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語文八年級上冊課外古詩八首
長歌行
漢樂府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野望
王績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早寒江上有懷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風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遙隔楚云端.
鄉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
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
涵虛混太清.
氣蒸云夢澤,
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
端居恥圣明,
坐觀垂釣者,
徒有羨魚情.
黃鶴樓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秋詞
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魯山山行
梅饒臣
適與野情愜,千山高復低.
好峰隨處改,幽徑獨行迷.
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
人家在何許,云外一聲雞.
涴溪沙
蘇軾
游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陸游
僵臥孤村不自哀,
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
鐵馬冰河入夢來
2.八年級下課外古詩詞原文
贈從第(其二)
劉楨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
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
冰霜正慘凄,終歲常端正。
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送杜少府之任蜀洲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登幽州臺歌
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終南別業
王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宣州謝脁樓錢別校書叔云
李白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菜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具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無題
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相見歡
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登飛來峰
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蘇幕遮
范沖淹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高樓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3.八年級下冊語文書“課外古詩”10首,分別是
不知道你是不是這個版本,我這個是人教版的
正好十首
不過是古詩詞來的
和上面的答案有所不一
但是由于問問的限制,發不了全文
所以重復的我就不發了,上面有位仁兄的回答已經包括在內了
請見諒終南別業(王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蘇幕遮(范仲淹)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清單:
贈從弟(其二)(劉楨)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登幽州臺歌(陳子昂)
終南別業(王維)
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 (李白)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韓愈)
相見歡(李煜)
登飛來峰(王安石)
蘇幕遮(范仲淹)
4.八年級語文上冊 課后古詩10首 求原文 不要翻譯
語文八年級上冊課后十首古詩:長歌行漢樂府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野望王績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早寒江上有懷 *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風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遙隔楚云端。鄉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
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 涵虛混太清。
氣蒸云夢澤, 波撼岳陽城。欲濟無舟楫, 端居恥圣明。
坐觀垂釣者, 徒有羨魚情。黃鶴樓崔顥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送友人李白1/4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秋詞劉禹錫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魯山山行梅堯臣適與野情愜,千山高復低。
好峰隨處改 ,幽徑獨行迷。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
