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唐詩宋詞的古詩詞鑒賞書推薦幾本
作者:楚云飛來源:知乎我想樓主這個提問,也是對所有想讀一讀甚至有些深入了解唐宋詩詞的人有意義的。
作為一個中文系研究方向為詞的人說詳細一點吧,只是小碩多有不足~~首先很多人提到了上海古籍的鑒賞辭典系列。這套書的優點很明顯,多請名家專業撰寫,深入淺出,內容全面。
但也有一些不足,比如體例不一致,有的篇目名家的水準呵呵(可能是弟子代筆),還有就是攜帶不便,看著好大一本沒有閑翻的欲望了。另外如果買這套的詞建議買唐宋詞的上下冊,而不僅僅是宋詞的上下冊,因為唐五代有很多精彩的詞純宋本沒有收。
其次唐詩三百首這樣的普及本也被提及,我想這是本人所共知的書,來問或者其他關注這個問題的朋友這個回答基本上沒有太多用處~~當然我仍覺得這本書閑翻不錯。那么其他推薦的我想也是我主要要說的類型,帶有較好分析而非過于專業艱深分析的書────1.唐詩小史,羅宗強著。
這是一本我一讀再讀的小書。如果想了解唐詩的全貌,并且了解唐詩不同時期的特點及唐詩的成就為何能成為詩歌巔峰的,這本書是非常好的選擇。
書不厚,文字通俗可讀性極強,推薦。2.人間詞話,王國維著。
這是一本我從中學讀到研究生的小書,但知名度也是極高的。對文史稍有了解的人一定知道王國維的份量。
我覺得這本書是初學者能得到很多啟發,研究者能得到很多滋養的詞學著作。薄薄一本,分條陳述,每條短的不過幾十個字,哪怕帶到旅途慢慢咀嚼一條,也別有風味。
著名的人生三境界即由此出,何妨讀下不多的全文呢?3.唐宋詞十七講,葉嘉瑩著。葉嘉瑩先生有頗多著作,如果對杜甫,李商隱,陶淵明,王國維等有興趣可以讀她的專著。
這本書我認為是最適合第一次閱讀的先生的書。先生的書以女性獨特的敏感細膩解析唐宋詞的美感,特別講究詩詞中的興發感動,可以說風格在諸家中獨樹一幟。
4.杜甫評傳,莫礪鋒。將我與我同學的一句話合體,那就是現在講杜甫的有兩個人打動我們,一個是葉嘉瑩,一個是莫礪鋒。
莫先生作為南京大學著名教授,在杜甫研究方面很有心得~~這本書比較厚重,卻是比較全面的介紹了杜甫的詩與人的。5.唐宋名家詞選,龍榆生。
詩歌的選本如果推唐詩三百首,詞我較推重這本。或許因為一些政治原因,龍榆生相對不為大眾知曉,但他的選本無論在篇目還是在音韻上,都蘊含很多東西。
另外不僅局限于閱讀唐宋詞的朋友可以讀讀他的近三百年來名家詞選,明清詞會讓我們刮目相看的。6.唐詩雜論,聞一多。
我一直覺得中學語文課本與政治歷史課將聞一多平面化了。其實他的古典文學研究別有成就。
聞一多論唐詩感情濃郁想象豐富,讀起來特別熱烈,特別富于色彩。唐宋詩詞值得推薦的書有太多太多,手機黨碼字這么多也是真心希望有越來越多的人讀古典詩詞,感受詩詞之美。
2.介紹一兩本唐詩宋詞賞析 比較權威的書
《唐詩鑒賞辭典》《宋詞鑒賞辭典》 我看的是北京出版社的 有一定的點評 膠裝本 比較容易壞 但是封面很不錯 其他的鑒賞辭典也見了不少 都是很厚 而且封面、排版都不好看北京出版社的這本從書的裝幀來說算不錯
但是要論點評的好壞 那鑒賞辭典一類的書是很一般的 因為只是給中小學生做題目用 講解只是為了讓人了解意思而已
要看唐詩宋詞 肯定不可以錯過 《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這樣的啟蒙性讀物 雖然某些佳作沒有收錄 但對于初學者來說 是了解唐詩宋詞的不錯的途徑
唐宋詩詞選釋(俞平伯)比較權威
唐宋詞欣賞 夏承燾 浙江古籍出版社 為普通讀者寫的書 平常買書 要么是唐詩 要么是宋詞 但實際上 宋詩 唐詞中也有不少精品 這本唐宋詞欣賞 收錄了唐宋名家詞 對普通人而言 是比較實惠的 書里有詞的創作背景、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 很值得一讀
