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帶有庭字的詩句
《執契靜三邊》李世民
執契靜三邊,持衡臨萬姓。
玉彩輝關燭,金華流日鏡。
無為宇宙清,有美璇璣正。
皎佩星連景,飄衣云結慶。
戢武耀七德,升文輝九功。
煙波澄舊碧,塵火息前紅。
霜野韜蓮劍,關城罷月弓。
錢綴榆天合,新城柳塞空。
花銷蔥嶺雪,縠盡流沙霧。
秋駕轉兢懷,春冰彌軫慮。
書絕龍庭羽,烽休鳳穴戍。
衣宵寢二難,食旰餐三懼。
翦暴興先廢,除兇存昔亡。
圓蓋歸天壤,方輿入地荒。
孔海池京邑,雙河沼帝鄉。
循躬思勵己,撫俗愧時康。
元首佇鹽梅,股肱惟輔弼。
羽賢崆嶺四,翼圣襄城七。
澆俗庶反淳,替文聊就質。
已知隆至道,共歡區宇一。
《春日玄武門宴群臣》李世民
韶光開令序,淑氣動芳年。
駐輦華林側,高宴柏梁前。
紫庭文佩滿,丹墀袞紱連。
九夷簉瑤席,五狄列瓊筵。
娛賓歌湛露,廣樂奏鈞天。
清尊浮綠醑,雅曲韻朱弦。
粵余君萬國,還慚撫八埏。
庶幾保貞固,虛己厲求賢。
《元日》李世民
高軒曖春色,邃閣媚朝光。
彤庭飛彩旆,翠幌曜明珰。
恭己臨四極,垂衣馭八荒。
霜戟列丹陛,絲竹韻長廊。
穆矣熏風茂,康哉帝道昌。
繼文遵后軌,循古鑒前王。
草秀故春色,梅艷昔年妝。
巨川思欲濟,終以寄舟航。
《度秋》李世民
夏律昨留灰,秋箭今移晷。
峨嵋岫初出,洞庭波漸起。
桂白發幽巖,菊黃開灞涘。
運流方可嘆,含毫屬微理。
《芳蘭》李世民
春暉開紫苑,淑景媚蘭場。
映庭含淺色,凝露泫浮光。
日麗參差影,風傳輕重香。
會須君子折,佩里作芬芳。
《太子納妃太平公主出降》李治
龍樓光曙景,魯館啟朝扉。
艷日濃妝影,低星降婺輝。
玉庭浮瑞色,銀榜藻祥徽。
云轉花縈蓋,霞飄葉綴旗。
雕軒回翠陌,寶駕歸丹殿。
鳴珠佩曉衣,鏤璧輪開扇。
華冠列綺筵,蘭醑申芳宴。
環階鳳樂陳,玳席珍羞薦。
蝶舞袖香新,歌分落素塵。
歡凝歡懿戚,慶葉慶初姻。
暑闌炎氣息,涼早吹疏頻。
方期六合泰,共賞萬年春。
《過晉陽宮》李隆基
緬想封唐處,實惟建國初。
俯察伊晉野,仰觀乃參虛。
井邑龍斯躍,城池鳳翔余。
林塘猶沛澤,臺榭宛舊居。
運革祚中否,時遷命茲符。
顧循承丕構,怵惕多憂虞。
尚恐威不逮,復慮化未孚。
豈徒勞轍跡,所期訓戎車。
習俗問黎人,親巡慰里閭。
永言念成功,頌德臨康衢。
長懷經綸日,嘆息履庭隅。
艱難安可忘,欲去良踟躕。
《送忠州太守康昭遠等》李隆基
端拱臨中樞,緬懷共予理。
不有臺閣英,孰振循良美。
分符侯甸內,拜手明庭里。
誓節期飲冰,調人方導水。
嘉聲馳九牧,惠化光千祀。
時雨侔昔賢,芳猷貫前史。
佇爾頌中和,吾將令卿士。
《喜雪》李隆基
日觀卜先征,時巡順物情。
風行未備禮,云密遽飄霙。
委樹寒花發,縈空落絮輕。
朝如玉已會,庭似月猶明。
既睹膚先合,還欣尺有盈。
登封何以報,因此謝功成。
2.請問有哪首古詩詞里有“葉”字和“庭”字
甘草子 秦觀
秋盡。葉翦紅綃,砌菊遺金粉。雁字一行來,還有邊庭信。
飄散露華清風緊。動翠幕,曉寒猶嫩,中酒殘妝整頓。聚兩眉離恨。
《山行》
——杜牧
遠目寒山石徑斜,
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于二月花。
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戰國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櫚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
晉·陶淵明《酬劉柴桑》
3.詩句中帶有野和庭兩個字的詩
在同一首詩中同時出現這兩個字,恐怕只有這有一首吧。像這種巧合是很難得的。
宿王昌齡隱居
作者:常建
清溪深不測,隱處唯孤云。松際露微月,清光猶為君。
茅庭宿花影,藥院滋苔紋。余亦謝時去,西山鸞鶴群。
“茅庭”有的版本是“茅亭”。一種是草搭成的房子一種是草搭成的亭子。在古詩中“茅亭”多見,而有的地方寫“茅庭”可能是因為與后面的“藥院”呼應,而形成庭院種花養藥。而筆者覺得|“茅亭”更合適,原因在于“宿花影”一處,亭子四面開放,亭外花草便可能映射如此。如果是茅草房子,除非就是形容一院子中的全是花草,一開門花影就映射進來了——會是不同的風景。望采納!
