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古詩贊美長江和泰山的詩句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
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思量意。
1、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王維《漢江臨眺》)
2、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蘇軾《赤壁懷古》)
3、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黃鶴樓送孟浩 然之廣陵》)
4、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到此回。(李白《望天門山》)
5、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泰山吟
李白
四月上泰山,
石平御道開,
六龍過萬壑,
澗谷隨縈回。
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孔子
泰山吟
[晉] 陸機
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
峻極周一遠,層云郁冥冥。
梁父亦有館,蒿里亦有亭。
幽岑延萬鬼,神房集百靈。
長吟泰山側,慷慨激楚聲。
游泰山
李白
其一
四月上泰山 石屏御道開
六龍過萬壑 澗谷隨縈回
馬跡繞碧峰 于今滿青苔
飛流灑絕巘 水急松聲哀
北眺崿嶂奇 傾崖向東摧
洞門閉石扇 地底興云雷
登高望蓬瀛 想象金銀臺
天門一長嘯 萬里清風來
玉女四五人 飄搖下九垓
含笑引素手 遺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 自愧非仙才
曠然小宇宙 棄世何悠哉
其二
清曉騎白鹿 直上天門山
山際逢羽人 方瞳好容顏
捫蘿欲就語 卻掩青云關
遺我鳥跡書 飄然落巖間
其字乃上古 讀之了不閑
感此三嘆息 從師方未還
其三
平明登日觀 舉手開云關
精神四飛揚 如出天地間
黃河從西來 窈窕入遠山
憑崖覽八極 目盡長空閑
偶然值青童 綠發雙云鬟
笑我晚學仙 蹉跎凋朱顏
躊躇忽不見 浩蕩難追攀
其四
清齋三千日 裂素寫道經
吟誦有所得 眾神衛我形
云行信長風 颯若羽翼生
攀崖上日觀 伏檻窺東溟
海色動遠山 天雞已先鳴
銀臺出倒景 白浪翻長鯨
安得不死藥 高飛向蓬瀛
其五
日觀東北傾 兩崖夾雙石
海水落眼前 天光遙空碧
千峰爭攢聚 萬壑絕凌歷
緬彼鶴上仙 去無云中跡
長松入云漢 遠望不盈尺
山花異人間 五月雪中白
終當遇安期 于此煉玉液
其六
朝飲王母池 暝投天門關
獨抱綠綺琴 夜行青山間
山明月露白 夜靜松風歇
仙人游碧峰 處處笙歌發
寂靜娛清暉 玉真連翠微
想象鸞鳳舞 飄搖龍虎衣
捫天摘匏瓜 恍惚不憶歸
舉手弄清淺 誤攀織女機 明晨坐相失 但見五云飛
2.描寫長江,黃河,泰山的詩句是什么
玄宗天寶四年,杜甫來到了泰山腳下,在這里,杜甫留下了他那首詠贊泰山的那首詩篇《望岳》,而這首詩,在歷代詠贊泰山的詩歌中,力壓群才,堪稱千古絕唱: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分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會當陵絕頂,一覽眾山小。《游泰山》李白其一四月上泰山 石屏御道開六龍過萬壑 澗谷隨縈回馬跡繞碧峰 于今滿青苔飛流灑絕巘 水急松聲哀北眺崿嶂奇 傾崖向東摧洞門閉石扇 地底興云雷登高望蓬瀛 想象金銀臺天門一長嘯 萬里清風來玉女四五人 飄搖下九垓含笑引素手 遺我流霞杯稽首再拜之 自愧非仙才曠然小宇宙 棄世何悠哉其二清曉騎白鹿 直上天門山山際逢羽人 方瞳好容顏捫蘿欲就語 卻掩青云關遺我鳥跡書 飄然落巖間其字乃上古 讀之了不閑感此三嘆息 從師方未還其三平明登日觀 舉手開云關精神四飛揚 如出天地間黃河從西來 窈窕入遠山憑崖覽八極 目盡長空閑偶然值青童 綠發雙云鬟笑我晚學仙 蹉跎凋朱顏躊躇忽不見 浩蕩難追攀其四清齋三千日 裂素寫道經吟誦有所得 眾神衛我形云行信長風 颯若羽翼生攀崖上日觀 伏檻窺東溟海色動遠山 天雞已先鳴銀臺出倒景 白浪翻長鯨安得不死藥 高飛向蓬瀛其五日觀東北傾 兩崖夾雙石海水落眼前 天光遙空碧千峰爭攢聚 萬壑絕凌歷緬彼鶴上仙 去無云中跡長松入云漢 遠望不盈尺山花異人間 五月雪中白終當遇安期 于此煉玉液其六朝飲王母池 暝投天門關獨抱綠綺琴 夜行青山間山明月露白 夜靜松風歇仙人游碧峰 處處笙歌發寂靜娛清暉 玉真連翠微想象鸞鳳舞 飄搖龍虎衣捫天摘匏瓜 恍惚不憶歸舉手弄清淺 誤攀織女機明晨坐相失 但見五云飛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李白《望廬山瀑布》卜算子【宋】李之儀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
