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贊美寶島臺灣的小詩有哪些
1、你是我的姐妹,你那肥沃的土地,你那美麗的燈光,讓我把心留在了那里,金璧輝煌,留戀縈繞,已不能來贊美你,我的寶島--臺灣。
2、山中有水水中山,山自凌空水自閑。青山擁碧水,明潭抱綠珠。
3、狀似芭蕉貌似島, 阿里山底霧氣繞。 蘭花蝴蝶魚米鄉, 日月神潭島中寶。
4、海上明珠,風光旖旎。
5、春江水暖鴨先知,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行政類別:省級行政區
電話區號:+886
臺灣(Taiwan)位于中國大陸東南沿海的大陸架上,東臨太平洋,東北鄰琉球群島,南界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群島相對,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總面積約3.6萬平方千米,包括臺灣島及蘭嶼、綠島、釣魚島等21個附屬島嶼和澎湖列島64個島嶼。臺灣島面積35882.6258平方千米,是中國第一大島,7成為山地與丘陵,平原主要集中于西部沿海,地形海拔變化大。由于地處熱帶及亞熱帶氣候之交界,自然景觀與生態資源豐富。人口約2350萬,逾7成集中于西部5大都會區,其中以首要都市臺北為中心的臺北都會區最大。
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原住民族(高山族)在17世紀漢族移入前即已在此定居;自明末清初始有較顯著之福建南部和廣東東部人民移墾,最終形成以漢族為主體的社會。
2.關于臺灣的名勝典籍和詩詞歌曲等
鄭成功的復臺詩 開辟荊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復先基。
田橫尚有三千客,茹苦間關不忍離。 春愁 (丘逢甲) 春愁難遣強看山,往事驚心淚欲潸。
四萬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臺灣。 送頌臣之臺灣 王氣中原在,英雄識所歸。
為言鄉父老,須記漢官儀。 往事 銀燭鏖詩罷,牙旗校獵還。
不知成異域,夜夜夢臺灣 《離臺詩》六首 其一 宰相有權能割地,孤臣無力可回天。 扁舟去作鴟夷子,回首河山意黯然。
其二 虎韜豹略且收藏,休說承明執戟郎。 至竟虬髯成底事,宮中一炬類咸陽? 其三 卷土重來未可知,江山亦要偉人持。
成名豎子知多少,海上誰來建義旗? 其四 從此中原恐陸沉,東周積弱又于今。 入山冷眼觀時局,荊棘銅駝感慨深。
其五 英雄退步即神仙,火氣消除道德編。 我不神仙聊劍俠,仇頭斬盡再升天。
其六 亂世團圓骨肉難,弟兄離別正心酸。 奉親且作漁樵隱,到處名山可掛單。
《追憶舊事.次韻遙答》 英雄愧說鄭延平,目斷殘山一角青。 何日天戈竟東指?海上誓師更留銘。
《有感.書贈義軍舊書記》 誰能赤手斬長鯨?不愧英雄傳里名。 撐起東南天半壁,人間還有鄭延平。
七子之歌.臺灣 (聞一多) 我們是東海捧出的明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臺灣。 我胸中還氳氤著鄭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點染了我的家傳。
母親,酷炎的夏日要曬死我了: 賜我個號令,我還能背城一戰。 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鄉愁 (余光中 ) 小時侯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后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后來呵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呵在里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感于國民黨副主席江丙坤56年來第一次造訪大陸 是我同胞皆屬龍, 國事堪重黨事輕。
半世音絕霜染鬢, 一行雁落老淚盈。 兄弟同心金可斷, 手足相殘家不寧。
逆子縱然做總統, 不入中華祖墳塋! 于右任葬我于高山上兮,望我大陸,大陸不可見兮,惟有慟哭。葬我于高山上兮,望我家鄉,家鄉不可見兮,不能相望。
山蒼蒼,野茫茫。山之傷,國之傷。
3.臺灣同胞思念祖國的詩歌
念故鄉
高準
是永恒的情人在夢里飄渺,
是生我的母親卻任我漂泊,
故鄉啊,我的故鄉是中國。
自從我有了知覺,故鄉啊,
我讀你的名字,聽你的名字,
我喚你的名字,寫你的名字,
一萬、二萬、三萬——多少萬遍了呀!
