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唐詩第一首是什
《全唐詩》第一首是李世民的《帝京篇十首》(其一) 卷1_1 【帝京篇十首】李世民 (一) 秦川雄帝宅,函谷壯皇居。
綺殿千尋起,離宮百雉馀。 連薨遙接漢,飛觀迥凌虛。
云日隱層闕,風煙出綺疏。 (二) 巖廊罷機務,崇文聊駐輦。
玉匣啟龍圖,金繩披鳳篆。 韋編斷仍續,縹帙舒還卷。
對此乃淹留,欹案觀墳典。 (三) 移步出詞林,停輿欣武宴。
雕弓寫明月,駿馬疑流電。 驚雁落虛弦,啼猿悲急箭。
閱賞誠多美,于茲乃忘倦。 (四) 鳴笳臨樂館,眺聽歡芳節。
急管韻朱弦,清歌凝白雪。 彩鳳肅來儀,玄鶴紛成列。
去茲鄭衛聲,雅音方可悅。 (五) 芳辰追逸趣,禁苑信多奇。
橋形通漢上,峰勢接云危。 煙霞交隱映,花鳥自參差。
何如肆轍跡,萬里賞瑤池。 (六) 飛蓋去芳園,蘭橈游翠渚。
萍間日彩亂,荷處香風舉。 桂楫滿中川,弦歌振長嶼。
豈必汾河曲,方為歡宴所。 (七) 落日雙闕昏,回輿九重暮。
長煙散初碧,皎月澄輕素。 搴幌玩琴書,開軒引云霧。
斜漢耿層閣,清風搖玉樹。 (八) 歡樂難再逢,芳辰良可惜。
玉酒泛云罍,蘭肴陳綺席。 千鐘合堯禹,百獸諧金石。
得志重寸陰,忘懷輕尺璧。 (九) 建章歡賞夕,二八盡妖妍。
羅綺昭陽殿,芬芳玳瑁筵。 佩移星正動,扇掩月初圓。
無勞上懸圃,即此對神仙。 (十) 以茲游觀極,悠然獨長想。
披卷覽前蹤,撫躬尋既往。 望古茅茨約,瞻今蘭殿廣。
人道惡高危,虛心戒盈蕩。 奉天竭誠敬,臨民思惠養。
納善察忠諫,明科慎刑賞。 六五誠難繼,四三非易仰。
廣待淳化敷,方嗣云亭響。
2.全唐詩第一首是什么
《全唐詩》第一首是李世民的《帝京篇十首》(其一)
卷1_1 【帝京篇十首】李世民
(一)
秦川雄帝宅,函谷壯皇居。綺殿千尋起,離宮百雉馀。
連薨遙接漢,飛觀迥凌虛。云日隱層闕,風煙出綺疏。
(二)
巖廊罷機務,崇文聊駐輦。玉匣啟龍圖,金繩披鳳篆。
韋編斷仍續,縹帙舒還卷。對此乃淹留,欹案觀墳典。
(三)
移步出詞林,停輿欣武宴。雕弓寫明月,駿馬疑流電。
驚雁落虛弦,啼猿悲急箭。閱賞誠多美,于茲乃忘倦。
(四)
鳴笳臨樂館,眺聽歡芳節。急管韻朱弦,清歌凝白雪。
彩鳳肅來儀,玄鶴紛成列。去茲鄭衛聲,雅音方可悅。
(五)
芳辰追逸趣,禁苑信多奇。橋形通漢上,峰勢接云危。
煙霞交隱映,花鳥自參差。何如肆轍跡,萬里賞瑤池。
(六)
飛蓋去芳園,蘭橈游翠渚。萍間日彩亂,荷處香風舉。
桂楫滿中川,弦歌振長嶼。豈必汾河曲,方為歡宴所。
(七)
落日雙闕昏,回輿九重暮。長煙散初碧,皎月澄輕素。
搴幌玩琴書,開軒引云霧。斜漢耿層閣,清風搖玉樹。
(八)
歡樂難再逢,芳辰良可惜。玉酒泛云罍,蘭肴陳綺席。
千鐘合堯禹,百獸諧金石。得志重寸陰,忘懷輕尺璧。
(九)
建章歡賞夕,二八盡妖妍。羅綺昭陽殿,芬芳玳瑁筵。
佩移星正動,扇掩月初圓。無勞上懸圃,即此對神仙。
(十)
以茲游觀極,悠然獨長想。披卷覽前蹤,撫躬尋既往。
望古茅茨約,瞻今蘭殿廣。人道惡高危,虛心戒盈蕩。
