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冬天的古詩大全300首
·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2、《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3、《終南望余雪》
唐·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4、《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5、《問劉十九》
唐·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6、《梅花》
宋·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7、《冬至夜懷湘靈》
唐·白居易
艷質無由見,寒衾不可親。
何堪最長夜,俱作獨眠人。
8、《別董大》
唐·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9、《塞下曲》
唐·盧綸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10、《冬夕》
唐·岑參
浩汗霜風刮天地,溫泉火井無生意。
澤國龍蛇凍不伸,南山瘦柏消殘翠。
11、《初冬夜飲》
唐·杜牧
淮陽多病偶求歡,客袖侵霜與燭盤。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誰此憑欄干?
12、《冬夜送人》
唐·賈島
平明走馬上村橋,花落梅溪雪未消。
日短天寒愁送客,楚山無限路迢迢。
13、《窮冬曲江閑步》
唐·裴夷直
雪盡南坡雁北飛,草根春意勝春暉。
曲江永日無人到,獨繞寒池又獨歸。
2.描寫天的詩句
點絳唇·感興 作者: 王禹 雨恨云愁, 江南依舊稱佳麗. 水村漁市, 一縷孤煙細. 天際征鴻, 遙認行如綴. 平生事, 此時凝睇, 誰會憑闌意. 浣溪沙 作者: 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 去年天氣舊亭臺, 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識燕歸來, 小園香徑獨徘徊. 玉樓春·春恨 作者: 晏殊 綠楊芳草長亭路, 年少拋人容易去. 樓頭殘夢五更鐘, 花底離情三月雨. 無情不似多情苦, 一寸還成千萬縷. 天涯海角有窮時, 只有相思無盡處. 踏莎行 作者: 晏殊 祖席離歌, 長亭別宴. 香塵已隔猶回面. 居人匹馬映林嘶, 行人去棹依波轉. 閣魂消, 高樓目斷, 斜陽只送平波遠. 無窮無盡是離愁, 天涯地角尋思遍. 采桑子 作者: 歐陽修 畫船載酒西湖好, 急管繁弦, 玉盞催傳, 穩泛平波任醉眠. 行云卻在行舟下, 空水澄鮮. 俯仰留連, 疑是湖中別有天. 鷓鴣天 作者: 晏幾道 彩袖殷勤捧玉鐘, 當年拼卻醉顏紅. 舞低楊柳樓心月, 歌盡桃花扇底風. 從別后, 憶相逢, 幾回魂夢與君同. 今宵剩把銀釭 照, 猶恐相逢是夢中. 點絳唇 作者: 晏幾道 扛花信來時, 恨無人似花依舊, 又成春瘦, 折斷門前柳. 天與多情, 不與長相守. 分飛后, 淚痕和酒, 占了雙羅袖. 浣溪沙 作者: 蘇軾 山色橫侵蘸暈霞, 湘川風靜吐寒花. 遠林屋散尚啼鴉. 夢到故園多少路, 酒醒南望隔天涯. 月明千里照平沙. 減字木蘭花·琴 作者: 蘇軾 神閑意定, 萬籟收聲天地靜. 玉指冰弦, 未動宮商意已傳. 悲風流水, 寫出寥寥千古意. 歸去無眠, 一夜馀音在耳邊. 清平樂 作者: 李清照 年年雪里, 常插梅花醉. 搓盡梅花無好意, 贏得滿衣清淚. 今年海角天涯, 蕭蕭兩鬢生華. 看取晚年風勢, 故應難看梅花. 卜算子 作者: 蔡伸 前度月圓時, 月下相攜手. 今夜天邊月又圓, 夜色如清晝. 風月渾依舊, 水館空回首. 明夜歸來試問伊. 曾解思量否? 烏夜啼 作者: 陸游 檐角楠陰轉日, 樓前荔子吹花. 鷓鴣聲里霜天晚, 疊鼓已催衙. 鄉夢時來枕上, 京書不到天涯. 邦人訟少文移省, 閑院自煎茶. 鷓鴣天·送人 作者: 辛棄疾 唱徹《陽關》淚未干, 功名馀事且加餐. 浮天水送無窮樹, 帶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 幾千般, 只應離合是悲歡? 江頭未是風波惡, 別有人間行路難. 霜天曉角 作者: 范成大 少年豪縱, 袍錦團花鳳. 曾是京城游子, 馳寶馬, 飛金鞚. 舊游渾似夢, 鬢點吳霜重. 多少燕情鶯意, 都瀉入, 玻璃甕. 佳人 作者: 杜甫 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關中昔喪亂,兄弟遭殺戮。
