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學新課程標準中要求背誦哪些古詩
新華書店有<<;小學生必背古詩>>;可供參考
一年級(掌握前7首)
1.江南/漢樂府民歌
2.敕勒歌/北朝民歌
3.古朗月行/ (唐)李白
4.絕句(遲日江山麗)/(唐)杜甫
5.尋隱者不遇/(唐)賈島
6.塞下曲(月黑雁飛高)/(唐)盧綸
7.夏日絕句/(宋)李清照
8.詠鵝/(唐)駱賓王
9.詠柳/(唐)賀知章
10. 憫農一/(唐)李紳
11.憫農二/(唐)李紳
12.蜂/(唐)羅隱
13..江上漁者/(宋)范仲淹
14..村居/(清)高鼎
二年級(掌握21 首,1年級14首+以下前7首)
1..涼州詞(黃河遠上白云間)/ (唐)王之渙
2..登鸛雀樓/(唐)王之渙
3..靜夜思/(唐)李白
4..賦得古原草送別/(唐)白居易
5..樂游原/(唐)李商隱
6..竹石/(清)鄭燮
7..所見/(清)袁枚
8..春曉/(唐)孟浩然
9..別董大/(唐)高適
11..游子吟/(唐)孟郊
12..憶江南/(唐)白居易
13..清明/(唐)杜牧
14..鄉村四月/ (宋)翁卷
三年級(掌握35首,1、2年級28首+以下前7 首)
1..出塞/(唐)王昌齡
2.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維
3.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
4.望天門山/(唐)李白
5.楓橋夜泊/(唐)張繼
6.山行/(唐)杜牧
7.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宋)楊萬里
8.涼州詞/(唐)王翰
9.芙蓉樓送辛漸/(唐)王昌齡
10.望廬山瀑布/(唐)李白
11.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唐)杜甫
12.江畔獨步尋花(黃師塔前江水東)/(唐)杜甫
13.夏日田園雜興(晝出耘田夜績麻 )/(宋)范成大
14.春日/(宋)朱熹
四年級(掌握49首,1、2、3年級42首+以下前7首)
1..風/(唐)李qiao
2..江雪/(唐)柳宗元
3..望洞庭/(唐)劉禹錫
4..浪淘沙(九曲黃河萬里沙)/(唐)劉禹錫
5.元日/(宋)王安石
6.四時田園雜興(梅子金黃杏子肥)/(宋)范成大
7..題臨安邸(山外青山樓外樓)/(宋)林升
8..池上/(唐)白居易
9..江南春/(唐)杜牧
10.小兒垂釣/(唐)胡令能
11.書湖陰先生壁/(宋)王安石
1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宋)蘇軾
13.惠崇春江曉景/(宋)蘇軾
14.小池/(宋)楊萬里
五年級(掌握 63首,1、2、3、4年級56首+以下前7首)
1.鹿柴/(唐)王維
2.送孟浩然之廣陵/(唐)李白
3.早發白帝城/(唐)李白
4.題西林壁/(宋)蘇軾
5.示兒/(宋)陸游
6.墨梅/(元)王冕
7.石灰吟/(明)于謙
8.贈汪倫/(唐)李白
9..漁歌子/ (唐)張志和
10..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11..飲湖上初晴后雨/(宋)蘇軾
12..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宋)陸游
13..游園不值/(宋)葉紹翁
14..已亥雜詩/(清)龔自珍
六年級(掌握以上70首)
2.人教版新課標小學生必背古詩70首(詩加注釋)
長相思李白長相思,在長安。
絡緯秋啼金井闌, 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燈不明思欲絕, 卷帷望月空長嘆。
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 下有淥水之波瀾。
天長路遠魂飛苦, 夢魂不到關山難。長相思,摧心肝。
李白七言歌行往往逞足筆力,寫得豪邁奔放,但他也有一些詩篇能在豪放飄逸的同時兼有含蓄的思致。象這首《長相思》,大約是他離開長安后于沉思中回憶過往情緒之作,就顯然屬于這樣的作品。
“長相思”本漢代詩中語(如《古詩》:“客從遠方來,遺我一書札。上言長相思,下言久離別”),六朝詩人多以名篇(如陳后主、徐陵、江總等均有作),并以“長相思”發端,屬樂府《雜曲歌辭》。
現存歌辭多寫思婦之怨。李白此詩即擬其格而別有寄寓。
詩大致可分兩段。一段從篇首至“美人如花隔云端”,寫詩中人“在長安”的相思苦情。
詩中描繪的是一個孤棲幽獨者的形象。他(或她)居處非不華貴——這從“金井闌”可以窺見,但內心卻感到寂寞和空虛。
作者是通過環境氣氛層層渲染的手法,來表現這一人物的感情的。先寫所聞——階下紡織娘凄切地鳴叫。
蟲鳴則歲時將晚,孤棲者的落寞之感可知。其次寫肌膚所感,正是“霜送曉寒侵被”時候,他更不能成眠了。
“微霜凄凄”當是通過逼人寒氣感覺到的。而“簟色寒”更暗示出其人已不眠而起。
眼前是“羅帳燈昏”,益增愁思。一個“孤”字不僅寫燈,也是人物心理寫照,從而引起一番思念。
