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862kg"></td>
  • <td id="862kg"><option id="862kg"></option></td>
  • 少年游·并刀如水 周邦彥

    少年游·并刀如水 周邦彥

    少年游·并刀如水原文:

    并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手破新橙。錦幄初溫,獸煙不斷,相對坐調笙。
    低聲問向誰行宿,城上已三更。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少年游·并刀如水翻譯及注釋

    翻譯
    情人雙雙共進果橙。破橙的刀具光潔,像清水那樣澄澈;盛橙子的盤子明凈,果蔬新鮮。美人端莊高雅,用她的纖纖細手親自為心上人般破新橙。女子對男子的一片溫情,男子怎能不知呢?室內,華美的帳幔輕輕低垂,裊裊的爐香是室內彌漫著暖融融的氣息,彼此之間的柔情蜜意也似乎融化在這溫馨的氣息中了。他們相對而坐,男子陶醉在女子的笙曲中。夜深了,男子起身向與女子告別,女子低聲問他:你現在哪里入宿呢?現在已經是三更時分了,外面寒風凜冽、路滑霜寒,很少有人行走,不如就別走了吧。

    注釋
    ①并刀:并州出產的剪刀。如水:形容剪刀的鋒利。
    ②吳鹽:吳地所出產的潔白細鹽。
    ③幄:帳。
    ④獸煙:獸形香爐中升起的細煙。
    ⑤誰行(háng):誰那里。
    ⑥直是:就是這首詞乃感舊之作。

    少年游·并刀如水賞析

    這首詞,通過對女子特有口吻惟妙惟肖的刻畫,曲折深微的寫出對象的細微心理狀態,追述作者自己在秦樓楚館中的經歷,大有呼之欲出之概。

    上片以男方的視角寫美人的熱情待客,抒發對女子情投意合的情感。

    “并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手破新橙”──這是富于暗示力的特寫鏡頭。出現在觀眾眼前的,僅僅是兩件簡單的道具(并刀,并州出產的刀子;吳鹽,吳地出產的鹽。)和女子一雙纖手的微細動作,可那女子刻意討好對方的隱微心理,已經為觀眾所覺察了。

    “錦幄初溫,獸煙不斷,相對坐調笙”──室內是暖烘烘的幃幕,刻著獸頭的香爐(葉嘉瑩:獸形的香)輕輕升起沉水的香煙。只有兩個人相對坐著,女的正調弄著手里的笙,試試它的音響;男的顯然也是精通音樂的,他從女的手中接過笙來,也試吹了幾聲,評論它的音色的音量,再請女的吹奏一支曲子。

    這里也僅僅用了三句話,而室內的氣氛,兩個人的情態,彼此的關系,男和女的身分,已經讓人們看得清清楚楚了。

    下片以敘事的方式來抒情,改用女方的口吻來傳情,有層次,有曲折,人物心情的宛曲,心理活動的幽微,人物形象的刻畫和生活細節的描寫更是十分細膩逼真。

    “低聲問”一句直貫篇末。誰問?未明點。為何問?也未說明。

    “向誰行宿?”的文化自知是男子的告辭引起。寫來空靈含蓄,挽留的意思全用“問”話出之,更有味。只說深夜“城上已三更”,路難“馬滑霜濃”,“直是少人行。”只說“不如休去”,表情措語,分寸掌握極好。

    詞結束在“問”上,結束在期待的神情上,意味尤長。無限情景,都自先手破橙人口中說出,更不別作一語。意思幽微,篇章奇妙。

    詞中所寫的男女之情,意態纏綿,恰到好處,可謂“傅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不沾半點惡俗氣昧;又能語工意新。這種寫生的技巧,用在散文方面已經不易著筆,用在詩詞方面就更不容易了。單從技巧看,周邦彥實在是此中高手。

    少年游·并刀如水創作背景

      周邦彥居于京城時,與名妓李師師相好。宋徽宗趙佶聽到李師師的艷名后,也來湊熱鬧,常微行到李師師家中。一次,周邦彥正和李師師親昵,突然聽說皇帝大駕光臨,驚惶之下,急忙鉆到床下。趙佶滿臉笑容的走進來,從袖子里取出一個橙子,親手剝了,道:“師師,這可是從江南進貢來的,來,嘗一口!”周邦彥躲在床下,大氣都不敢出,卻還要忍受心上人與皇帝戲虐調情、顛龍倒鳳,心中痛苦可想而知。第二天,他將這段見聞,填了一首《少年游》,送給師師一表心跡:“并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手破新橙。……”幾天后,趙佶再度光臨,聽到師師演唱這首詞,明白作者當天一定在屋里,頓時打翻醋壇問是何人所作。師師不敢隱瞞,只得道:“周邦彥詞。”趙佶拂袖而去。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少年游·并刀如水 周邦彥