人家在何許,云外一聲雞。浣溪沙蘇軾游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蕭蕭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陸游僵臥孤村不自哀, 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 鐵馬冰河入夢來。
5.八下語文古詩原文(全部)
25、詩詞曲五首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
赤壁(杜牧)
過零丁洋(文天祥)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蘇軾)
山坡羊·潼關懷古(張養浩)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古詩苑漫步
第六單元
26、小石潭記(柳宗元)
27、岳陽樓記(范仲淹)
28、醉翁亭記(歐陽修)
29、滿井游記(袁宏道)
30、詩五首飲酒(其五)(陶淵明)行路難(其一)(李白)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杜甫)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己亥雜詩(龔自珍)
6.人教版初二下語文課外古詩原文及翻譯
贈從弟 劉楨 亭亭山上松, 瑟瑟谷中風。
風聲一何盛, 松枝一何勁。 冰霜正慘凄, 終歲常端正。
豈不罹凝寒?松柏本有性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參考譯文】 古代三秦之地,拱護長安城垣宮闕。
風煙滾滾,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與你握手作別時,彼此間心心相印;你我都是遠離故鄉,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內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不管遠隔在天涯海角,都象在一起。 請別在分手的岐路上,傷心地痛哭;象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淚落沾衣。
登幽州臺歌 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古詩今譯 早晨的細雨潤濕了渭城浮塵,旅館中看到嫩柳的青翠清新。我勸您再多飲一杯離別的酒,出陽關西行就再遇不到老朋友了。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李白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詩文解釋】 棄我而去的昨天已不可挽留,擾亂我心緒的今天使我極為煩憂。萬里長風吹送南歸的鴻雁,面對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樓開懷暢飲。
你的文章就像蓬萊宮中儲藏的仙文一樣高深淵博,同時還兼具建安文學的風骨。而我的詩風,也像謝朓那樣清新秀麗、飄逸豪放。
我們都滿懷豪情逸興,飛躍的神思像要騰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潔的明月。然而每當想起人生的際遇,就憂從中來。
好像抽出寶刀去砍流水一樣,水不但沒有被斬斷,反而流得更猛了。我舉起酒杯痛飲,本想借酒排遣煩憂,結果反倒愁上加愁。
啊!人生在世竟然如此不稱心如意,還不如明天就披散了頭發,乘一只小舟在江湖之上自在地漂流。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韓 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 絕勝煙柳滿皇都。 譯詩: 京城大道上空絲雨紛紛, 它像酥酪般細密而滋潤, 遠望草色依稀連成一片, 近看時卻顯得稀疏零星。
這是一年中最美的景色, 遠勝過綠楊滿城的暮春。 無題一唐-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注釋:這是一首寫離別相思之情的詩。
因為相見的機會難得,分別時更覺難分難舍,尤其在這暮春時節遭逢難堪的離別。雖然別后相距遙遠,但我們的感情將永遠不渝。
它就像春蠶直到把絲吐盡才肯死去,像燃燒著的蠟燭,直到把自己燒成灰燼熱淚才會流干。清晨照鏡但見愁白了雙鬢,月夜吟詩倍感清冷傷情。
你的住處那么遙遠,我對你的思念只有請青鳥飛去代為殷勤探望了。相見歡 (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登飛來峰 (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這首絕句,是王安石早看在浙江做地方官時的作品。
前兩句寫飛來峰塔的形象,后兩句寫登飛來峰塔的感想。 山是高聳的,塔是高聳的,山頂上的塔更是高高聳立的。
飛來峰和它上面的寶塔總共多高?不知道。詩人只告訴我們,單是塔身就是八千多尺——這當然是夸張的說法。
詩人還講了一個傳說:站在塔上,雞鳴五更天就可以看見海上日出。請想想飛來峰那聳云天的氣勢吧! 寶塔雖高,卻不是高不可上。
轉眼間,詩人已登上塔頂,世界萬物,盡收眼底,那游蕩的云片再也擋不住視線了!“不畏浮去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乍聽起來,是在談論觀賞風光的體會;可一尋味,便會從中領悟到一條人生哲理:在社會生活和思想修養方面,不也是站得高才能看得遠嗎?!在詩人,這是雄心勃勃的自勉;對讀者,這是引人向上的啟示。
清平樂 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譯文] 屋檐低,茅舍小。
小溪潺潺,岸上長滿了茵茵綠草。一陣吳音,絮絮叨叨,還帶著幾分醉意,親切,美好!這是誰家,一對白發蒼蒼,公公,姥姥。
大兒子,在小溪東岸,豆地里鋤草。二兒子,正在編織雞籠,手藝可巧!小兒子,躺在溪邊剝蓮蓬,一個逗人喜愛的頑皮佬。
7.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課外古詩詞全部
