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月,我們去植樹的古詩是什么
第一篇:
三月,我們去植樹。
小鳥歡迎我們,小鳥給我們帶路。
春風歡迎我們,春風吹著口哨。
吹著嫩嫩的小樹苗,吹著艷艷的紅領巾。
開滿杜鵑花的山坡歡迎我們,蜜蜂歡迎我們。
挖開潮濕的泥土,我們在山坡上植下一片小樹。
植下一個綠色的希望,一個綠色的夢,綠色的童話。
以后會有小鳥來做窩,來唱歌,
也會有小白兔來采蘑菇,
有小松鼠來捉迷藏。
三月,我們去植樹。
植下綠色的希望,綠色的夢,綠色的童話。
第二篇:正三月,帶著春天的夢幻,帶著綠色的期待,一個節日向我們走來,那就是植樹節。三月,是小鳥歌唱的季節;三月,是我們種樹的季節。在這美好的時節里,無論置身于哪一座城市,哪一個郊外,哪一片原野,哪一條山脈,到處都是栽種樹木的人們,他們忙忙碌碌,揮灑汗水。讓我們也加入到這植樹種草的大軍中去,栽下棵棵樹苗,種下片片綠陰,栽種下胸中的美好心愿,唱出我們心中的希望之歌。
2.植樹節古詩
原發布者:**亞
植樹節的古詩
【篇一:關于植樹節的詩歌】
關于植樹節的詩歌
3.12我需要樹
——為植樹節作
▲劉麗君
我需要樹,需要力量;
讓呼吸氧氣的人,走進一年酣暢。
種起大樹叫一種物質
走進年輪與更替。小路上,再不懼怕物種流失鳥扎進斜陽。
小樹長成過程,我懷念它們
一片陽光、一層空氣、一滴滴水滴
帶動綠藤條把春搖得清脆
告慰樹種和秩序。小姑娘似乎變成水鴨子,按捺不住驚喜。
密林深處,沒人找見當初的小林子
那么多樹,馱著陽光吊開嗓子
曾經小樹是喊自己。
喊出種子和雨水,喊來人們移動的步子
接近天空,好象是善意機器
被綠拔高,拖進小影子里。
■兩朵花
兩朵花被貼在風里,我被
貼在誰的耳朵上
轱轆、水車、大房子在風里旋轉
似阿花的帽沿、許多放著光的水粒子
小花園里突然來兩個孩子
她們舞動小鏟子在植樹
好象滾動兩只頑皮的驢子
水用大缸裝著,突然跑到孩子身上激動呼吸。我想到一個叫小美的孩子
一天她安靜地坐在草車上
拍打黃色的麥稈,另一個孩子走過
抓走麥芽糖香
跑到黃昏的地里掂著腳
對春天小苗大口吹氣。
■大樹被砍倒的地方
那天路面不斷擴張,人群膨脹。
大鳥飛過的瞬間,是大樹被砍倒的地方
農民工吆喝著工作
3.描寫植樹節的古詩都有哪些
1.崇效寺木假山歌
清代: 劉富槐
枯根郁律盤蛟蛇,之而怒茁森槎枒。老僧題作假山看,地肺雕鏤人驚嗟。城南古寺久未到,雙楸入夢攢黃花。朅來重憩楸陰下,鼠姑爛熳團朝霞。煙巒突兀起庭側,藤蘿罥掛如龍拿。云是楸根初出地,閟郁厚土千年遐。
或是劉總手植樹,閱世三十如風沙。何年老干化神物,殘橛留鎮梵王家。蟲穿蟻嚙蝕不盡,夜放光氣驚麇麚。巉巖剔透豈人力,幼輿丘壑無等差。廬山真面豁云靄,仇池一路通褒斜。名流對此發嘯詠,目想云門存若邪。
雨零忽訝落懸瀑,晝靜時復聞頻伽。帝京兩遭兵火劫,古物毀奪馀瘢痂。旃檀一炬佛滅度,金源土塑填碨?。茲根晚出有天幸,壁經卻免秦人煅。富媼蘊珍不使朽,乘時啟蟄煩鍬把。精氣絕特寧久晦,枯蘗豈必輸英華。
當今賈胡市瑰異,臭腐往往神奇夸。負趨有力我卻慮,破壁或恐飛衙衙。敕告應真杖錫慎守衛,毋使羅浮一夕流向東海涯。
2.山閣雜詠 其三
明代: 梁維棟
參天榕樹綠婆娑,擁砌名花五色多。恨少懸珠如斗大,春來急植樹波羅。
4.三月,我們去植樹的古詩是什么
第一篇:三月,我們去植樹。
小鳥歡迎我們,小鳥給我們帶路。春風歡迎我們,春風吹著口哨。
吹著嫩嫩的小樹苗,吹著艷艷的紅領巾。開滿杜鵑花的山坡歡迎我們,蜜蜂歡迎我們。
挖開潮濕的泥土,我們在山坡上植下一片小樹。植下一個綠色的希望,一個綠色的夢,綠色的童話。
以后會有小鳥來做窩,來唱歌,也會有小白兔來采蘑菇,有小松鼠來捉迷藏。三月,我們去植樹。
植下綠色的希望,綠色的夢,綠色的童話。第二篇:正三月,帶著春天的夢幻,帶著綠色的期待,一個節日向我們走來,那就是植樹節。
三月,是小鳥歌唱的季節;三月,是我們種樹的季節。在這美好的時節里,無論置身于哪一座城市,哪一個郊外,哪一片原野,哪一條山脈,到處都是栽種樹木的人們,他們忙忙碌碌,揮灑汗水。
讓我們也加入到這植樹種草的大軍中去,栽下棵棵樹苗,種下片片綠陰,栽種下胸中的美好心愿,唱出我們心中的希望之歌。
5.3月12日植樹節有什么習俗
植樹節的由來
3月12日是我國自己的植樹節日,同時這一天也是孫中山逝世紀念日。孫中山先生生前十分重視林業建設,在他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時,就設立了農林部,下設山林司,主管全國林業行政事務。1914年11月頒布了我國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1915年7月,政府又規定將每年的"清明節"定為植樹節。