    宋代

    賣癡呆詞 范成大

    閱讀(199)

    賣癡呆詞原文:除夕更闌人不睡,厭禳鈍滯迎新歲;小兒呼叫走長街,云有癡呆召人買。二物于人誰獨無?就中吳儂仍有余;巷南巷北賣不得,相逢大笑相揶揄。櫟翁塊坐重簾下,獨要買添令問價。兒云翁買不須錢,奉賒癡呆千百年。賣癡呆詞注釋更闌:午夜時分。厭禳

    宋代

    相思令·吳山青 林逋

    閱讀(178)

    相思令·吳山青原文:吳山青,越山青,兩岸青山相送迎,爭忍有離情?君淚盈,妾淚盈,羅帶同心結未成,江邊潮已平。相思令·吳山青翻譯及注釋翻譯看吳山青青,看越山青青,錢塘兩岸青山相對迎。怎忍心分手有離情。你淚兒盈盈,我淚兒盈盈,香羅帶未結成同心結。

    宋代

    卜算子 趙長卿

    閱讀(232)

    卜算子原文:十載仰高明,一見心相許。來日孤舟西水門,風飽征帆腹。后夜起相思,明月清江曲。若見秋風寒雁來,能寄音書否。

    宋代

    斷句 蘇麟

    閱讀(213)

    斷句原文: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斷句翻譯靠近水邊的樓臺(因為沒有樹木的遮擋),能先看到月亮的投影;而迎著陽光的花木,(光照自然好得多,所以發芽就早),最容易形成春天的景象。 斷句題解宋·俞文豹《清夜錄》:“范文正公鎮錢塘,兵官皆被薦

    宋代

    憶秦娥 程垓

    閱讀(163)

    憶秦娥原文:情脈脈。半黃橙子和香擘。和香擘。分明記得,袖香熏窄。別來人遠關山隔。見梅不忍和花摘。和花摘。有書無雁,寄誰歸得。

    宋代

    鷓鴣天·林斷山明竹隱墻 蘇軾

    閱讀(152)

    鷓鴣天·林斷山明竹隱墻原文:林斷山明竹隱墻。亂蟬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斜陽。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鷓鴣天·林斷山明竹隱墻翻譯及注釋翻譯  遠處郁郁蔥蔥的樹林盡頭,有聳立的

    宋代

    淮中晚泊犢頭 蘇舜欽

    閱讀(172)

    淮中晚泊犢頭原文:春陰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一樹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滿川風雨看潮生。淮中晚泊犢頭翻譯及注釋翻譯春天的陰云垂落在曠野,田野里到處綠草青青。偶爾看見幽香的花開放,那一株樹因此明亮美麗。黃昏的時候,我乘一葉孤舟停靠在古舊的

    宋代

    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 吳文英

    閱讀(191)

    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原文:羞紅顰淺恨,晚風未落,片繡點重茵。舊堤分燕尾,桂棹輕鷗,寶勒倚殘云。千絲怨碧,漸路入、仙塢迷津。腸漫回,隔花時見,背面楚腰身。 逡巡。題門惆悵,墮履牽縈,數幽期難準。還始覺、留情緣眼,寬帶因春。明朝事與孤煙冷,做滿湖

    宋代

    宿甘露寺僧舍 曾公亮

    閱讀(171)

    宿甘露寺僧舍原文:枕中云氣千峰近,床底松聲萬壑哀。要看銀山拍天浪,開窗放入大江來。宿甘露寺僧舍翻譯及注釋翻譯床枕上彌漫著云氣,使我恍若睡在千峰之上;陣陣松濤從萬壑傳來,似乎就在我床底下轟響。我忍不住想去看那如山般高高涌過的波浪,一打

    宋代

    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畫船 歐陽修

    閱讀(165)

    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畫船原文:堤上游人逐畫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綠楊樓外出秋千。白發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盞頻傳。人生何處似樽前!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畫船翻譯及注釋翻譯堤上踏青賞春的游人如織,踴躍追逐著湖里的畫船,春水蕩漾,四周水天相接,波濤

    宋代

    秋涼晚步 楊萬里

    閱讀(167)

    秋涼晚步原文:秋氣堪悲未必然,輕寒正是可人天。綠池落盡紅蕖卻,荷葉猶開最小錢。秋涼晚步翻譯二秋天真的是讓人感覺悲涼的季節嗎? 未必是這樣吧,輕微的寒冷正是最讓人感覺舒適的天氣。碧綠的荷葉雖然快要落完了,但是粉紅的荷花卻還在盛開,新長

    宋代

    阮郎歸·初夏 蘇軾

    閱讀(166)