官高何足論,不得收骨肉。 世情惡衰歇,萬事隨轉燭。
夫婿輕薄兒,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時,鴛鴦不獨宿。
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
侍婢賣珠回,牽蘿補茅屋。 摘花不插發,采柏動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西施詠 作者: 王維 艷色天下重,西施寧久微。
朝為越溪女,暮作吳宮妃。 賤日豈殊眾,貴來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羅衣。 君寵益嬌態,君憐無是非。
當時浣紗伴,莫得同車歸。 持謝鄰家子,效顰安可希。
秋登蘭山寄張五 作者: 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 相望試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 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舟如月。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與高適薛據登慈恩寺浮圖 作者: 岑參 塔勢如涌出,孤高聳天宮。 登臨出世界,磴道盤虛空。
突兀壓神州,崢嶸如鬼工。 四角礙白日,七層摩蒼穹。
下窺指高鳥,俯聽聞驚風。 連山若波濤,奔走似朝東。
青槐夾馳道,宮觀何玲瓏。 秋色從西來,蒼然滿關中。
五陵北原上,萬古青蒙蒙。 凈理了可悟,勝因夙所宗。
誓將掛冠去,覺道資無窮。 溪居 作者: 柳宗元 久為簪組束,幸此南夷謫。
閑依農圃鄰,偶似山林客。 曉耕翻露草,夜榜響溪石。
來往不逢人,長歌楚天碧。 關山月 作者: 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長干行 作者: 李白 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 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
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塵與灰。
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臺。 十六君遠行,瞿塘滟澦堆。
五月不可觸,猿聲天上哀。 門前遲行跡,一一生綠苔。
苔深不能掃,落葉秋風早。 八月蝴蝶黃,雙飛西園草。
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顏老。 早晚下三巴,預將書報家。
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 登幽州臺歌 作者: 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古柏行 作者: 杜甫 孔明廟前有老柏,柯如青銅根如石。
霜皮溜雨四十圍,黛色參天二千尺。 君臣已與時際會,樹木猶為人愛惜。
云來氣接巫峽長,月出寒通雪山白。 憶昨路繞錦亭東,先主武侯同閟宮。
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戶牖空。 落落盤踞雖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風。
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功。 大廈如傾要梁棟,萬牛回首丘山重。
不露文章世已驚,未辭翦伐誰能送。 苦心豈免容螻蟻,香葉曾經宿鸞鳳。
