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含“等”字的詩詞都行~求愈多愈好~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朱熹-春日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滿江紅
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閑平地起波瀾
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席上尊前,王孫分相許。算等閑、酬一笑,便千金慵覷。——宋.柳永--迷仙引
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渾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明· 于謙-石灰吟
花病等閑瘦弱,春愁無處遮攔。——宋.黃庭堅-西江月
志士終夜心,良馬白日足,俱為不等閑,誰是知音目-----賈島--古意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長征。
翠巖前,青松下,把個茅庵兒圍抱,除了猿鶴,等閑間世無人到。---元鄧玉賓--粉蝶兒套曲
等閑栽樹木,隨分占風煙。-----唐 白居易--新昌新居
等閑妨了繡功夫,笑問雙鴛鴦字怎生書。----- 宋 歐陽修--南歌子
忽見呢喃華屋底,等閑牽動離人淚。元-邵亨貞--蝶戀花.
等是有家歸未得,杜鵑休向耳邊啼----唐無名氏--雜詩
2.含“等”字的詩詞都行~求愈多愈好~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朱熹-春日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滿江紅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閑平地起波瀾 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
——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席上尊前,王孫分相許。算等閑、酬一笑,便千金慵覷。
——宋.柳永--迷仙引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渾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明· 于謙-石灰吟 花病等閑瘦弱,春愁無處遮攔。——宋.黃庭堅-西江月志士終夜心,良馬白日足,俱為不等閑,誰是知音目-----賈島--古意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長征。翠巖前,青松下,把個茅庵兒圍抱,除了猿鶴,等閑間世無人到。
---元鄧玉賓--粉蝶兒套曲等閑栽樹木,隨分占風煙。-----唐 白居易--新昌新居等閑妨了繡功夫,笑問雙鴛鴦字怎生書。
----- 宋 歐陽修--南歌子忽見呢喃華屋底,等閑牽動離人淚。元-邵亨貞--蝶戀花. 等是有家歸未得,杜鵑休向耳邊啼----唐無名氏--雜詩。
3.分別寫出含下列等字的一句古詩
春眠不覺曉;春風不度玉門關;春色滿園關不住;春風何不到天涯;春江潮水連海平;春潮帶雨晚來急;春風吹又生;春城無處不飛花;春風又綠江南岸; 江山代有才人出;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楓漁火對愁眠;江流婉轉繞芳甸;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江潭落月復西斜;江山依舊枕寒流;江入大荒流; 花自飄零水自流;花間一壺酒;花落知多少;花腿殘紅青杏小;花寒懶發鳥慵啼;花開堪折直須折; 月落烏啼霜滿天;月上新歸伴病翁;月光如水照錙衣;月窟賓諸夏;月出驚山鳥;月上柳梢頭; 夜來風雨聲;夜吟應覺月光寒;夜來馬嘶曉無跡;。
4.分別寫出含下列等字的一句古詩
春眠不覺曉;春風不度玉門關;春色滿園關不住;春風何不到天涯;春江潮水連海平;春潮帶雨晚來急;春風吹又生;春城無處不飛花;春風又綠江南岸;
江山代有才人出;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楓漁火對愁眠;江流婉轉繞芳甸;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江潭落月復西斜;江山依舊枕寒流;江入大荒流;
花自飄零水自流;花間一壺酒;花落知多少;花腿殘紅青杏小;花寒懶發鳥慵啼;花開堪折直須折;
月落烏啼霜滿天;月上新歸伴病翁;月光如水照錙衣;月窟賓諸夏;月出驚山鳥;月上柳梢頭;
夜來風雨聲;夜吟應覺月光寒;夜來馬嘶曉無跡;
5.詩詞,或者詩經等中含“從”字的詩句
1、欲從靈氛之吉占兮 (先秦·屈原·《離騷》)
2、羌無實而容長;委厥美以從俗兮 (先秦·屈原·《離騷》)
3、又何芳之能祗;固時俗之流從兮 (先秦·屈原·《離騷》)
4、吾將從彭咸之所居 (先秦·屈原·《離騷》)
5、春從春游夜專夜 (唐·白居易·《長恨歌》)
6、我從去年辭帝京 (唐·白居易·《琵琶行》)
7、雄飛從雌繞林間 (唐·李白·《蜀道難》)
8、推手從歸去 (宋·蘇軾·《水調歌頭》)
