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關忌日的詩句
《先太師忌日》
年代: 宋 作者: 文天祥
太師忌汗漫,二紀似跳丸。弟妹俱成立,家鄉忍破殘。
衣冠晨月暗,墳墓夜風寒。萬而逢先忌,無言把淚彈。
《先妣忌日發昭化》
年代: 宋 作者: 洪咨夔
短棹橫秋桔柏磯,青山無盡白云飛。官三年矣母安在,天一方兮兒欲歸。
拱森陰陰閑墓隧,背萱寂寂老庭闈。呼兒掃驛陳遺像,杯酒爐香淚滿衣。
《正月八日亡妹忌日感述》
年代: 明 作者: 程嘉燧
兼程風雪赴江天,一木音容已隔泉。歸到食貧長并日,看來死別又經年。
更誰同氣知余拙,忍復含凄話汝賢。心欲營齋腸迸斷,春光雙淚寺門前。
2.關于祭日的心情句子
祭奠那些曾經的人,曾經的事……--題記 年華一度,歲一長。
昨年舊夢,煙已殘。歲月悄悄地從身邊滑過,不知不覺間,年華一度又一度,我似乎已經忘記了如今是幾個年頭,流年里蕩漾的過往,隨著時間的暗換,慢慢遠去,消失得無跡可尋,而我依舊執著于昨日的繁華里,追逐著故事里的燦漫。
是否,歲月的輪廊會記下那曾經煙花紛飛的故事?是否,光陰會寄存在那彼岸花開的瞬間,定格它綻放時的芬芳。是否,時間可以停頓,讓我只逗留在那故事里,靜靜回味那曾經的花樣年華。
夜,漸漸地沉落,我試圖尋找曾經的腳步,奢望能走回故事的起點再經一番風云。可惜,歲月遠去的河流,讓我無法看到故事的起點,也忘了曾經的編織者,留下的只是那殘存的模糊記憶,那渺小的痕跡,又怎能探尋得到當年的情懷,那早已叫不上名的身影,又怎樣去尋找劇情的精彩片段。
曾經走過的歲月,當時過往的身影,早已經不復存在,那故事的結尾也與那云煙消失得無影無蹤。而我不由自主的思緒還在麻木的找尋那一絲繁華的軌跡,希望可以點綴我那暗沉的天空。
思緒蔓延著孤獨的夜晚,想起那曾經的花樣年華,一點一滴,化成滿天紛飛的白雪,灑滿整個空曠的田野。我輕輕地便滑進了如夢的昨日中,安詳的睡在夢里,那遠去的身影,和那純真的可愛笑臉,都一一的呈現在我眼前,看著那熟悉的故事,那似夢非夢的身影,我似乎已經忘了是真實還是虛無,是我醉了還是我清醒了。
我沉醉于夢里的歲月里,與那曾經的身影編織著故事的精彩,與那翩翩的落葉共舞,和那純潔的白雪隨風紛飛。靜靜的,慢慢的,張開雙臂漂浮在空曠的雪野,好似時間已經沉睡,忘記了轉動,只定格在昨日夢里般,恒久恒久的不愿蘇醒。
可惜,夢終究是夢,它還是會醒來,我知道,故事的結尾已經是我走過的腳步,而我卻還依依不舍的去追憶曾經的韶景年華,也許,那里有我不愿遺忘的歲月,也許,那也有我不甘流逝的光陰。我知道,時間是不會為我停留的,故事也不會為我而永恒。
過去的還是過去的,不管我如何懷念,如何不舍,它由始至終都不會回來,故事的結尾必定還是散場。歲月就像那悠悠的小河,漸漸地流遠,留下的只有那記憶的余音。
如那短居在紅塵中的風般,輕輕地吹過,剩下的只是一陣微涼。似那蒙蒙的煙霧,淡淡而飄,印下的只是那迷蒙的畫面。
我知道,歲月遠去的腳步,再難找尋昨日的故事,也難留住那過往的煙云。那過去的如夢歲月,我無法將它抓住,也無力將它全部憶起。
那早已走遠的身影,我再也不可能將他們一一找回。我只能用僅留在腦海的記憶,一點一滴的漸漸憶起。
只能用懷念的思緒,靜靜的感懷。只能用卑微的文字,慢慢地將故事提起。
時間的腳步總是走得如此悄然,還未等我來得及記下那故事的細節,便走得很遠很遠,很不經意間就消失得沒有任何蹤影,讓人想念時,也都無痕可尋。記憶是美好的。
想起時,嘴角便不經意地微微一笑,那怕是一些無知的童年,一些不堪的故事。記憶也是感傷的。
歲月流逝千里,那熟悉的身影,也不知去向,想起時難免會另人有些無奈,有許傷懷。記憶是真實的,也似虛無的,另人想起,卻摸索不到痕跡。