“思欲絕”(猶言想煞人)可見其情之苦。于是進而寫卷帷所見,那是一輪可望而不可即的明月呵,詩人心中想起什么呢,他發出了無可奈何的一聲長嘆。
這就逼出詩中關鍵的一語:“美人如花隔云端。”“長相思”的題意到此方才具體表明。
這個為詩中人想念的如花美人似乎很近,近在眼前;卻到底很遠,遠隔云端。與月兒一樣,可望而不可即。
由此可知他何以要“空長嘆”了。值得注意的是,這句是詩中唯一的單句(獨立句),給讀者的印象也就特別突出,可見這一形象正是詩人要強調的。
以下直到篇末便是第二段,緊承“美人如花隔云端”句,寫一場夢游式的追求。這頗類屈原《離騷》中那“求女”的一幕。
在詩人浪漫的幻想中,詩中人夢魂飛揚,要去尋找他所思念的人兒。然而“天長地遠”,上有幽遠難極的高天,下有波瀾動蕩的淥水,還有重重關山,盡管追求不已,還是“兩處茫茫皆不見”。
這里,詩人的想象誠然奇妙飛動,而詩句的音情也配合極好。“青冥”與“高天”本是一回事,寫“波瀾”似亦不必兼用“淥水”,寫成“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淥水之波瀾”頗有犯復之嫌。
然而,如徑作“上有高天,下有波瀾”(歌行中可雜用短句),卻大為減色,怎么讀也不夠味。而原來帶“之”字、有重復的詩句卻顯得音調曼長好聽,且能形成詠嘆的語感,正《詩大序》所謂“嗟嘆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即拉長聲調歌唱),能傳達無限感慨。
這種句式,為李白特別樂用,它如“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等等,句中“之難”、“之日”、“之水”從文意看不必有,而從音情上看斷不可無,而音情于詩是至關緊要的。再看下兩句,從語意看,詞序似應作:天長路遠關山難(度),夢魂不到(所以)魂飛苦。
寫作“天長路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不僅是為趁韻,且運用連珠格形式,通過綿延不斷之聲音以狀關山迢遞之愁情,可謂辭清意婉,十分動人。由于這個追求是沒有結果的,于是詩以沉重的一嘆作結:“長相思,摧心肝!”“長相思”三字回應篇首,而“摧心肝”則是“思欲絕”在情緒上進一步的發展。
結句短促有力,給人以執著之感,詩情雖則悲慟,但絕無萎靡之態。此詩形式勻稱,“美人如花隔云端”這個獨立句把全詩分為篇幅均衡的兩部分。
前面由兩個三言句發端,四個七言句拓展;后面由四個七言句敘寫,兩個三言句作結。全詩從“長相思”展開抒情,又于“長相思”一語收攏。
在形式上頗具對稱整飭之美,韻律感極強,大有助于抒情。詩中反復抒寫的似乎只是男女相思,把這種相思苦情表現得淋漓盡致;但是,“美人如花隔云端”就不象實際生活的寫照,而顯有托興意味。
何況我國古典詩歌又具有以“美人”喻所追求的理想人物的傳統,如《楚辭》“恐美人之遲暮”。而“長安”這個特定地點更暗示這里是一種政治的托寓,表明此詩的意旨在抒寫詩人追求政治理想不能實現的苦悶。
就此而言,此詩詩意又深含于形象之中,隱然不露,具備一種蘊藉的風度。所以王夫之贊此詩道:“題中偏不欲顯,象外偏令有余,一以為風度,一以為淋漓,烏乎,觀止矣。”
(《唐詩評選》)古詩詞賞析----李白:長相思·其一《長相思·其一》 作者:李白長相思,在長安。絡緯秋啼金井闌,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嘆。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淥水之波瀾。
天長地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長相思,摧心肝。
【注解】:1、絡緯:又名莎雞,俗稱紡織娘。2、金井闌:精美的井闌。
3、簟色寒:指竹席的涼意。【韻譯】:長相思呵長相思,我們相思在長安,秋天。
3.小學語文新課標要求背誦的古詩是哪幾首
關雎 蒹葭 觀滄海 飲酒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次北固山下 使至塞上 聞王昌齡遷龍標遙有此寄 行路難 望岳 春望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賺 觀刈麥 錢塘湖春行 雁門太守行 赤壁 泊秦淮 夜雨寄北 無題 相見歡 漁家傲 浣溪沙 登飛來峰 江城子·密州出獵 水調歌頭 破陣子 過零丁洋 天凈沙·秋思 山坡羊·潼關懷古 己亥雜詩 陌上桑 龜雖壽 歸園田居 木蘭辭 望洞庭贈雞毛蒜皮丞相 渡荊門送別 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 黃鶴樓 題破山寺后禪院 廳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秋詞 憶江南 浣溪沙 醉花陰 別云間 論詩。
4.目前新政策規定小學必背古詩詞多少首