4.用“庭”字組一些優美,好看,美麗的詞語(字數不限)
從字典上拷貝的,供參考:
◎ 庭 tíng
〈名〉
(1) (形聲。從廣,廷聲。廣( yǎn),就山巖架成的屋。本義:廳堂)
(2) 同本義 [hall]
庭,宮中也。——《說文》
是君子之所以騁志意于壇宇宮庭也。——《荀子·儒效》
藜棘樹于中庭。——《楚辭·劉向·九嘆·思古》。注:“堂下謂之庭。”
(3) 又如:庭落(廳堂);庭廡(堂下四周的廊屋);庭炬(古代庭中照明的火炬);庭階(廳砌。堂前的臺階)
(4) 堂階前的地坪 [front courtyard]
胡瞻爾庭有縣貆兮。——《詩·魏風·伐檀》
徘徊庭樹下。——《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眄庭柯以怡顏。——晉·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縊于庭樹。
嚴霜結庭蘭。
(5) 又如:庭闈(原指父母居住的地方。借指庭院或家庭);庭幃(庭闈);庭燎(舉行大典禮時設在庭院中照明的火炬);庭軒(庭院中的小室);庭蕪(庭園中叢生的草);庭閾(泛指庭院)
(6) 通“廷”。朝廷,君主受朝問政的地方 [the imperial court]
揚于王庭,柔乘五剛也。——《易·夬》
龍輅充庭。——《文選·張衡·東京賦》。注:“庭,朝廷。”
拜送書于庭。——《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使有祿于國,立義于庭。——《說苑·立節》
乞以臣此章與三公九卿賢士大夫議之于庭。——陳子昂《諫政理書》
奏事入朝,思睹闕庭,將陳所見。——唐· 魏征《十漸不克終疏》
(7) 又如:庭爭(在朝廷上據理諍諫);庭論(在朝廷中當眾評議);庭廟(朝廷);庭議(議事于朝廷);庭辯(在朝廷上辯論);庭問(上朝問國事);庭會(朝見天子)
(8) 法庭,司法機關審理案件的處所 [law court]。
(9) 如:庭決(公堂判決);民庭;刑庭
(10) 官署,政府辦公的地方 [government agency]。
(11) 如:庭參(庭謁。封建時代,下級官員趨步至官廳,按禮謁見長官。文職北面跪拜,長官立受。武職北面跪叩,自宣銜名,長官坐受);庭閣(府署);庭皋(府暑)
(12) 朝覲,到圣地去進香 [pilgrimage]
安南負固為逆久不來庭,無所逃于天討。—— 歸有光《書安南事》
(13) 古代指少數民族所轄區域或所都之處。也泛指邊疆地方 [boundary]
邊庭流血如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 杜甫《兵車行》
(14) 中醫學名詞。指額部中央 [forehead]。望診時常作為診察頭、面部疾病的部位,又叫“天庭”。
(15) 如:庭角(珠庭日角。謂人的天庭圓滿。舊時認為是大貴之相)
(16) 房屋 [house]。
(17) 如:庭宇(房舍);庭戶(門戶;門庭);庭幃(婦女居住的內室;父母居住處);庭闈(內舍。多指父母居住處)
(18) 唐代州名 [Ting prefecture]。故治在今新疆烏魯木齊市
詞性變化
◎ 庭 tíng
〈形〉
(1) 父親、母親的或與父或與母有關的 [parental]。
(2) 如:庭誥(古代指家訓文字);庭趨(承受父教)
(3) 直的,筆直的 [straight]
播厥百谷,既庭且碩。——《詩·小雅·大田》
(4) 又如:庭右(舊時書信中對人的敬稱。謂不敢直指其人,故呼其左右的侍從而稟告之)
常用詞組
庭除 庭審 庭堂 庭訓 庭園 庭院 庭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