有時候記憶更是讓人迷惘的,有些記憶讓人想起,卻又不知從何開始,讓人提起,卻又不知道從何說起,讓人懷念,更不知道念懷些什么。這些如夢卻是真實的故事,讓我想起都覺得虛渺。
我知道,如夢般的歲月,早已隨著流年的暗換,跌入了記憶的谷底,讓人再也看不到那朵深谷幽蘭。故事也跟著晚霞漸漸隨著天際沉落,消失在無邊的空中,再也看不清它的模樣。
我也知道,那遠去的身影,也已然跟著淡淡的烽煙,飄散在世界各地。只留下一些斷斷續續的記憶,融在我的血液中來回撕扯。
時不時的流進我的腦海,讓我想起些許。不知道,曾經的身影現在何方,也不知道你們是否無恙。
曾經的那場落幕,你們都已各自飛翔在自己的天空,也不知道過了幾個年頭,都不曾有你們的音訊,讓我想找尋,都不知去往東南,或是西北。不知道,你們現在是否也像我一樣,正在追思那曾經的故事,是否也都難以舍棄那如夢的歲月?是否在沉睡于昨日的年華里,不愿蘇醒,不甘散場?也許,你們都記得,記得那煙花紛飛之處,那彼岸花開之時,有我們曾經留下故事,有我們最最純真的笑臉,也有我們過時的花樣年華,更有我們逝去的光陰。
夜,慢慢拉起了帷幕,天色已經逐漸開亮。思緒隨著殘陽漸漸東起的步伐,我開始從故事的夢里醒來,那些身影,那簾歲月的幽夢,也在腦海緩緩退去,消失得沒有一絲痕跡,只余下我深深的一嘆。
歲月如夢,故事也如夢。年華一度,故往幾回,隨著時間的消逝,那曾經的畫面已經難以全憶。
故事的片段,也已經跟著光陰的流失,漸漸地被風干。只留下那紅塵的悲歡離合陪伴著我。
3.父親祭日的詩句
1、清明日對酒
宋代:高翥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日落狐貍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譯文
清明這一天,南山北山到處都是忙于上墳祭掃的人群。焚燒的紙灰像白色的蝴蝶到處飛舞,凄慘地哭泣,如同杜鵑鳥哀啼時要吐出血來一般。
黃昏時,靜寂的墳場一片荒涼,獨有狐貍躺在墳上睡覺,夜晚,上墳歸來的兒女們在燈前歡聲笑語。因此,人活著時有酒就應當飲,有福就應該享。人死之后,兒女們到墳前祭祀的酒哪有一滴流到過陰間呢?
2、折桂令·客窗清明
元代:喬吉
風風雨雨梨花,窄索簾櫳,巧小窗紗。甚情緒燈前,客懷枕畔,心事天涯。
三千丈清愁鬢發,五十年春夢繁華。驀見人家,楊柳分煙,扶上檐牙。
譯文
緊窄的窗戶,小巧的窗紗,拓露出一方視野的空間。窗外飄打過多少陣風雨,而梨花還是那樣的耀眼。不須說客燈前黯然的心緒,孤枕畔旅居的傷感,我的思念總是飛向很遠很遠。
太多的清愁催出了三千丈的白發垂肩,再久的繁華不過是春夢一現。忽然間,我發現居民家飄出一縷縷輕煙,從楊柳樹兩邊升起,漸漸爬上了高聳的屋檐。
3、清明日貍渡道中
宋代:范成大
灑灑沾巾雨,披披側帽風。花燃山色里,柳臥水聲中。
石馬立當道,紙鳶鳴半空。墦間人散后,烏鳥正西東。
譯文
淚水沾滿綸巾,連綿不斷。散亂的頭發,帽子也被風吹斜了。繁花染紅了山野,柳條臥在水面上。石獸立在道路兩旁,紙也在半空中旋飛。人們離開了墳墓以后,烏鴉小鳥們活躍起來,四處覓食。
4、清明
唐代: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譯文
江南清明時節細雨紛紛飄灑,路上羈旅行人個個落魄斷魂。借問當地之人何處買酒澆愁?牧童笑而不答遙指杏花山村。
5、夢微之
唐代:白居易
夜來攜手夢同游,晨起盈巾淚莫收。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陽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阿衛韓郎相次去,夜臺茫昧得知不?
