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862kg"></td>
  • <td id="862kg"><option id="862kg"></option></td>
  • 登雨花臺 魏禧

    登雨花臺原文:

    生平四十老柴荊,此日麻鞋拜故京。
    誰使山河全破碎?可堪翦伐到園陵!
    牛羊踐履多新草,冠蓋雍容半舊卿。
    歌泣不成天已暮,悲風日夜起江生。

    登雨花臺翻譯及注釋

    翻譯
    四十年來,甘守貧困度殘生,
    腳穿麻鞋,此日登臺望舊京。
    滿目破碎,大好河山誰摧毀?
    一腔悲憤,園陵松柏竟凋零!
    牛羊踐踏,大片春草變狼籍,
    車馬馳騁,半是舊官顯驕橫。
    暮色蒼茫,欲哭無淚殘陽斜,
    悲風獵獵,吹起大江嗚咽聲。

    注釋
    ①老柴荊:老于茅屋,表示甘守貧賤。
    ②園陵:指南京鐘山的明太祖朱元璋墓。
    ③冠蓋:官僚們的官服車蓋。雍容:華貴的樣子。

    登雨花臺鑒賞

    雨花臺是坐落在南京城南的一處名勝,登高遠眺,諸景諸色,盡收眼底。南京曾是明代建國之初的都城,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墓就在南京鐘山之上;南明福王朝廷也曾建都于此。詩人登上雨花臺,舉目四望,不禁感嘆萬分。開頭兩句不禁點名了詩人的布衣身份,而且還隱含著一股豪氣。魏禧在明亡之后,絕意仕進。清統治者為籠絡文士,曾詔舉博學鴻詞,他拒絕應試,因此年至四十,仍甘心老于茅屋。“麻鞋”乃鄉間野老所穿,杜甫曾以“麻鞋見天子,衣袖露兩肘”的詩句表示對唐王朝的耿耿忠心。在山河破碎、江山易主的時刻,魏禧以“此日麻鞋拜故京”表達了更為深沉濃重的情感。

    三、四兩句詩人心頭的怒火陡然升起,詩人發出了激憤的責問:究竟誰是國家滅亡的罪魁禍首?表現了詩人對禍國殃民者的仇恨和對歷史的反思。“全破碎”的“全”字含義深刻。金甌破碎,竟然無一可以幸免,而且是在極為短暫的時間內遭到了迅速覆滅的命運。福王朱由崧即位南京之后,閹黨余孽馬士英等把持了朝政,不積極備戰,以圖恢復,反而倒行逆施,大興土木,恣意荒淫,遂使山河全部為清所有。戰火遍地,四處瘡痍,甚至明朝開國皇帝的陵墓也難逃厄運。這實在是令人難以容忍的奇恥大辱,詩人用“可堪翦伐到園陵”表達了痛心疾首的義憤之情。其中有對斷送國家者的鞭撻,也有對異族入侵者的控訴。

    五、六兩句詩人內心的怒火轉化為憎惡怨恨,從而使全詩的內蘊更加深邃和豐富。“牛羊踐履”既是實寫眼前景,又是對異族侵略者的微妙譏諷。作為剛從游牧部族進入關內的清人,牛羊的踐踏錦繡江山,就如同他們的鐵蹄在蹂躪著大江南北。“多新草”三字含義深長,形象地描繪出了被牛羊踐踏的田園一片荒蕪,只有野草時時更新的景況,黎民百姓的悲慘處境也就可想而知了。與此相對的卻是雍容華貴的官府車蓋,前呼后擁,招搖過市。更令人觸目驚心者還是“半舊卿”三字,那些曾在明朝為官為宦的權貴們,在異族入侵著面前卑躬屈膝,側姿求媚,腰身又變成了當朝的新貴。他們毫無民族氣節,不顧國家生死危亡,只知追求個人安樂,不正是這些民族敗類葬送了明代的江山嗎?這就與上一聯“誰使山河全破碎”緊緊呼應起來。“冠蓋雍容”與詩人“柴荊”“麻鞋”的身份相映襯,表露出“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之意,詩人強烈的民族氣節也就愈加分明。“多新草”與“半舊卿”,一新一舊,新草遮蓋的是舊日山河,舊卿卻扮演了新貴的角色。由此不難見出詩人錘字煉句之功。

    最后兩句,詩人在雨花臺上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滿腹的悲憤還未傾吐干凈,不覺暮色已經降臨。作者的真摯情感甚至打動了天地萬物,只見凄風悲號,江水痛哭,日夜不息。正所謂“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情溢于海”,達到了“感天地、泣鬼神”的程度。全詩也就在這悲風聲中收束。

    登雨花臺作品背景

    魏禧是一位極富民族氣節的文人。他生于明末,明亡后,與兄際瑞、弟禮隱居翠微山,筑室號“易堂”,授徒著述,有“寧都三魏”之稱,又與彭士望等稱“易堂九子”,而以禧之文名為最著。他深懷亡國之痛,在《許秀才傳》中沉痛地說:“禧亦故諸生,方偷活浮沉于時,視二許能不愧死入地哉?”他的散文多表彰抗敵殉國和堅守志節之士,他的詩歌多抒寫故國之寺和國破之悲。這首《登雨花臺》詩就表達了他對明清易代的傷感哀痛。