1長歌行: qīng qīng yuán zhōng kuí 青 青 園 中 葵 , zhāo lù dài rì xī 朝 露 待 日 晞 。
yáng chūn bù dé zé 陽 春 布 德 澤 , wàn wù shēng guāng huī 萬 物 生 光 輝 。 cháng kǒng qiū jié zhì 常 恐 秋 節 至 , kūn huáng huā yè shuāi 焜 黃 華 葉 衰 。
bǎi chuān dōng dào hǎi 百 川 東 到 海 , hé shí fù xī guī 何 時 復 西 歸 ? shào zhuàng bù nǔ lì 少 壯 不 努 力 , lǎo dà tú shāng bēi 老 大 徒 傷 悲 。 題 解 此詩選自漢樂府。
樂府是自秦代以來設立的朝廷音樂機構,漢武帝時得到大規模地擴建,從民間搜集了大量的詩歌作品,后人通稱之為“漢樂府”。之后,樂府也便成了一種體裁,內容豐富,題材廣泛。
本詩是其中一首。 2野望 王績 :①東皋薄暮望,徙倚②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④。 注釋:①皋(gāo):山邊。
這里泛指田野和高地。② 徒倚:徘徊。
依:歸依 ③犢(dú):小牛。④懷采薇:用伯夷、叔齊隱于首陽山采薇而食的典故,表達避世隱身之意。
譯文 傍晚十分站在東皋縱目遠望, 我徘徊不定不知該歸依何方, 層層樹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 重重山嶺披覆著落日的余光。 牧人驅趕著那小牛返還家園, 獵馬帶著鳥獸馳過我的身旁。
大家相對無言彼此互不相識, 我長嘯高歌真想隱居在山岡! 賞析 《野望》寫的是山野秋景,在閑逸的情調中,帶幾分彷徨和苦悶,是王績的代表作。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皋是水邊地。東皋,指他家鄉絳州龍門的一個地方。
他歸隱后常游北山、東皋,自號“東皋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
“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現了百無聊賴的彷徨心情。 下面四句寫薄暮中所見景物:“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舉目四望,到處是一片秋色,在夕陽的余暉中越發顯得蕭瑟。
在這靜謐的背景之上,牧人與獵馬的特寫,帶著牧歌式的田園氣氛,使整個畫面活動了起來。這四句詩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圖,光與色,遠景與近景,靜態與動態,搭配得恰到好處。
然而,王績還不能象陶淵明那樣從田園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說:“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說自己在現實中孤獨無依,只好追懷古代的隱士,和伯夷、叔齊那樣的人交朋友了。
讀熟了唐詩的人,也許并不覺得這首詩有什么特別的好處。可是,如果沿著詩歌史的順序,從南朝的宋、齊、梁、陳一路讀下來,忽然讀到這首《野望》,便會為它的樸素而叫好。
南朝詩風大多華靡艷麗,好像渾身裹著綢緞的珠光寶氣的貴婦。從貴婦堆里走出來,忽然遇見一位荊釵布裙的村姑,她那不施脂粉的樸素美就會產生特別的魅力。
王績的《野望》便有這樣一種樸素的好 3早寒江上有懷 孟浩然 :早寒江上有懷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 北風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 遙隔楚云端。
鄉淚客中盡, 孤帆天際看。 迷津欲有問, 平海夕漫漫。
譯文 [編輯本段] 草木枯黃凋零了,陣陣鴻雁飛向南, 北風呼嘯刮不停,一江秋水一江寒。 家鄉是那鹿行山,茅廬就在襄水灣, 遙望遠方的楚地,楚地茫茫在云端。
思鄉眼淚已流盡,客旅生活多辛酸, 孤帆遠方在天際,此情此景不堪看。 我想找人問一問,迷路渡口在哪邊? 暮色蒼茫無所見,只見江海水漫漫。
賞析 [編輯本段] 詩的開頭兩句,扣詩題“早寒江上”。“木落雁南度”是眼中所見“早寒”景象,“北風江上寒”更多地著眼于自身的感受。
兩句詩很具體的寫出了季節氣候特點,應該說,就是寫實;但這兩句寫早寒景象的詩是為下面的抒情做準備的,所以又有起興的作用。面對秋末冬初的蕭條景物,不禁勾起思鄉情懷,于是首先就想到自己的家鄉:家鄉在襄水灣曲處,遠隔著楚地云天,很遠哪!遠隔難到,因此思念更加深切。
“鄉淚客中盡”,正面抒發了思鄉,一個“近”將詩人的思鄉之情作了盡情的抒發。如此思鄉,當然就想到回鄉,于是才有“孤帆天際看”的表現。
看天際孤帆,就勾起了乘船返鄉的念頭。這念頭實在是鄉思所致,然而想回鄉,也沒有那么容易,因為迷失了道路;迷失道路本來可以詢問,但江水與海相平,水勢漫漫,又到哪里去問路呢? 最后兩句,從表面看寫歸路之難,仔細推敲我們發現這里不是純粹寫實,有著很深的含意。
孟浩然曾與唐玄宗開元十五年到長江下游漫游過一次,開元十七年至二十一年孟浩然再到吳越漫游。這首詩可能作與漫游時期。
因離鄉日久,觸景生情,便在詩中表達了對家鄉的思念,并抒發了心境的迷茫之情。寫景自然典型,抒情真切深入,可以稱之為“情因景生,情景交融”。
4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 涵虛混太清。 氣蒸云夢澤, 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 端居恥圣明。 坐觀垂釣者, 徒有羨魚情。
【詩歌譯文】 [編輯本段] 八月洞庭湖水盛漲與岸起平,水天含混迷迷接連太空。 云夢二澤水氣蒸騰白白茫茫,波濤洶涌似乎把岳陽城撼動。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與槳,圣明時代閑居委實羞愧難容。 閑坐觀看別人辛勤臨河垂釣,只能白白羨慕別人得魚成功。
【簡注】 [編輯本段] 張丞相:即張九齡,公元。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八年級語文課外古詩詞原文(語文八年級上冊課外古詩八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