讀詞常識 夏承燾,吳熊和 中華書局 也是夏老的作品 深入淺出 學詞應該準備好這樣一本書
人間詞話 王國維 其實人間詞話這本書 雖然是極好的 但是不適合現在的初學者 主要是王國維先生是新舊社會變革時期的人 而那時的語言習慣和現在大有不同 如果不熟悉此段時期語言風格的人 很容易把作者的意思理解錯 而且 王國維先生是以西方哲學為基底寫成的書 不了解康德 叔本華的人 很能把王國維先生的意思理解透 好在 市面上有較多的 人間詞話評注 可以彌補這一缺憾 但是 選評注也要小心 不要被忽悠了
國人必知的2300個唐詩鑒賞常識 萬卷出版公司 國人必知的2300個宋詞鑒賞常識 這兩本書都挺厚 裝幀一般 但是挺不錯 有條件可以買 但也不必執著
我知道的書不多 在這里寫出來 希望對你有幫助 在問問 問這種問題很難得到有效的回答 因為我也試過 結局很杯具 但是也許能撞到不錯的回答。看運氣。. 希望你采納我的答案 這是我自己打的 打了快一個小時。
這兩個網站上有不錯的詩詞和鑒賞 你可以看看
中國友誼出版公司的 《詩詞十六講》(朱自清 吳梅 聞一多) 圖文版 很不錯 但是忍受不了半文言式風格的話就不要買了 會把人腦袋看暈的。
3.想買一本唐詩宋詞鑒賞的書,哪個版本的比較好
唐詩宋詞鑒賞的話 推薦葉嘉瑩老師的書 國寶級的人物哇
葉嘉瑩,號迦陵。生于燕京舊家,40年代畢業于輔仁大學國文系,為詩詞名家顧隨先生入室弟子。50年代臺灣大學任教授,并在淡江與輔仁兩大學任兼職教授60年代赴美任密西根州立大學、哈佛大學客座教授,后定居加拿大溫哥華,任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終身教授。1989年退休后,當選為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自70年代末返大陸講學,先后任南開大學、四川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客座教授,南開大學中國文學比較研究所所長及中國社科院文學所名譽研究員。
她的書不少 唐詩的有《葉嘉瑩說初盛唐詩--迦陵說詩》《葉嘉瑩說中晚唐詩--迦陵說詩》等等 還有專門講李商隱的《迷人的詩謎:李商隱詩》
宋詞的有《北宋名家詞選講》《迦陵說詞講稿 》等等
如果只想買一本的話 推薦《唐宋詞十七講》,是不錯的入門讀物 讀完也許你會更感興趣去買她別的書 不過這本專注講詞 還有一本《葉嘉瑩說詩講稿——迦陵說詩》也不錯
可以去網上看看這幾本書的評價 絕對好評哇~
4.求詩詞賞析好書
人間詞話《唐詩小札》《宋詞小札》唐詩鑒賞辭典《杜詩鏡銓》 1.《詩的八堂課》:中國人的世界是舌尖上的世界,中國人的詩也是舌尖上的詩 —— 中國人與生俱來地能夠品味詩的味道。
中酒在中秋,杯中有湛湛古典。夜月如夢游,流光流水呀流年。
——《中秋》 通往學詩入門與詩學進階的八堂課: (1)博弈:寫詩就是下棋? 下棋是理性上的競爭,奕棋型的詩人必須是精算師,要耐心地從眾多的可能性中追求最佳。比如卞之琳。
(2)滋味:詩歌也許能給我們這個時代元素的甜,本來的美。 (3)聲文:語音與某種特定的心情、特定的物性掛鉤,這是公開的秘密。
(4)肌理:詩是活的有機體,可以全方位地感知,從滋味到味覺,到聲音的聽覺,再到肌理的觸覺。 (5)玄思:“哲理詩”文本基本上跟包裝紙一樣,一打開就有一個干干凈凈的哲理放在里面。
(6)情色:碩人其頎,衣錦褧衣……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7)鄉愁:哲學是一種鄉愁,是一種無論身在何處都想回家的沖動。
(8)死亡:死亡是接近巔峰時刻的生命,“得到生命的飛揚的極致的大歡喜。” 2.《談藝錄》:中國第一部集傳統詩話之大成的書,也是第一部廣采西方人文、社科新學來詮評中國古典詩學詩藝的書。
