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打斗的詩句
扈駕
年代:【宋】 作者:【呂定】
八月秋高戰馬肥,觀兵郊外振天威。
一聲鳳吹迎鸞馭,五色龍文雜袞衣。
劍戰橫空金氣肅,旌旗映日彩云飛。
令嚴星火諸軍奮,直斬單于塞上歸。
昭陵六馬,唐文皇戰馬也,琢石象之,立昭陵
年代:【宋】 作者:【蘇軾】
天將鏟隋亂,帝遣六龍來。
森然風云姿,颯爽毛骨開。
飆馳不及視,山川儼莫回。
長鳴視八表,擾擾萬駑駘。
秦王龍鳳姿,魯鳥不足摧。
腰間大白羽,中物如風雷。
區區數豎子,搏取若提孩。
手持掃天帚,六合如塵埃。
艱難濟大業,一一非常才。
維時六驥足,績與英術陪。
功成鏘八鸞,玉輅行天街。
荒涼昭陵闕,古石埋蒼苔。
古劍行贈仇將軍北征
年代:【明】 作者:【鄭善夫】
將軍手提三尺冰,乃是鬼國之鐵,大齒之珍,滄溟水枯淬
不成。
莫邪斷發躍冶死,而后龜文漫理流天晶。
霜鋒閃爍鵜凝,萬金吳鉤拖赭纓。
北斗七宿土花發,青天寶匣回機衡。
魂斬斷犀俱細事,此物自是蒼龍精。
江翻河亥罔象急,提出白曜搖東溟。
飛芒殺白帝,喉下不可嬰。
豐城古獄誰識女,斗牛之墟元氣升。
沙塞秋高塵壓城,黃龍白狼不肯庭。
山甫無人武安死,戰馬西向徘徊鳴。
安西都護君好行,此物應世世當平。
丈夫叱咤鞭風霆,國難不赴非俊英。
劍乎!劍乎!吾與汝,同死生。
2.描寫古代女子用劍打斗的句子有哪些
1、淺青色的身影如同雛燕般的輕盈,伴隨著幽幽的琴聲,玉手抻出劍鞘里的青劍,手腕輕輕旋轉,青劍也如同閃電般快速閃動,劍光閃閃,卻與女子那抹青色柔弱的身影相融合。青色的劍光在空中畫成一弧,女子的腰肢隨機順著劍光倒去,卻又在著地那一刻隨機扯出水袖,勾上房梁,繞著大殿如天仙般的環繞在青色的劍光中,只在一瞬,瞅準宮人手中的劍鞘,水袖扯下,作一飛仙之狀,隨即把手中的青劍甩出,正中劍鞘。水袖與青色的身影一同落下。
2、沐浴著早春的陽光,伴著曼妙的琴聲,她是那么的美。慢慢的,她抓起劍,舞了起來。只見她把手揮向前方,用她的手腕轉動劍柄,劍也慢慢轉了起來。漸漸地,劍越轉越快,把地上的花瓣也卷起來,空中飄著淡淡的花香。遠處,聚集了所有蝴蝶,往這個方向飛來,陪伴著紫夢一起舞劍。
3、劍如白蛇吐信,嘶嘶破風,又如游龍穿梭,行走四身,時而輕盈如燕,點劍而起,時而驟如閃電,落葉紛崩。真是一道銀光院中起,萬里已吞匈虜血。
4、女子的紅紗裙隨風飄蕩,玉手拿著一把銀劍,嘴角帶著一抹玩味般的笑容。那刺客也是笑笑,完全不把她放在眼里。
5、銀劍亂舞,虹影和墨影混在了一起,旁人只聽見打斗聲,卻不見如何打。速度快至極!令人贊嘆!