奉天竭誠敬,臨民思惠養。納善察忠諫,明科慎刑賞。
六五誠難繼,四三非易仰。廣待淳化敷,方嗣云亭響。
3.全唐詩第一是哪首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
年代:【唐】 作者:【張若虛】 體裁:【樂府】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花搖情滿江樹。
曾經聽說過“獨篇壓倒全唐詩”,指的就是這一篇了
4.《全唐詩》是一部什么樣的文學典籍
《全唐詩》是清朝初年編修的匯集有唐一代詩歌的總集,共900卷,清曹寅、彭定求等奉敕編 纂,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揚州詩局刻本。
《全唐詩》的編修過程是這樣的: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清圣祖玄燁即考慮編纂此書,至 四十四年(1705年)三月,他第五次南巡至蘇州時,將主持修書的任務交給江寧織造曹寅,并將 內府所藏季振宜《唐詩》一部發下,作為校刊底本。同年五月,由曹寅主持,在揚州開局修書,參 加校刊編修的有賦閑江南的在籍翰林官彭定求、沈三曾、楊中訥、潘從律、徐樹本等10人。
至次 年十月,全書即編成奏上。 這部卷帙浩繁的大書,在短短一年多時間內編成,由于成書倉促,存在問題較多。
5.全唐詩第一首是什么
《全唐詩》第一首是李世民的《帝京篇十首》(其一)卷1_1 【帝京篇十首】李世民 (一)秦川雄帝宅,函谷壯皇居。
綺殿千尋起,離宮百雉馀。 連薨遙接漢,飛觀迥凌虛。
云日隱層闕,風煙出綺疏。(二)巖廊罷機務,崇文聊駐輦。
玉匣啟龍圖,金繩披鳳篆。 韋編斷仍續,縹帙舒還卷。
對此乃淹留,欹案觀墳典。(三)移步出詞林,停輿欣武宴。
雕弓寫明月,駿馬疑流電。 驚雁落虛弦,啼猿悲急箭。
閱賞誠多美,于茲乃忘倦。(四)鳴笳臨樂館,眺聽歡芳節。
急管韻朱弦,清歌凝白雪。 彩鳳肅來儀,玄鶴紛成列。
去茲鄭衛聲,雅音方可悅。(五)芳辰追逸趣,禁苑信多奇。
橋形通漢上,峰勢接云危。 煙霞交隱映,花鳥自參差。
何如肆轍跡,萬里賞瑤池。(六)飛蓋去芳園,蘭橈游翠渚。
萍間日彩亂,荷處香風舉。 桂楫滿中川,弦歌振長嶼。
豈必汾河曲,方為歡宴所。(七)落日雙闕昏,回輿九重暮。
長煙散初碧,皎月澄輕素。 搴幌玩琴書,開軒引云霧。
斜漢耿層閣,清風搖玉樹。(八)歡樂難再逢,芳辰良可惜。
玉酒泛云罍,蘭肴陳綺席。 千鐘合堯禹,百獸諧金石。
得志重寸陰,忘懷輕尺璧。(九)建章歡賞夕,二八盡妖妍。
羅綺昭陽殿,芬芳玳瑁筵。 佩移星正動,扇掩月初圓。
無勞上懸圃,即此對神仙。(十)以茲游觀極,悠然獨長想。
披卷覽前蹤,撫躬尋既往。 望古茅茨約,瞻今蘭殿廣。
人道惡高危,虛心戒盈蕩。 奉天竭誠敬,臨民思惠養。
納善察忠諫,明科慎刑賞。 六五誠難繼,四三非易仰。
廣待淳化敷,方嗣云亭響。
6.《全唐詩》是一本怎樣的著作
