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語文古詩句填空(要有答案的)
1、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詩經·周南·關雎) 2、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詩經·小雅·采薇) 3、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詩經·王風·黍離)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詩經·衛風·淇奧) 5、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詩經·王風·采葛)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詩經·鄭風·子衿) 7、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詩經·秦風·蒹葭)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詩經·衛風·碩人) 9、手如柔荑,膚如凝脂。 (詩經·衛風·碩人) 10、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詩經·鄘風·相鼠) 11、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詩經·大序)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詩經·小雅·車轄) 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詩經·小雅) 14、高岸為谷,深谷為陵。
(詩經·小雅) 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詩經·小雅·鶴鳴) 16、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詩經·大雅·蕩) 17、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詩經·大雅·抑) 18、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尚書) 19、滿招損,謙受益。 (尚書·大禹謨) 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國語·周語) 21、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國語) 22、多行不義必自斃。
(左傳) 23、輔車相依,唇亡齒寒。 (左傳) 24、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左傳) 25、欲加之罪,何患辭。 (左傳) 26、言之無文,行而不遠。
(左傳) 27、不去慶父,魯難未已。 (左傳) 28、外舉不棄仇,內舉不失親。
(左傳) 29、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左傳) 30、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傳) 31、曲則全,枉則直。 (老子) 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 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35、將欲取之,必先之。 (老子) 36、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3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老子) 38、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老子) 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老子) 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41、言必信,行必果。 (論語·子路) 42、既來之,則安之。
(論語·季氏) 43、朝聞道,夕死可矣。 (論語·里仁) 44、是可忍,孰不可忍。
(論語·八佾) 45、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論語·述而) 46、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論語·公冶長) 4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論語·顏淵) 48、仰之彌高,鉆之彌堅。
(論語·子罕) 49、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論語·述而) 50、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論語·衛靈公) 51、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論語·學而) 5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論語·衛靈公) 53、往者不可諫,來著猶可追。 (論語·微子) 54、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論語·述而) 55、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論語·子罕) 56、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論語·為政) 57、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論語·子罕) 58、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論語·子罕) 59、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論語) 60、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論語·為政) 6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論語·雍也) 6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論語·子路) 63、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論語·述而) 64、一張一弛,文武之道。
(禮記·雜記) 65、大道之行,天下為公。 (禮記·禮運) 66、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禮記·中庸) 67、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禮記·學記) 68、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禮記·雜記) 6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禮記·學記) 70、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禮記·禮運) 71、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易經·乾) 72、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易經·系辭上) 73、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易經·系辭上) 74、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屈原·離騷) 75、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屈原·離騷) 76、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屈原·離騷) 77、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屈原·漁父) 78、吾不能變心以從俗兮,故將愁苦而終窮。
(屈原·涉江) 79、余將董道而不豫兮,固將重昏而終身。 (屈原·涉江) 80、茍余心之端直兮,雖僻遠其何傷? (屈原·涉江) 81、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楚辭·卜居) 82、黃鐘毀棄,瓦釜雷鳴。 (楚辭·卜居) 83、其曲彌高,其和彌寡。
(宋玉·對楚王問) 84、盡信書,不如無書。 (孟子·盡心下) 85、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孟子·告子下) 8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孫丑) 87、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孟子·盡心上) 88、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 (孟子·離婁下) 89、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孟子·盡心上) 90、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孫丑) 91、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盡心上。
2.高一必修一的古詩詞填空題60題
1. 韓愈的《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中透露出對早春春草初出之景的喜悅之情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岑參在《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以花詠雪,以春景寫冬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 同是懷古,張養浩登潼關望西都,發出了“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嘆悲。
4. 懷才不遇的陳子昂登上幽州臺,面對遼闊山河,前思古人,后念來者,孤獨之情油然而生,發出了“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 5. 宦海沉浮,數次遭貶的范仲淹,在春和景明之時登上岳陽樓,面對上下天光,一碧萬頃的洞庭湖,一定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6. 在古詩中,“月”經常被用來作為詩人寄托思念家鄉,思念親人感情的載體,如蘇軾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文天祥在《過零丁洋》中表達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志。 8. 龔自珍在《己亥雜詩》中表達了“落紅不是無情物,_______________”的心愿 9. 人生難免有別離。
當我們面臨分別時,會有岑參“山回路轉不見君,________________” 的依依不舍,也會有王勃“海內存知己,_______________”的大氣豪邁。 10.李白在《行路難》中表現不怕困難,充滿信心,有遠大抱負和堅定信念的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表現詩人憂國憂民博大寬廣胸襟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2.《與朱元思書》寫出富春山全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五柳先生傳》中概括五柳先生性格特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4.《岳陽樓記》中表達作者遠大政治抱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醉翁亭記》中奠定全文抒情基調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陶淵明的《飲酒》中表明詩人決意擺脫塵世的干擾,過閑適恬靜的生活的詩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表達詩人豁達的胸懷和奮發向上、努力進取的精神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赤壁》中作者發揮想象,從反面落筆議論歷史,抒發感慨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五柳先生傳》中與“不戚戚于貧賤”相呼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0.《小石潭記》中既表現了富春山的魅力,也表現了作者鄙棄名利的思想的句子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___________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2. __________________,愁云慘淡萬里凝。(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3. 相見時難別亦難,_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隱《無題》) 4. 春蠶到死絲放盡,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隱《無題》) 5. _____________,中間小謝又清發。
(李白《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 6. 俱懷逸興壯思飛,______________。(李白《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 7. 城闕輔三秦,_____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 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己亥雜詩》) 9. 瀚海闌干百丈冰,_______________。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0.欲渡黃河冰塞川,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難》) 11.______________,直掛云帆濟滄海。
(李白《行路難》) 12.___________,悠然見南山。(陶淵明《飲酒》) 13.___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間也。
(歐陽修《醉翁亭記》) 1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 (歐陽修《醉翁亭記》) 15.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______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岳陽樓記》) 1、,紅掌撥清波。《詠鵝》駱賓王 2、天似穹廬, 。
天蒼蒼,野茫茫, 。《敕勒歌》北朝民歌 3、,花落知多少?《春曉》孟浩然 4、兒童相見不相識, 。
《回鄉偶書》賀知章 5、,低頭思故鄉。《靜夜思》李白 6、日出江花紅勝火, ,能不憶江南?《憶江南》白居易 7、慈母手中線, ,誰言寸草心, 。
《游子吟》孟郊 8、,桂樹何團團, ,問言與誰餐?《古朗月行》李白 9、,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 。
《元日》王安石 10、,更上一層樓。《登鸛雀樓》王之渙 11、,疑是銀河落九天。
《望廬山瀑布》李白 12、兩岸猿聲啼不住, 。《早發白帝城》李白 13、黃四娘家花滿蹊, 。
《江畔獨步尋花》杜甫 14、。望湖樓下水如天。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蘇軾 15、,早有蜻蜓立上頭。《小池》楊萬里 16、晝出耘田夜績麻, 。
《四時田園雜興》范成大 17、,汗滴禾下土。 ,粒粒皆辛苦。
《憫農》李紳 18、,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