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大山的詩句
寫山的詩句: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過故人莊》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木蘭詩》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李白《早發白帝城》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出塞》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飲酒》
2.嗯找一下描寫大山的詩句
1、《題西林壁》
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2、《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3、《游鐘山》
宋·王安石
終日看山不厭山,買山終待老山間。
山花落盡山長在,山水空流山自閑。
4、《望天門山》
唐·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自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5、《曉行望云山》
宋·楊萬里
霽天欲曉未明間,滿目奇峰總可觀。
卻有一峰忽然長,方知不動是真山。
6、《題天柱峰》
唐·白居易
太微星斗拱瓊臺,圣祖琳宮鎮九垓。
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門千仞鎖云雷。
玉光白橘相爭秀,金翠佳蓮蕊斗開。
時訪左慈高隱處,紫清仙鶴認巢來。
7、《江上望皖公山》
唐·李白
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氣。
清晏皖公山。口絕稱人意。
獨游滄江上。終日淡無味。
但愛茲嶺高。何由討靈異。
默然遙相許。欲往心莫遂。
待吾還丹成。投跡歸此地。
8、《詠江郎山》
宋·辛棄疾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仞不可干。
正直相扶無依傍,撐持天地與人看。
9、《錢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10、《無題》
唐·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臘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萊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11、《次北固山下》
唐·王灣
客路青山下,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12、《夜雨寄北》
唐·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13、《飲酒》
東晉·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4、《過故人莊》
唐·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15、《觀滄海》
三國·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3.描寫“大山”的詩句有哪些
描寫“大山”的詩句有:
1、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釋義: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頂峰,俯瞰那眾山,而眾山就會顯得極為渺小。
2、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
釋義:認不清廬山本來的面目,因為自己在廬山里.
3、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李白《望廬山瀑布》
釋義:太陽照射的香爐峰生起紫色煙霧, 遠遠看去瀑布像匹白練掛在山前。
4、人間萬事,毫發常重泰山輕。——辛棄疾《水調歌頭·壬子三山被召陳端仁給事飲餞席上作》
釋義:人間萬事都是本末倒置,毫發常常是重的,而泰山卻倒很輕。
5、泰山不要欺毫末,顏子無心羨老彭。——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五》
釋義:泰山不能損壞毫發,顏淵無意羨慕老聃和彭祖。
6、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氳。——張九齡《湖口望廬山瀑布泉 / 湖口望廬山瀑布水》
釋義:靈異的山峰多具有秀麗景色,天空瀑布相融霧靄一片氤氳。
7、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杜甫《望岳》
釋義:五岳之首泰山的景象怎么樣?在齊魯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沒有盡頭。
8、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杜甫《望岳》
釋義:大自然把神奇和秀美都賦予了泰山,泰山是天地間神秀之氣的集中所在。泰山巍峨高大,山南和山北被分割成一明一暗,判若早晨和黃昏。
9、掛席幾千里,名山都未逢。——孟浩然《晚泊潯陽望廬山》
釋義:經過了幾千里江上揚帆,竟然都沒遇到一座名山。
10、廬山秀出南斗傍,屏風九疊云錦張。——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釋義:秀美的廬山挺拔在南斗旁,九疊云屏像錦繡云霞鋪張。
4.形容大山的詩詞
1、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出自:唐·杜甫《望岳》。
譯文:層層白云,蕩滌胸中溝壑,翩翩歸鳥,飛入賞景眼圈。定要登上泰山頂峰,俯瞰群山,豪情滿懷。
2、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出自:宋·蘇軾《題西林壁》。
譯文:從正面、側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同的樣子。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人身處在廬山之中。
3、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出自:唐·李白《望廬山瀑布》。
譯文: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遠遠望見瀑布似白色絹綢懸掛在山前。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讓人恍惚以為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
4、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出自:唐·柳宗元《江雪》。
譯文:千山萬嶺不見飛鳥的蹤影;千路萬徑不見行人的足跡。
5、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出自:宋·王安石《登飛來峰》。
譯文:聽說在飛來峰極高的塔上,雞鳴時分可看到旭日初升。不怕浮云會遮住我的視線,只因為如今我身在最高層。
5.關于大山的詩句
描寫山的古詩
1、《題西林壁》
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2、《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3、《游鐘山》
宋·王安石
終日看山不厭山,買山終待老山間。
山花落盡山長在,山水空流山自閑。
4、《望天門山》
唐·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自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5、《曉行望云山》
宋·楊萬里
霽天欲曉未明間,滿目奇峰總可觀。
卻有一峰忽然長,方知不動是真山。
6、《題天柱峰》
唐·白居易
太微星斗拱瓊臺,圣祖琳宮鎮九垓。
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門千仞鎖云雷。
玉光白橘相爭秀,金翠佳蓮蕊斗開。
時訪左慈高隱處,紫清仙鶴認巢來。
7、《江上望皖公山》
唐·李白
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氣。
清晏皖公山。口絕稱人意。
獨游滄江上。終日淡無味。
但愛茲嶺高。何由討靈異。
默然遙相許。欲往心莫遂。
待吾還丹成。投跡歸此地。
6.贊美大山的詩句
終南山
王維 唐
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望天門山
李白 唐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游終南山
孟郊 唐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高峰夜留景,深谷晝未明。
山中人自正,路險心亦平。
長風驅松柏,聲拂萬壑清。
即此悔讀書,朝朝近浮名。
1、“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出于“陋室銘”
2、泰山: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
3、黃山:“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
4、嶗山:“水作龍吟 ,石同虎踞,峭壁危崖,觸目皆是,音樂圖畫,兼而有之。”
5、九華山:“妙有分二氣,靈山開九華”--李白
“楚越千萬山,雄奇此山兼”--王安石
蘇軾是這樣贊美廬山的: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再看宋朝宰相寇準七歲時的詠華山:“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舉頭紅日近,回首白云低。”
再看詩仙李白的獨坐敬亭山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再看杜甫是如何贊美泰山的:"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7.形容大山的詩句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望天門山 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
泰山 張岱
正氣蒼茫在,敢為山水觀?