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抒懷》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杜甫《登高》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李白《送孟浩然至廣陵》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門山》山隨平野盡,江入大江流 (李白《渡荊門送別》** 水調歌頭·游泳才飲長江水,又食武昌魚。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
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今日 得寬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風檣動,龜蛇靜,起宏圖。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云雨,高峽出平湖。
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飲湖上初晴后雨(作者:蘇軾)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其他: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仲夏夜之夢垂柳依依西湖暖風醉游人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水光瀲艷晴偏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船頭研鮮細縷縷,船尾炊玉香浮浮映山黃帽璃頭肪,夾道青煙雀尾爐更多西湖的詩句,詳見:/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2195宋鄭清之有詩句云:“徑行塔下幾春秋,每恨無因到上頭”。
六和塔蘇東坡曾有“溪山處處皆可廬,最愛靈隱飛來峰”的詩句。我即興寫了一首詩:“小雨淡霧景朦朧,游船輕入西湖中。
碧波方圓五公里,滿湖詩句惹秋風。”宋代大詩人蘇東坡的佳作更具神韻和特色。
他寫道:“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洪的這首七絕,“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山影送斜輝/波光迎素月”“市聲到海迷紅霧,花氣漲天成彩云。一代繁華如昨日,御街燈火月紛紛。”
元代詩人薩都刺描寫杭州清河坊的詩句,杭州樓外樓菜館“西湖醋魚何時美,獨數杭州樓外樓”。有詩人留下詩句:“西湖西畔天外天,野味珍饈里鮮,他日腰纏三萬貫,看舞越姬學醉仙。”
孟浩然有《與顏錢塘登樟亭望潮作》一首詩:百里聞雷震,鳴弦暫輟彈。府中連騎出,江上待潮觀。
照日秋空迥,浮天渤解寬。驚濤來似雪,一座凜生寒。
南宋楊萬里曾留下:“海潮也怯桐紅凈,不遣潮頭過富春”的詩句。宋代曾在富陽石頭山(今鸛山)設觀濤所;而元代楊維楨“風送江聲萬里潮”正是在這一帶的記載;清代陳子瀾《恩波橋詩》又有“山水繞城春作漲,江濤入海夜通潮”之作。
北宋劉克莊有“惟有浙江潮事好,肯隨逐客到嚴州”;南宋謝翱又有“潮信到嚴灘”的詩句(這里所指的嚴灘即嚴子陵釣臺一帶的急流險灘);元代仇遠有“直上嚴灘勢始平”;而清代黃仲則更有“海潮連日大,直過子陵灘”的詩句。飛來峰,是靈隱地區的主要風景點。
蘇東坡曾有"溪山處處皆可廬,最愛靈隱飛來峰"的詩句。蘇東坡曾以“人言山佳水亦佳,下有萬古蛟龍潭”的詩句稱道龍井的山泉。
廣東籍革命老前輩**元帥的一首詩句:“借得西湖水一圈,更移陽朔七堆山,堤邊添上絲絲柳,畫幅長留天地間。”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詩句“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
3.古人用來贊美“長江”和“泰山”的詩句
贊美長江——
漢江臨眺
王維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望天門山
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贊美泰山——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泰山
張岱
正氣蒼茫在,敢為山水觀?
