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春雨的詩句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杜牧《江南春絕句》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渭城朝雨悒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過零丁洋》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李商隱《夜雨寄北》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漁歌子》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水光瀲艷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滁州西澗》
2.形容春雨的詩句
描寫春雨的優美句子 1、春雨淅淅瀝瀝,如牛毛,如花針,如春姑娘那柔柔的發絲……雨霧彌漫,雨珠兒串成一個大珠簾,如煙如云地籠罩了一切;春雨綿綿,灑在樹葉上,沙沙沙,又像蠶寶寶在吞食桑葉……春雨又像萬條銀絲,飄落在屋檐上,屋檐落下一排水滴,像美麗的珠簾。
春雨如甘露,無聲無息地飄向大地,滋潤著含苞欲放的花蕾。 2、樹葉上,花瓣上都有一顆顆晶瑩剔透的小水珠,湊近看時,水珠仿佛把天地融合在了一起,大地更綠了,天更藍了,陽光照在小水珠上,水珠一閃一閃的,像一顆小星星……春雨落到哪里,哪里便充滿了生機,真是“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3、春雨來到草地上,春雨如同畫家般,將一叢叢小草染青了,把一棵棵樹涂綠了,一朵朵花兒點紅了,草地上一片繁榮的景象,可春雨似乎意猶未盡,搖身一變,成為了設計師,將一顆顆晶瑩透亮的珍珠鑲嵌在那些含苞初綻的花朵上,花兒在春風中搖曳,輕擺,仿佛少女的輕歌曼舞,空氣中還彌漫著沁人心肺的甜香,真令人心情豁然開朗啊! 4、春雨朦朦地下起來了,夾著絲絲縷縷的春風。
春雨細細的,密密的,灰蒙蒙的,遠處的山巒、大樹、房屋,朦朦朧朧,就像浸在一片薄霧中。春雨,似霧非霧,似線非線,似有形又無形……從遠處眺望,朦朦的春雨好似漂浮在半空的絲綢,近看,春雨宛如是天女撒下的花瓣,滴落在地上、樹上、房屋上,沙沙沙的飄落在綠茸茸的草地上,干渴了一冬天的大地張開綠色的大嘴,貪婪的吮吸著甜潤的雨水。
5、下雨了,地面上的雨水灑向了河里,雨水打在河面上泛起了一圈圈漣漪,大樹吮吸著雨中的營養,一滴滴晶瑩剔透的雨珠從花瓣上留下來,農民伯伯連忙在地上播種,田地經過雨水的灌溉后,長出了小花,小草,稻谷也長好了,春雨淅瀝瀝給大地帶來了喜悅。 6、雨停了,我來到了公園,公園里一片清新,楊柳長出了翠綠色的小芽,在微風中搖擺著它那苗條的身材。
枝條下還掛著一顆顆晶瑩透亮的露珠,搖搖欲墜,楊柳在春雨的滋潤下長得更茁壯了;花兒經過春雨的沐浴,穿上了五彩斑斕的衣裙,簇擁在一起,仰起了稚氣的臉兒,露出迷人的笑顏;小草在春雨的滋潤下,揚起綠色的臉觀察著這奇妙的世界。看,那是呢喃的紫燕,在春雨中尋找著它該擁有的家。
7、春雨像絹絲一般,又輕又細,聽不見淅淅瀝瀝的響聲,也感不到雨澆的淋漓,只覺得好似濕漉漉的煙霧,沒有形狀,不出響聲,輕柔地滋潤著大地和人們的心里…… 8、細雨如絲,透過一條條的銀線,看到遠處的山、水、樹……朦朦朧朧的,就像害羞的少女披上了銀色的面紗。她帶著甜甜的微笑來到人們的身邊。
那挺拔的綠樹,嫩嫩的小草,嬌艷的花朵,都盡情的享受這春雨的滋潤。雨珠晶瑩剔透,被雨水打落的花瓣像一葉葉扁舟,輕盈的在水中飄蕩。
9、春雨,是美妙的交響樂,隨著春風落在雨柵上,只聽得“啪……啪!”的響聲;落在石頭上,唱起了“啪嗒……啪嗒!”的歌;落在屋檐上,發出“咚……咚!”的樂器聲,這些聲音聚在一起,連貝多芬和李斯特聽了都贊不絕口,都會稱春雨是他們的老師,是大自然偉大的音樂家。 10、雨霧彌漫,雨珠兒串成一個大珠簾,如煙如云地籠罩了一切。
