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不想回家的詩句
1、《秋夜曲》——作者:唐代王維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bai
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
2、《漢江》——作者:唐代宋之du問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3、《江城秋霽》——作者:唐代戎昱霽后江城風景涼,豈堪登眺只堪傷。
遠天螮蝀收殘雨, 映水鸕鶿近夕陽。
萬事無成空過日,十年zhi多難不還鄉。
不知何處銷茲恨,轉覺愁隨夜夜長。
4、《臨江dao仙》——作者:宋代蘇軾詩句端來磨我鈍,鈍錐不解生芒。
歡顏為我解冰霜。
酒闌清夢專覺,春草滿地塘。
應念學堂坡下老,昔年共采蕓香。
功成名遂早還鄉。
回車來過我,喬木擁千章。
5、《從軍行七首·其四》——作者:唐代王昌齡青海長云暗屬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2.描寫“不想回家”的詩句有哪些
描寫“不想回家”的詩句最著名的是唐代王維的《秋夜曲》,全詩如下。
《秋夜曲》
唐代 王維
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
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
這首詩的意思是:月亮剛剛升起來秋天的露就已經稀薄了,身上的衣服覺得有些輕薄卻沒有換別的衣裳。漫漫長夜滿懷深情地撥弄這古箏,害怕獨自面對空蕩蕩的屋子,所以不想回去。
擴展資料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號摩詰居士。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著名詩人、畫家。
王維出身河東王氏,于開元十九年(731年)狀元及第。歷官右拾遺、監察御史、河西節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寶年間,王維拜吏部郎中、給事中。安祿山攻陷長安時,王維被迫受偽職。長安收復后,被責授太子中允。唐肅宗乾元年間任尚書右丞,故世稱“王右丞”。
參考資料:搜狗百科——秋夜曲
3.描寫回家鄉的詩詞
《渭水思秦川》 岑參
渭水東流去,何時到澭州,憑添兩行淚,寄向故園流。
《雜詩》沈佺期
聞道黃龍戍,頻年不解兵,可憐閨里月,長在漢家營。少婦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誰能將旗鼓,一為取龍城。
《登逍遙樓》宋之問
逍遙樓上望鄉關,綠水泓澄云霧間,北去衡陽二千里,無因雁足系書還。 《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 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贈吳之山》王間
城拆聲聲夜未央,江云初散水風涼;看君已做無家客,猶是逢人說故鄉。
《客中夜生》袁凱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別離情。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4.形容歸家的心情的詩句
1.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譯:我在年少時離開家鄉,到了遲暮之年才回來。我的鄉音雖未改變,但鬢角的毛發卻已經疏落。
2.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譯:越走近故鄉心里就越是膽怯,不敢打聽從家那邊過來的人。
3.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譯:劍門關外,喜訊忽傳,官軍收復冀北一帶。高興之余,淚滿衣裳。
4. 稚子牽衣問,歸來何太遲。
譯:小孩抓著衣角說,為什么回來這么晚。
5. 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譯:故鄉的人今夜一定在思念遠在千里之外的我;我的鬢發已經變得斑白,到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年。
6. 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譯:母親啊,兒子已經愧對您了,不會忍心訴說漂泊在外所受的風塵。
7. 少婦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譯:今晚上少婦的相思情意,正是昨夜征夫想家之情。
8. 憑添兩行淚,寄向故園流。
譯:請帶上我的兩行熱淚,向著遙遠的故鄉奔流!