陽明無洞壑,深厚去峰巒。
牛喘四十里,蟹行十八盤。
危襟坐輿筍,知怖不知歡。
4.贊美泰山和長江的古詩
泰山: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詩【巫山高】鄭世翼 巫山凌太清,岧峣類削成。
霏霏暮雨合,靄靄朝云生。 危峰入鳥道,深谷瀉猿聲。
別有幽棲客,淹留攀桂情。 【巫山高二首】沈佺期 巫山峰十二,環合隱昭回。
俯眺琵琶峽,平看云雨臺。 古槎天外倚,瀑水日邊來。
何忽啼猿夜,荊王枕席開。 神女向高唐,巫山下夕陽。
裴回作行雨,婉孌逐荊王。 電影江前落,雷聲峽外長。
霽云無處所,臺館曉蒼蒼。 【巫山高】盧照鄰 巫山望不極,望望下朝雰。
莫辨啼猿樹,徒看神女云。 驚濤亂水脈,驟雨暗峰文。
沾裳即此地,況復遠思君。 【巫山高】張循之 巫山高不極,沓沓狀奇新。
暗谷疑風雨,幽巖若鬼神。 月明三峽曙,潮滿二江春。
為問陽臺夕,應知入夢人。 【巫山高】劉方平 楚國巫山秀,清猿日夜啼。
萬重春樹合,十二碧峰齊。 峽出朝云下,江來暮雨西。
陽臺歸路直,不畏向家迷。 【巫山高】皇甫冉 巫峽見巴東,迢迢半出空。
云藏神女館,雨到楚王宮。 朝暮泉聲落,寒暄樹色同。
清猿不可聽,偏在九秋中。 【巫山高】李端 巫山十二峰,皆在碧虛中。
回合云藏日,霏微雨帶風。 猿聲寒過水,樹色暮連空。
愁向高唐望,清秋見楚宮。 【巫山高】于濆 何山無朝云,彼云亦悠揚。
何山無暮雨,彼雨亦蒼茫。 宋玉恃才者,憑云構高唐。
自重文賦名,荒淫歸楚襄。 峨峨十二峰,永作妖鬼鄉。
【巫山高二首】孟郊 巴山上峽重復重,陽臺碧峭十二峰。荊王獵時逢暮雨, 夜臥高丘夢神女。
輕紅流煙濕艷姿,行云飛去明星稀。 目極魂斷望不見,猿啼三聲淚沾衣。
見盡數萬里,不聞三聲猿。但飛蕭蕭雨,中有亭亭魂。
千載楚襄恨,遺文宋玉言。至今青冥里,云結深閨門。
【巫山高】李賀 碧叢叢,高插天,大江翻瀾神曳煙。楚魂尋夢風飔然, 曉風飛雨生苔錢。
瑤姬一去一千年,丁香筇竹啼老猿。 古祠近月蟾桂寒,椒花墜紅濕云間。
【巫山高】齊己 巫山高,巫女妖,雨為暮兮云為朝,楚王憔悴魂欲銷。 秋猿嗥嗥日將夕,紅霞紫煙凝老壁。
千巖萬壑花皆坼, 但恐芳菲無正色。不知今古行人行,幾人經此無秋情。
云深廟遠不可覓,十二峰頭插天碧。早發白帝城 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長江: 水調歌頭 作者: ** 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
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今日得寬余。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風檣動,龜蛇靜,起宏圖。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云雨,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今世界殊。
詠懷 【魏晉】阮籍 湛湛長江水,上有楓樹林。 皋蘭被徑路,青驪逝骎骎。
遠望令人悲,春氣感我心。 三楚多秀士,朝云進荒淫。
朱華振芬芳,高蔡相追尋。 一為黃雀哀,淚下誰能禁。
晴江秋望 【唐】崔季卿 八月長江萬里晴,千帆一道帶風輕。 盡日不分天水色,洞庭南是岳陽城。
放魚 【唐】竇鞏 金錢贖得免刀痕,聞道禽魚亦感恩。 好去長江千萬里,不須辛苦上龍門。
登高 【唐】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袞袞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5.贊美泰山長江的詩句 古詩
描寫長江的: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早發白帝城》-李白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望天門山》-李白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峨眉山月歌》-李白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登高》-杜甫大江來從萬山中,山勢盡與江流東。