    阮郎歸·初夏原文:綠槐高柳咽新蟬。薰風初入弦。碧紗窗下水沈煙。棋聲驚晝眠。(水沈 一作 水沉) 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然。玉盆纖手弄清泉。瓊珠碎卻圓。阮郎歸·初夏翻譯及注釋翻譯愜意的晝眠,忽被落棋之聲驚醒,本有些惱,揉揉眼睛,卻見碧紗

    宋代

    方山子傳 蘇軾

    閱讀(176)

    方山子傳原文:方山子,光、黃間隱人也。少時慕朱家、郭解為人,閭里之俠皆宗之。稍壯,折節讀書,欲以此馳騁當世,然終不遇。晚乃遁于光、黃間,曰岐亭。庵居蔬食,不與世相聞。棄車馬,毀冠服,徒步往來山中,人莫識也。見其所著帽,方聳而高,曰:“此豈古方山冠

    宋代

    西江月·梅花 蘇軾

    閱讀(164)

    西江月·梅花原文:玉骨那愁瘴霧,冰姿自有仙風。海仙時遣探芳叢。倒掛綠毛么鳳。(么 同:幺)素面翻嫌粉涴,洗妝不褪唇紅。高情已逐曉云空。不與梨花同夢。西江月·梅花翻譯及注釋翻譯玉潔冰清的風骨是自然的,哪里會去理會那些瘴霧,它自有一種仙

    宋代

    少年游·長安古道馬遲遲 柳永

    閱讀(136)

    少年游·長安古道馬遲遲原文:長安古道馬遲遲,高柳亂蟬嘶。夕陽島外,秋風原上,目斷四天垂。(島 一作:鳥)歸云一去無蹤跡,何處是前期?狎興生疏,酒徒蕭索,不似少年時。少年游·長安古道馬遲遲翻譯及注釋翻譯  在長安古道上騎著瘦馬緩緩行走,高高的

    宋代

    蘭陵王·柳 周邦彥

    閱讀(170)

    蘭陵王·柳原文:柳陰直,煙里絲絲弄碧。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登臨望故國,誰識京華倦客?長亭路,年去歲來,應折柔條過千尺。閑尋舊蹤跡,又酒趁哀弦,燈照離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風快,半篙波暖,回頭迢遞便數驛,望人在天北。凄惻,恨堆積

    宋代

    少年游·離多最是 晏幾道

    閱讀(153)

    少年游·離多最是原文:離多最是,東西流水,終解兩相逢。淺情終似,行云無定,猶到夢魂中。可憐人意,薄于云水,佳會更難重。細想從來,斷腸多處,不與今番同。少年游·離多最是翻譯及注釋翻譯  離別跟這樣的情景最為相同,二水分流,一個向西,一個朝東,但

    宋代

    蘇幕遮·燎沉香 周邦彥

    閱讀(177)

    蘇幕遮·燎沉香原文:燎沉香,消溽暑。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故鄉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蘇幕遮·燎沉香翻譯及注釋翻譯細焚沉香,來消除夏天悶熱潮濕的暑氣

    明清

    少年游·算來好景只如斯 納蘭性德

    閱讀(184)

    少年游·算來好景只如斯原文:算來好景只如斯,惟許有情知。尋常風月,等閑談笑,稱意即相宜。十年青鳥音塵斷,往事不勝思。一鉤殘照,半簾飛絮,總是惱人時。少年游·算來好景只如斯翻譯及注釋翻譯只求你知道,只要懂得,因為有你,才是好景,才能稱意,哪怕十

    明清

    踏莎行·月華如水 納蘭性德

    閱讀(186)

    踏莎行·月華如水原文:月華如水,波紋似練,幾簇淡煙衰柳。塞鴻一夜盡南飛,誰與問倚樓人瘦。韻拈風絮,錄成金石,不是舞裙歌袖。從前負盡掃眉才,又擔閣鏡囊重繡。踏莎行·月華如水注釋①塞鴻:即塞雁。參見《清平樂》(塞鴻去矣)注①。②倚樓人瘦:謂倚

    明清

    少年游·紅稠綠暗遍 楊慎

    閱讀(178)

    少年游·紅稠綠暗遍原文:紅稠綠暗遍天涯,春色在誰家?花謝人稀,柳濃鶯懶,煙景屬蜂衙。日長睡起無情思,簾外夕陽斜。帶眼頻移,琴心慵理,多病負年華。

    五代

    菩薩蠻·月華如水籠香砌 孫光憲

    閱讀(347)

    菩薩蠻·月華如水籠香砌原文:月華如水籠香砌,金環碎撼門初閉。寒影墮高檐,鉤垂一面簾。碧煙輕裊裊,紅戰燈花笑。即此是高唐,掩屏秋夢長。菩薩蠻·月華如水籠香砌注釋⑴月華——月光。張若虛《春江花月夜》詩:“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

  • <td id="862kg"></td>
  • <td id="862kg"><option id="862kg"></option></td>
  • 狼友av永久网站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