快樂的小燕子穿來穿去,想用尾巴剪斷雨簾…… 11、春雨好鬧啊!小鳥們唧唧喳喳地從樹梢飛到屋檐,再從屋檐吵吵鬧鬧的飛到電線桿上,你說我嚷互相傳遞著春雨帶給它們的喜悅。小樹們也隨著微風,伸展著腰肢,舞動著嫩黃的、翠綠的裙衫,翩翩起舞,旁邊的柳樹也甩動著長長的秀發,唱著“嘩嘩”的歌兒,互相傾訴這春雨帶給它們的歡快和喜悅! 12、春雨緩緩飄落下來,如縷如絲地飄落到大地上。
哦!那是春姑娘匆匆灑落的汗滴。它悄悄地濕潤著肥沃的泥土,輕輕地喚醒那沉睡的草娃娃。
小草蘇醒了,舒展著身子,鉆出了地皮兒,染綠了大地。春雨像一只溫暖的手,慈母般的撫摸著草娃娃,大地更綠了,綠得生機勃勃。
13、春雨靜靜地下著,伴隨著暖暖的春風驅走了嚴冬的殘痕給春姑娘披上了盛裝,給人們帶來了希望。 14、我迫不及待地沖到雨中,發現春雨如絹絲一樣,又輕又細。
聽不見淅淅的響聲,也感覺不到雨澆的淋漓。只覺得這好像是濕漉漉的煙霧,輕輕地滋潤著大地和人心。
15、春雨來到小溪中,小溪還在沉睡,溪水靜靜地流淌著,一切顯得寧靜而安祥。可春雨偏偏是個愛熱鬧的主兒,它招來春風,讓春風吹醒小溪,“嘩啦啦”小溪醒了,曲調突然變得歡快,它就像大自然的歌手,唱著清脆悅耳的歌,向前奔流,春雨加入其中,與小溪合奏一支春天的贊歌。
16、春雨漫漫地灑下,像無數細針一樣的落下來,灑在每個角落里。我望著窗外的蒙蒙的細絲,看著那里的無數的沒有盡頭的山峰,如癡如醉,被那里的雨中的美景所陶醉了! 17、下雨了,空氣十分涼爽,農民伯伯看著菜成熟了,十分開心,還有的人們,打著傘,在雨中散步,春雨淅瀝瀝給人們帶來了喜悅。
18、我出神地看著,雨淅淅瀝瀝地下著。你看,雨還會變魔術呢:一會兒像牛毛,一會兒像蠶絲,一會兒又像斷了線的珠子……這雨像落葉一樣輕,像針尖兒一樣細,一串串,。
3.描寫春雨的詩句
春雨的特點 春雨輕柔細密,“沾衣欲濕”是春雨的特點 與春雨有關的詩句 1.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張志和《漁歌子》 2.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志南和尚《絕句》 3.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4.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杜牧《江南春絕句》 5.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6.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杜甫《春夜喜雨》 7.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唐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8.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辛棄疾《西江月》 9.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曉》 10.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杜牧《清明》 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 悄無聲息、無影無蹤,潤物無聲 《春夜喜雨》抒寫詩人對春夜細雨的無私奉獻品質的喜愛贊美之情。
全詩這樣寫道:“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江濕處,花重錦官城。”
一二句“好”字含情,贊盛春雨。“知時節”賦予春雨以人的生命和情感,在作者看來,春雨體貼人意,知曉時節,在人們急需的時候飄然而至,催發生機。
多好的春雨!首聯既言春雨的“發生”,又含蓄地傳達出作者熱切盼望春雨降臨的焦急心緒。頷聯顯然是詩人的聽覺感受。
春雨來了,在蒼茫的夜晚,隨風而至,悄無聲息,滋潤萬物,無意討“好”,唯求奉獻。瞧,聽雨情景作者體察得多么細致,就連春雨灑灑,靜默無聲也被詩人聽出來了。
可見,驚喜于春雨的潛移默化,詩人徹夜難眠。頸聯緊承頷聯,詩人唯愿春雨下個通宵,又恐突然中止,亦喜亦憂,推門而出,佇立遠眺,只見平日涇渭分明的田野小徑也溶入夜色,漆黑一片,可見夜有多黑,雨有多密。