陽明無洞壑,深厚去峰巒.
牛喘四十里,蟹行十八盤.
危襟坐輿筍,知怖不知歡.
雁兒落帶得勝令·退隱 張養浩
云來山更佳,云去山如畫,
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
蜀道難 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
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問君西游何時還?畏途巉巖不可攀.
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
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
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
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
錦城雖云樂,不如早還家.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
8.描寫“大山”的詩句有哪些
1、茅屋初寒夜,衾裯整未成。烹泉沙鼎憶,讀易紙窗明。菊上霜偏力,梅邊日最清。
趙汝唫(宋代)《山》
2、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過故人莊》
3、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出塞龔花奪拘懿餃額邪帆矛》
4、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飲酒》
5、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6、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
7、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不起纖塵讓,寧辭一簣勞。始從拳石大,終致極天高。蓮頂觀歸馬,蓬壺見負鰲。-丁謂(宋代)《山》
2、東皇太一司花命,花落花開老歲華。天地精英無著處,今朝開到牡丹花。-高林(宋代)《山》
9.描寫大山的詩句歌30 個 字
1.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____蘇軾《題西林壁》
2.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____李白《望廬山瀑布》
3.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氳。____張九齡《湖口望廬山瀑布泉 / 湖口望廬山瀑布水》
4.掛席幾千里,名山都未逢。____孟浩然《晚泊潯陽望廬山》
5.廬山秀出南斗傍,屏風九疊云錦張。____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6.去年上巳洛橋邊,今年寒食廬山曲。____宋之問《寒食江州滿塘驛》
7.今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____徐凝《廬山瀑布》
8.晝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____謝靈運《登廬山絕頂望諸嶠》
9.歸裝漸理君知否?笑指廬山古澗藤。____陸游《自詠示客》
10.笑別廬山遠,何煩過虎溪。____李白《別東林寺僧》
11.香爐初上日,瀑水噴成虹。____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廬山》
12.西登香爐峰,南見瀑布水。____李白《望廬山瀑布水二首》
13.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____杜甫《望岳》
14.人間萬事,毫發常重泰山輕。____辛棄疾《水調歌頭·壬子三山被召陳端仁給事飲餞席上作》
15.泰山不要欺毫末,顏子無心羨老彭。____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五》
16.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____杜甫《望岳》
17.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____杜甫《望岳》
18.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漲東海。____李白《早秋單父南樓酬竇公衡》
19.登高望蓬流,想象金銀臺。____李白《游泰山六首》
20.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____元稹《離思五首·其四》
21.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____佚名《上邪》
10.贊美大山的詩句
終南山王維 唐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望天門山 李白 唐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游終南山孟郊 唐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高峰夜留景,深谷晝未明。 山中人自正,路險心亦平。
長風驅松柏,聲拂萬壑清。 即此悔讀書,朝朝近浮名。
1、“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出于“陋室銘” 2、泰山: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杜甫 3、黃山:“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 4、嶗山:“水作龍吟 ,石同虎踞,峭壁危崖,觸目皆是,音樂圖畫,兼而有之。” 5、九華山:“妙有分二氣,靈山開九華”--李白 “楚越千萬山,雄奇此山兼”--王安石蘇軾是這樣贊美廬山的:“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再看宋朝宰相寇準七歲時的詠華山:“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
舉頭紅日近,回首白云低。” 再看詩仙李白的獨坐敬亭山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再看杜甫是如何贊美泰山的:"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