譯文
夜里做夢與你攜手共同游玩,早晨醒來淚水流滿巾也不擦拭。在漳浦我三次生病,長安城草生草長已經八個年頭。
想你逝去九泉尸骨已經化成泥沙,我還暫時寄住人間白發滿頭。阿衛韓郎已經先后去世,黃泉渺茫昏暗能夠知曉嗎?
4.關于祭日的悲傷句子有哪些
1.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____韓翃《寒食 / 寒食日即事》
2. 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____孟云卿《寒食》
3. 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車系在誰家樹。____馮延巳《鵲踏枝·幾日行云何處去》
4. 芳洲拾翠暮忘歸,秀野踏青來不定。____張先《木蘭花·乙卯吳興寒食》
5. 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____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6. 暗柳啼鴉,單衣佇立,小簾朱戶。____周邦彥《瑣窗寒·寒食》
7. 清曉妝成寒食天,柳球斜裊間花鈿,卷簾直出畫堂前。____韋莊《浣溪沙·清曉妝成寒食天》
8. 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____顧太清《臨江仙·清明前一日種海棠》
9. 清愁詩酒少,寒食雨風多。____張镃《寒食》
10. 畫樓洗凈鴛鴦瓦,彩繩半濕秋千架。____王元鼎《醉太平·寒食》
11. 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____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12. 淡蕩春光寒食天。玉爐沈水裊殘煙。夢回山枕隱花鈿。____李清照《浣溪沙·淡蕩春光寒食天》
13. 去年上巳洛橋邊,今年寒食廬山曲。____宋之問《寒食江州滿塘驛》
14. 淡蕩春光寒食天。玉爐沈水裊殘煙。____李清照《浣溪沙·淡蕩春光寒食天》
15. 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____楊萬里《寒食上冢》
16. 懷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____趙長卿《臨江仙·暮春》
17. 寒食后,酒醒卻咨嗟。____蘇軾《望江南·超然臺作》
18. 雨中禁火空齋冷,江上流鶯獨坐聽。____韋應物《寒食寄京師諸弟》
19. 嶺南能有幾多花,寒食臨之掃春跡。____鄭剛中《寒食》
20. 闌風伏雨催寒食,櫻桃一夜花狼藉。____納蘭性德《菩薩蠻·闌風伏雨催寒食》
21. 不知何處火,來就客心然。____沈佺期《寒食》
22. 普天皆滅焰,匝地盡藏煙。____沈佺期《寒食》
23. 夜深斜搭秋千索,樓閣朦朧煙雨中。____韓偓《夜深 / 寒食夜》
24. 把酒看花想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____韋應物《寒食寄京師諸弟》
25. 又酒趁哀弦,燈照離席。梨花榆火催寒食。____周邦彥《蘭陵王·柳》
26. 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____孟云卿《寒食》
27. 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復春。____宋之問《寒食還陸渾別業》
28. 煙水初銷見萬家,東風吹柳萬條斜。____竇鞏《襄陽寒食寄宇文籍》
29. 禁煙不到粵人國,上冢亦攜龐老家。____趙鼎《寒食》
30. 留戀海棠顏色、過清明。____張輯《南歌子·柳戶朝云濕》
31. 紅深綠暗徑相交,抱暖含芳披紫袍。____溫庭筠《寒食日作》
32. 春游浩蕩,是年年、寒食梨花時節。____丘處機《無俗念·靈虛宮梨花詞》
33. 三年遇寒食,盡在洛陽城。____白居易《洛橋寒食日作十韻》
