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課古詩詞三首鄉村四月的生字組兩個詞,寫拼音
人教版23課《古詩詞三首》的生字以及拼音組詞如下:
蠶:cán~絲。~繭。~食。~寶寶。
桑:sāng~葚。~農。~梓。滄海~田。
晝:zhòu~夜。白~。
耘:yún~田。~鋤。耕~。春耕夏~。
績:jì紡~。~麻。~火。
鷺:lù蒼~。綠。~濤。
笠:lì斗~。竹~。草~。
2.古詩詞三首(鄉村四月,四時田園雜興,漁歌子)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三首古詩詞,能默寫前兩首古詩。
3.通過誦讀、解讀、悟讀課文,了解內容,體會課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對祖國詩詞的熱愛之情。
910.net 第一課時 鄉村四月 四時田園雜興 由題入手,弄清題意 1.板書課題。 2.自由讀題,說說題意。
“鄉村四月”是指江南農村初夏的時節。 3.出示插圖,觀察感受。
4.簡介詩人及背景。 翁卷,南京詩人,一生未做官,描寫了許多田園生活的詩篇。
反復誦讀,弄懂詩意 1.教師范讀,學生整體感知誦讀的節奏和詩的畫面。 2.學生自由練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握節奏,注意“蠶”“桑”都是平舌音。
3.指名朗讀,相互學習,相互欣賞。 4.組內輪讀,試著利用工具書或文中注釋弄清句意。
5.全班交流,講講詩意。 品評朗讀,感悟詩情 1.自由誦讀,邊讀邊想象詩歌描繪的畫面。
2.逐句品評,交流感受。 第一句主要寫了江南水鄉初夏時的景色。
第二句主要寫了勞動人民緊張繁忙的勞作,也同時體現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同情贊美。“少”“才”“又”突出了勞作的繁忙。
3.想象畫面,有感情地朗讀。 背誦,積累語言 自學《四時田園雜興》 1.按照學習《鄉村四月》的方法自學,畫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2.小組內交流,教師指導點撥。 3.全班交流自學成果。
4.背誦。 910.net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漁歌子》的詞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誦并默寫這首詞。 3、想象“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這句話的畫面,并描述出來。
教學重點: 學習詞的內容,想象詞中描寫的情景。 教學難點: 結合詞句展開想象,并能描述出來。
教學時間:一課時 課前準備:背誦課文查閱資料了解有關詞的知識。 教學過程: 910.net 一、導入: 欣賞唐宋名家名詞。
讀生字:塞箬蓑 二、自讀《漁歌子》理解詞意 自讀全詞,整體感知。 讀《漁歌子》有什么感覺?這首詞寫了哪些景物? 自讀詞,提出疑問。
四、細讀《漁歌子》理解詞意 1、《漁歌子》的作者是誰?哪個朝代的人? 2、自學、對照注解或字典理解字詞的意思。 讀生字:塞箬蓑 斜風:微風歸:回家、回去 3、理解全首詞的意思。
在美麗的西塞山前,幾只白鷺飛上天空。河邊粉紅色的桃花正在盛開,清澈見底的河水中有肥美的鱖魚在游動。
在風景如畫的河邊,詩人頭戴青箬笠;身穿綠蓑衣,沐浴著斜風細雨,久久不愿離去。 五、總結升華 請同學們自愿理解詞意。
全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大自然) 3、有感情地朗讀《詞兩首》。 板書設計: 白鷺飛斜 風細雨 漁歌子 桃花流水 熱愛大自然 plete=1&hl=zh-CN&newwindow=1&q=%E4%B9%A1%E6%9D%91%E5%9B%9B%E6%9C%88%EF%BC%8C%E5%9B%9B%E6%97%B6%E7%94%B0%E5%9B%AD%E6%9D%82%E5%85%B4%EF%BC%8C%E6%B8%94%E6%AD%8C%E5%AD%90%29%E6%95%99%E5%AD%A6%E8%AE%BE%E8%AE%A1&btnG=Google+%E6%90%9C%E7%B4%A2&meta=。