    此詩作于1663年(康熙二年),據明亡已二十年。作為長期隱居故鄉的遺民詩人,魏禧四十歲時來到舊京南京,登上今中華門外的雨花臺,仍感慨萬千,寫下這首七律。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登雨花臺 魏禧

    明清

    官橋柳色 朱栴

    閱讀(128)

    官橋柳色原文:橋北橋南千百樹,綠煙金穗映清流。青閨娟眼窺人過,翠染柔絲帶雨稠。沒幸章臺成別恨,有情灞岸管離愁。塞垣多少思歸客,留著長條贈遠游。官橋柳色注釋①這首詩選自《宣德寧夏志》。“官橋柳色”是朱栴刪修的西夏八景之一。官橋,原詩

    明清

    游云居懷古 真可

    閱讀(151)

    游云居懷古原文:千尺盤桓到上方,云居蕭索實堪傷。趙州關外秋風冷,佛印橋頭夜月涼。唐宋碑題文字古,蘇黃翰墨蘚苔蒼。最憐清凈金仙地,返作豪門放牧場。游云居懷古注釋①千尺:云居山真如寺海拔在八百米以上,此為概數。盤桓:此處意為盤旋,指山路曲折

    明清

    代父送人之新安 陸娟

    閱讀(154)

    代父送人之新安原文:津亭楊柳碧毿毿,人立東風酒半酣。萬點落花舟一葉,載將春色過江南。代父送人之新安注釋毿毿(sānsān),形容柳條細長柔軟。 代父送人之新安鑒賞題中“代父”當指代父親作送別詩,不是代父送客。“新安”是歙州(今安徽歙縣)的別

    明清

    錦堂春·半壁橫江矗起 歸莊

    閱讀(127)

    錦堂春·半壁橫江矗起原文:半壁橫江矗起,一舟載雨孤行。憑空怒浪兼天涌,不盡六朝聲。隔岸荒云遠斷,繞磯小樹微明。舊時燕子還飛否?今古不勝情。錦堂春·半壁橫江矗起注釋1、燕子磯:在江蘇南京附近之觀音山。山上有石,俯瞰大江,形如飛燕,故名。2、

    明清

    謁金門·春欲去 施紹莘

    閱讀(134)

    謁金門·春欲去原文:春欲去,如夢一庭空絮。墻里秋千人笑語,花飛撩亂處。無計可留春住,只有斷腸詩句。萬種消魂多寄與:斜陽天外樹。謁金門·春欲去注釋①謁金門:詞牌名。原唐教坊曲名。重頭四十五字,仄韻。又名“醉花春”、“出塞”、“空相憶”

    明清

    書項王廟壁 王象春

    閱讀(149)

    書項王廟壁原文:三章既沛秦川雨,入關又縱阿房炬,漢王真龍項王虎。玉玦三提王不語,鼎上杯羹棄翁姥,項王真龍漢王鼠。垓下美人泣楚歌,定陶美人泣楚舞,真龍亦鼠虎亦鼠。書項王廟壁注釋① “三章”句:漢·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記載:劉邦進入秦川

    明清

    原州九日 趙時春

    閱讀(126)

    原州九日原文:秋聲咽塞笳,邊氣肅霜華。九日登高處,群山入望賒。蒼蒹仍碧水,綠酒對黃花。鴻鵠歸何處,長天空落霞。原州九日注釋①這首詩選自《宣統固原州志》。原州,北魏至唐代州名。治今固原市原州區城關。北魏正光五年(524年)始置,因治高平城,蓋

    明清

    青玉案·庭下石榴花亂吐 文征明

    閱讀(157)

    青玉案·庭下石榴花亂吐原文:庭下石榴花亂吐,滿地綠陰亭午。午睡覺來時自語,悠揚魂夢,黯然情緒,蝴蝶過墻去。骎骎嬌眼開仍,悄無人至還凝佇。團扇不搖風自舉,盈盈翠竹,纖纖白苧,不受些兒暑。青玉案·庭下石榴花亂吐注釋①亭午:正午。②骎骎:形容眼光

    明清

    念奴嬌·春雪詠蘭 陳子龍

    閱讀(154)

    念奴嬌·春雪詠蘭原文:問天何意,到春深、千里龍山飛雪?解佩凌波人不見,漫說芷珠宮闕。楚殿煙微,湘潭月冷,料得都攀折。嫣然幽谷,只愁又聽啼鴃。當日九畹光風,數莖清露,纖手分花葉。曾在多情懷袖里,一縷同心千結。玉腕香銷,云鬟霧掩,空贈金跳脫。洛濱

    明清

    少年游·紅稠綠暗遍 楊慎

    閱讀(177)

