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陵晚望 古詩詞翻譯
金陵晚望
曾伴浮云歸晚翠,猶陪落日泛秋聲。
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
注釋
“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意思是“世間無數大畫家,誰也難畫出此刻的一片傷心之感。”
賞析
秋天的傍晚,詩人登上金陵(今南京)城頭遠望,只見浮云落日映照著這座古城,一種滄桑之感涌上心頭。這里所說的“一片傷心”,即是指這種情緒而言。浮云落日是有形之物,丹青能畫;而“一片傷心”,乃抽象感情,所以縱有丹青妙手,也難以描繪。黃叔燦《唐詩箋注》說:“‘畫不成’三字,是‘傷心’二字這神。”正因為畫不成,故見“傷心”之深;也正因為傷心如此,所以誰也難以傳神地畫出這種心聲。
結尾兩句,感慨深沉。高蟾預感到唐王朝危機四伏,無可挽回地走向崩潰的末日。他為此感到苦惱,而又無能為力。
2.高蟾的《金陵晚望》和 韋莊的《金陵圖》都寫到了“傷心”,詩人為何
金陵晚望
高蟾(唐)
曾伴浮云歸晚翠,猶陪落日泛秋聲。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
注釋:“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意思是“世間無數大畫家,誰也難畫出此刻的一片傷心之感。”
[賞析] 秋天的傍晚,詩人登上金陵(今南京)城頭遠望,只見浮云落日映照著這座古城一股滄桑之感,涌上心頭。這里所說的“一片傷心”,即是指這種情緒而言。浮云落日是有形之物,丹青能畫;而“一片傷心”,乃抽象感情,所以縱有丹青妙手,也難以描繪。黃叔燦《唐詩箋注》說:“‘畫不成’三字,是‘傷心’二字這神。”這是很辯證的。正因為畫不成,故見“傷心”之深;也正因為傷心如此,所以誰也難以曲曲傳神地畫出這種心聲。
結尾兩句,感慨深沉。高蟾預感到唐王朝危機四伏,無可挽回地正在走向總崩潰的末日,他為此感到苦惱,而又無能為力。他把這種潛在的危機歸結為“一片傷心”;而這“一片傷心”,在一般畫家筆下是無法表達出來的。
韋莊《金陵圖》
誰謂傷心畫不成? 畫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 老木寒云滿故城。
賞析
這是一首題畫之作,詩人看了六幅描寫南朝史事的彩繪,有感于心,揮筆題下了這首詩。
畫家是什么人,已不可考。他畫的是南朝六代(東吳、東晉、宋、齊、梁、陳)的故事,因為六代均建都于金陵。這位畫家并沒有為南朝統治者粉飾升平,而是寫出它的凄涼衰敗。他在畫面繪出許多老木寒云,繪出危城破堞,使人看到三百年間的金陵,并非什么郁郁蔥蔥的帝王之州,倒是使人產生傷感的古城。這真是不同于一般的歷史組畫。
高蟾是比韋莊略早的詩人
高蟾的《金陵晚望》結尾兩句,感慨深沉。高蟾預感到唐王朝危機四伏,無可挽回地正在走向總崩潰的末日,他為此感到苦惱,而又無能為力。他把這種潛在的危機歸結為“一片傷心”;而這“一片傷心”,在一般畫家筆下是無法表達出來的。
韋莊顯然是讀過高蟾這首《金陵晚望》的。當他看了這六幅南朝故事的彩繪之后,高蟾“一片傷心畫不成”的詩句,似乎又從記憶中浮現。“真個是畫不成么?”你看這六幅南朝故事,不是已把“一片傷心”畫出來了嗎!于是他就提起筆來,好象針對高蟾反駁道:
“誰謂傷心畫不成?畫人心逐世人情。”為什么就畫不成社會的“一片傷心”呢?只是因為一般的畫家只想迎合世人的庸俗心理,專去畫些粉飾升平的東西,而不愿意反映社會的真實面貌罷了。
詩人在否定了“傷心畫不成”的說法后,舉出了一個出色的例證來:“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滿故城。”請看這幅《金陵圖》吧,畫面上古木枯凋,寒云籠罩,一片凄清荒涼。南朝六個小朝廷,哪一個不是昏庸無道,最后向敵人投降而結束了它們的短命歷史的?這就是三百年間金陵慘淡現實的真實寫照。
將高蟾的《金陵晚望》和本篇作一比較,頗耐人尋味。一個感嘆“一片傷心畫不成”,一個反駁說,現在不是畫出來了么!其實,二人都是借六朝舊事抒發對晚唐現實的深憂,在藝術上有異曲同工之妙。
3.江邊晚望原文以及翻譯
一、原文江邊晚望朝代:元朝 作者:劉秉忠沙白江青落照紅,滄波老樹動秋風。
天光與水渾相似,山面如人了不同。千古周郎馀事業,一時曹孟謾英雄。
東南幾許繁華地,長在元戎指畫中。二、簡介作者:劉秉忠(1216年—1274年),初名劉侃、子聰,字仲晦,號藏春散人。
邢州(今河北省邢臺市)人,祖籍瑞州。元代政治家、文學家。
劉秉忠是一位很具特色的人物,在元初政壇,他對一代政治體制、典章制度的奠定發揮了重大作用。同時,他又是一位詩文詞曲兼擅的文學家。
劉秉忠逝世后,元世祖贈太傅、趙國公,謚號文貞。元成宗時贈太師,謚文正。
元仁宗時,又進封常山王。劉秉忠是元朝國都元大都的規劃設計者,奠定了北京市最初的城市雛形。
三、簡析:這首詩由晚望江景,引出對歷史和現實的評說,融寫景、議論、抒情于一體。最后兩句寫如何攻打偏居東南的南宋,早就已經在忽必烈的準備和謀劃之中。
后四句,把千古公認的英雄與現實的豪杰兩相對照,表達了對忽必烈的贊美之情。
4.一片傷心畫不成
一片傷心畫不成意為:畫不出內心的傷感。
出自唐代高蟾的《金陵晚望》
曾伴浮云歸晚翠,猶陪落日泛秋聲。
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
譯文
金陵城曾在日暮的景色伴著浮動的云,也在秋聲里陪著落日。
這世上有無數的丹青圣手,可都畫不出內心的傷感。
注釋
金陵:今南京。
晚翠:日暮時蒼翠的景色。
秋聲:秋天自然界的聲音,如鳥蟲叫聲,風聲。歐陽修有《秋聲賦》,以各種比喻描摹秋天的聲響。丹青手:畫師,畫工。丹青,圖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