《登金陵雨花臺望大江》 年代:明 作者: 高啟描寫泰山的: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望岳》-杜甫。
6.贊美長江和泰山的古詩有哪些
描寫長江的詩句
登高
【唐】杜甫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晴江秋望
【唐】崔季卿
八月長江萬里晴,千帆一道帶風輕。
盡日不分天水色,洞庭南是岳陽城。
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李白
孤帆遠影碧山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贊美長江的詩句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杜甫《登高》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李白《送孟浩然至廣陵。
贊美長江的詩句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杜甫《登高》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李白《送孟浩然至廣陵。
急求 贊美長江的詩句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杜甫《登高》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李白《送孟浩然至廣陵》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抒懷》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杜甫《登高》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李白《送孟浩然至廣陵》
7.贊美長江、泰山的古人的詩句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袞袞來。
--《登高》唐. 杜甫 2.孤帆遠影碧山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送孟浩然之廣陵》唐. 李白 3.閣中帝子今安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滕王閣詩》唐. 王勃 4.但見長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
--《春江花月夜》唐. 張若虛 5.云帆望遠不相見,日暮長江空自流。 --《送別》唐. 李白 6.中有萬里之長江,回風滔日孤光動。
--《王兵馬使二角鷹》唐. 杜甫 7.小溝東接長江,柳堤葦岸連云際。 --《水龍吟》宋. 蘇軾 8.長江春水綠堪染,蓮葉出水大如錢。
--《春別曲》唐. 張籍 9.頻頻子落長江水,夜夜巢邊舊處棲。 《哭子十首》唐. 元稹 10.到得長江聞杜宇,想君魂魄也相隨。
《過長江傷賈島》唐. 李頻 漢江臨眺 王維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臨江仙 楊慎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送儲邕之武昌 李白 黃鶴西樓月,長江萬里情。春風三十度,空憶武昌城。
送爾難為別,銜杯惜未傾。湖連張樂地,山逐泛舟行。
諾為楚人重,詩傳謝脁清。滄浪吾有曲,寄入棹歌聲。
卜算子 李之儀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收,此恨保時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望天門山——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 還有些 水調歌頭 作者: ** 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