理之在詩,如水中鹽,蜜中花,體匿性存,無痕有味,現相無相,立說無說。 《談藝錄》出而詩話亡。
—— 錢學專家陸文虎 唐詩以豐情神韻擅長,宋詩以筋骨思理見勝。 —— 錢鐘書 《談藝錄》近130種詩話,500余種西方論著:佛學、精神分析學、結構主義、文化人類學、新批評和較新起的流派如超現實主義、接受美學、解構主義等等。
十個文藝理論方面的問題:藝術創作的模寫自然與潤飾自然、妙悟與神韻、理趣、于山水中見性情、“以故為新,以俗為雅”、文章布置的“行布”、比興風騷、曲喻、心手物相應、詞與意的離合。突破“中體西用”的文化、思維模式 :站在中西文化、中西詩學的交匯點上來探討普天下共有的“詩眼”、“文心”。
這種“打通”式的研究使得《談藝錄》成為中國詩話史上難以逾越的頂峰。 3.《冠英說詩》:收錄了十余篇余冠英先生的文章,或考據,或分析,或講解,或品讀,有短有長,其主旨皆離不開一個“詩”字。
五十絲弦記逝年,莊生曉夢已如煙。詩人比興容多義,無事紛紜議鄭箋。
—— 余冠英有舂容大章,也有殘叢小語: “博”有“大”義,雅也有“大”義,《世說新語》有“雅量”一門,雅量即是大量。“博”與“雅”相連成詞是常見的,多識廣聞謂之“博雅”,如《楚辭章句》謂淮南王“博雅好古”。
對于人品而言,像黃憲那樣“汪汪若千頃波”方不愧“雅流”。對于詩文而言,有這樣汪汪千頃的氣象,也沒有不雅的。
本書末尾加入了作者生前發表的小篇幅文章和古體詩作品。 4.《詩言志辨 經典常談》:研究《詩經》和了解中國古代文化典籍的經典之作。
詩原是應試的玩意兒,詩又是供給樂工歌妓唱了去伺候宮廷及貴人的玩意兒。天下事物窮則變,變則通,詩也是如此。
因為這本書(《經典常談》)的引導,去接觸古書,就像預先看熟了地圖跟地理志,雖然到的是個新地方,卻能頭頭是道。 —— 葉圣陶《詩言志辨》:從“詩言志”的意念為中心。
研究言志、詩教、比興、正變四條詩論的史的發展。《經典常談》:白話文通俗流暢的典范,讓古文更為親近、熟悉。
包括說文解字、周易、尚書、詩經、三禮、春秋三傳、四書、戰國策、史記漢書、諸子、辭賦、詩、文等十三篇。 5. 《詞譜律析》(全兩冊) :從格式到風格解讀詞譜之美,譜書專著中的全新體例嘗試。
精選最為常用、最具特色之135調。 究詞律詞譜之變,體會詞語之美。
既是一部常用調譜書,又是其律理論析。料今宵、夢到西園。
渾未辨、黃柑薦酒,更傳青韭堆盤。…… 問何人、會解連環?生怕見、花開花落,朝來塞雁先還。
—— 辛棄疾詞 看龍蛇、飛落蠻箋。人誤許、詩情將略,一時才氣超然。
…… 對孤芳、分付他誰。空自倚、清香未減,風流不在人知。
—— 晁沖之詞——豆句在聲律上往往給人一種激越、昂揚的感覺,即如一首歌曲唱到結尾前,要將聲調挑起,推向高潮。這兩個豆句之后,用一個六言句作結,便起到這種作用。
附解:仄韻格漢宮春此調還有“仄韻格”,如康與之《漢宮春·慈寧殿元夕被旨作》。此詞句讀,包括豆句等,皆與張先平韻體詞完全相同,只是將字尾改作仄韻。
延伸閱讀:詩詞格律詳解系列 《詩律詳解》《詞律綜述》 6.《李清照詩詞選》:近半個世紀研究“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集成”之作。烏江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一代詞宗”夏承燾說“易安心事岳王知”,乃是指李清照與愛國名將岳飛有著同樣的江山社稷之慮。
本書更貼近李清照的種種內心隱秘,從而繹出李易安的諸種“心事”——在作者四十年間有關李清照的十余種撰著中,陸續考證出其幼年失恃、黨爭株連、婕妤之嘆,以及終生無嗣的莊姜之悲等等十余樁“心事”,提出了多種新人耳目的獨到見解。 延伸閱讀: (1)古代詩詞典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