你的名字就是光彩與驕傲,
你的名字就是美麗與榮耀,
但我卻見不到你的容貌。
自從我開始尋找,
幕外有幕,墻外有墻,波濤之外還有波濤。
而血管中是你的血液,故鄉啊,
楓樹上有你的叮嚀,
西風里可能送來燕子的歌謠?
有時我夢中見到你——
那木橋成了鋼橋,那小路成了鐵道,
那原野上百花齊放。
你歌著,唱著,騎著白馬,
馳騁在高原,呼喝云風!
啊,我多么高興,奔著向你,
惟恐你不受我卑微的奉獻。
春天窗外下著細雨,
那楊柳是否已青青?
那遍野的桃花杏花,
可耀亮著誰的眼睛?
誰的眼睛可看到那江南草長?
誰可看到清明時節的汴梁?
誰可又看到長安的月亮?
誰的纖纖素手,能采桑于綠水之陽?
啊故鄉啊,有時我恨你,有時我怨你,
當我無法奔向你!
而終究我只有愛你,愛你——
更深更深的愛你啊!
故鄉啊,我喚你的名字,我寫你的名字,
而你是聽不到的,你也看不到我的詩。
但終究我只有愛你啊愛你,
因為我血管里呀也有你的血液。
4.臺灣同胞思念祖國的詩歌
念故鄉高準是永恒的情人在夢里飄渺,是生我的母親卻任我漂泊,故鄉啊,我的故鄉是中國。
自從我有了知覺,故鄉啊,我讀你的名字,聽你的名字,我喚你的名字,寫你的名字,一萬、二萬、三萬——多少萬遍了呀!你的名字就是光彩與驕傲,你的名字就是美麗與榮耀,但我卻見不到你的容貌。自從我開始尋找,幕外有幕,墻外有墻,波濤之外還有波濤。
而血管中是你的血液,故鄉啊,楓樹上有你的叮嚀,西風里可能送來燕子的歌謠?有時我夢中見到你——那木橋成了鋼橋,那小路成了鐵道,那原野上百花齊放。你歌著,唱著,騎著白馬,馳騁在高原,呼喝云風!啊,我多么高興,奔著向你,惟恐你不受我卑微的奉獻。
春天窗外下著細雨,那楊柳是否已青青?那遍野的桃花杏花,可耀亮著誰的眼睛?誰的眼睛可看到那江南草長?誰可看到清明時節的汴梁?誰可又看到長安的月亮?誰的纖纖素手,能采桑于綠水之陽?啊故鄉啊,有時我恨你,有時我怨你,當我無法奔向你!而終究我只有愛你,愛你——更深更深的愛你啊!故鄉啊,我喚你的名字,我寫你的名字,而你是聽不到的,你也看不到我的詩。但終究我只有愛你啊愛你,因為我血管里呀也有你的血液。
5.用現代歌唱古詩詞
鄧麗君有好多歌都是唱的古詩詞詩詞 歌名蘇軾.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xywh/zy/zxs/musics/ymr.mp3李煜.烏夜啼 胭脂淚:8005/cz2005/05/denglijun/tgqr2_15n.rm歐陽修.生查子 人約黃昏后.cn/music/D/2004817/21613/81814.Wma辛棄疾.丑奴兒 欲說還休/QDTLHGQ.mp3鄧麗君《淡淡幽情》專輯是她個人演藝事業處于顛峰時期的經典之作,也是她親身參與策劃的第一張唱片。