9. 陽關萬里道,不見一人歸。
譯:陽關與故國相隔萬里之遙,年年盼望卻至今不能南歸。
10.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譯:溫柔的春風又吹綠了大江南岸,可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時候才能夠照著我回家呢?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出處:
《回鄉偶書二首》賀知章(唐代)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
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出處:
《渡漢江》宋之問(唐代)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出處: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杜甫(唐代)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稚子牽衣問,歸來何太遲”出處:
《歸家》杜牧(唐代)
稚子牽衣問,歸來何太遲。共誰爭歲月,贏得鬢邊絲。
“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出處:
《除夜作》高適(唐代)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出處:
《歲暮到家/歲末到家》蔣士銓(清代)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
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少婦今春意,良人昨夜情”出處:
《雜詩三首·其三》沈佺期(唐代)
聞道黃龍戍,頻年不解兵。
可憐閨里月,長在漢家營。
少婦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誰能將旗鼓,一為取龍城。
“憑添兩行淚,寄向故園流”出處:
《西過渭州見渭水思秦川》岑參(唐代)
渭水東流去,何時到雍州?
憑添兩行淚,寄向故園流。
“陽關萬里道,不見一人歸”出處:
《重別周尚書》庾信(南北朝)
陽關萬里道,不見一人歸。
惟有河邊雁,秋來南向飛。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出處:
《泊船瓜洲》王安石(宋代)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5.形容不想回家的詩句
1、《秋夜曲》——作者:唐代王維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
bai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2、《漢江》——作者:唐代宋之du問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3、《江城秋霽》——作者:唐代戎昱霽后江城風景涼,豈堪登眺只堪傷。
遠天螮蝀收殘雨, 映水鸕鶿近夕陽。萬事無成空過日,十年zhi多難不還鄉。
不知何處銷茲恨,轉覺愁隨夜夜長。4、《臨江dao仙》——作者:宋代蘇軾詩句端來磨我鈍,鈍錐不解生芒。
歡顏為我解冰霜。酒闌清夢專覺,春草滿地塘。
應念學堂坡下老,昔年共采蕓香。功成名遂早還鄉。
回車來過我,喬木擁千章。5、《從軍行七首·其四》——作者:唐代王昌齡青海長云暗屬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6.形容歸家的心情的詩句有哪些
1、詩句: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出自:唐代·賀知章《回鄉偶書二首·其一》
釋義:2113我在年少時離開家鄉,到了遲暮之年才回來。我的鄉音雖未改變,5261但鬢角的毛發卻已經疏落。
2、詩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出自:唐代·宋之問《渡漢江》
釋義:越走近故鄉心里就越是膽怯,不敢打4102聽從家那邊過來的人。
3、詩句: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出自:唐代·杜甫《聞官1653軍收河南河北》
釋義:劍外忽然傳來收薊北的消息,剛剛聽到時涕淚滿衣裳。
4、詩句:鄉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
出自:唐代·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懷 / 早寒有懷》
釋義:思鄉的眼淚在旅途流盡,看歸來的帆在天邊徜徉。
5、詩句:三千專里兮家未歸,屬恨難禁兮仰天悲。
出自:魏晉·張翰《思吳江歌》
釋義:離家三千里,想回未能回。思念家鄉的愁和恨,怎么也壓抑不住,只能向天悲嘆!
7.關于回家的詩句
1、客舍并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旅次朔方》唐代:劉皂
譯文:離開家鄉后客宿在并州這個地方已經有十年,我回歸的心日日夜夜在思念著故鄉咸陽。
2、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次北固山下》唐代:王灣
譯文: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時才能到達,希望北歸的大雁捎到洛陽去。
3、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回鄉偶書二首·其一》唐代:賀知章
譯文:我在年少時離開家鄉,到了遲暮之年才回來。我的鄉音雖未改變,但鬢角的毛發卻已經疏落。兒童們看見我,沒有一個認識的。他們笑著詢問:這客人是從哪里來的呀?
4、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春夜洛城聞笛》唐代:李白
譯文:就在今夜的曲中,聽到故鄉的《折楊柳》,哪個人的思鄉之情不會因此而油然而生呢?
5、陽月南飛雁,傳聞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復歸來。《題大庾嶺北驛》唐代:宋之問
陰歷十月的時候,大雁就開始南飛,據說飛到大庾嶺,它們就全部折回。鳥兒不進,我卻行程未止遠涉嶺南,真不知何日何時,我才能遇赦歸來?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形容不敢回家鄉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