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專業的古詩
唐·顏真卿 《勸學》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唐·杜甫《冬夜讀書示子聿》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唐·李商隱《賈生》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北宋·秦觀《秋日》
月團新碾瀹花瓷,飲罷呼兒課《楚詞》。
風定小軒無落葉,青蟲相對吐秋絲。
清·趙翼《論詩》
李杜詩篇萬古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2.形容“專業”的詩句有哪些
1、生來左癖稱專業,手課兒童為教忠。——明·陸懋龍《還家作》
釋義:生來用左手稱為專業,手把手教導兒童稱為教導忠誠。
2、成專業,燕樂考隋唐。——近現代·盧前《望江南》
釋義:音樂稱為一門專業是在隋唐時期。
3、專業勤修,父書能讀。——近現代·周學藩《百字令·張佛千兄女公子北一(盼)于歸江百齡君嘉禮》
釋義:專業知識要勤加修煉,父親留下的書能讀下去。
4、我聞此藝在專攻,莫起妄念思冥鴻。——宋·王洋《陳道士年十三骨氣有異弈棋得妙處鮮能對者推此藝以他學何所不可因成短篇贈之》
釋義:我聽說這種技藝要很專業的人才行,不要有什么想法指望像冥鴻一樣。
5、未得歸田先作賦,專攻種樹已成書。——宋·范成大《橫溪驛感懷》
釋義:還沒有回家先做了一首賦,專業來種樹已經可以到了成書的地步。
6、學雖有專攻,術亦有窮歟。——宋·徐積《大河上天章公顧子敦》
釋義:學業雖然有不同,學術也需要專業來窮盡才行。
7、武林有佳士,醫術能專攻。——明·陳璉《種善堂為仁和王惟善賦》
釋義:武林中有上好的人才,醫術也需要專業人。
8、世間一藝尚如此,何況學業非專攻。——明·陳璉《題襄城伯李公所藏草蟲手卷》
釋義:世界上的技藝尚且如此,奈何學術了,必須要專業才行。
9、君子履正道,秉志宜專攻。——明·金幼孜《悅琴軒》
釋義:君子走正路,立志要專業攻守。
10、到家展省馀,事業宜專攻。——明·倪謙《贈趙生文博西還》
釋義:到家一展鴻鵠,事業上也需要專業。
3.關于大學的古詩句
大學的詩句:
1.大學三年聞琢玉,東堂一舉早成名。
出自:《送張參及第還家》年代: 唐 作者: 錢起
全文:大學三年聞琢玉,東堂一舉早成名。借問還家何處好,玉人含笑下機迎。
2. 爾來愈自勵,日讀易一過,勉終大學功,吾道要負荷。
出自:《歲暮雜感》年代: 宋 作者: 陸游
全文:我少雖嗜書,賦性實慵惰。初志略未酬,白發已無那。
吾兒猶好勇,世事如棄唾。呻吟編簡中,徹旦或未臥。
爾來愈自勵,日讀易一過,勉終大學功,吾道要負荷。
4.求體現認可專業人才重要性的古詩名言等
1、唐 韓愈《師說》: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釋義:因此學生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不一定比學生賢能,聽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學問技藝各有專長,如此罷了。
2、唐 韓愈《馬說》:故雖有名馬,祇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釋義:因此即使有千里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里受屈辱,和普通的馬并列死在馬廄里,不能以千里馬著稱。
3、宋 歐陽修《賣油翁》:乃取一葫蘆置于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
釋義:于是拿出一個葫蘆放在地上,把一枚銅錢蓋在葫蘆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蘆里,油從錢孔注入而錢卻沒有濕。
4、先秦 莊周《莊子·養生主》: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
釋義:現在宰牛的時候,臣下只是用精神去接觸牛的身體就可以了,而不必用眼睛去看,就象視覺停止活動了而全憑精神意愿在活動。
5、先秦 孔子《論語?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釋義:三個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師。
5.請問關于學習的古詩
1、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3、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4、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
5、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6、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苦禪
7、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韓愈
8、立身以力學為先,力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9、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10、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11、要知天下事,須讀古人書。——馮夢龍