志士仁人莫怨嗟,古來材大難為用。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 作者: 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
3.描寫天空的古詩詞有哪些
1.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獨坐敬亭山》李白
2.明鏡池開秋水凈,冷浸一天空翠。——《念奴嬌·寒綃素壁》 張元干
3.坐待冰輪,天空云散,一色如蒼璧。姮娥有意,為誰來赴今夕。——《念奴嬌·燕臺暮集》劉一止
4.云收霧辟。萬里天空碧。——《霜天曉角·云收霧辟》吳潛
5.燕子與百勞,一西復一東。天空信寥廓,翔集何時同。——《作赴淮西幕府》岑參
6.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黃景仁《綺懷》
7.天空浮修眉,濃綠畫新就。孤撐有巉絕,海浴褰鵬噣。——《南山詩》韓愈
8.西風吹此兩行生鐵汁,去作笛中聲又急。——《題劉心月》 白玉蟾
9.極目天空樹遠,春山蹙損,倚遍雕闌。——《玉蝴蝶 離情》 張玉娘
10.天空絕塞聞邊雁,葉盡孤村見夜燈。——《咸陽懷古》劉滄
4.關于天意的詩句
1、《越城謠》——明 程國儒 越州城,城何高,四十五里之周遭。
洼地填為基,陂陀鑿成壕。白晝鞭笞夜擊櫜,石民之骨灰民膏,越城雖高越民勞。
越民勞未已,我田未耕又科米。忙忙筑城歸種禾,又恐無米供官科。
禾苗未青得秋雨,城吏打門夜如虎。為言雨后新城摧,要我荷鍤城上來。
城泥不干不敢回,又恐夜半聞春雷。城頭一雨城一動,越民登城向天慟。
民心似與雨有仇,天意實謂城無用。當年當年天下平,天下無賊越無城,乃知在德不在兵。
愿無修城愿修德,使民復睹無城日。2、《己卯元旦和牧翁韻》——明 程嘉燧 不嫌朱戶有蒿蓬,且喜陽和轉谷中。
人語半空山殿曉,佛香匝地洞門風。酒隨天意留青縹,詩與春光斗碧紅。
況值朋來好乘興,肯因瀼滑限西東。3、《涿州道中錄野人語(良鄉役夫)》——明 程敏政 我行范陽道,水次遇老叟。
時當孟冬盡,破褐露兩肘。邂逅一咨諏,向我再三剖。
哭言水為沴,天意苦難究。今年六月間,一日夜當丑。
山水從西來,聲若萬雷吼。水頭高十丈,沒我堤上柳。
手指官路旁,瓦礫半榛莽。昔有十數家,青簾市村酒。
人物與屋廬,平明蕩無有。水面沉沉來,忽見鐵樞牖。
數日得傳聞,水蝕紫荊口。老稚隨波流,積尸比山阜。
遠近皆湯湯,昏墊弗可救。如此數月余,乃可辨疆畝。
下田盡沮洳,高田剩稂莠。農家一歲計,不復望升斗。
官府當秋來,催租不容后。嗟嗟下小民,命在令與守。
更有觀風使,仰若大父母。見此如不聞,恐或坐其咎。
我民千余人,血首當道叩。始獲免三分,有若釋重負。
奈何急余征,日日事鞭毆。夫征又百出,一一盡豪取。
悲哉一村中,竄者已八九。老夫家無妻,一兒并一婦。
兩孫方提攜,舊慰衰朽。豈期天不吊,一旦遂窮疚。
一兒水中沒,一婦嫁鄰某。兩孫鬻他人,償官尚難勾。
老身自執役,有氣孰敢抖。反羨死者安,苦恨生多壽。
詔書開賑濟,奉者有賢否。終為吏所欺,此食亦難就。
與其餒填壑,不若舉身走。一飽死即休,寧復念丘首。
呼天一何高,呼地一何厚。我聞老叟言,垂涕者良久。
恭惟天子圣,化澤被寰囿。聲色弗自御,游畋敢誰誘。
稼穡深所知,真如古明后。庶征豈不諳,一變故非偶。
無乃諸皋夔,此責當敬受。誰謂斯民痛,不可事爇灸。
我亦食人祿,深慚結朱綬。豈無致澤心,無地可藉手。
立馬野踟躕,悲風動林藪。4、《汴城(有序)》——明 顧祿 黃河怒觸龍門裂,突蜃沖蛟肆妖孽。
□誰首倡導洪流,驅使生靈陷魚鱉。群雄盡向草澤生,青袍白馬連州城。
□時將相總驕懦,可憐不救兵縱橫。忠襄何人汴梁客,只手徒思拯沉溺。
□星半夜落前軍,有子才能討仇賊。關西老將寧伏雌,輦側權臣藏禍機。
□然內難促元運,毋乃社稷基先隳。鐵衣破碎秋風早,三軍盡向夷門老。
豈知天意屬皇明,萬乘龍飛大江表。神兵受命北渡江,舉兵所向俱來降。
□塵不生草不動,直取中原為帝邦。金宮玉殿凌空起,翠華飄飄曾戾止。
□皇立政務寬仁,坐見瘡痍變淳美。天開地辟長清寧,五風十雨年谷登。
書生但愿報恩德,萬歲千秋歌泰平。5、《臥龍岡觀賈秋壑故第》——明 胡翰 宋祚移東南,會稽國內地。
白日照城郭,相君開甲第。蜿蜒臥龍岡,高出列雉背。
審曲立萬楹,增雄逾九陛。飛栱凌丹霞,交疏激清吹。
上極高明居,下有幽深隧。棲甲戒不虞,為計亦已至。
