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關康馨乃詩句(含有寓意)
關于康乃馨的詩句:
兒在千里讀書忙,每當孤燈倍思鄉。
夢中寄送乃馨去,感望爺娘共福康。
王安石有詩言:
退公詩酒樂華年,欲取幽芳近綺筵。
種玉亂抽青節瘦,刻繒輕染絳花圓。
風霜不放飄零早,雨露應從愛惜偏。
已向美人衣上繡,更留佳客賦嬋娟。
寓意:
康乃馨,大部分代表了愛,魅力和尊敬之情,紅色代表了愛和關懷。粉紅色康乃馨傳說是圣母瑪利亞看到耶穌受到苦難流下傷心的淚水,眼淚掉下的地方就長出來康乃馨,因此粉紅康乃馨成為了不朽的母愛的象征。與玫瑰所不同的,康乃馨代表的愛表現為比較清淡和溫馨,適于形容親情之愛,所以兒女多獻康乃馨給自己的雙親。
2.帶楊的寓意好的詩句
1、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長恨歌》)
2、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錢塘湖春行》)
3、楊柳岸,曉風殘月。
(《雨霖鈴.寒蟬凄切》)
4、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5、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涼州詞二首.其一》)
6、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村居》)
7、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絕句.古木陰中系短蓬》)
8、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
(《竹枝詞二首.其一》)
9、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
(《送別》)
10、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采薇》)
3.古詩中的象征意義橋,馬,門,柳絮,風,劍,河最好舉個例子,好的
每首詩都是不同的,但是大部分“橋”和“路”都跟離愁別緒有關系,都是旅人的憂傷寄托了對家鄉的思念, 如枯藤老樹昏鴉,古道西風瘦馬,小橋流水人家,而《楓橋夜泊》詩中的“江楓漁火對愁眠”“馬”這個意向一般是比較蒼涼古勁的或者是奮進昂揚的因為古人認為龍和馬很多地方是互通的,這個要么是寫沙場征戰要么寫個人壯志報負,如“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顯然已經寫到了邊地傍晚行軍的情景,斯須九重真龍出,一洗萬古凡馬空,“真龍”指的就是馬.“柳絮”和“浮萍”這個用的更是多了,柳絮的飄浮不定,常作愁緒的象征.宋賀鑄《青玉案》:“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有時也感嘆個人身世漂泊只用,不一而同,得看具體的。
4.古詩詞里倚闌干有什么特殊寓意
闌干即欄桿,倚欄桿你要看具體的語境才好確定具體的寓意。李白的清平調里有“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這里的倚闌干只是表示一個位置,意思是:什么能夠排解君王的憂愁呢,只有沉香亭北邊靠著欄桿的牡丹花,牡丹花比喻的是楊貴妃。這里的倚闌干沒有特殊的寓意。但是闌干作為一個意象在詩詞中出現往往含義是很豐富的,如“把吳鉤看了,把欄桿拍遍”則很傳神地表現詞人復雜矛盾失望而又急切的心理。這里寫出心里的其實也不是闌干二字,卻只是動作,之所以把心理寫得如此傳神全在動作看了和拍遍上,而闌干只是作為這個動作的承載,假使詞人身在一片竹林,那么寫成“把竹子拍遍”也是能夠寫出那種復雜心理的。所以“倚闌干”的關鍵還是在“倚”這個動作上,我們可以想象這樣的場景:一個人依靠著闌干,神情憂郁地望著遠方。我們關注的就不再是闌干也不再是倚那個動作了,我們肯定會思考這個人心里在想些什么。
所以我建議你首先可以舉出一些帶“闌干”或者“倚闌干”詩詞,來說明它在一些特殊語境里的含義。你還可以適當的總結一下這些含義和它所適用的藝術形象。然后你可以談談關于闌干的動作,倚闌干有怎樣的藝術特色,適用于怎樣的藝術形象,拍闌干又與倚闌干有什么區別,同樣的還可以有撫闌干、敲闌干、踢闌干。這些動作紛紛有什么不同,可以表現什么樣的形象,從而表達怎樣的感情。通過這些動作再回看“倚闌干”的獨特,它的妙處,它的細膩傳神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