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端午節的古詩自己想的
篇一:端午日賜衣
作者: 杜甫
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
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
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清。
意內稱長短,終身荷圣情。
篇二:端午
作者: 江南靖士
浴蘭包粽念忠臣,千古不亡湘水身。
當日楚王憎逆耳,隨將一國殉靈均。
篇三: 端午日
作者: 殷堯藩
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
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
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篇四:臨江仙
作者: 陳與義
高詠楚詞酬午日,天涯節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紅。無人知此意,歌罷滿簾風。
萬事一身傷老矣,戎葵凝笑墻東。
酒杯深淺去年同。試澆橋下水,今夕到湘中。
篇五:屈原塔
作者: 蘇軾
楚人悲屈原,千載意未歇。
精魂飄何處,父老空哽咽。
至今滄江上,投飯救饑渴。
遺風成競渡,哀叫楚山裂。
屈原古壯士,就死意甚烈。
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決。
南賓舊屬楚,山上有遺塔。
應是奉佛人,恐子就淪滅。
此事雖無憑,此意固已切。
古人誰不死,何必較考折。
名聲實無窮,富貴亦暫熱。
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節。
2.描寫端午節的古詩詞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蘇軾《浣溪沙·端午》
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鬟。佳人相見一千年。——蘇軾《浣溪沙·端午》
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張耒《和端午》
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邊貢《午日觀競渡》
年年端午風兼雨,似為屈原陳昔冤。——趙蕃《端午三首》
碧艾香蒲處處忙。誰家兒共女,慶端陽。——舒頔《小重山·端午》
獨寫菖蒲竹葉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湯顯祖《午日處州禁競渡》
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文天祥《端午即事》
3.寫端午的詩句
為什么同樣的問題總被人問N遍。
關于端午節的詩句
端 午 [唐] 文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 午 [唐] 殷堯藩
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
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
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競渡歌 [唐] 張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鷹;
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
使君出時皆有準,馬前已被紅旗引;
兩岸羅衣撲鼻香,銀釵照日如霜刃;
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
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
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霓暈;
前船搶水已得標,后船失勢空揮撓。
競渡詩 [唐] 盧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
鼙鼓動時雷隱隱,獸頭凌處雪微微。
沖波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
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
和端午 [宋] 張耒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
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浣溪沙 [宋] 蘇軾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
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鬟。佳人相見一千年。
菩薩蠻 [宋] 陳義
包中香黍分邊角。彩絲剪就交絨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
主人恩義重。對景承歡寵。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4.有關端午節的古詩大全4句
古詩詞:
1、
作者:梅堯臣 朝代:宋
屈氏已沈死,楚人衰不容。
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
未泯生前恨,而追沒后蹤。
沅湘碧潭水,應自照千峰。
2、
和端午
作者:張耒 朝代:宋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
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3、
乙卯重五詩
作者:陸游 朝代:宋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更多詩詞: (本司負責,有疑問請@)
---end---
我寫個:
端午時節雨瓢潑,庚子屋人案牘形。
巨隔千里思鄉近,逐年投黍憶故人。
5.關于端午節的簡單古詩詞
NO1、條脫閑揎系五絲。
——李清照《端午》NO2、便當裹米粣,爛醉作端午。——陸游《春晚嘆》NO3、玉臺金盞對炎光,全似去年香。
——朱翌《朝中措》NO4、五日長蛟虛問祭,九關雕虎枉招魂。——宋祁《屈原祠》NO5、入袂輕風不破塵,玉簪犀壁醉佳辰。
——蘇軾《浣溪沙》NO6、小團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兒和。——張耒《端午》NO7、宜歡聚。
綺筵歌舞。歲歲酬端午。
——張孝祥《點絳唇》NO8、好酒沈醉酬佳節,十分酒,一分歌。——蘇軾《少年游》NO9、楚人猶自貪兒戲,江上年年奪錦標。
——文天祥《端午感興》NO10、端午臨中夏,時清人復長。——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NO11、粽團桃柳,盈門共飲,把菖蒲、旋刻個人人。
——秦觀《端午》NO12、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NO13、舊俗傳荊楚。
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許及之《賀新郎》NO14、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鬣。
佳人相見一千年。——蘇軾《浣溪沙》NO15、香蒲角黍,對暑悄無言,梅雨細,麥風輕,悵望空垂淚。
——楊無咎《驀山溪》NO16、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
——杜甫《端午日賜衣》NO17、文字間金釵,消盡晚天微暑。無雨。
無雨。不比尋常 。
6.寫端午節的詩句
1.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 —— 李隆基《端午》
2.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 —— 蘇軾《浣溪沙·端午》
3.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 陸游《乙卯重五詩》
4.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 —— 殷堯藩《端午日》
5. 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 —— 邊貢《午日觀競渡》
6. 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鬟。 —— 蘇軾《浣溪沙·端午》
7. 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 —— 貝瓊《已酉端午》
8. 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 —— 文天祥《端午即事》
9. 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 —— 杜甫《端午日賜衣》
10. 阿房舞殿翻羅袖,金谷名園起玉樓,隋堤古柳纜龍舟。 —— 張可久《賣花聲·懷古》
11. 碧艾香蒲處處忙。 —— 舒頔《小重山·端午》
12. 年年端午風兼雨,似為屈原陳昔冤。 —— 趙蕃《端午三首》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端午節自己寫的古詩詞(關于端午節的古詩自己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