《全唐詩》是清朝初年曹寅、彭定求等奉敕編修的匯集唐、五代詩歌的總集,全書共900卷,收錄詩歌49403首,作者2837人,大致按時代先后排序。
因《全唐詩》是由康熙帝親自作序,所以又稱《欽定全唐詩》。早在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清圣祖玄燁就考慮編纂此書,至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三月,他第五次南巡至蘇州時,將主持修書的任務交給江寧織造曹寅,并將內府所收藏的季振宜的《唐詩》一部發下,作為校刊的底本。
同年五月,由曹寅主持,在揚州開局修書,參加校刊編修的有陚閑江南的在籍翰林官彭定求、楊中訥、沈三曾、徐樹本、汪士纮、潘從律、車鼎晉、查嗣琛、汪繹、俞梅十人。至第二年十月,全書即編定而成。
《全唐詩》卷帙浩繁,能在短短一年多時間內編成,主要是在明代胡震亨所編的《唐音統簽》和清初季振宜所編的《唐詩》的基礎上,采錄很多殘碑、斷碣、稗史、雜書所記載的作品加以拾遺補闕,同時還收集了唐五代的許多詩歌,包括已經結集者及散佚者,從而形成一部資料豐富、完整詳盡的唐詩總集。 《全唐詩》把帝王后妃的作品列于首位,其次為樂章、樂府,接著是歷朝作者,大致是按時代先后編排的,并附以作者的小傳。
《全唐詩》不但收集了全部唐代著名詩人的集子,而且廣泛搜羅了一般作家及各類人物的作品,全面反映了唐詩的繁榮景象,從中也可以看出唐代詩歌創作具有廣泛的群眾性。
7.為什么全唐詩只有一千多
《全唐詩》是清朝初年編修的匯集唐代詩歌的總集,全書共九百卷。
共收錄唐代詩人二千五百二十九人的詩作四萬二千八百六十三首(有待爭議,又言四萬九千四百零三首或四萬八千九百余首)。清康熙四十四年曹寅、彭定求、沈立曾、楊中訥等奉敕編纂,成書于次年十月。
是中國規模最大的一部詩歌總集。 這部卷帙浩繁的大書,能在短短一年多時間內編成,主要是充分利用了季振宜編《唐詩》和胡震亨編《唐音統簽》的成果。
由于成書倉促,存在問題也很多。當時朱彝尊已有“業經進呈,成書不說”之嘆。
其主要有如下數端:一、未及廣檢群書,故缺漏甚多;二、考訂粗疏,多有誤收,今人考訂其誤收他朝詩即達數百首之多,唐人張冠李戴、重收復出之作亦不少,三、小傳較疏舛,作者先后次第亦多混亂;四、諸詩皆不注出處,征引者難以覆按;五、校勘不精,詩題及詩句錯誤較多。 這些也都是當時一般官修書不愿深究的積習。
玄燁為《全唐詩》所作序中,謂全書共“得詩四萬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后人多從其說。其實,玄燁所舉數并不精確,近年日本學者平岡武夫編《唐代的詩人》、《唐代的詩篇》,將《全唐詩》所收作家、作品逐一編號作了統計,結論是:該書共收詩四萬九千四百零三首,句一千五百五十五條,作者共二千八百七十三人。
這個數字是相當可靠的。 此外據考證得知,唐詩作品存世者正式已知詩達五萬五千七百三十首,句計三千零六十條;所涉唐代詩人三千七八百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