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關蘇州的古典詩詞
姑蘇懷古 許渾
宮館余基輟棹過,黍苗無限獨悲歌。
荒臺麋鹿爭新草,空苑鳧鹥占淺莎。
吳岫雨來虛檻冷,楚江風急遠帆多。
可憐國破忠臣死,日日東流生白波。
再游姑蘇玉芝觀 許渾
高梧一葉下秋初,迢遞重廊舊寄居。
月過碧窗今夜酒,雨昏紅壁去年書。
玉池露冷芙蓉淺,瓊樹風高薜荔疏。
明日掛帆更東去,仙翁應笑為鱸魚。
將歸姑蘇南樓餞送李明府 許渾
無處登臨不系情,一憑春酒醉高城。
暫移羅綺見山色,才駐管弦聞水聲。
花落西亭添別恨,柳陰南浦促歸程。
前期迢遞今宵短,更倚朱闌待月明。
楓橋夜泊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父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2.用古人的詩句分別來描繪一下蘇州嗎
題龍陽縣青草湖 唐·唐溫如 西風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發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 “西風吹老洞庭波”,詩一開頭,呈現在讀者眼前的就是洞庭湖渺渺茫茫的畫面,颯颯的秋風,強勁地吹拂在水面上,水面上的波紋便蕩漾而來,又急遽而去。
詩中的“老”字,更是極耐人尋味,“老”了的是秋風?“老”了的還是洞庭湖水?秋風和湖水又怎么會老,怎么才算老?“一夜湘君白發多”,緊接著詩人將虛幻的神話,與眼前的自然景觀的描繪結合了起來。傳說,湘君“聞舜帝崩于蒼梧”“以涕揮竹,竹盡斑”。
后來湘君便與那斑竹融為了一體,成為文學作品中的一種特殊的悲懷的意象。 蕭瑟的秋景,竟使美麗而多情的湘君,一夜之間就銀發滿頭,這又該是怎樣的一種秋色呀?于是,詩人的遲暮之感、衰頹之意、悲懷之情,全融合在了那傳說與秋景中了,真可謂神而化之。
“醉后不知天在湖,滿船清夢壓星河”,一個“醉”字,引出的則是一個奇妙的境界。 小船悠悠,詩人的心也隨之而搖搖,舉杯對月,月在何處?于是,便恍恍惚惚地覺得自己一下子已逃離了冷冷的洞庭湖,泊舟在那銀河之上了。
船槳輕輕地劃著銀河之水,劃出來的還有一片的星光燦爛。船在天上,天在水中;人在船里,夢在心頭。
這童話般的世界,也只能駐于詩人那“童化”了的世界里了。 夢本無形,卻言其“滿船”,其夢何其之多,更何況還“壓”著“星河”,又現“夢”何其之重了。
古人寫夢的詩不少,但把夢寫得如此清新綺麗而又含蓄豐富的卻并不多見。 全詩筆調十分地輕靈,寫景記夢,虛實相間。
構思之新穎獨特,詩境之飄渺奇幻,實在是唐詩的上乘之作。而充溢在字里行間的那極富浪漫的色彩,也在后人的詩文中留下了無法磨滅的痕跡。
3.描寫“蘇州美食”的有名詩句有哪些
1、日啖荔枝三百顆,不妨長作嶺南人。——蘇軾
2、色如玉版貓頭筍,味抵駝峰牛尾猩。——陸游
3、鮮鯽食絲膾,香芹碧澗羹;蜀酒濃無敵,江魚美可求。——杜甫
4、秦烹惟羊羹,隴饌有熊臘。——蘇軾
5、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蘇軾
6、新津韭黃天下無,色如鵝黃三尺余,東門彘肉更奇絕,肥美不減胡羊酥。——陸游
7、東門買彘骨,醢醬點橙薤。蒸雞最知名,美不數魚鱉。——陸游
8、時繞麥田求野薺,強為僧舍煮山羹。——蘇軾
9、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我飲不盡器,半酣味尤長;偶得酒中趣,空杯亦常持。——蘇軾
10、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蘇軾
11、秦烹惟羊羹,隴饌有熊臘——蘇軾
12、凈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蘇軾
13、無竹令人俗,無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筍燜豬肉——蘇軾
14、人間定無可意,怎換得玉膾絲莼——陸游
15、天上蘇陀供,懸知未易同——陸游
4.古代詩詞中秦醫一詞有什么來歷
據《左傳?成公十年》 記載,晉侯生病,向秦國求醫。
秦伯 派遣醫生前往治病。醫生尚未到晉國,晉侯夢中見二人在說話》:“那是 個良醫,恐怕會傷害我倆,我們該逃到哪兒去呢?”其中一個人說:“居肓之上,膏之下,又能拿我們怎么辦?” 秦國醫生到達之后,對晉侯說:“這個病沒法治了。
病在肓之上,膏之 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效到不了那兒,實在是無能為力了。”晉侯 說:“真是良醫呵! ”備厚禮讓醫生回 國。
后人以秦醫指精確判斷病情的 良醫。唐?羅隱《投所思》:“雕琢只應勞郢匠,膏肓終恐誤秦醫。”
唐? 韋莊《賊中與蕭韋二秀才……》:“縱有秦醫生,懷鄉亦淚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