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陸游和杜甫的詩,急用!謝謝!
杜甫: 白鳧行: 君不見黃鵠高于五尺童,化為白鳧似老翁。
故畦遺穗已蕩盡,天寒歲暮波濤中。鱗介腥膻素不食, 終日忍饑西復東。
魯門鶢鶋亦蹭蹬,聞道如今猶避風。 惜別行,送 : 肅宗昔在靈武城,指揮猛將收咸京。
向公泣血灑行殿, 佐佑卿相乾坤平。逆胡冥寞隨煙燼,卿家兄弟功名震。
麒麟圖畫鴻雁行,紫極出入黃金印。尚書勛業超千古, 雄鎮荊州繼吾祖。
裁縫云霧成御衣,拜跪題封向端午。 向卿將命寸心赤,青山落日江潮白。
卿到朝廷說老翁, 漂零已是滄浪客。 別董颋: 窮冬急風水,逆浪開帆難。
士子甘旨闕,不知道里寒。 有求彼樂土,南適小長安。
到我舟楫去,覺君衣裳單。 素聞趙公節,兼盡賓主歡。
已結門廬望,無令霜雪殘。 老夫纜亦解,脫粟朝未餐。
飄蕩兵甲際,幾時懷抱寬。 漢陽頗寧靜,峴首試考盤。
當念著白帽,采薇青云端。 贈蘇四徯: 異縣昔同游,各云厭轉蓬。
別離已五年,尚在行李中。 戎馬日衰息,乘輿安九重。
有才何棲棲,將老委所窮。 為郎未為賤,其奈疾病攻。
子何面黧黑,不得豁心胸。 巴蜀倦剽掠,下愚成土風。
幽薊已削平,荒徼尚彎弓。 斯人脫身來,豈非吾道東。
乾坤雖寬大,所適裝囊空。 肉食哂菜色,少壯欺老翁。
況乃主客間,古來逼側同。 君今下荊揚,獨帆如飛鴻。
二州豪俠場,人馬皆自雄。 一請甘饑寒,再請甘養蒙。
赤霄行: 孔雀未知牛有角,渴飲寒泉逢抵觸。赤霄懸圃須往來, 翠尾金花不辭辱。
江中淘河嚇飛燕,銜泥卻落羞華屋。 皇孫猶曾蓮勺困,衛莊見貶傷其足。
老翁慎莫怪少年, 葛亮貴和書有篇。丈夫垂名動萬年,記憶細故非高賢。
陸游: 八月九日晚賦 : 薄晚悠然下草堂,綸巾鶴氅弄秋光。 風經樹杪聲初緊,月入門扉影正方。
一世不知誰后死,四時可愛是新涼。 從今覓醉其當勉,酒似鵝兒破殼黃。
白發: 白發今年一倍增,閉門養此老無能。 牛羊被野霜天晚,禾稼連云歲事登。
未午舂炊余脫粟,乍寒包裹有粗繒。 自憐未廢詩中業,父子蓬窗共一燈。
悲秋: 秋燈如孤螢,熠熠耿窗戶;秋雨如漏壼,點滴連早暮。 我豈楚逐臣,慘愴出怨句?逢秋未免悲,直以憂國故。
三軍老不戰,比屋困征賦。 可使江淮間,歲歲常列戍? 殘春: 殘春醉著釣魚庵,花雨娛人落半巖。
豈是天公無皂白,獨悲世俗異酸咸。 妄身似夢行當覺,談口如狂未易緘。
已作沉舟君勿嘆,年來何止閱千帆。
杜甫和陸游的詩
客至①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
花徑②不曾緣客掃,蓬門③今始為君開。 盤飧市遠無兼味④,酒家貧只舊醅⑤。
肯⑥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⑦盡余杯。 注釋: ①選自《杜詩詳注》(中華書局1979年版)。
這首詩大約作于上元二年(761)。這時,杜甫住在成都西郊外浣花溪畔的草堂里,生活比較安定。
詩題下原有作者自注:“喜崔明府相過。”明府,唐人對縣令的稱呼。
過,拜訪。 ②〔花徑〕這里指杜甫草堂外的一條小路,路邊有野花。
③〔蓬門〕用蓬草編成的門戶,意思是房子簡陋。 ④〔盤飧(sūn)市遠無兼味〕由于距市鎮遠(買不到好吃的),盤子里的菜肴味道很單調。
飧,熟食。兼味,多種美味佳肴。
⑤〔醅(pēi)〕未過濾的酒。 ⑥〔肯〕正、恰。
⑦〔呼取〕叫過來。 旅 夜 書 懷①杜甫 細草微風岸,危檣②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③,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④,官應老病休⑤。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注釋: ① 選自《杜詩詳注》(中華書局1979年版)。