6、只見這妙人手持一飛鴻,霎那間,便在敵陣內殺得紅霜亂舞。
3.形容女人打架的成語
難解難分
nán jiě nán fēn
[釋義] 雙方爭斗激烈;難以分開;也指雙方關系密切;難以分開。
[語出] 《鏡花緣》第二十一回:“正在難解難分;忽聽東邊山上;猶如千軍萬馬之聲。”
[近義] 難舍難分
[反義] 一刀兩斷
[用法] 比喻雙方感情很好;不忍分離。一般作謂語、定語。
[結構] 聯合式。
[辨析] ~和“難舍難分”;都可以形容關系密切;不易分開。但~偏重于雙方關系密切;可用于人和事;“難舍難分”偏重在雙方感情很好;有舍不得分開的意思;僅用于人;另外;~還可形容爭斗激烈;而“難舍難分”無此意。
[例句] 他倆真是一對~的好兄弟。
4.形容吵架的詩句有哪些
1、千里家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清代張英《對聯》
譯文:千里之外寫信只是為了一堵墻,讓他三尺又能怎么樣。
2、夜來枕上爭閑事,推倒屏山褰繡被。盡人求守不應人,走向碧紗窗下睡。——《玉樓春》宋代歐陽修
譯文:晚上來枕上爭論無關緊要的事情,推倒屏風山提起繡花的被子。全部人求守不應人,逃向碧紗窗下睡覺。
3、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出自兩漢卓文君的《白頭吟》
譯文:聽說你懷有二心,所以來與你決裂。 今天置酒作最后的聚會,明日一早便在溝頭分手。
4、牡丹含露真珠顆,美人折向庭前過。含笑問檀郎,花強妾貌強?檀郎故相惱,須道花枝好。一向發嬌嗔,碎挼花打人。——唐代的《菩薩蠻·牡丹含露真珠顆》
牡丹花上朝露像珍珠般閃爍,俊俏的美人兒從簾前走過。滿面含笑問郎君:“是我的容貌勝過花,還是花兒勝過我?”郎君故意說:“牡丹花兒比你強多了!”美人嬌嗔說:“花兒如果強過我,它還能和你逗趣么?”娘子一個向發嬌生氣,碎搓花打向郎君。
5、燕雀豈知鴻鵠,貂蟬元出兜鍪。卻笑瀘溪如斗大,肯把牛刀試手不?壽君雙玉甌。——《破陣子·擲地劉郎玉斗》宋代:辛棄疾
譯文:燕雀怎么知道天鵝,貂蟬元出頭盔。卻笑滬溪像斗一樣大,肯把牛刀試手不?祝賀你雙玉碗。
5.形容打仗的詩句有哪些
描寫戰爭的古詩句: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范仲淹《漁家傲》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李賀《雁門太守行》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杜甫《春望》
【出典】
《漁家傲·秋思》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譯文】
秋天到了,西北邊塞的風光和江南不同。大雁又飛回衡陽,一點也沒有停留之意。黃昏,軍中號角一吹,周圍的邊聲也隨之而起。層巒疊嶂里,暮靄沉沉,山銜落日,孤零零的城門緊閉。
飲一杯濁酒,不由得想起萬里之外的家鄉,未能像竇憲那樣戰勝敵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歸計。悠揚的羌笛響起來了,天氣寒冷,霜雪滿地。夜深了,將士們都不能安睡:將軍為操持軍事,須發都變白了;戰士們久戍邊塞,也流下了傷心的眼淚。
【注釋】
塞:邊界要塞之地,這里指西北邊疆。
衡陽雁去:傳說秋天北雁南飛,至湖南衡陽回雁峰而止,不再南飛。
邊聲:邊塞特有的聲音,如大風、號角、羌笛、馬嘯的聲音。
千嶂:綿延而峻峭的山峰;崇山峻嶺。
燕然未勒:指戰事未平,功名未立。
羌管:即羌笛,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種樂器。
悠悠:形容聲音飄忽不定。寐:睡,不寐就是睡不著。
【作者簡介】
范仲淹,字希文,謚文正,亦稱范履霜,北宋著名文學家、政治家、軍事家、教育家。他為政清廉,體恤民情,剛直不阿,力主改革,屢遭奸佞誣謗,數度被貶。他的文學素養很高,著名的《岳陽樓記》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為千古名句是于年十二月葬于河南洛陽東南萬安山,封楚國公、魏國公,有《范文正公集》傳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