根據《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有: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附錄 語文課程標準研制組 一、關于優秀詩文背誦推薦篇目的建議 《課程標準》中要求1~6年級學生背誦古今優秀詩文160篇(段),7~9年級學生背誦80篇(段),合計240篇(段)。
此處僅推薦古詩文120篇(段),其余部分(也包括中國現當代和外國優秀詩文)可由教材編者和任課教師補充推薦。1~6年級(70篇)1.江南(江南可采蓮)漢樂府2.敕勒歌(敕勒川)北朝民歌3.詠鵝(鵝鵝鵝)駱賓王4.風(解落三秋葉)李嶠5.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賀知章6.涼州詞(黃河遠上白云間)王之渙7.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王之渙8.春曉(春眠不覺曉)孟浩然9.涼州詞(葡萄美酒夜光杯)王翰10.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王昌齡12.鹿柴(空山不見人)王維13.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王維14.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王維15.靜夜思(床前明月光)李白16.古朗月行(小時不識月)李白17.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李白18.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李白19.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李白20.早發白帝城(朝辭白帝彩云間)李白21.望天門山(天門中斷楚江開)李白22.別董大(千里黃云白日曛)高適23.絕句(兩個黃鵬鳴翠柳)杜甫24.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杜甫25.絕句(遲日江山麗)杜甫26.江畔獨步尋花(黃師塔前江水東)杜甫27.游子吟(慈母手中線)孟郊28.江雪(千山鳥飛絕)柳宗元29.尋隱者不遇(松下問童子)賈島30.楓橋夜泊(月落鳥啼霜滿天)張繼31.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張志和32.塞下曲(月黑雁飛高)盧綸33.望洞庭(湖光秋月兩相和)劉禹錫34.浪淘沙(九曲黃河萬里沙)劉禹錫35.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白居易36.池上(小娃撐小艇)白居易37.憶江南(江南好)白居易38.憫農(鋤禾日當午)李紳39.憫農(春種一粒粟)李紳40.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杜牧41.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杜牧42.江南春(千里鶯啼綠映紅)杜牧43.樂游原(向晚意不適)李商隱44.蜂(不論平地與山尖)羅隱45.小兒垂釣(蓬頭稚子學垂綸)胡令能46.江上漁者(江上往來人)范仲淹47.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王安石48.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間)王安石49.書湖陰先生壁(茅檐長掃凈無苔)王安石50.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黑云翻墨未遮山)蘇軾51.飲湖上初晴后雨(水光瀲滟晴方好)蘇軾52.惠崇春江曉景(竹外桃花三兩枝)蘇軾53.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蘇軾54.夏日絕句(生當作人杰)李清照55.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陸游56.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三萬里河東入海)陸游57.四時田園雜興(晝出耘田夜績麻)范成大58.四時田園雜興(梅子金黃杏子肥)范成大59.小池(泉眼無聲惜細流)楊萬里60.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畢竟西湖六月中)楊萬里61.春日(勝日尋芳泗水濱)朱熹62.題臨安邸(山外青山樓外樓)林升63.游園不值(應憐屐齒印蒼苔)葉紹翁64.鄉村四月(綠遍山原白滿川)翁卷65.村居(草長鶯飛二月天)高鼎66.墨梅(我家洗硯池頭樹)王冕67.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于謙68、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鄭燮69.