而江船漁火紅艷奪目,又反襯出春夜的廣漠幽黑,也從側面烘托出春雨之繁密。尾聯系想象之辭,詩人目睹春雨綿綿,欣慰地想到第二天天亮的時候,錦官城將是一片萬紫千紅的春色。
花之紅艷欲滴、生機盎然正是無聲細雨潛移默化,滋潤洗禮的結果。因此,寫花實乃烘托春雨的無私奉獻品格。
通過以上對詩句的分析,不難看出,杜甫是按這樣一條情感思路來構思行文的,即盼雨——聽雨——看雨——想雨。俗話說,“春雨貴如油”,不錯的,對于這珍貴如油的春雨,眾人皆盼,詩人亦然。
而當春雨飄然降臨的時候,詩人更是驚喜不已,甚至臥床靜聽,徹底夜難眠,迫切希望它下過痛快,唯恐其忽然中止,于是輕手輕腳,推門遠眺,靜觀無邊黑夜的茫茫春雨,看到繁密飄灑的春雨,作者又驚喜地聯想到第二天錦官城滿城春色。詩歌意在盛贊春雨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崇高品質,這份對春雨的喜愛之情描繪得如此細膩逼真,曲折有致,這不能不令人驚嘆杜甫洞幽顯微,體物察情的藝術功力。
此外,詩歌細節的捕捉和描繪也能體現詩人體物察情的優長。“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潛”字擬人化,摹春雨來監悄無聲息、無影無蹤的情態,頗具情趣,誘發人們對春雨的喜愛之情。“潤”字傳達神,準確而生動地寫出了春雨滋潤萬物,靜默無聲的特點,既繪形,又言情,形情皆備,精深獨妙。
“花重錦官城”,著一“重”字,準確地寫出了經受春雨一夜洗禮滋潤之后錦官城花朵紅艷欲滴,飽含生機的情態,寄寓了作者對春雨的盛贊之情。“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則又抓住典型細節,工筆細描,精妙傳神地渲染出春雨迷蒙、色彩迷離的氛圍。
總之,杜甫的《春夜喜雨》無論在錘字煉句方面,還是在意象的捕捉、細節的描寫方面,都體現了他體物察情,精細入微的過人之處。結合杜甫詩風沉郁頓挫來對比賞讀,我們必將獲得對杜詩另一種生命情趣的深刻理解。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李白《早發白帝城》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王昌齡《出塞》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王之渙《涼州詞》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杜甫《望岳》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飲酒》 帶“花”的詩句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志南和尚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曉出靜慈寺送林子方》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辛棄疾《西江月》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宋- 楊萬里 《宿新市徐公店》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白居易《大林。
4.關于描寫春雨的詩句
一、《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閉門》
明·唐寅
雨打梨花深閉門,忘了青春,誤了青春。賞心樂事共誰論?花下銷魂,月下銷魂。
愁聚眉峰盡日顰,千點啼痕,萬點啼痕。曉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譯文:深閉房門隔窗只聽雨打梨花的聲音,就這樣辜負了青春年華,虛度了青春年華。縱然有歡暢愉悅的心情又能跟誰共享?花下也黯然神傷,月下也黯然神傷。整日里都是眉頭緊皺如黛峰聳起,臉上留下千點淚痕,萬點淚痕。從早晨到晚上一直在看著天色云霞,走路時想念你啊,坐著時也是想念你!