12、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
13、人生在勤,不索何獲。——張衡
14、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游
15、一日不書,百事荒蕪。——李詡
16、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陳壽
17、士欲宣其義,必先讀其書。——王符
1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19、讀書如行路,歷險毋惶恐。——《清詩鐸·讀書》
20、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蘇軾
21、勞于讀書,逸于作文。——程端禮
22、讀書不趁早,后來徒悔懊。——《清詩鐸·趁早歌》
23、外物之味,久則可厭;讀書之味,愈久愈深。——程頤
24、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25、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26、夫所以讀書學問,本欲開心明目,利于行耳。——顏之推
2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28、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蒲松齡
29、讀書之樂樂陶陶,起并明月霜天高。——朱熹
30、讀書勤乃有,不勤腹中虛。——韓愈
31、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陶淵明
32、讀書如行路,歷險毋惶恐。——《清詩鐸·讀書》
33、讀書何所求,將以通事理。——張維屏
34、三日不讀,口生荊棘;三日不彈,手生荊棘。——清·朱舜水《答野節問》
35、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36、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耕耘一分才。——華羅庚
37、讀書謂已多,撫事知不足。——王安石
38、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三國志》
39、讀書志在圣賢,為官心存君國。——朱用純
40、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
41、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
42、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阮元
43、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孫洙《唐詩三百首序》
44、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淵明
45、外物之味,久則可厭;讀書之味,愈久愈深。——程顥
46、讀書欲精不欲博,用心欲專不欲雜。——黃庭堅
47、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48、勉之期不止,多獲由力耘。——歐陽修
49、讀書志在圣賢,為官心存君國。——朱用純
50、三人行,必有我師也。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51、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52、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于謙 關于學習的詩句
53、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
6.求體現認可專業人才重要性的古詩名言等
1,已亥雜詩
龔自珍
九州生氣恃風雷,
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
不拘一格降人才。
2,李白將進酒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3,百一詩 十四
【應璩(魏晉)
人才不能備。
各有偏短長。
稽可小人中。
便辟必知芒。
4,雜感十首以野曠沙岸凈天高秋月明為韻
陸游南宋
呂釣渭水濱,說筑傅巖野。
雖曰古盛時,得士蓋亦寡。
天將啟治亂,人才有用舍。
向非萬牛力,孰與成大廈?
5,病起荊江亭即事十首
黃庭堅
成王小心似文武,周召何妨略不同。
不須要出我門下,實用人材即至公。
7.求專業人士鑒賞詩歌
(1)
表現手法上都是借物寓意。都有觀書有感的議論生發。
但是第一首以描寫為主,第二首以記敘為主。
第一首很富有哲理的詩把讀書和人的知識更新比喻得非常形象生動。小小方塘之所以像明鏡一樣清澈見底,是因為源頭有活水不斷來、源頭活水到半畝方塘靠流動;而知識輸人頭腦就是靠學習。方塘沒有活水流人就會枯竭、混濁;頭腦沒有知識輸人就會糊涂、僵化。而知識的輸人,就是讀書,就是學習。從這個意義上說,讀書永遠不會寂寞。
第二首語譯,昨天夜晚江邊的春水大漲,那艘龐大的戰船就像一根羽毛一樣地輕。以往花費許多力量也不能推動它,今天在水中間卻能自在地移動。敘述今日之情形比喻入詩,漲潮之境昨夜江邊春水生春水喻讀通書,能一以貫之比喻順境蒙沖巨艦一毛輕喻讀通書,無所滯礙今昔對比說昔日之情向來枉費推移力喻讀不通書之苦境說今日之境此日中流自在行喻讀通書之樂境。
(2)
第一首寫出了書的妙處:除去蒙昧懵懂。讓人心靈澄明;第二首則寫出了讀書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