所見(牧童騎黃牛)袁枚70.己亥雜詩(九州生氣恃風雷)龔自珍7~9年級(50篇)1.孔子語錄2.魚我所欲也 孟子3.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孟子4.曹劌論戰 左傳5.鄒忌諷齊王納諫 戰國策6.出師表 諸葛亮7.桃花源記 陶潛8.三峽 酈道元9.雜說(四)韓愈10.小石潭記 柳宗元11.陋室銘 劉禹錫12.岳陽樓記 范仲淹13.醉翁亭記 歐陽修14.記承天寺夜游 蘇軾15.愛蓮說 周敦頤16.送東陽馬生序(節選)宋濂17.關雎(關關雎鳩)詩經18.蒹葭(蒹葭蒼蒼)詩經19.觀滄海(東臨碣石)曹操20.飲酒(結廬在人境)陶潛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闕輔三秦)王勃22.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王灣23.使至塞上(單車欲問邊)王維24.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楊花落盡子規啼)李白25.行路難(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26.望岳(岱宗夫如何)杜甫27.春望(國破山河在)杜甫28.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八月秋高風怒號)杜甫29.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北風卷地白草折)岑參30.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天街小雨潤如酥)韓愈31.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巴山楚水凄涼地)劉禹錫32.觀刈麥(田家少閑月)白居易33.錢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賈亭西)白居易34.雁門太守行(黑云壓城城欲摧)李賀35.赤壁(折戟沉沙鐵未銷)杜牧36.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杜牧37.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李商隱38.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李商隱39.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李煜40.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范仲淹41.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晏殊42.登飛來峰(飛來峰上千尋塔)王安石43.江城子(老夫聊發少年狂)蘇軾44.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蘇軾45.游山西村(莫笑農家臘酒渾)陸游46.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辛棄疾47.過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經)文天祥48.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馬致遠49.山坡羊·潼關懷古(峰巒如。
5.新課標·小學生必背古詩詞75首原文、譯文、注釋及賞析(詳細版)
去百度文庫,查看完整內容>
內容來自用戶:88古怪精靈88
新課標·小學生必背古詩詞75首原文、譯文、注釋及賞析(詳細版)
第一首:《江南》漢樂府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
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譯文】
江南又到了適宜采蓮的季節了,蓮葉浮出水面,挨挨擠擠,重重疊疊,迎風招展。在茂密如蓋的荷葉下面,歡快的魚兒在不停的嬉戲玩耍。一會兒在這兒,一會兒又忽然游到了那兒,說不清究竟是在東邊,還是在西邊,是在南邊,還是在北邊。【注釋】
1、漢樂府:原是漢初采詩制樂的官署,后來又專指漢代的樂府詩。
2、可:在這里有“適宜”、“正好”的意思。3、田田:荷葉茂盛的樣子。【賞析】民歌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回旋反復的音調,優美雋永的意境,清新明快的格調,勾勒了一幅明麗美妙的畫面。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荷葉,蓮葉下自由自在、歡快戲耍的魚兒,還有那水上劃破荷塘的小船上采蓮人的歡聲笑語,悅耳的歌喉,多么秀麗的江南風光!多么寧靜而又生動的場景!