永泰元年(765),杜甫的好友、成都尹嚴武死去,使杜甫失去了依托,只好離開成都。這首詩是他在從成都到渝州(今重慶市)、忠州(今重慶忠縣)的途中寫的。
旅夜,旅途之夜。 ②〔危檣〕高高的桅桿。
危,高。檣,船上掛風帆的桅桿。
③〔星垂平野闊〕星空低垂,原野顯得格外廣闊。 ④〔名豈文章著〕我的名聲哪里是因為文章而顯赫呢?這一句和下一句都是反其意而寫的。
⑤〔官應(yīng)老病休〕官倒是因為年老多病而罷退。杜甫實因上疏救房琯(guǎn)觸怒唐肅宗而被罷官。
房。
求杜甫,陸游愛國主義詩歌的比較
諸葛亮天縱奇才,工于智謀,同時又忠心耿耿,謙恭廉潔,歷代倍受人們的尊敬和歌頌。
三國以降,人們創作了大量歌詠他的詩歌,或歌頌他的高風亮節,或艷羨他的得遇明主,當然,也有作品慨嘆他壯志未酬。在眾多的詩人中間,杜甫和陸游關于諸葛亮的詩最多,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兩位異代大詩人詠諸葛亮的詩各自有怎樣的特點。
在杜甫詩中,專詠諸葛亮的詩有五首,事涉諸葛亮的詩有十五首。陸游則有六首專詠諸葛亮的詩,有詩十四首與諸葛亮相關。
與他們的千首詩作相比,這個數字確實微不足道,但是,如果把這個數字和其它詩人的相關作品數量相比較,則不難看出他們對諸葛亮的偏愛。不同時代的兩位大詩人以同一個歷史人物為題創作大量詩歌,如果簡單地解釋為偶然難免有失膚淺,如果對他們二人生活的時代與個人遭遇稍做分析,則不難得知答案。
就時代而言,杜甫與陸游二人都生活在一個亂離的時代,這使他們對諸葛亮這位安邦定國的忠臣良相產生了一種特殊的情感。另一方面,杜甫與陸游都出身于士大夫之家,家庭的傳統教育使他們都有著致君堯舜、救民水火的遠大政治理想。
但事與愿違,他們終生都未能一展雄才,只能空懷抱負,詩文終老,而諸葛亮則正是儒家兼濟的典范,是君臣相得的最佳范式,所以這兩位懷才不遇的詩人到四川后觸景生情,自然就會生出無限的感慨。可以說,正是相似的時危世亂的時代背景和相似的懷才不遇的多舛命運使相隔近五個世紀的兩位大詩人在情感上產生了強烈的共鳴。
黃漳在《書放翁先生詩卷后》中說得很有道理:“翁為南渡詩人,遭時之艱,其忠君愛國之心,憤郁不平之氣,恢復宇宙之志,往往發之于聲詩。昔人稱老杜為詩史,老杜遭天寶之亂,居蜀數載,凡其所作,無非發泄忠義而已。
翁亦居蜀數載,然后歸杭,其出處大致,存心積慮,曠世相符。”陸游在很多詩中都贊頌了杜甫的偉大胸懷,“看渠胸次隘宇宙,惜哉千萬不一施。
……向令天開太宗業,馬周遇合非公誰?后世但作詩人看,使我撫幾空嗟咨。”(《讀杜詩》)這是對杜甫的感慨,也是對自己的感慨。
就詩而言,杜甫和陸游都對諸葛亮充滿了崇敬,在詩中對他的豐功偉績和高潔品質進行了多方歌頌。 杜甫入蜀后,成都武侯廟、先主祠、夔州八陣圖、白帝城武侯廟、先主廟,他都去過,睹物思人隨處賦詩,創作了大量歌頌諸葛亮的詩歌。
“諸葛大名垂宇宙”,“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
(《詠懷古跡五首》)準確地概括了諸葛亮的功業和威名,更表達了作者對諸葛亮的傾慕之情。對于同時代的自己敬佩的英雄人物,杜甫也常以諸葛亮比之。
房王官、嚴武、李光弼都為唐王朝的統一立下了汗馬功勞,杜甫就在詩中將他們比作孔明,表達自己的推崇之情。“平生白羽扇,零落蛟龍匣”(《故司徒李光弼》),“諸葛蜀人愛,文翁教化成”(《贈左仆射公嚴公武》)表達的是對他們功績的歌頌,也是對諸葛亮的推崇。
連諸葛廟中的古柏都讓他久久難忘,歌詠再三,“武侯祠堂不可忘,中有松柏參天長。”(《古柏行》)作者晚年到夔州,看到武侯廟塑像殘缺就給當時的官員遞詩請修,詩人對諸葛亮的感情可謂深矣。
陸游自幼就有收復大志,深為諸葛亮的奇才和胸襟所打動,對諸葛亮的雄才大略推崇倍至:“少時談舌坐生風,管葛奇才自許同”(《宿魚梁驛五鼓起行有感》),“少年不自量,妄意慕管葛”(《自警》)。入蜀后,詩人拜謁諸葛廟,千載而下思其為人,感慨更深:“尚思忠武公,身任社稷重”(《謁漢昭烈帝惠陵及諸葛公祠廟》),“壯氣河潼外,雄名管樂間”(《感舊》)。