二、《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
五代·李煜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譯文:姹紫嫣紅的花兒轉眼已經凋謝,春光未免太匆忙。也是無可奈何啊,花兒怎么能經得起那凄風寒雨晝夜摧殘呢?著雨的林花嬌艷欲滴好似那美人的胭脂淚。花兒和憐花人相互留戀,什么時候才能再重逢呢?人生令人遺憾的事情太多,就像那東逝的江水,不休不止,永無盡頭。
5.關于 春雨的詩句
1.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張志和《漁歌子》 2.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志南和尚《絕句》 3.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4.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杜牧《江南春絕句》 5.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6.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杜甫《春夜喜雨》 7.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唐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8.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辛棄疾《西江月》 9.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曉》 10.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杜牧《清明》 11.水光瀲艷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 12.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韋應物《滁州西澗》。
6.描寫春雨的詩句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時節, 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 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 花重錦官城。 【詩文解釋】 好雨知道下雨的節氣,正是在植物萌發生長的時侯,它隨著春風在夜里悄悄地落下,悄然無聲地滋潤著大地萬物。
雨夜中野外黑茫茫,只有江船上的燈火格外明亮。天亮后,看看這帶著雨水的花朵,嬌美紅艷,整個錦官城變成了繁花盛開的世界。
《春夜喜雨》是杜甫在唐肅宗(李亨)上元二年(761)春天,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時寫的。 《春夜喜雨》創作背景及思想內容:這首詩寫于上元二年(761年)春。
此時杜甫因陜西旱災來到四川定居成都已兩年。他親自耕作,種菜養花,與農民交往,因而對春雨之情很深,寫下了這首詩描寫春夜降雨、潤澤萬物的美景,抒發了詩人的喜悅之情。
1.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張志和《漁歌子》 2.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志南和尚《絕句》 3.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4.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杜牧《江南春絕句》 5.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6.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 7.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唐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8.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辛棄疾《西江月》 9.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10.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杜牧《清明》 11.水光瀲艷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 12.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韋應物《滁州西澗》。
7.春雨的古詩
希望可以幫到您 寫春雨的詩 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春天是萬物萌芽生長的時節,也是十分需要雨水滋潤的時節。
但春雨貴如油,春天下雨,豈不是“好雨”?!一個“好”字,把作者的見春飄然而下的喜悅心情表現得頗為充分。三、四句言春雨伴隨著微風夜來,悄無聲息地滋潤萬物,寫春雨的作用,筆墨細膩。
末兩句寫清晨看錦城成都的花在春雨的滋潤下,紅潤一片,花因飽含雨水而重、而濃,寫的情深意切。全詩通篇無一“喜”字,但喜悅之情卻溢于言表。
韓愈《初春小雨》:“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詩人以飽滿的激情盛贊小雨,于小中見大,于景中寓理寓情。的“小雨“比喻為酥酒之初熟,味甘滑、潤澤,連小草也沾上了雨露,細雨中草色微綠,近看不覺而遠視泛青。
最后歸結為”一年春好處“,連帝王宮苑的景色也比不過了。初春的景色被描繪的細膩真切。
曾幾《蘇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蘇,喜而有作》:“一夕驕陽轉作霖,夢回涼冷潤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濕,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應秀色,五更桐葉最佳音。無田似我猶欣舞,何況田間望歲心。”