第1頁共69頁
讀完此詩,仿佛一股夏日的清新迎面撲來,想著就令人覺得清爽。還不止于此,我們感受著詩人那種安寧恬靜的情懷的同時,自己的心情也隨著變得輕松起來。
詩中沒有一字是寫人的,但是我們又仿佛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臨其境,感受到了一股勃勃生機的青春與活力,領略到了采蓮人內心的歡樂。這就是這首民歌不朽的魅力所在。第二首:《長歌行》漢樂府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xī)。陽春布德澤,萬物生
6.《義務教育課程標準 》要求背誦的160篇古今詩文具體是什么
你好,課標原文是這么闡述這事的: 一、關于優秀詩文背誦推薦篇目的建議 《課程標準》中要求1~6年級學生背誦古今優秀詩文160篇(段),7~9年級學生背誦80篇(段),合計240篇(段)。
此處僅推薦古詩文120篇(段),其余部分(也包括中國現當代和外國優秀詩文)可由教材編者和任課教師補充推薦。 據我所知,另外的90篇段,還沒有比較權威的推薦。
你怎么看?《義務教育課程標準 》要求背誦的160篇古今詩文具體是:一至六年級的: 1.江南(江南可采蓮) 漢樂府 2.敕勒歌(敕勒川) 北朝民歌 3.詠鵝(鵝鵝鵝) 駱賓王 4.風(解落三秋葉) 李嶠 5.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 賀知章 6.涼州詞(黃河遠上白云間) 王之渙 7.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 王之渙 8.春曉(春眠不覺曉) 孟浩然 9.涼州詞(葡萄美酒夜光杯) 王翰 10.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 王昌齡 11.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 王昌齡 12.鹿柴(空山不見人) 王維 13.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 王維 14.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 王維 15.靜夜思(床前明月光) 李白 16.古朗月行(小時不識月) 李白 17.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 李白 18.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 李白 19.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 李白 20.早發白帝城(朝辭白帝彩云間) 李白 21.望天門山(天門中斷楚江開) 李白 22.別董大(千里黃云白日曛) 高適 23.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 杜甫 24.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 杜甫 25.絕句(遲日江山麗) 杜甫 26.江畔獨步尋花(黃師塔前江水東) 杜甫 27.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 張繼 28.游子吟(慈母手中線) 孟郊 29.江雪(千山鳥飛絕) 柳宗元 30.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 張志和 31.塞下曲(月黑雁飛高) 盧綸 32.望洞庭(湖光秋月兩相和) 劉禹錫 33.浪淘沙(九曲黃河萬里沙) 劉禹錫 34.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 白居易 35.池上(小娃撐小艇) 白居易 36.憶江南(江南好) 白居易 37.小兒垂釣(蓬頭稚子學垂綸) 胡令能 38.憫農(鋤禾日當午) 李紳 39.憫農(春種一粒粟) 李紳 40.尋隱者不遇(松下問童子) 賈島 41.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 杜牧 42.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 杜牧 43.江南春(千里鶯啼綠映紅) 杜牧 44.樂游原(向晚意不適) 李商隱 45.蜂(不論平地與山尖) 羅隱 46.江上漁者(江上往來人) 范仲淹 47.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 王安石 48.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間) 王安石 49.書湖陰先生壁(茅檐長掃凈無苔) 王安石 50.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黑云翻墨未遮山)蘇軾 51.飲湖上初晴后雨(水光瀲滟晴方好) 蘇軾 52.惠崇春江曉景(竹外桃花三兩枝) 蘇軾 53.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 蘇軾 54.夏日絕句(生當作人杰) 李清照 55.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 陸游 56.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三萬里河東入海)陸游 57.四時田園雜興(晝出耘田夜績麻) 范成大 58.四時田園雜興(梅子金黃杏子肥) 范成大 59.小池(泉眼無聲惜細流) 楊萬里 60.