以此忠社稷,寧復憂隕墜。揚揚昧所圖,擾擾復多制。
崦嵫日西薄,祝栗風南厲。魯港十萬師,聞鉦一聲潰。
木披本先蠹,堤壞川如沛。詩人謹厲階,人禍豈天意。
摩挲岡頭石,零落重奎字。山川一何悠,蒼莽鴻飛外。
舊時賀老湖,酒船總堪系。吾寧慕賢達,聊以抒長慨。
(1)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李商隱 (2)江聲不盡英雄恨,天意無私草木秋。
(3)嘗聞自天意,天意豈如此。何為治亂間,多言歷數爾。
(4)天意秋初,金風微度,城闕外畫橋煙樹。湯顯祖 (5)我默認天意的安排,現在我開始占有這種安排,開始相信一切安排已是最佳。
(6)順天意者,兼相愛,交相利,必得賞;反天意者,別相惡,交相賊,必得罰。(7)一個人的心智若在仁愛中行動,在天意中休息,在真理的地軸上旋轉,那可謂他已到了地上的天堂了。
(8)承天意以從事,任德教而不任刑。(9)相知是天意,相識是人意,相加便是友誼,有情便有意,我們能聚在一起,因為心有靈犀。
(10)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
并添高閣迥,微注小窗明。越鳥巢乾后,歸飛體更輕。
5.有誰知道關于描寫天空的詩句
1.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李白:《關山月))
2.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李白:(獨坐敬亭山))
3.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賈島:《尋隱者不遇))
4.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杜甫:《春夜喜雨))
5.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李白:《渡荊門送別))
6.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高適:《別董大》)
7.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李白:《早發白帝城》)
8.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杜牧:《山行》)
9.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
10.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6.描寫明月的古詩
唐詩中有很多寫明月或月夜的句子,所表現的情感與內容范圍極為廣闊。
如: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李賀《馬詩二十三首其五》)。
“無風云出塞,不夜月臨關”(杜甫《秦州雜詩其七》)。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李商隱《錦瑟》)。 “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王維《酬張少府》)。
“明月不歸沉碧海,白云愁色滿蒼梧”(李白《哭晁卿衡》)。 “明月自來還自去,更無人倚玉闌干”(崔櫓《華清宮三首其一》)。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書懷》)。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薄云巖際宿,孤月浪中翻”(杜甫《宿江邊閣》)。 “潮落夜江斜月里,兩三星火星瓜洲”(張祜《題金陵渡》)等等。
唐詩中的明月意象隨處可見,其中絕大部份描寫明月的詩句都是以表達離愁別緒,思鄉懷人為主旨的,這在唐以后的詩歌仍比比皆是,如“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雨霖鈴》)。
“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姜夔《楊州慢》)等等。由此可以說唐詩中的明月意象已滲透了古人的思鄉懷人情緒。
