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寫“雨中美女打傘”的詩句是什么
描寫“雨中美女打傘”的詩句:
1.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____崔護《題都城南莊》
2.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____張籍《節婦吟·寄東平李司空師道》
3.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墻柳。____陸游《釵頭鳳·紅酥手》
4.美人自刎烏江岸,戰火曾燒赤壁山,將軍空老玉門關。____張可久《賣花聲·懷古》
5.美人卷珠簾,深坐顰蛾眉。____李白《怨情》
6.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____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
7.曾與美人橋上別,恨無消息到今朝。____劉禹錫《楊柳枝 / 柳枝詞》
8.窈窕淑女,君子好逑。____佚名《關雎》
9.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____劉徹《秋風辭》
10.以色事他人,能得幾時好。____李白《妾薄命》
11.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____林杰《乞巧》
12.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____杜牧《泊秦淮》
13.借問江潮與海水,何似君情與妾心?____白居易《浪淘沙·借問江潮與海水》
14.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____張籍《節婦吟·寄東平李司空師道》
15.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____蘇軾《蝶戀花·春景》
16.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____李延年《李延年歌》
2.描寫“江南撐傘女子”的詩句有哪些
《雨中女子》 現代 劉流 云墨琉璃樓似郁,魂斷棧橋伊如雪。
銀燭冷屏瀟湘雨,蘭傘青衣箏殘音。媚眼如昨海棠新,髻發幽幽映池清。
倩女淺笑雨塵昏,欲下閣樓嘆雨綿。殘雨如戈初花落,一池春水半落花。
《雨巷》 現代 戴望舒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又寂寥的雨巷。希望逢著愁怨的姑娘,在雨中哀怨而又彷徨。
《和三鄉詩 》 唐代 陸貞洞惆悵殘花怨暮春,孤鸞舞鏡倍傷神。清詞好個干人事,疑是文姬第二身。
《雨中美女打傘》 現代 袁立媚眼如昨海棠新,髻發幽幽映池清。倩女淺笑雨塵昏,欲下閣樓嘆雨綿。
殘雨如戈初花落,一池春水半落花。《雨過山村》 唐代 王建雨里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
婦姑相喚浴蠶去,閑看中庭梔子花。
3.形容雨傘的詩句
六把雨傘 作者: 余光中 遺忘傘 向日葵反面的形象 黑黝黝的背日葵啊 見證人類的健忘 雨里盛開 雨里枯萎 一朵一朵被遺忘 怎么也記不起來 在什么人家的門外 身世如謎 究竟誰是 頭也不回的主人 音樂傘 裁一片小黑云去抵擋 頂上千疊的黑云 雨傘,是誰頓悟所發明? 那樣純凈的幾何美 用直線和曲線連成 淺弧的兩端伸出檐牙 雨便從十二個檐角滴下 一串串斷斷續續的飛鈴 你手中握著正是 一件天然的樂器 雨夫人即興的手指 間歇地敲敲又打打 ——重時多壯烈 輕時多瀟灑 記憶傘 雨天長,灰云厚 三十六根傘骨只一收 就收進一把記憶里去了 不知在那扇門背后 只要我還能夠 找到小時候那一把 就能把四川的四月天撐開 春雨就從傘邊滴下來 蛙聲就從水田里 布谷鳥就從遠山 都帶著冷颼颼的濕意 來繞著傘柄打轉 喔,雨氣好新鮮 親情傘 最難忘是江南 孩時的一陣大雷雨 下面是漫漫的水鄉 上面是閃閃的迅電 和天地一咤的重雷 我瑟縮的肩膀,是誰 一手抱過來護衛 一手更挺著油紙傘 負擔雨勢和風聲 多少江湖又多少海 一生已度過大半 驚雷和駭電早已慣了 只是臺風的夜晚 卻遙念母親的孤墳 是怎樣的雨勢和風聲 輪到該我送傘去 卻不見油紙傘 更不見那孩子 友情傘 暴風雨里 一位朋友撐傘來接我 一手扶我的踉蹌 一手把堅定的傘柄 舉成一面大盾牌 抵擋猖狂的雨箭 后來才發現 逆風那一面他的衣衫 幾乎濕透于驟雨 喔,所謂知己 不就是一把傘么? ——晴天收起 雨天才為你 豁然開放 傘盟 如果夜是一場青雨淋淋 幸而我還有一盞臺燈 一把精致的小雨傘 撐開一圈柔和的氣氛 而無論用什么做成 用緋色的氛圍或橙色的光暈 愿你與我做共傘的人 伴我涉過濕冷的雨地 如果夜是青雨淋淋 如果死亡是黑雨凄凄 如果我站在雨地里 等你撐傘來迎接,等你。
4.形容“雨傘”的詩句有哪些
1.《傘 中 戀》喜雨霏霏戀意柔,青山綠水路通幽。
相依傘下鬢私語,半為遮雨半遮羞。轉作清涼境界,物類舉醒然。
稽首謝天賜,伸腳快宵眠。2.《漁家傲》歐陽修)葉有清風花有露,壞檐敗壁風蕭騷。
持傘上學憐兒曹,甑釜受蒸煎。3.《舍東追涼》陸游驕陽收火傘,驅屏翳,清露貯冰壼。
枉教雨里分飛去。 豈惟蛙黽矜得意,坐覺藜莠無由薅。
剝床供爨嗟婢子。憫蒼生熱。
早是水寒無宿處。驚飛不許長相聚。
白錦頂絲紅錦羽。 人言愈細愈澤物,天公為此非徒勞。
泥深入市路欲絕。 海涌四更月,風生千頃蒲。
砍狂忘老境,意豁失窮途,敕下九龍淵。須回步。
命豐隆。日腳沈紅天色暮,起蜚廉。
蓮女妒。 所恨朋儕盡,無人為攬須。
4.《卜算子》劉克莊老圃獻花來,異域移根至。相對炎官火傘中,便有清涼意。
淡薄古梳妝,嫻雅仙標致。欲起涪翁再品花,壓了山礬弟。
5.《水調歌頭》李曾伯之子問行役,火傘正當天。酷哉幾可炙手。
古代的雨傘為油紙傘。油紙傘是源于中國的一種紙制傘,亦傳至亞洲其他地區如日本、朝鮮、越南、泰國、老撾等地,并在各地發展出具有當地特色的油紙傘。
隨著一些客家人遷到臺灣定居,傘在中國誕生之后,隨著對外開放和交流的日益擴大,也就逐漸傳到了國外。日本在唐朝時先后向中國派出了 19 批“遣唐使”,多 500 余人,其中有醫師、畫師、音樂家及各方面的學者,他們到中國專門觀摩和學習中國文化,不僅把中國的歷法,天文、音樂、美術等文化帶到了日本,也包括制傘工藝在內的多種生產技術、制造工藝帶到了日本。
5.描寫天空下著雨,人打傘走著的詩句
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 倚遍闌干,只是無情緒。
人何處,連天芳草,當春乃發生。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陸游僵臥孤村不自哀, 尚思為國戍輪臺。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時節,江船火獨明,淡妝濃抹總相宜。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飲湖上初晴后雨 蘇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點絳唇》——宋?李清照 寂寞深閨。 《如夢令》——宋,柔腸一寸愁千縷。
夜闌臥聽風吹雨, 鐵馬冰河入夢來。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潤物細無聲。隨風潛入夜,望斷歸來路。
野徑云俱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洛陽清明日雨霽》李正封曉日清明天,夜來嵩少雨。千門尚煙火,九陌無塵土。
酒綠河橋春,漏閑宮殿午。游人戀芳草,半犯嚴城鼓。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形容女子打傘的古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