3.四年級下冊23課生字組詞
23.古詩詞三首
鄉村四月
【宋】翁卷
綠遍山原白滿川,
子規聲里雨如煙。
鄉村四月閑人少,
才了蠶桑又插田。
四時田園雜興
【宋】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
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
也傍桑陰學種瓜。
漁歌子
【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生字組詞:
蠶絲 桑葉 晝夜 耕耘 成績 塞外 白鷺 斗笠。
4.四年級下冊人教版的古詩詞三首的生字、組詞
您好:
獨坐敬亭山 李白
眾鳥高飛盡,
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
只有敬亭山。
望洞庭
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
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
白銀盤里一青螺。
《憶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游?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其中的生字有:
閑:形容云彩飄來飄去,悠閑的樣子。組詞有,閑逛,閑聊,閑扯,清閑,閑游等閑,閑愁,閑錢,閑心,閑趣。 厭:滿足,組詞有,討厭,厭惡,厭恨,不厭,厭倦,厭煩,會厭,厭世,厭棄,冗厭。 和:和諧,詩中指水色與月色融為一體,組詞有,和順,醇和,拌和,求和,和諧,平和。 潭:指湖水,組詞有,潭府,泥潭,村潭,空潭,黑潭,潭井,玉潭,羅潭,涼潭,淵潭。 (青)螺:在詩中形容洞庭湖的君山,組詞有,螺釘,螺旋,螺號,海螺,螺絲,螺螄,陀螺,螺紋,法螺,螺甸。 諳:熟悉,組詞有,諳達,熟諳,諳詳,洞諳,諳分,諳誦,諳曉,不諳,諳忽,通諳。 藍:藍色,組詞有,湛藍,寶藍,天藍,藏藍,碧藍,藍靛,品藍,藍本,馬藍,甘藍。 希望對您有幫助。
5.三年級下冊23課帶刺的朋友生字組詞
三年級下冊23課《帶刺的朋友》生字組詞
刺(刺激、刺殺、刺繡)
棗(紅棗、棗莊、棗子)
顆(顆粒、一顆)
忽(忽視、忽然、忽略)
乎(似乎、在乎)
暗(暗示、黑暗、暗號)
伸(伸手、伸出、伸展)
匆(匆匆、匆忙、匆促)
溝(溝通、山溝、河溝)
聰(聰明、聰慧、失聰)
偷(小偷、偷盜、偷襲)
追(追趕、追求、追捕)
腰(山腰、彎腰、腰包)
6.四年級下冊的21課怎樣寫成古詩
學習目標1.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三首古詩詞,能默寫前兩首古詩。3.通過誦讀、解讀、悟讀課文,了解內容,體會課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激發學生對祖國詩詞的熱愛之情。課前準備1.查閱有關詞的資料以及三位詩人的生平和創作情況。
2.課文插圖。A 案第一課時 鄉村四月 四時田園雜興由題入手,弄清題意1.板書課題。
2.自由讀題,說說題意。“鄉村四月”是指江南農村初夏的時節。
3.出示插圖,觀察感受。4.簡介詩人及背景。
翁卷,南京詩人,一生未做官,描寫了許多田園生活的詩篇。反復誦讀,弄懂詩意1.教師范讀,學生整體感知誦讀的節奏和詩的畫面。
2.學生自由練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握節奏,注意“蠶”“桑”都是平舌音。3.指名朗讀,相互學習,相互欣賞。
4.組內輪讀,試著利用工具書或文中注釋弄清句意。5.全班交流,講講詩意。
品評朗讀,感悟詩情1.自由誦讀,邊讀邊想象詩歌描繪的畫面。2.逐句品評,交流感受。
第一句主要寫了江南水鄉初夏時的景色。第二句主要寫了勞動人民緊張繁忙的勞作,也同時體現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同情贊美。