    少年游·紅稠綠暗遍原文:紅稠綠暗遍天涯,春色在誰家?花謝人稀,柳濃鶯懶,煙景屬蜂衙。日長睡起無情思,簾外夕陽斜。帶眼頻移,琴心慵理,多病負年華。

    明清

    蚊對 方孝孺

    閱讀(122)

    蚊對原文:天臺生困暑,夜臥絺帷中,童子持翣飏于前,適甚就睡。久之,童子亦睡,投翣倚床,其音如雷。生驚寤,以為風雨且至也。抱膝而坐,俄而耳旁聞有飛鳴聲,如歌如訴,如怨如慕,拂肱刺肉,撲股面。毛發盡豎,肌肉欲顫;兩手交拍,掌濕如汗。引而嗅之,赤血腥然也。大

    明清

    畫堂春·雨中杏花 陳子龍

    閱讀(151)

    畫堂春·雨中杏花原文:輕陰池館水平橋,一番弄雨花梢。微寒著處不勝嬌,此際魂銷。憶昔青門堤外,粉香零亂朝朝。玉顏寂寞淡紅飄,無那今宵。畫堂春·雨中杏花注釋①青門:漢長安東南門,本名霸城門,因其色青,故俗稱為青門。②玉顏:指杏花。③無那:無奈。

    明清

    田家·田家無所求 劉基

    閱讀(159)

    田家·田家無所求原文:田家無所求,所求在衣食;丈夫事耕稼,婦女攻紡績,侵晨荷鋤出,暮夜不遑息。飽暖匪天降,賴爾筋與力。租稅所從來,官府宜愛惜。如何恣刻剝,滲漉盡涓滴。怪當休明時,狼藉多盜賊。豈無仁義矛,可以彌鋒鏑。安得廉循吏,與國共欣戚,清心罷

    明清

    點絳唇·春日風雨有感 陳子龍

    閱讀(171)

    點絳唇·春日風雨有感原文:滿眼韶華,東風慣是吹紅去。幾番煙霧,只有花難護。夢里相思,故國王孫路。春無主!杜鵑啼處,淚灑胭脂雨。點絳唇·春日風雨有感翻譯及注釋翻譯美麗的春光映入眼簾,春日東風總是將繁花吹散。幾重煙雨朦朧,只有這些嬌弱的花

    明清

    登金陵雨花臺望大江 高啟

    閱讀(124)

    登金陵雨花臺望大江原文:大江來從萬山中,山勢盡與江流東。鐘山如龍獨西上,欲破巨浪乘長風。江山相雄不相讓,形勝爭夸天下壯。秦皇空此瘞黃金,佳氣蔥蔥至今王。我懷郁塞何由開,酒酣走上城南臺;坐覺蒼茫萬古意,遠自荒煙落日之中來!石頭城下濤聲怒,武

    詩詞

    描寫雨花臺詩句

    閱讀(198)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描寫雨花臺詩句,內容包括描寫雨花臺的詩句,求關于雨花臺的歇后語和詩句.越多越好,關于雨花臺的詩。南京雨花臺的黃昏 (作者:金祥孔 2005年)一抹夕陽 灑在雨花臺上 投下一道道銳利的陰影 很像當年日軍步步進逼南京時 標在作戰

    詩詞

    描寫雨花臺景色的詩句

    閱讀(132)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描寫雨花臺景色的詩句,內容包括描寫雨花臺的詩句,求關于雨花臺的歇后語和詩句.越多越好,關于雨花臺的詩句。南京雨花臺的黃昏 (作者:金祥孔 2005年)一抹夕陽 灑在雨花臺上 投下一道道銳利的陰影 很像當年日軍步步進逼南京時

    詩詞

    描寫雨花臺的詩句

    閱讀(172)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描寫雨花臺的詩句,內容包括關于雨花臺的詩,求關于雨花臺的歇后語和詩句.越多越好,描寫雨花臺的詩句。1崇崗跋馬晚春情,憑覽遺臺觸概情.便果云光致花雨,可能末路救臺城.聞道文樞問病由,雨花摩詰座無留.法師便果誠能致,已落人間

    詩詞

    關于雨花臺的詩句

    閱讀(157)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關于雨花臺的詩句,內容包括關于雨花臺的詩,求關于雨花臺的歇后語和詩句.越多越好,描寫雨花臺的詩句。1崇崗跋馬晚春情,憑覽遺臺觸概情.便果云光致花雨,可能末路救臺城.聞道文樞問病由,雨花摩詰座無留.法師便果誠能致,已落人間

    詩詞

    有關雨花臺的詩句

    閱讀(257)

    誰知道有關南京雨花臺的詩句 清乾隆皇帝游雨花臺時所題詩句的碑刻-乾隆御碑。 乾隆弘歷是位心懷大志,胸有謀略,且瀟灑飄逸,風流倜儻的皇帝。他即位后,承襲了他祖父康熙大帝的遺業。 康熙帝曾六下江南,以鞏固對漢地的統治,乾隆帝自稱效法皇祖,

  • <td id="862kg"></td>
  • <td id="862kg"><option id="862kg"></option></td>
  • 狼友av永久网站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