甚至認為他是千古奇才,遠超戰功赫赫的管仲:“出師一表千載無,遠比管樂蓋有余。”。
而當他理想落空時,想起古人的風范,更是感慨萬千:“千秋有管葛,看鏡汗吾顏”(《晝臥》),“登堂骨高遺像,千載愧吾顏”(《感舊》)。 此外,他們詩中另一個很重要的內容是對諸葛亮的功業未就以及自身白首無功而發出的無奈悲嘆。
杜甫陸游都身處國家四分五裂的景況中,深切體會到國家的苦難給人民帶來的巨大災難,極度渴望國家的統一和安寧。但他們終其一生都只能看著國家在分裂的戰火中日漸衰落,百姓流離。
自己空有報國之志,卻只能一生沉淪潦倒,宿志難伸,叫詩人怎不痛心疾首。傷心人別有懷抱,看到能大展略才的諸葛亮也終歸壯志落空,更讓詩人情懷悲切:“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蜀相》),“塵埃出師表,草棘定軍山”(《感舊》)。
杜甫的一句“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蜀相》),真是字字帶血,千百年來令無數英雄扼腕。而更讓詩人憤慨的是自己空有濟世才和報國志,卻只能眼睜睜看著國家淪陷,人民受苦,其悲又更勝于諸葛了,報國無門的詩人也只能將其發之于詩,“志士幽人莫怨嗟,古來才大難為用”(《古柏行》)、“論高常近迂,才大本難用”(《謁漢昭烈帝惠陵及諸葛公祠廟》)是他們的悲哀,更是那個時代共有的悲劇。
杜甫和陸游的諸葛亮詩在內容上有很多相同之處,但他們畢竟是相隔了五個世紀的異代詩人,他們的時代和遭。
杜甫和陸游不同時期的詩作
陸游(大部分的代表作都是律詩)《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春日雜光》(其四) 夜夜燃薪暖絮衾,禺中一飯直千金。身為野老元無責,路有流民終動心。
《過靈石三峰》奇峰迎馬駭衰翁,蜀嶺吳山一洗空。撥地青蒼五千仞,勞渠翻屈小詩中。
《沈園》(二首)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臺。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吹綿。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
《蔬圃絕句》(其二)百錢薪買綠蓑衣,不羨黃金帶十圍。枯柳坡頭風雨急,憑誰畫我荷鋤歸。
《花時遍游諸家園》(其二)為愛名花抵死狂,只愁風日損紅芳。綠章夜奏通時殿,乞借春陰護海棠。
杜甫《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八陣圖》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江南逢李龜年》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贈花卿》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云。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贈李白》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少年行》(二首)莫笑田家老瓦盆,自從盛酒長兒孫。
傾銀注玉驚人眼,共醉終同臥竹根。巢燕養雛渾去盡,江花結子也無多。
黃衫年少來宜數,不見堂前東逝波。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陸游和杜甫誰的詩好些,有關陸游和杜甫的詩,急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