久旱遇雨,欣喜若狂,連衣服、床鋪濕了也顧不得,表達了詩人的喜雨之情和對民生的關注。 蘇軾《有美堂暴雨》:“游人腳底一聲雷,滿座頑云撥不開。
天外黑風吹海立,浙東飛雨過江來。十分瀲滟金尊凸,千杖敲羯鼓催。
喚起謫仙泉灑面,倒傾鮫室瀉瓊瑰。”全詩生動地寫出了暴風驟雨來臨前后的景象:雷聲轟鳴,烏云密布,黑風從天外刮來,大海為之豎立,足見其兇猛;大雨隨風飛騰,由浙東橫過大江,足見其急驟。
湖海水漲,雷聲鏗鏘,詩人的才思也在暴風雨的催促下迸發出來。 秦觀《春日》:“一夕輕雷落萬絲,霽光浮瓦碧參差。
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寫輕雷響過,春雨淅瀝而下。
雨后初晴,陽光好象在剛剛被雨洗過的碧瓦間浮動。春雨過后,芍藥含淚,情意脈脈;薔薇橫臥,嬌態可掬。
雖主要寫雨后的景致,卻透露出對春雨滋潤之功的稱頌。 除了專門寫雨的詩文以外,古人的其它詩作中多有描寫雨及雨中景物的句子: “騰云似涌煙,密雨如散絲。”
(晉?張協《雜詩十首》)形容雨如散落的絲線一般密集。 “殘虹收度雨,缺岸上新流。”
(《南朝陳?張正見《后湖泛舟》》寫夏日驟雨初停,斷虹出現在天邊,上漲的湖水從缺口流出,形成一股新的水流。 “沾衣欲濕桃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唐?僧志南《絕句》)杏花綻開時節的細雨,親切地將要打濕衣服;揚著柳枝的微風拂面,令人感到暖和香甜,詩人即景寓情,給人以禪的意境。 “微雨池塘見,好風襟袖知”(唐?杜枚《秋思》)微雨飄灑,籠罩在雨中的池塘意境橫生;好風吹來,襟袖都生溫馨之意。
“雨急山溪漲,云迷嶺樹低。”(唐?戴叔倫《宿靈巖寺》)描寫了詩人在靈巖寺(坐落于濟南市郊長清縣方山之陽泰山西北麓)山道上所見的雨中山間景色。
“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唐?劉長卿《別嚴士元》)細雨濕衣,不顯其形;閑花落地,不聞其聲,可謂描寫入微。
“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唐?杜甫《水檻遣心二首》之一)唯“細雨”,魚方上浮,若大雨則伏而不出;唯“微風”,燕子方斜,若大風亦伏而不翔。
對微風細雨中的景物體察入微,描繪的情趣盎然。 “澗底松搖千尺雨,庭中竹撼一窗秋。”
(唐?杜荀鶴《夏日留題張山人林亭》)以颯颯的雨聲比喻高松搖晃之聲,使得景物饒有意趣。 “柳枝經雨重,松色帶煙深。”
(唐?張謂《郡南亭子宴》)柳枝帶雨,枝葉增重,煙雨之中,松色深重。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唐?韋應物《滁州西澗》)春潮怒漲,暮雨急驟,行人斷蹤,野渡舟橫,動靜相映,更顯出野渡的清幽。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花。”
(宋?趙師秀《有約》)描繪了江南黃梅天多雨、處處蛙鳴的鄉村景致。 “林外鳴鳩春雨歇,屋頭初日杏花繁。”
(宋?歐陽修《田家》)遠處鳩聲悅耳,近處杏花映日,動靜相宜,聲色互襯,展現出江南農家雨后新晴的明媚春光。 “土膏欲動雨頻催,萬草千花一餉開。”
(宋?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之一)春風春雨,滋潤大地,草木萌發,百花開放,織成一幅生機盎然的春景圖。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宋?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絕》)寫烏云翻滾如墨,夏日的陣雨云尚未來得及把山遮住,但如跳動的珍珠般的雨點也撲天蓋地地打向了船艙。
“風如拔山努,雨如決河傾。”(宋?陸游《大風雨中作》)寫出了風狂雨猛的態勢。
“雷聲千嶂落,雨色萬峰來。”(明?李攀龍《廣陽山道中》)雷聲轟鳴,如千座高峰倒塌;暴雨傾注,煙云滾滾,似萬座山峰迎面撲來,寫出了大雷雨的氣勢。
“一雁下投天盡處,萬山浮動雨來初。”(清?查慎行《登寶婺樓》)上句寫暴雨來臨,大雁疾飛避雨;下句寫暴雨來勢迅猛,萬山似在雨中浮動。
另外,借雨起興抒情的詩也不少。如:“風雨如。
8.關于春雨的詩句
春雨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隱
原文:
悵臥新春白袷衣,白門寥落意多違。
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
遠路應悲春晼晚,殘霄猶得夢依稀。
玉珰緘札何由達,萬里云羅一雁飛。
春雨
朝代:唐代
作者:徐凝
原文:
花時悶見聯綿雨,云入人家水毀堤。
昨日春風源上路,可憐紅錦枉拋泥。
春雨
朝代:唐代
作者:齊己
原文:
欲布如膏勢,先聞動地雷。云龍相得起,風電一時來。
霢霂農桑野,冥濛楊柳臺。何人待晴暖,庭有牡丹開。
春雨后
朝代:唐代
作者:孟郊
原文:
昨夜一霎雨,天意蘇群物。
何物最先知,虛庭草爭出。
春雨
朝代:唐代
作者:齊己
原文:
欲布如膏勢,先聞動地雷。云龍相得起,風電一時來。
霢霂農桑野,冥濛楊柳臺。何人待晴暖,庭有牡丹開。
9.寫春雨的詩句(含“雨”字)
雨斷橋人不渡,小船撐出綠蔭來——宋· 徐俯《春游湖》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唐·杜甫《春夜喜雨》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宋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唐韋應物《滁州西澗》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志南和尚《絕句》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唐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杜牧《清明》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韋應物《滁州西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