34. 落花夜雨辭寒食。塵香明日城南陌。____吳文英《菩薩蠻·落花夜雨辭寒食》
35. 媼引濃妝女,兒扶爛醉翁。____范成大《寒食郊行書事》
36. 田舍清明日,家家出火遲。____王建《寒食》
37. 江淮度寒食,京洛縫春衣。____王維《送綦毋潛落第還鄉 / 送別》
38. 近寒食人家,相思未忘蘋藻香。____史達祖《壽樓春·尋春服感念》
39. 馬上逢寒食,愁中屬暮春。____宋之問《途中寒食題黃梅臨江驛寄崔融》
40. 佳辰強飲食猶寒,隱幾蕭條戴鹖冠。____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41. 寒食時看郭外春,野人無處不傷神。____云表《寒食詩》
5.父親祭日的詩句
1、清明日對酒 宋代:高翥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
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日落狐貍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
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譯文 清明這一天,南山北山到處都是忙于上墳祭掃的人群。
焚燒的紙灰像白色的蝴蝶到處飛舞,凄慘地哭泣,如同杜鵑鳥哀啼時要吐出血來一般。 黃昏時,靜寂的墳場一片荒涼,獨有狐貍躺在墳上睡覺,夜晚,上墳歸來的兒女們在燈前歡聲笑語。
因此,人活著時有酒就應當飲,有福就應該享。人死之后,兒女們到墳前祭祀的酒哪有一滴流到過陰間呢? 2、折桂令·客窗清明 元代:喬吉 風風雨雨梨花,窄索簾櫳,巧小窗紗。
甚情緒燈前,客懷枕畔,心事天涯。 三千丈清愁鬢發,五十年春夢繁華。
驀見人家,楊柳分煙,扶上檐牙。 譯文 緊窄的窗戶,小巧的窗紗,拓露出一方視野的空間。
窗外飄打過多少陣風雨,而梨花還是那樣的耀眼。不須說客燈前黯然的心緒,孤枕畔旅居的傷感,我的思念總是飛向很遠很遠。
太多的清愁催出了三千丈的白發垂肩,再久的繁華不過是春夢一現。忽然間,我發現居民家飄出一縷縷輕煙,從楊柳樹兩邊升起,漸漸爬上了高聳的屋檐。
3、清明日貍渡道中 宋代:范成大 灑灑沾巾雨,披披側帽風。花燃山色里,柳臥水聲中。
石馬立當道,紙鳶鳴半空。墦間人散后,烏鳥正西東。
譯文 淚水沾滿綸巾,連綿不斷。散亂的頭發,帽子也被風吹斜了。
繁花染紅了山野,柳條臥在水面上。石獸立在道路兩旁,紙也在半空中旋飛。
人們離開了墳墓以后,烏鴉小鳥們活躍起來,四處覓食。 4、清明 唐代: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譯文 江南清明時節細雨紛紛飄灑,路上羈旅行人個個落魄斷魂。
借問當地之人何處買酒澆愁?牧童笑而不答遙指杏花山村。 5、夢微之 唐代:白居易 夜來攜手夢同游,晨起盈巾淚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陽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
阿衛韓郎相次去,夜臺茫昧得知不? 譯文 夜里做夢與你攜手共同游玩,早晨醒來淚水流滿巾也不擦拭。在漳浦我三次生病,長安城草生草長已經八個年頭。
想你逝去九泉尸骨已經化成泥沙,我還暫時寄住人間白發滿頭。阿衛韓郎已經先后去世,黃泉渺茫昏暗能夠知曉嗎?。
6.有關忌日的詩句
《先太師忌日》年代: 宋 作者: 文天祥太師忌汗漫,二紀似跳丸。
弟妹俱成立,家鄉忍破殘。衣冠晨月暗,墳墓夜風寒。
萬而逢先忌,無言把淚彈。《先妣忌日發昭化》年代: 宋 作者: 洪咨夔短棹橫秋桔柏磯,青山無盡白云飛。
官三年矣母安在,天一方兮兒欲歸。拱森陰陰閑墓隧,背萱寂寂老庭闈。
呼兒掃驛陳遺像,杯酒爐香淚滿衣。《正月八日亡妹忌日感述》年代: 明 作者: 程嘉燧兼程風雪赴江天,一木音容已隔泉。
歸到食貧長并日,看來死別又經年。更誰同氣知余拙,忍復含凄話汝賢。
心欲營齋腸迸斷,春光雙淚寺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