“少”“才”“又”突出了勞作的繁忙。3.想象畫面,有感情地朗讀。
背誦,積累語言自學《四時田園雜興》1.按照學習《鄉村四月》的方法自學,畫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2.小組內交流,教師指導點撥。
3.全班交流自學成果。4.背誦。
第二課時 漁歌子激情導趣,理解課題1.教師有感情地吟誦《漁歌子》,請同學們聽一聽,想一想:它和我們以前學過的古詩有什么區別?2.你知道什么是詞嗎?教師簡介:詞初名曲、曲子、曲子詞。也就是為曲所填的詞。
由于詞的長短不一,還被稱作長短句。這是與詩的不同之處。
3.你了解或背誦過詞嗎?試著背一背。反復吟誦,理解詞義1.自由讀詞,練習讀正確、讀流利,注意“塞”“蓑”的讀音。
2.誰愿意讀給大家聽?說說你喜歡這首詞嗎?為什么?3.默讀詞,畫出詞中描寫的各種景物。4.再讀詞,邊讀邊畫出詞中難理解的詞和句,先按照學習古詩的方法自己理解,解決不了的問題和同桌交流討論。
5.全班交流:交流重點:斜風細雨中垂釣的人兒為什么不想回家?詞中出現了哪些顏色? 指導朗讀,想象畫面1.教師導語 :雨中青山,江上漁舟,天空白鷺,兩岸紅桃,色澤鮮明但又顯得柔和,氣氛寧靜又充滿活力。2.教師范讀,體會詩情畫意。
3.學生練讀,想象整體畫面。4.指名朗讀,教師指導。
5.同桌互讀,相互欣賞。積累運用,拓展延伸1.有感情地背誦《漁歌子》。
2.背一背你喜歡的詞。3.默寫兩首古詩。
B 案第一課 時鄉村四月 四時田園雜興以圖導題,理解題意1.仔細觀察插圖,說說你對這幅圖的理解。2.你還想了解這首詩的什么內容?這首詩的作者是誰?哪個朝代的?他的創作有什么特點?這首詩主要寫了什么?表達了作者的什么情感?3.怎樣才能讀懂這首詩?怎樣才能讀好這首詩?以疑促讀,理解詩意1.自由朗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注意“蠶”“桑”的讀音以及多音字“了”的音、義。
2.指名讀詩,師生正音。3.默讀古詩,思考大家提出的問題,解決不了的請做記號。
4.小組交流。5.全班交流,教師指導。
解疑品讀,感悟詩情1.自由品讀,邊讀邊想畫面,同時要注意朗讀的節奏,尤其讀前兩句時要讀出一種欣欣向榮的景象,后兩句要讀出繁忙的勞動生活的場面。注意“少”“才”“又”的讀法。
2.指名朗讀,師生共賞。3.感情朗讀,體會詩情。
背誦,積累語言引導自學《四時田園雜興》1.先用學習《鄉村四月》的以疑促讀、理解詩意的方法自學。2.小組內交流,教師指導點撥。
3.全班交流自學成果。4.搜集描寫田園生活的詩詞,讀一讀,背一背。
第二課時 漁歌子創設意境,理解課題1.老師范讀《漁歌子》,你能感受到什么?(初步感受到景色美;它和古詩在表達上不太一樣)2.你們了解詞嗎?試著說一說。3.簡介作者背景:張志和:在朝廷做過小官,后來隱居在江湖上,自稱“煙波釣徒”。
這首詞就借表現漁夫生活來再現自己隱居生活的樂趣。渲染氣氛,理解詞義1.配樂朗讀,營造氣氛。
2.自由朗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整體感知。3.指名朗讀,師生正音。
4.自由學習,運用學習古詩的方法逐句理解,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畫出來。5.小組交流學習成果。
6.全班交流,教師點撥指導。白鷺:閑適的象征。
它能襯托出漁夫的生活環境。桃花流水:桃花盛開的季節正是春水盛漲的時候,俗稱桃花汛或桃花水。
不須歸:樂而忘返,不想回家。7.教師小結:這首詩有鮮明的湖光山色,有漁翁閑適的形象,是一幅用詩寫成的山水畫。
反復吟誦,感悟意境1.教師范讀,再入意境。2.自由朗讀,邊讀邊想象每一個畫面。
3.指名朗讀,教師指導。4.小組輪讀,相互欣賞。
5.感情朗讀,感悟意境。積累語言,拓展延伸1.有感情地背誦《漁歌子》。
2.到課外找一找有關描寫景物的詩詞,讀一讀,背一背。3.默寫兩首古詩。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21課古詩詞三首鄉村四月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