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畢竟西湖六月中) 楊萬里 61.春日(勝日尋芳泗水濱) 朱熹 62.題臨安邸(山外青山樓外樓) 林升 63.游園不值(應憐屐齒印蒼苔) 葉紹翁 64.鄉村四月(綠遍山原白滿川) 翁卷 65.墨梅(我家洗硯池頭樹) 王冕 66.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 于謙 67.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 鄭燮 68.所見(牧童騎黃牛) 袁枚 69.村居(草長鶯飛二月天) 高鼎 70.己亥雜詩(九州生氣恃風雷) 龔自珍七至九年級的: 1.孔子語錄 2.魚我所欲也 孟子 3.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孟子 4.曹劌論戰 左傳 5.鄒忌諷齊王納諫 戰國策 6.出師表 諸葛亮 7.桃花源記 陶潛 8.三峽 酈道元 9.雜說(四) 韓愈 10.陋室銘 劉禹錫 11.小石潭記 柳宗元 12.岳陽樓記 范仲淹 13.醉翁亭記 歐陽修 14.愛蓮說 周敦頤 15.記承天寺夜游 蘇軾 16.送東陽馬生序(節選) 宋濂 17.關雎(關關雎鳩) 詩經 18.蒹葭(蒹葭蒼蒼) 詩經 19.觀滄海(東臨碣石) 曹操 20.飲酒(結廬在人境) 陶潛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闕輔三秦) 王勃 22.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 王灣 23.使至塞上(單車欲問邊) 王維 24.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楊花落盡子規啼)李白 25.行路難(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 26.望岳(岱宗夫如何) 杜甫 27.春望(國破山河在) 杜甫 28.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八月秋高風怒號) 杜甫 29.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北風卷地白草折) 岑參 30.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天街小雨潤如酥) 韓愈 31.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巴山楚水凄涼地) 劉禹錫 32.觀刈麥(田家少閑月) 白居易 33.錢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賈亭西) 白居易 34.雁門太守行(黑云壓城城欲摧) 李賀 35.赤壁(折戟沉沙鐵未銷) 杜牧 36.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 杜牧 37.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 李商隱 38.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李商隱 39.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 李煜 40.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 范仲淹 41.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晏殊 42.登飛來峰(飛來峰上千尋塔) 王安石 43.江城子(老夫聊發少年狂) 蘇軾 44.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蘇軾 45.游山西村(莫笑農家臘酒渾) 陸游 46.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 辛棄疾 47.過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經。
7.課程標準規定小學一至六年級學生會背優秀詩文多少篇
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的改革,是以馬克思主義和教育科學理論為指導,總結我國語文教育的成敗得失,借鑒國外母語教育改革的經驗,遵循語文教育的規律,努力建設與現代社會發展相適應的語文課程。
語文課程應為提高學生道德品質和科學文化素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創造力和凝聚力,發揮積極的作用。教育部頒布的《語文課程標準》中要求學生背誦古今優秀詩文,包括中國古代、現當代和外國優秀詩文。
同時推薦了小學生必背70首優秀古代詩詞。這些古詩詞都是歷代傳誦的名篇佳作,是中國五千年詩歌史上的精華之作。
這些古詩詞散見于我國歷代的詩詞典籍中,學生尋找搜集起來不容易,我整編了這本小冊子,以便于老師、家長指導學生使用。本書為照顧低年級段學生的需要,部分原文加了現代漢語注音。
“注釋”則對難懂的字詞、典故、地名進行通俗易懂的解釋,以幫助學生完整理解詩詞的基本意思。“譯文”是用白話文的形式幫助學生理解詩意。
“賞析”嘗試用散文化的語言詮釋古詩詞的意境和詩人表達的情感,啟發學生的藝術想象力和對古詩詞的鑒賞力。低年級段(一、二年級)要求學生會有節奏的背誦其中15—20首古詩、能略知大意、初步了解“賞析”即可;中年級段(三、四年級)要求學生累積會有感情的背誦45—50首,學會自己根據注釋,對照譯文理解詩意,做到有感情的背誦和學習賞析古詩。
