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夏日雨后的詩句
2: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江南春》
3: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韋應物《滁州西澗》
4: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杜牧《清明》
5:玉珰緘札何由達,萬里云羅一雁飛。
6: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唐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7: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8:
9: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宋·趙師秀《約客》
10: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形容夏天雨后的詩句
1.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宋)李清照《如夢令》
釋義:昨天夜里雨點雖然稀疏,但是風卻勁吹不停,我酣睡一夜,然而醒來之后依然覺得還有一點酒意沒有消盡。
2.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宋)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
釋義: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艷麗,看起來很美;雨天時,在雨幕的籠罩下,西湖周圍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無,也顯得非常奇妙。
3.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唐)韓愈《早春呈水部漲十八員外》
釋義:京城大道上空絲雨紛紛,它像酥油般細密而滋潤,遠望草色依稀連成一片,近看時卻顯得稀疏零星。
4.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宋)趙師秀《約客》
釋義:梅子黃時,家家都被籠罩在雨中,長滿青草的池塘邊上,傳來陣陣蛙聲。
5.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唐)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釋義:清晨的微雨濕潤了渭城地面的灰塵,館驛青堂瓦舍柳樹的枝葉翠嫩一新。
6.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唐)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釋義:迷蒙的煙雨,連夜灑遍吳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對楚山離愁無限!
7.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宋)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釋義:烏云上涌,就如墨汁潑下,卻又在天邊露出一段山巒,明麗清新,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飛濺入船。
8. 雨前初見花間蕊,雨后兼無葉里花。
——(唐)王駕《雨晴》
譯文:雨前初次見到新開花朵的花蕊,雨后連葉子底下也不見一朵花。
9. 雨過不知龍去處,一池草色萬蛙鳴。
——(明)劉基《五月十九日大雨》
譯文:一會兒,那興云作雨的龍挾著雷電烏云離去,眼前出現的是池塘水溢,青草滴翠,萬蛙齊鳴。
10. 咸陽橋上雨如懸,萬點空濛隔釣船。
——(唐)溫庭筠《咸陽值雨》
譯文:在咸陽橋上遇雨了,那牛毛細雨隨風飄搖不定,宛如懸在空中的水晶帷簾;那泊著的釣魚船被這連綿的水晶帷簾阻隔,如煙如畫。
3.形容夏天雨后的詩句有哪些
1.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2.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3.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4.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5.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1. 【出處】: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作者】:李清照 【釋義】:昨天夜里雨點雖然稀疏,但是風卻勁吹不停,我酣睡一夜。
2. 【出處】: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作者】: 韓愈【釋義】:京城大道上空絲雨紛紛,它像奶油般細密而滋潤,遠望草色依稀連成一片
3. 【出處】:春夜喜雨 【作者】:杜甫 【釋義】:伴隨和風,悄悄進入夜幕。細細密密,滋潤大地萬物。
4. 【出處】:絕句·古木陰中系短篷 【作者】:志南 【釋義】:絲絲細雨,淋不濕我的衣衫;它飄灑在艷麗的杏花上,使花兒更加燦爛。