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今日得寬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風檣動,龜蛇靜,起宏圖。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云雨,高峽出平湖。
神女應無恙,當今世界殊。 早發白帝城 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巫山高】鄭世翼 巫山凌太清,岧峣類削成。
霏霏暮雨合,靄靄朝云生。 危峰入鳥道,深谷瀉猿聲。
別有幽棲客,淹留攀桂情。 【巫山高二首】沈佺期 巫山峰十二,環合隱昭回。
俯眺琵琶峽,平看云雨臺。 古槎天外倚,瀑水日邊來。
何忽啼猿夜,荊王枕席開。 神女向高唐,巫山下夕陽。
裴回作行雨,婉孌逐荊王。 電影江前落,雷聲峽外長。
霽云無處所,臺館曉蒼蒼。 【巫山高】盧照鄰 巫山望不極,望望下朝雰。
莫辨啼猿樹,徒看神女云。 驚濤亂水脈,驟雨暗峰文。
沾裳即此地,況復遠思君。 【巫山高】張循之 巫山高不極,沓沓狀奇新。
暗谷疑風雨,幽巖若鬼神。 月明三峽曙,潮滿二江春。
為問陽臺夕,應知入夢人。 【巫山高】劉方平 楚國巫山秀,清猿日夜啼。
萬重春樹合,十二碧峰齊。 峽出朝云下,江來暮雨西。
陽臺歸路直,不畏向家迷。 【巫山高】皇甫冉 巫峽見巴東,迢迢半出空。
云藏神女館,雨到楚王宮。 朝暮泉聲落,寒暄樹色同。
清猿不可聽,偏在九秋中。 【巫山高】李端 巫山十二峰,皆在碧虛中。
回合云藏日,霏微雨帶風。 猿聲寒過水,樹色暮連空。
愁向高唐望,清秋見楚宮。 【巫山高】于濆 何山無朝云,彼云亦悠揚。
何山無暮雨,彼雨亦蒼茫。 宋玉恃才者,憑云構高唐。
自重文賦名,荒淫歸楚襄。 峨峨十二峰,永作妖鬼鄉。
【巫山高二首】孟郊 巴山上峽重復重,陽臺碧峭十二峰。荊王獵時逢暮雨, 夜臥高丘夢神女。
輕紅流煙濕艷姿,行云飛去明星稀。 目極魂斷望不見,猿啼三聲淚沾衣。
見盡數萬里,不聞三聲猿。但飛蕭蕭雨,中有亭亭魂。
千載楚襄恨,遺文宋玉言。至今青冥里,云結深閨門。
【巫山高】李賀 碧叢叢,高插天,大江翻瀾神曳煙。楚魂尋夢風飔然, 曉風飛雨生苔錢。
瑤姬一去一千年,丁香筇竹啼老猿。 古祠近月蟾桂寒,椒花墜紅濕云間。
【巫山高】齊己 巫山高,巫女妖,雨為暮兮云為朝,楚王憔悴魂欲銷。 秋猿嗥嗥日將夕,紅霞紫煙凝老壁。
千巖萬壑花皆坼, 但恐芳菲無正色。不知今古行人行,幾人經此無秋情。
云深廟遠不可覓,十二峰頭插天碧。 【相和歌辭·楚妃嘆】張籍 湘云初起江沉沉,君王遙在云夢林。
江南雨多旌旗暗, 臺下朝朝春水深。章華殿前朝萬國,君心獨自終無極。
楚兵滿地能逐禽,誰用一身繼筋力。西江若翻云夢中, 麋鹿死盡應還宮。
【相和歌辭·蜀國弦】李賀 楓香晚華靜,錦水南山影。驚石墜猿哀,竹云愁半嶺。
涼月生秋浦,玉沙鱗鱗光。誰家紅淚客,不忍過瞿塘。
【相和歌辭·銅雀妓】吳燭 秋色西陵滿綠蕪,繁弦急管強歡娛。 長舒羅袖不成舞,卻向風前承淚珠。
【相和歌辭·銅雀妓】朱光弼 魏王銅雀妓,日暮管弦清。 一見西陵樹,悲心舞不成。
【相和歌辭·銅雀妓】朱放 恨唱歌聲咽,愁翻舞袖遲。 西陵日欲暮,是妾斷腸時。
【前苦寒行二首】杜甫 漢時長安雪一丈,牛馬毛寒縮如猬。楚江巫峽冰入懷, 虎豹哀號又堪記。
秦城老翁荊揚客,慣習炎蒸歲絺绤。 玄冥祝融氣或交,手持白羽未敢釋。
去年白帝雪在山,今年白帝雪在地。凍埋蛟龍南浦縮, 寒刮肌膚北風利。
楚人四時皆麻衣,楚天。
8.贊美長江和泰山的詩句
贊美長江:過長江【唐】黃滔曾搜景象恐通神,地下還應有主人。
若把長江比湘浦,離騷不合自靈均。送柳八員外赴江西【唐】皇甫冉岐路窮無極,長江九派分。
行人隨旅雁,楚樹入湘云。久在征南役,何殊薊北勛。
離心不可問,歲暮雪紛紛。題長江【唐】賈島言心俱好靜,廨署落暉空。
歸吏封宵鑰,行蛇入古桐。長江頻雨后,明月眾星中。
若任遷人去,西溪與剡通。贊美泰山的詩句2007年02月01日 星期四 22:58杜甫-望岳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元]王奕江右書生枉白頭,杖藜始得此山游。
手摩紅日登三觀,袖佛黃埃看九州。贈靈巖西堂堅公禪師[元]康淵縈回綠水遶春山,蝶舞鶯啼白晝閑。