十二首歌均選自宋詞名作,是經過了上千年歷史檢驗的文學精品,配上現代流行音樂后,由鄧麗君用她與生俱來的幽幽情懷唱出來,典雅、莊重又溫柔、多情,頗具唐宋風范。胭脂淚[鄧麗君]欲說還休[鄧麗君]有誰知我此時情[鄧麗君]相看淚眼[鄧麗君]萬葉千聲[鄧麗君]思君[鄧麗君]人約黃昏后[鄧麗君]清夜悠悠[鄧麗君]幾多愁[鄧麗君]芳草無情[鄧麗君]獨上西樓[鄧麗君]但愿人長久[鄧麗君]《淡淡幽情》的專輯,其中收錄了李煜的《相見歡》(無言獨上戲樓),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范仲淹的《蘇幕遮》(碧云天,黃葉地),秦少游的《桃園憶故人》(玉樓深鎖多情種),聶勝瓊的《鷓鴣天》(玉慘花愁出鳳城),李煜的《烏夜啼》(林花謝了春紅)和《虞美人》,歐陽修的《玉樓春》(別后不知君遠近),朱淑真的《生查子》(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柳詠的《雨霖鈴》,辛棄疾的《丑奴兒》(少年不識愁滋味),李之儀的《卜算子》(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等,有臺灣名聲卓著的曲作家古月、劉家昌、翁清溪、陳楊等譜曲,曲與詞可謂珠聯璧合,相得益彰,是這張專輯成為現代音樂史上足以傳頌的極品,《音像世界雜志》曾將該片評為“十張最適合在夜晚用心聆聽的專輯”。
后來王菲翻唱了《但愿人長久》,那倒是對這首古典佳作現代版詮釋了。專 輯 名 稱: 綠蓑衣歌 手: 楊小琳語 言: 國語唱 片 公 司: 雨果發 行 日 期: 2005-6-11◆ 曲目介紹 ◆“綠蓑衣”是選用了10首中國古詩詞,加以重新配樂創作“新唱”。
“綠蓑衣”所選的中國古詩詞,包括有《詩經 王風》中的《采葛》,漢樂府《柏和曲》中的《江南》,唐朝張志和的《漁歌子》,后唐李煜的《鳥夜啼》,至于李之儀的《卜算子》,歐陽修的《生查子》,晏殊的《浣溪沙》,李清照的《一剪梅》就更是傳誦千古,不少名句至今流傳不衰。楊小琳的歌唱風格,堪稱奇特,細聽之下可以找到不少歌手的零碎影子,有外國的,有中國的,這些影子在不同歌曲中有不同的明顯程度,她的歌聲能夠將不同的影子很自然地融合,全無斧鑿,很鮮明地形成了自己的的獨特風格,這種風格具有豐富的色彩變化,聲音帶有豐富而直接地刺激到聽者的情緒,掀起共鳴,最明顯的是她在這張專輯中所唱的《相思意》、《隔三秋》、《吹裙帶》等歌曲。
◆ 曲目 ◆01相思意02人約黃昏03隔三秋04留人醉05綠蓑衣06江南07獨徘徊08吹裙帶09心悠然10卻上心頭-慢板11卻上心頭送別 (長亭外,古道邊) (李叔同) - 童聲合唱憶江南 - 陳俊華釵頭鳳 - 張也九張機 - 《射雕英雄傳》插曲(瑛姑)滿江紅(岳飛) - 楊洪基(上學的時候學過的歌曲)滾滾長江東逝水 - 揚洪基(三國演義插曲) 出自楊慎《臨江仙》電視劇《紅樓夢》里的歌曲都是原著里的詩詞/cgi-bin/bbs/view?forum=granger&message=30592紅樓夢曲(引子)分骨肉好了歌紅豆曲晴雯歌枉凝眉序曲紫菱洲歌秋窗風雨夕題帕三絕嘆香菱聰明累葬花吟月滿西樓 - 演唱:安雯《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輪回樂隊)《胡笳十八拍》/蔡文姬(張靜嫻演唱)烽火揚州路(辛棄疾) - 