5. 【出處】:春曉 【作者】:孟浩然 【釋義】:昨天夜里風聲雨聲一直不斷,那嬌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4.形容“夏日雨后”的詩句有哪些
如夢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昨夜雨雖然下得稀疏,風卻刮得急猛,沉沉的酣睡卻不能把殘存的酒力全部消盡。問那正在卷簾的侍女:庭園里海棠花現在怎么樣了?她說海棠花依然和昨天一樣。你可知道,你可知道,這個時節應該是綠葉繁茂,紅花凋零了。
起首兩句,辭面上雖然只寫了昨夜飲酒過量,翌日晨起宿酲尚未盡消,但在這個辭面的背后還潛藏著另一層意思,那就是昨夜酒醉是因為惜花。這位女詞人不忍看到明朝海棠花謝,所以昨夜在海棠花下才飲了過量的酒,直到今朝尚有余醉。
三、四兩句所寫,是惜花心理的必然反映。盡管飲酒致醉一夜濃睡,但清曉酒醒后所關心的第一件事仍是園中海棠。詞人情知海棠不堪一夜驟風疏雨的揉損,窗外定是殘紅狼藉,落花滿眼,卻又不忍親見,于是試著向正在卷簾的侍女問個究竟。一個“試”字,將詞人關心花事卻又害怕聽到花落的消息、不忍親見落花卻又想知道究竟的矛盾心理,表達得貼切入微,曲折有致。“試問”的結果——“卻道海棠依舊。”侍女的回答卻讓詞人感到非常意外。本來以為經過一夜風雨,海棠花一定凋謝得不成樣子了,可是侍女卷起窗簾,看了看外面之后,卻漫不經心地答道:海棠花還是那樣。
5.描寫夏季雨后的詩句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江南春》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韋應物《滁州西澗》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杜牧《清明》玉珰緘札何由達,萬里云羅一雁飛。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唐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宋·趙師秀《約客》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天外黑風吹海立,浙東飛雨過江來。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冪冪斂輕塵,濛濛濕野春。
雨點兒撒落在我的睫毛尖《春日》作者:秦觀漁人相見不相問,長笛一聲歸島門。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杜牧《清明》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曉》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杜牧《清明》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漢·劉徹《秋風辭》。
6.形容“夏日雨后”的詩句有哪些
如夢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昨夜雨雖然下得稀疏,風卻刮得急猛,沉沉的酣睡卻不能把殘存的酒力全部消盡。問那正在卷簾的侍女:庭園里海棠花現在怎么樣了?她說海棠花依然和昨天一樣。
你可知道,你可知道,這個時節應該是綠葉繁茂,紅花凋零了。起首兩句,辭面上雖然只寫了昨夜飲酒過量,翌日晨起宿酲尚未盡消,但在這個辭面的背后還潛藏著另一層意思,那就是昨夜酒醉是因為惜花。
這位女詞人不忍看到明朝海棠花謝,所以昨夜在海棠花下才飲了過量的酒,直到今朝尚有余醉。三、四兩句所寫,是惜花心理的必然反映。
盡管飲酒致醉一夜濃睡,但清曉酒醒后所關心的第一件事仍是園中海棠。詞人情知海棠不堪一夜驟風疏雨的揉損,窗外定是殘紅狼藉,落花滿眼,卻又不忍親見,于是試著向正在卷簾的侍女問個究竟。
一個“試”字,將詞人關心花事卻又害怕聽到花落的消息、不忍親見落花卻又想知道究竟的矛盾心理,表達得貼切入微,曲折有致。“試問”的結果——“卻道海棠依舊。”
侍女的回答卻讓詞人感到非常意外。本來以為經過一夜風雨,海棠花一定凋謝得不成樣子了,可是侍女卷起窗簾,看了看外面之后,卻漫不經心地答道:海棠花還是那樣。
7.描寫“夏日雨后初晴”的詩詞
1、《初晴》
宋.王安石
幅巾慵整露蒼華,度隴深尋一徑斜。
小雨初晴好天氣,晚花殘照野人家。
2、《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
宋.蘇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3、《雨晴后陪王員外泛后湖得溪字》
唐·獨孤及
遠山媚平楚,宿雨漲清溪。
沿溯任舟楫,歡言無町畦。
酒酣相視笑,心與白鷗齊。
4、《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
宋·蘇軾
朝曦迎客艷重岡,晚雨留人入醉鄉。
此意自佳君不會,一杯當屬水仙王。
5、《初晴應教》
唐·虞世南
初日明燕館,新溜滿梁池。
歸云半入嶺,殘滴尚懸枝
6、《曉雨初霽》
宋·陸游
曉來一雨洗塵痕,濃綠陰陰可一園。
燕子聲中寂無事,獨穿苔徑出籬門。
7、《雨晴》
宋·陳與義
天缺西南江面清,纖云不動小灘橫。
墻頭語鵲衣猶濕,樓外殘雷氣未平。
盡取微涼供穩睡,急搜奇名報新晴。
今宵絕勝無人共,臥看星河盡意明。
8、《初晴》
宋·陸游
暑雨初收體為輕,遠山盡出眼偏明。
詩憑寫興忘工拙,酒取澆愁任濁清。
綠樹有陰休倦步,澄溪無滓濯塵纓。
老人本少凋年感,不奈江城暮角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