高年級段(五、六年級)要求學生累積會聲情并茂的背誦65—70首,自己能夠根據“注釋”對照“譯文”理解詩意,同時受到“賞析”的啟發學會自己去賞析詩歌。目 錄 一、小學語文課標推薦背誦的優秀詩文(1~6年級70篇)1、江南(江南可采蓮)漢樂府;2、敕勒歌(敕勒川)北朝民歌;3、詠鵝(鵝鵝鵝)駱賓王;4、風(解落三秋葉)李嶠;5、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賀知章;6、涼州詞(黃河遠上白云間)王之渙;7、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王之渙;8、春曉(春眠不覺曉)孟浩然;9、涼州詞(葡萄美酒夜光杯)王翰;10、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王昌齡;11、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王昌齡;12、鹿柴(空山不見人)王維;13、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王維;14、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王維;15、靜夜思(床前明月光)李白;16、古朗月行(小時不識月)李白;17、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李白;18、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李白;19、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李白;20、早發白帝城(朝辭白帝彩云間)李白;21、望天門山(天門中斷楚江開)李白;22、別董大(千里黃云白日曛)高適;23、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杜甫;24、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杜甫;25、絕句(遲日江山麗)杜甫;26、江畔獨步尋花(黃師塔前江水東)杜甫;27、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張繼;28、游子吟(慈母手中線)孟郊;29、江雪(千山鳥飛絕)柳宗元;30、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張志和;31、塞下曲(月黑雁飛高)盧綸;32、望洞庭(湖光秋月兩相和)劉禹錫;33、浪淘沙(九曲黃河萬里沙)劉禹錫;34、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白居易;35、池上(小娃撐小艇)白居易;36、憶江南(江南好)白居易;37、小兒垂釣(蓬頭稚子學垂綸)胡令能;38、憫農(鋤禾日當午)李紳;39、憫農(春種一粒粟)李紳;40、尋隱者不遇(松下問童子)賈島;41、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杜牧;42、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杜牧;43、江南春(千里鶯啼綠映紅)杜牧;44、樂游原(向晚意不適)李商隱;45、蜂(不論平地與山尖)羅隱;46、江上漁者(江上往來人)范仲淹;47、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王安石;48、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間)王安石;49、書湖陰先生壁(茅檐長掃凈無苔)王安石;50、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黑云翻墨未遮山)蘇軾;51、飲湖上初晴后雨(水光瀲滟晴方好)蘇軾;52、惠崇春江曉景(竹外桃花三兩枝)蘇軾;53、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蘇軾;54、夏日絕句(生當作人杰)李清照;55、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陸游;56、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三萬里河東入海) 陸游;57、四時田園雜興(晝出耘田夜績麻)范成大;58、四時田園雜興(梅子金黃杏子肥)范成大;59、小池(泉眼無聲惜細流)楊萬里;60、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畢竟西湖六月中)楊萬里;61、春日(勝日尋芳泗水濱)朱熹;62、題臨安邸(山外青山樓外樓)林升;63、游園不值(應憐屐齒印蒼苔)葉紹翁;64、鄉村四月(綠遍山原白滿川)翁卷;65、墨梅(我家洗硯池頭樹)王冕;66、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于謙;67、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鄭燮;68、所見(牧童騎黃牛)袁枚;69、村居(草長鶯飛二月天)高鼎;70.己亥雜詩(九州生氣恃風雷)龔自珍。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課標要求小學生必背古詩詞(小學新課程標準中要求背誦哪些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