀的發髻,這里比喻高矮和形狀各不相同的山嶺。
⑸斷鴻:失群的孤雁。⑹吳鉤:唐李賀《南園》:“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吳鉤,古代吳地制造的一種寶刀。這里應該是以吳鉤自喻,空有一身才華,但是得不到重用。
⑺“鱸魚堪膾”三句:用西晉張翰典,見《晉書·張翰傳》。另外,《世說新語·識鑒篇》也有記載:張翰在洛陽做官,在秋季西風起時,想到家鄉莼菜羹和鱸魚膾的美味,便立即辭官回鄉。
后來的文人將思念家鄉稱為莼鱸之思。季鷹:張翰,字季鷹。
⑻“求田問舍”三句:典出《三國志·魏書·陳登傳》,東漢末年,有個人叫許汜,去拜訪陳登。陳登胸懷豪氣,喜歡交結英雄,而許汜見面時,談的卻都是“求田問舍”(買地買房子)的瑣屑小事。
陳登看不起他,晚上睡覺時,自己睡在大床上,叫許汜睡在下床。許汜很不滿,后來他把這件事告訴了劉備。
劉備聽了后說:“當今天下大亂的時候,你應該憂國憂民,以天下大事為己任,而你卻求田問舍。要是碰上我,我將睡在百尺高樓上,叫你睡在地下。”
求田問舍:置地買房。劉郎:劉備。
才氣:胸懷、氣魄。⑼流年:流逝的時光。
⑽憂愁風雨:風雨,比喻飄搖的國勢。化用宋蘇軾《滿庭芳》:“百年里,渾教是醉,三萬六千場。
思量,能幾許,憂愁風雨,一半相妨”。⑾樹猶如此:出自北周詩人庾信《枯樹賦》:”樹猶如此,人何以堪!”又典出《世說新語·言語》:“桓公北征經金城,見前為瑯邪時種柳,皆已十圍,慨然曰:‘木猶如此,人何以堪!’攀枝執條,泫然流淚。”
此處以“樹”代“木”,抒發自己不能抗擊敵人、收復失地,虛度時光的感慨。⑿倩(qìng):請托。
⒀紅巾翠袖:女子裝飾,代指女子。⒁揾(wèn):擦拭。
5.宋詞 滿江紅 水龍吟
○平聲●仄聲⊙可平可仄△平韻▲仄韻
滿江紅
⊙●○○,⊙⊙●、⊙○⊙▲。⊙⊙●、⊙○⊙●,●○○▲。
⊙●⊙○○●●,⊙○⊙●○○▲。●⊙○、⊙●●○○,○○▲。
○⊙●,○○▲。○⊙●,○○▲。●⊙○○●,●○○▲。
⊙●⊙○○●●,⊙○⊙●○○▲。●⊙○、⊙●●○○,○○▲。
水龍吟
○○⊙●○○,⊙○⊙●○○▲。⊙○●●,⊙○●●,⊙○●▲。
⊙●○○,⊙○○●,⊙○○▲。●⊙○⊙●,⊙○⊙●,⊙●●,○○▲。
⊙●⊙○○▲,●○○,⊙○○▲。⊙○●●,⊙○○●,⊙○●▲。
⊙●○○,⊙○○●,⊙○○▲。●○○●●,⊙○⊙●,●○○▲。
6.請幫我給蘇軾的《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注音
水龍吟 次韻章質夫楊花詞
蘇軾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
si4 hua1 hai2 si4 fei1 hua1 ,ye3 wu2 ren2 xi4 cong2 jiao1 zhui4 。
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
pao1 jia1 bang4 lu4 ,si1 liang2 que4 shi4 ,wu2 qing2 you3 si4。
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
ying2 sun3 rou2 chang2 ,kun4 han1 jiao1 yan3 ,yu4 kai1 hai2 bi4 。
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meng4 sui2 feng1 wan4 li3 ,xun2 lang2 qu4 chu4 ,you4 hai2 bei4 、ying1 hu1 qi3 。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
bu4 hen4 ci3 hua1 fei1 jin4 ,hen4 xi1 yuan2 、luo4 hong2 nan2 zhui4 。
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
xiao3 lai2 yu3 guo4 ,yi2 zong1 he2 zai4 ,yi4 chi2 ping2 sui4 。
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
chun1 se4 san1 fen1 ,er4 fen1 chen2 du4 ,yi4 fen1 liu2 shui3 。
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xi4 kan4 lai2 bu4 shi4, yang2 hua1 dian3 dian3 ,shi4 li2 ren2 lei4 。
水龍吟------------宋-蘇 軾(次韻章質夫楊花詞)
⊙平⊙仄平平(句)------似花還似非花,
⊙平⊙仄平平仄(韻)-----也無人惜從教墜。
⊙平仄仄(句)--------拋家傍路,
⊙平⊙仄(句)--------思量卻是,
⊙平⊙仄(韻)--------無情有思。
⊙仄平平(句)--------縈損柔腸,
⊙平⊙仄(句)--------困酣嬌眼,
⊙平⊙仄(韻)--------欲開還閉。
仄⊙平⊙仄(句)-------夢隨風萬里,
⊙平⊙仄(句)--------尋郎去處,
⊙平仄(豆)---------又還被、
平平仄(韻)---------鶯呼起。
⊙仄⊙平⊙仄(句或韻)----不恨此花飛盡,
仄平平(豆)---------恨西園、
⊙平平仄(韻)--------落紅難綴。
⊙平⊙仄(句)--------曉來雨過,
⊙平平仄(句)--------遺蹤何在?