輪回樂隊佳人曲 - 章子怡憶江南 - 李涵 (白居易的三首[憶江南]詞中的前兩首)雨霖鈴 - 包美圣 (/shj/gsxc.htm)西江月·問訊湖邊春色 - 張孝祥蘇南道情 - 于淑珍演唱**詩詞歌曲:浪淘沙·北戴河(韋唯演唱)楓橋夜泊(趙志剛演唱)楓橋夜泊[張繼][廣州交響樂團女聲合唱]范仲淹的《蘇幕遮》(姜嘉鏘演唱)短歌行(電視劇《三國演義》歌曲《孔雀東南飛》(屠洪剛)《但愿人長久》(黃紅英演唱)中國古詩詞歌曲:http://www.myscore.org/gsc.htm。
6.關于臺灣方面的詩歌
熱血頌 對于臺灣,我不想說什么,事實上,已經無話可說. 如果鮮血可以解決問題, 我原意用自己的血鋪平一條道路 而且我相信,如果需要,許許多多的人會選擇和我同樣的道路.. 我們愛我們的國家,即使他貧窮,即使他弱小, 而現在,我們的國家一天天在強大,于是,我們更加有了熱愛他的理由, 熱愛如斯,又如何忍坐看主權被凌辱,國土被侵犯. 深夜于聽風閣,心潮澎湃,做詩數首,自勵勵人. 1 我曾經是貧窮,我曾經是苦難, 我曾經是哀鴻遍野,我曾經是妻離子散. 歷史在那里, 說他遙遠, 我卻只感覺到了,一個瞬間. 五十年,是的,五十年. 足以讓英雄,伴鐵戟鋼槍, 醉倒山河之畔, 足以讓豪杰,沙場飲血, 笑傲眾峰之顛. 足以讓勇者,前仆后繼, 飛蛾撲火那般. 足以讓志士,生死相隨, 只為一個信念. 五十年,是的,五十年. 多少的夢,承載不變. 多少的愁,化解不堪. 多少的金戈鐵馬,化作繞指柔纏, 多少的深閨幽夢,統統繞梁無端. 孩子們已經老去, 孩子們的孩子依舊熱情如咆哮火山. 我聽得到他們的苦悶, 更感受的到他們的吶喊. 那發自心靈深處的吶喊: 報我國家,護我河山. 其實在我,一切的一切,都很短暫. 畢竟我是歷史,畢竟我是不朽, 畢竟我是浩浩蕩蕩的五千年. 從堯舜開始,直到明結清斷. 我默默注視著中華民族的演變. 他們叫我,母親. 是的, 我的乳汁,甜美清甘. 我的汗水,成就富饒肥沃土地大片大片, 我的身體,嶙峋骨架,肌肉脈絡,構建成萬里雄關. 護衛著寶貝們, 逆境中勇往直前. 還記得一個神話的破滅, 還記得劃出的新起跑線. 還記得那瞬間的親緣割斷, 還記得此后的血流一片. 隔著海峽,我的孩子們頷首期盼, 同為炎黃子孫的根,同流華夏兒女的汗, 縱使有著隔海相望的距離, 難道就可以把我們生生拆散. 我龐大的身軀, 不能容忍這樣的分散. 九百六十萬, 是的,九百六十萬, 輾轉,前緣, 奔流,不斷. 是鮮血創造了咆哮的巨響, 是歸屬編排了命運的變遷, 我聲聲呼喚, 臺灣, 我的孩子 不管走到哪里, 我們始終,血脈相連. 2 千年驚變,世紀之交, 拱衛神州,邊陲一島。
寫盡歷史的筆力, 滲透史書的視角。 仲謀海船渡,鄭和風雨搖, 天外斜陽正,成功驅夷苗. 還記否, 人煙荒蕪時的一奶同胞。