誰似西堂知解脫,不教憂色到朱顏。巡按謁靈巖名剎 禮佛焚香漫繼嚴韻[元]王珩鐘山英秀草堂靈,林下相逢話愈清。
聞道謀身官勇退,得閑何必待功成。呈靈巖方丈[元]張士明清亭忝民牧,倏爾兩月余。
懇側理辭訟,倉皇行簡書。深秋訪農事,東馳岱宗途。
有山忽北轉,宛然梵王居。云蘿隔煙樹,經閣參浮圖。
林巒類拱抱,澗壑如交趨。松風振巖谷,石泉溜皰廚。
峭壁龍蛇窟,懸崖虎豹區。野猿啼町疃,海鶴舞庭除。
僧閑看貝葉,客至翦新蔬。勝景躋壽域,禪房列周廬。
山前回首望,一夢恍相符。登泰山[元]賈魯岱宗何崔嵬,群山無與比。
使者久塵囂,望之不勝喜。無緣凌絕頂,詣祠聊致讄。
夫何一殿存,千間暴遺圮。人言遭劫火,金源亂兵里。
感此廢昔年,傷今未能理。飛奏入彤庭,經營良在邇。
奈何齊魯饑,百姓食糟秕。神兮愿效靈,穰穰多樂祀。
行當復故宮,金碧蕩瞻視。西溪[元]王旭我愛西溪好,披云屢往來。
一川煙景合,三面畫屏開。薄俗無高隱,清時有逸才。
近巖多隙地,松竹更須栽。游竹林寺[元]王旭石徑俯云壑,竹林開幽境。
寺古僧徒稀,山深嵐氣冷。待游未終興,紅日忽倒影。
曳杖披螟煙,長歌下前嶺。酆都峪「元」李簡石洞荒涼樹影孤,洲人相語是酆都。
古碑猶說韓擒虎,為問于今尚有無。朝覲壇「元」李簡朝覲當年筑此壇,旌旗影里簇仙班。
只今惟有青山在,日暮孤云自往還。登岳「元」李簡三峰突兀與天齊,天門未到勞攀躋。
層層石磴出林杪,縈回百折青云梯。盤石暫憩舒清眺,洞壑風來號萬竅。
水聲俄在樹梢頭,疑有於菟天外嘯。向曉才登日觀峰,手披云霧開鴻蒙。
火輪欲上海波赤,金霞翻動蒼龍宮。黃河一線幾千里,吳越山川真地底。
為數齊洲九點青,更將伏檻窺東溟。李白不遇安期生,安得羽翼飛蓬瀛,登岳[元]張養浩風云一舉到天關,快意平生有此觀。
萬古齊州煙九點,五更滄海日三竿。向來井處方知隘,今后巢居亦覺寬。
笑拍洪崖詠新句,滿空笙鶴下高寒。天門銘[元]杜仁杰泰山天門,無室宇尚矣,布山張煉師為之經構;累歲乃成,可謂破天荒者也。
齊人杜仁杰,于是乎銘之:元氣裂,兩儀具。五岳峙,真形露。
惟岱宗,儼箕鋸。仰彌高,屹天柱。
浩千劫,空來去。誰為鑿,起天慮。
匪斤斧,乃祝祖。一竅開,達底處。
十八盤,盤千步。薺初吐,抱圍樹。
日車昃,慘曦馭。六龍頹,莽回顧。
躇此往,嘉無數。無懷下,兵刑措。
七十君,接鑾輅。圣道熄,彝倫斁。
揖讓歇,篡奪屢。忽焉闔,梗無路。
象緯森,敕訶護。朝百靈,由茲戶。
金璀璨,朱間布。九龍蹲,萬無怖。
我欲叩,閽者怒。辟何時,坦如故。
對冕旒,獲控槊。豁蒙蔽,泄塵霧。
刮政疵,剔民蠹。上得情,下安作。
額血殫,帝聰悟。崖不磨,蒼壁豎。
刻我銘,期孔固。垂萬世,正王度。
紀夢[元]徐世隆我夢天倪子,同登日觀峰。骨強清似鶴,步健老猶龍。
方外無官府,堂中有岱宗。仙閭真福地,杖屨會相從。
送天倪子還泰山[元]徐世隆九十行年發未華,道人風骨飽煙霞。洞天府地三千里,神府仙閭第一家。
牛膝藥靈斟美醞,兔毫盞凈啜芳芽。隱居自愛陶宏景,莫作山中宰相夸。
泰山喜雨[元]張志純岱宗天下秀,霖雨遍人間。高臥今何在,東山似此山。
題桃花峪[元]張志純流水來天洞,人間一脈通。桃源知不遠,浮出落花紅。
游靈巖題壁[元]趙文昌路人藤陰石徑涼,馬頭遙認贊公房。兜羅天近云煙濕,婆律風清草木香。
紅鶴飛來山隱隱,玄猿啼罷月蒼蒼。窮探自是平生病,拄杖真須到上方。
登岱[元]元好問泰山天壤間,屹如郁蕭臺。厥初造化手,劈此何雄哉。
天門一何高,天險若可階。積蘇與壘塊,分明見九垓。
扶搖九萬里,未可誣齊諧。秦皇憺威靈,茂陵亦雄才。
翠華行不歸,石壇滿蒼苔。古今一俯仰,感極今人哀。
奇控忘登頓,意愜自遲回。夜宿玉女祠,崩奔涌去雷。
雞鳴登日觀,四望無氛霾。六龍出扶桑,翻動青霞堆。
平生華嵩游,茲山未忘懷。十年望齊魯,孤云指層崖。
青壁落落云間開。眼前有句道不得,但覺胸次高崔嵬。
徂徠山頭喚李白,吾欲從此觀蓬萊。送天倪子歸布山[元]元好問太白詩筆布山頭,布襪青鞋欠一游。
擬欲高人參藥鏡,卻嫌凡肯比丹丘。云間茅屋雞犬靜,物外煙霞風露秋。
后日天門重登覽,蛻仙巖下幸遲留。詩呈堂頭云禪師[元]任瀛放開塵眼頓超凡,便覺棲真悟泐潭。
碧嶂排空千仞矗,清泉漱頰十分甘。五花殿里師因果,百法堂中問指南。
若道為官太拘束,三年三得到精藍。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贊美長江黃河泰山的詩句古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