由于文學作品中的審美傳承,以致后來的文學作品中仍然保留和發展了這種審美意識,從而逐漸形成了我國民族文學中一種比較穩定而鮮明的審美情感和審美心理。 月亮——對月思親——引發離愁別緒,思鄉之愁。
1.“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2.“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 注釋:望月思故國,表明亡國之君特有的傷痛。 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張九齡《望月懷遠》) 注釋:這是一首月夜懷念遠人的詩。
月下相思,情幽怨重;望月抒懷,思緒翩翩,自古皆然。“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背景闊大,由景入情,意境雄渾,是千古傳誦的佳句。
它沒有一個華麗的字眼,卻自然天成。當我們望見一輪明月從海面上冉冉升起之時,這樣的詩句就會脫口而出,帶我們進入一個靜美的境界。
也許,這就是名詩名作那經久不衰的藝術魅力之所在吧。詩人將思念遠人的相思之情寓托于月光,月光脈脈無語卻善解人意,牽人相思又給人撫慰。
它把自己的光輝溫柔而均勻地灑向天涯海角的每一處,讓人在心中祈禱:“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4.“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杜甫《月夜憶舍弟》 注釋:歷來備受人們推崇,經久不衰,成為寫月的千古絕唱。
據《唐詩選注》解釋:露無夜不白,但感在今夜,又適逢白露節,故曰,露從今夜白。月無處不明,但心在故鄉,故曰,月是故鄉明。
兩句詩情景交融,讀來歷歷在目。從結構上,這兩句是上一下四句式:“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頓挫抑揚極富音韻美。即使到了現在,還常常可以聽到人們發“月是故鄉明”之感慨。
5.“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注釋:開始四句暗示我們所吟詠的月夜位于長江下游,因為從詩中可以看出這里水面寬闊,春潮高漲,江海相連,更有那一輪明月伴隨著海潮一同升起。
月漸升高,皎潔的清輝隨春潮奔涌,光耀千萬里。這里明為寫景,其實是寓情于景的。
因為潮水漲落有定時,所以在中國傳統古典詩歌中海潮往往與信誓相連。這首詩中所寫的“ 明月共潮生”,應該在望日前后。
潮生,使離人想起離別時的信約誓言;月圓,更使離人渴望親人團聚 。“何處春江無月明”以設問的形式,透露出了不知親人今夜飄零何處的相思之情,同時也使我們聯想到客人面對潮信明月,倍受思親之苦襲擾的情景。
展開浩如煙海的詩卷,詠月詩詞俯拾皆是,更不乏名篇佳作:或描繪其綽約嫵媚的姿影,或抒發相思和離別之情,或感傷身世和流離之苦,或傾訴曠達瀟灑之胸襟,或寄托濟世報國之壯志,或是借以抒發對宇宙、社會人生的思考。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月亮這一意象常常成了人類思想情感的載體,她的意蘊十分豐富。
在很多詠月詩歌中,詩人將月融于的內心思想情感之中,并使月與內心的思想情感互為輝映,創造了許多優美的審美意境,并將詩的文學品位、思想內涵與藝術造詣提升到一個極高的水平。 由于作者心境不同,在不同的古詩詞中,月亮這一意象表現出的意蘊也往往不盡相同,體現出其意蘊的豐富性。
月亮這一意象在詩人們的心中有著多種不同的意蘊:幽美、自由、純潔、美好、永恒、凄涼、悲慘、悲歡離合等等,無不表達。月亮的不同意蘊,形成不同的審美意境,烘托出詩人們的不同情懷。
在這方面,我們應當引導學生有所積累。否則,就容易犯囫圇吞棗、生搬硬套的錯誤。
一、以月渲染清幽氣氛,烘托悠閑自在、曠達的情懷 在恬淡閑適、樂觀曠達的人的眼里,月亮這一意象成了清幽雅致、悠閑自在的代名詞。 在不少古詩詞中,文人墨客常常以明月來渲染清幽氣氛,烘托悠閑自在、超脫曠達的情懷。
如王維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描寫懂天的古詩詞(關于冬天的古詩大全30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