相煎何急,煮豆燃燒? 為什么一個中華, 偏要生生拆散成隔海遙遙? 為什么一個祖先的后代, 滿口夷語大街上狂笑? 為什么千年的文化底蘊, 偏要洋字于前,不完不了? 為什么又有認賊作父,骨肉相殘 只為富貴榮華的心如刀絞。 有些人, 活著不如死掉, 有些人, 早已經忘卻了祈禱, 有些人, 在世態萬千中墜入魔道, 有些人, 甘愿拋棄人的尊嚴,只為順從魔鬼的征招。
我與奔雷一起咆哮, 不讓烏云遮住了燦爛陽光的微笑。 我與閃電共同舞蹈, 阻攔黑暗剝奪大地的燃燒。
我為鐵,我為血, 只為架起一座橋, 化作兩岸的統一圖標。 我為刀,我為劍, 將紅星閃耀過寶島, 用叛徒的鮮血當作祭奠的微薄分毫。
今日生銹否? 成吉思汗的弓馬刀鞘, 明昔書香飄? 武穆遺書的韜略經要。 中華兒女的英姿, 不在一個小小的孤島, 因為他自始至終,直到永遠, 始終會在母親的懷抱。
將船買酒的閑來垂釣, 乘舟日邊的心似狂潮. 龍泉笑傲的伴風舞蹈, 乾坤挽回的一筆青毫. 讓熱血沸騰于西西里島, 讓聲音回蕩遍謬斯神廟, 讓鮮花綻放過白令海峽, 讓紅旗飄蕩在天涯海角。 如斯,如是, 不只是心思的狂飆, 如斯,如是, 定然現實于不遙遠的明朝. 3 一枕強國夢, 幾十載風風雨雨的憂心忡忡, 一顆富國心, 終成了黃土埋身的荒郊野冢. 劍影如虹,飛梭長空, 英雄末路斜陽遠, 豪情滿腔自珍重. 今日回想, 前塵夢中. 如徐徐清風,吹過后漣漪波動. 如散淡流沙,沉鵝毛后生機未窮. 無數人走過, 慷慨赴義的道路,從從容容, 無數人飄過, 舍身為國的湍急河流,恨煞水神共工. 無數人看過, 戰友噴溢鮮血的慘烈,愈發革命銘記心中. 無數人試過, 將生命置于不測的絞盤, 讓地獄烈火焚燒盡殘軀的霧氣蒙蒙. 偏生一個黨國, 與民眾的安危疾苦, 末路形同. 偏叫一個中正, 與躋身強國的夢想, 互不相容. 難不成都是命. 注定中華兒女的磨難, 要這般經久. 前輩有靈, 豈能不俗世眷戀,難忘凡塵色色空空. 后人回首,終難控扼腕長嘆,垂足頓胸. 血濺軒轅臺邊的中華鼎柱, 淚灑雨花石畔的國父遺風. 人們用夢祭奠前輩的英靈, 前輩用淚怒斥不肖子孫的害世劣行. 這般無恥, 百年后的地底相逢, 你還有面目眼睜心動? 我恨,我痛, 我恨,我痛!! 4 對小屋一間海天, 聽西風吹向誰邊? 金門島,和清燈燭影并入幽夢, 模糊中不知誰人唱,歸家難聲聲斷人肝膽。
廈門的冬天, 微冷中分外天地寬, 隱約隔岸, 爆竹聲聲脆響,卻是一脈同源, 風情不變,山水流轉, 高山流水緣何要曲高和寡地流傳, 竹林神韻,魏晉風流的一曲高歌, 聆聽的分明是一國的兩面。 仰天長嘆, 同一片銀河星漢, 恰似說,牽牛織女, 迢迢皎皎,寂寞寡歡。
形同母子,更或情戀 多情似這般, 天意為何要折反? 想,也休怨, 痛,也休怨, 一腔熱血,勤撒勤換, 朝夕肅穆,對景何堪? 曾幾憶竭石東立,海天一線, 截江斷流,挪山移海, 看我豪邁依如前, 5 吹不盡萬里冰霜,雪撒江國。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臺灣人唱古詩詞(贊美寶島臺灣的小詩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