⊙平⊙仄(韻)--------一池萍碎。
⊙仄平平(句)--------春色三分,
⊙平⊙仄(句)--------二分塵土,
⊙平平仄(韻)--------一分流水。
仄平平仄仄(句)-------細看來不是,
⊙平⊙仄(句)--------楊花點點,
仄平平仄(韻)--------是離人淚。
7.水龍吟 登建康賞心亭 求拼音
水龍吟 登建康賞心亭 辛棄疾 宋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
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
把吳鉤看了,欄干拍遍,無人會,登臨意。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
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1]英雄淚!【注釋】:【注釋】:注一:音吻(wen3),擦拭的意思。這首詞寫于辛棄疾三十歲于建康任通判之時。
詞中舒發了他抗金壯志未酬的苦悶心懷。同時,作者表示,既不作只為口腹而回鄉的張季鷹,又不作只會「求田問舍」的許汜,而要作如劉備那樣的英雄。
其詞縱橫豪邁,為辛詞風格的代表作之一。 -----------------------------這首詞作于乾道四至六年(1168-1170)間建康通判任上。
這時作者南歸已八、九年了,卻投閑置散,作一個建康通判,不得一遂報國之愿。偶有登臨周覽之際,一抒郁結心頭的悲憤之情。
建康(今江蘇南京)是東吳、東晉、宋、齊、梁、陳六個朝代的都城。賞心亭是南宋建康城上的一座亭子。
據《景定建康志》記載:“賞心亭在(城西)下水門城上,下臨秦淮,盡觀賞之勝。”這首詞,上片大段寫景:由水寫到山,由無情之景寫到有情之景,很有層次。
開頭兩句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 ”,是作者在賞心亭上所見的景色。楚天千里,遼遠空闊,秋色無邊無際。
大江流向天邊,也不知何處是它的盡頭。遙遠天際,天水交溶氣象闊大,筆力遒勁 。
“楚天”的“楚”地,泛指長江中下游一帶,這里戰國時曾屬楚國。“水隨天去”的“水 ”,指浩浩蕩蕩奔流不息的長江。
“千里清秋”和“秋無際 ”,顯出闊達氣勢同時寫出江南秋季的特點。南方常年多雨多霧,只有秋季,天高氣爽,才可能極目遠望,看見大江向無窮無盡的天邊流去。
的壯觀景色。下面“遙岑遠目,獻愁供恨 ,玉簪螺髻”三句,是寫山 。
“遙岑”即遠山。舉目遠眺,那一層層、一疊疊的遠山,有的很象美人頭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很象美人頭上螺旋形的發髻,景色算上美景,但只能引起詞人的憂愁和憤恨。
皮日休《縹緲峰》詩 :“似將青螺髻,撒在明月中 ”,韓愈《送桂州嚴大夫》詩有“山如碧玉”之句(即簪 ),是此句用語所出。人心中有愁有恨,雖見壯美的遠山,但愁卻有增無減,仿佛是遠山在“獻愁供恨 ”。
這是移情及物的手法。詞篇因此而生動。
至于愁恨為何,又何因而至,詞中沒有正面交代,但結合登臨時地情景 ,可以意會得到。北望是江淮前線,效力無由;再遠即中原舊疆,收復無日。
南望則山河雖好,無奈僅存半壁 ;朝廷主和,志士不得其位,即思進取 ,卻力不得伸。以上種種,是恨之深、愁之大者。
借言遠山之獻供,一寫內心的擔負,而總束在此片結句“登臨意”三字內。開頭兩句,是純粹寫景,至“獻愁供恨”三句,已進了一步,點出“愁”、“恨”兩字,由純粹寫景而開始抒情,由客觀而及主觀,感情也由平淡而漸趨強烈。
一切都在推進中深化、升華 。“落日樓頭”六句意思說,夕陽快要西沉,孤雁的聲聲哀鳴不時傳到賞心亭上,更加引起了作者對遠在北方的故鄉的思念。
他看著腰間空自佩戴的寶刀,悲憤地拍打著亭子上的欄干,可是又有誰能領會他這時的心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