9、余從京域 (魏晉·曹植·《洛神賦》)
10、從南湘之二妃 (魏晉·曹植·《洛神賦》)
11、吾兒從旁論治亂 (宋·陸游·《示兒》)
12、溯洄從之 (先秦·詩經·《蒹葭》)
13、道阻且長;溯游從之 (先秦·詩經·《蒹葭》)
14、道阻且躋;溯游從之 (先秦·詩經·《蒹葭》)
15、道阻且右;溯游從之 (先秦·詩經·《蒹葭》)
16、請從吏夜歸 (唐·杜甫·《石壕吏》)
17、或從十五北防河 (唐·杜甫·《兵車行》)
18、租稅從何出 (唐·杜甫·《兵車行》)
6.含“輕、重、萬、舟”等的七字詩句
含有這些詞的詩是《早發白帝城》。
1、早發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2、詩歌翻譯 清晨,朝霞滿天,我就要踏上歸程。從江上往高處看,但見白帝城彩云繚繞,如在云間,景色多么絢麗!千里之遙的江陵,一天之間就能回返,兩岸猿猴的蹄聲不斷,回蕩不絕。
猿猴的蹄聲還在回蕩耳邊,輕快的小船已經駛過連綿不絕的萬重山巒。3、詩歌注釋1.白帝城:在今重慶市奉節縣城東白帝山上。
楊齊賢注:"白帝城,公孫述所筑。初,公孫述至魚復,有白龍出井中,自以承漢土運,故稱白帝,改魚復為白帝城"。
王琦注:"白帝城,在夔州奉節縣,與巫山相近。所謂彩云,正指巫山之云也"。
前人或以此詩為李白青年出蜀時所作。然細審"千里江陵一日還"詩意,可知曾從江陵上三峽,此當為返還之作。
應是乾元二年(759)被流放夜郎途中,到白帝城時忽遇赦命,即回舟抵江陵時所作。2.朝:早晨。
3.辭:告別。4.彩云間: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勢高聳,從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聳人云間。
5.還:返回。6.啼:鳴、叫。
7.住:停息。4、詩歌鑒賞 首句“彩云間”三字,描寫白帝城地勢之高,為全篇寫下水船走得快這一動態蓄勢。
不寫白帝城之極高,則無法體現出長江上下游之間斜度差距之大。白帝城地勢高入云霄,于是下面幾句中寫舟行之速、行期之短、耳(猿聲)目(萬重山)之不暇迎送,才一一有著落。
“彩云間”也是寫早晨景色,顯示出從晦冥轉為光明的大好氣象,而詩人便在這曙光初燦的時刻,懷著興奮的心情匆匆告別白帝城。第二句的“千里”和“一日”,以空間之遠與時間之暫作懸殊對比,自是一望而知;其妙處卻在那個“還”字上—“還”,歸來也。
它不僅表現出詩人“一日”而行“千里”的痛快,也隱隱透露出遇赦的喜悅。江陵本非李白的家鄉,而“還”字卻親切得儼如回鄉一樣。
一個“還”字,暗處傳神,值得細細玩味。第三句的境界更為神妙。
古時長江三峽,“常有高猿長嘯”。然而又何以“啼不住”了呢?我們不妨可以聯想乘了飛快的汽車于盛夏的長晝行駛在林蔭路上,耳聽兩旁樹間鳴蟬的經驗。
夫蟬非一,樹非一,鳴聲亦非一,而因車行人速,卻使蟬聲樹影在耳目之間成為“渾然一片”,這大抵就是李白在出峽時為猿聲山影所感受的情景。身在這如脫弦之箭、順流直下的船上,詩人是何等暢快而又興奮啊!清人桂馥讀詩至此,不禁贊嘆道:“妙在第三句,能使通首精神飛越。”
(《札樸》) 瞬息之間,"輕舟"已過“萬重山”。為了形容船快,詩人除了用猿聲山影來烘托,還給船的本身添上了一個“輕”字。
直說船快,那自然是笨伯;而這個“輕”字,卻別有一番意蘊。三峽水急灘險,詩人溯流而上時,不僅覺得船重,而且心情更為滯重,“三朝上黃牛,三暮行太遲。
三朝又三暮,不覺鬢成絲。” (《上三峽》)如今順流而下,行船輕如無物,其快速可想而知。
而“危乎高哉”的“萬重山”一過,輕舟進入坦途,詩人歷盡艱險重履康莊的快感,亦自不言而喻了。這最后兩句,既是寫景,又是比興,既是個人心情的表達,又是人生經驗的總結,因物興感,精妙無倫。
全詩給人一種鋒棱挺拔、空靈飛動之感。然而只賞其氣勢之豪爽,筆姿之駿利,尚不能得其圜中。
全詩洋溢的是詩人經過艱難歲月之后突然迸發的一種激情,故雄峻迅疾中,又有豪情歡悅。快船快意,使人神遠。
5、寫作背景 公元759年(唐肅宗乾元二年)春天,李白因永王李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趕赴被貶謫的地方。行至白帝城的時候,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驚喜交加,隨即乘舟東下江陵。
此詩即回舟抵江陵時所作,所以詩題一作《下江陵》。前人曾認為這首詩是李白青年出蜀時所作。
然而根據“千里江陵一日還”的詩意,李白曾從江陵上三峽,因此,這首詩應當是他返還時所作。6、詩歌評價 這首有名的七絕,不無夸張和奇想,寫得流麗飄逸,驚世駭俗,美輪美奐,但又不假雕琢,隨心所欲,自然天成。
一般讀者不必知道作者寫詩時的心境,只單純地體會詩中所傳達出來的三峽順水行舟的快感就會覺得很美了。其實詩人是把遇赦回江陵時愉快的心情和江山之壯麗多姿、順水行舟之流暢輕快融為一體來表達的。
明白了這些情境內涵,美感就更為豐富。前人對此詩好評如潮,如《唐宋詩醇》卷七:"順風揚帆,瞬息千里,但道得眼前景色,便疑筆墨間亦有神助。
三四設色托起,殊覺自在中流。"又丁龍友云:"此是神來之調。
"吳昌琪《刪訂唐詩解》卷一三:"插猿聲一句,布景著色之"。應時《李詩緯》卷四:"等閑道出,卻使人揣摩不及"。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含等字的古詩詞(含等字的詩詞都行~求愈多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