1979年2月,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根據**的提議,通過了將3月12日定為我國植樹節的決議,這項決議的意義在于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植樹造林,加快綠化祖國和各項林業建設的步伐。將孫中山先生與世長辭之日定為我國植樹節,也是為了緬懷孫中山先生的豐功偉績,象征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實現的遺愿將在新中國實現并且要實現得更好。
植樹節的意義
植樹造林不僅可以綠化和美化家園,同時還可以起到擴大山林資源、防止水土流失、保護農田、調節氣候、促進經濟發展等作用,是一項利于當代、造福子孫的宏偉工程。為了保護林業資源,美化環境,保持生態平衡,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根據本國實際情況設立了植樹節。隨著人們的環保意識不斷增強,并積極投身植樹造林活動,我們人類生存的環境將會得到不斷的改善。
植樹節起源
我國古代在清明時節就有插柳植樹的傳統,而近代植樹節則最早由美國的內布拉斯加州發起。19世紀以前,內布拉斯加州是一片光禿禿的荒原,樹木稀少,土地干燥,大風一起,黃沙漫天,人民深受其苦。1872年,美國著名農學家朱利葉斯·斯特林·莫爾頓提議在內布拉斯加州規定植樹節,動員人民有計劃地植樹造林。當時州農業局通過決議采納了這一提議,并由州長親自規定今后每年4月份的第三個星期三為植樹節。這一決定做出后,當年就植樹上百萬棵。此后的16年間,又先后植樹6億棵,終于使內布拉斯加州10萬公頃的荒野變成了茂密的森林。為了表彰莫爾頓的功績,1885年州議會正式規定以莫爾頓先生的生日4月22日為每年的植樹節,并放假一天。
在美國,植樹節是一個州定節日,沒有全國統一規定的日期。但是每年4、5月間,美國各州都要組織植樹節活動。例如,羅德艾蘭州規定每年5月份的第二個星期五為植樹節,并放假一天。其他各州有的是固定日期,也有的是每年由州長或州的其他政府部門臨時決定植樹節日期。每當植樹節到來,以學生為主的社會各界群眾組成浩浩蕩蕩的植樹大軍,投入植樹活動。
據統計。美國有1/3的地區為森林樹木所覆蓋,這個成果同植樹節是分不開的。
植樹節現狀
據聯合國統計,全世界至今已有50多個國家設立了植樹節。由于各國國情和地理位置不同,植樹節在各國的稱呼和時間也不相同:日本稱為"樹木節"和"綠化周";以色列稱"樹木的新年日";緬甸稱為"植樹月";南斯拉夫稱為"植樹周";冰島稱為"學生植樹日";印度稱為"全國植樹節";法國稱為全國樹木日";加拿大稱為"森林周"。
6.3月12日——植樹節
“植樹節”是一些國家以法律形式規定的以宣傳森林效益,并動員群眾參加義務造林為活動內容的節日。
按時間長短可分為植樹日、植樹周或植樹月,總稱植樹節。 通過這種活動,激發人們愛林、造林的感情,提高人們對森林功用的認識,促進國土綠化,達到愛林護林和擴大森林資源、改善生態環境的目的。
為了動員全民植樹而規定的節日。中國曾于1915年由政府頒令規定清明節為植樹節即3月12日。
后來到了1928年的4月7日,民國政府頒布了植樹令:以 后舊歷清明植樹節應改為總理逝世幾年植樹式。”民國政府之所以頒布這道令,是因為孫先生幼年就對“樹藝牧畜”十分熱愛的緣故。
他在海外留學時,經常利用假 期回故鄉種植桑樹。1979年2月23日,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決定,仍以3月12日為中國的植樹節,以鼓勵全國各族人民植樹造林,綠化祖 國,改善環境,造福子孫后代。
7.請問大家:為什么植樹節是3月12號
植樹節是一些國家以法律規定宣傳保護樹木,并動員群眾參加以植樹造林為活動內容的節日。
按時間長短可分為植樹日,植樹周或植樹月,總稱國際植樹節。通過這種活動,激發人們愛林,造林的熱情,提高人們對森林愛護的認識,促進國土綠化,緝伐光和叱古癸汰含咯達到愛林護林和擴大森林資源,改善生態環境的目的。
中國的植樹節開始時是為紀念孫中山先生逝世,1979年2月23日,中國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決定,仍以3月12日為中國的植樹節,以鼓勵全國各族人民植樹造林,造福子孫后代。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三月十二日植樹節有古詩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