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862kg"></td>
  • <td id="862kg"><option id="862kg"></option></td>
  • 五美吟·明妃 曹雪芹

    五美吟·明妃原文:

    絕艷驚人出漢宮,紅顏命薄古今同。
    君王縱使輕顏色,予奪權何畀畫工?

    五美吟·明妃注釋

    (1)明妃:即王昭君。晉代人避司馬昭之諱,改稱明妃或明君。
    (2)出漢宮:指漢元帝遣王昭君和親事。《西京雜記》中說,漢元帝因后宮女子多,就叫畫工畫了像來,看圖召見。宮人都賄賂畫工,獨王昭君不肯,所以她的像畫得最壞,不得見漢元帝。后來匈奴來求親,漢元帝就按圖像選王昭君去,臨行前才發現她最美,悔之不及,就把毛延壽等許多畫工都殺了。這個故事并不符合史實(王昭君是自愿和親的),但流傳很廣。
    (3)“予奪”句:意思是:“為什么把決定權交給畫工呢?”予,賜予,加寵。奪,剝奪,棄置。畀,給。

    五美吟·明妃賞析

    這首詩是《紅樓夢》中林黛玉惜“古史中有才色的女子”的寄慨之作。林黛玉自謂:“曾見古史中有才色的女子,終身遭際令人可欣、可羨、可悲、可嘆者甚多,……胡亂湊幾首詩,以寄感慨。”恰好被賈寶玉翻見,將這組詩題為《五美吟》。《五美吟·明妃》就是其中之一。

    組詩中所寫的人事其實并非都據史實。如東施效顰出自《莊子》,帶有寓言性質;《西京雜記》中所寫王昭君不肯賄賂畫工以致不為漢元帝所知而被詔使出塞的情節只是傳說;至于出自《虬髯客傳》的紅拂形象則更經傳奇作者的藝術加工。

    這首詩中的議論原本是借古諷今,為現實感受而發。林黛玉譏刺漢元帝大權旁落,聽命于畫工,表現了她自己不肯聽人擺布的獨立性格。

    詩中所詠與小說情節的某種照應關系,這是可以研究的問題。《五美吟》寫的都是關于死亡或別離的內容,有的還涉及事敗或者獲罪被拘系,這就不是偶然的了。在現存材料很少的條件下,要確切地闡明作者的意圖還是不容易的。在《紅樓夢》戚序本與甲辰本上有一條早期批語說:“《五美吟》與后《十獨吟》對照。”《十獨吟》在后四十回續書中沒有,當是已散失的后半部原稿中薛寶釵或史湘云所寫的詩。從詩題看,大概是借古史上十個獨處的女子如寡婦、棄婦、尼姑和離別丈夫的婦女等的愁怨,來寫書中人物的現實感觸的。所謂“對照”當也不僅僅限指詩題。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五美吟·明妃 曹雪芹

    明清

    詠甘蔗 佚名

    閱讀(288)

    詠甘蔗原文:綠陣連煙垠,風雨化精節。玉露含青紫,沁徹哲人心。詠甘蔗注釋綠陣:甘蔗林廣袤狀.。煙垠:云霧邊際。青紫:蔗皮青綠與紫紅色澤,甘甜蔗漿蘊其中。哲人:人詩意地棲居于世為真哲。

    明清

    曉至湖上 厲鶚

    閱讀(251)

    曉至湖上原文:出郭曉色微,臨水人意靜。水上寒霧生,彌漫與天永。折葦動有聲,遙山淡無影。稍見初日開,三兩列舴艋。安得學野鳧,泛泛逐清影。曉至湖上翻譯及注釋翻譯  出城天色剛破曉微明,站立水邊讓我心意稍微寧靜。水面泛起的薄霧彌漫開來仿佛

    明清

    中秋夜洞庭湖對月歌 查慎行

    閱讀(180)

    中秋夜洞庭湖對月歌原文:長風霾云莽千里,云氣蓬蓬天冒水。風收云散波乍平,倒轉青天作湖底。初看落日沉波紅,素月欲升天斂容。舟人回首盡東望,吞吐故在馮夷宮。須臾忽自波心上,鏡面橫開十余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蕩。此時驪龍潛最深,目

    明清

    吳興雜詩 阮元

    閱讀(224)

    吳興雜詩原文: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萬家。深處種菱淺種稻,不深不淺種荷花。吳興雜詩翻譯及注釋翻譯四條河流交錯環抱著吳興城,它們的流向與城墻偏斜。這四條河又分出許多溪水,溪水邊居住著許多人家。居民們利用這大好的自然條件,在水深的

    明清

    鬢云松令·詠浴 納蘭性德

    閱讀(195)

    鬢云松令·詠浴原文:鬢云松,紅玉瑩。早月多情,送過梨花影。半餉斜釵慵未整,暈入輕潮,剛愛微風醒。露華清,人語靜。怕被郎窺,移卻青鸞鏡。羅襪凌波波不定,小扇單衣,可耐星前冷。鬢云松令·詠浴注釋①紅玉:紅色寶石,比喻女子紅潤之肌膚。參見《山花子

    明清

    交趾懷古 曹雪芹

    閱讀(247)

    交趾懷古原文:銅鑄金鏞振紀綱,聲傳海外播戎羌。馬援自是功勞大,鐵笛無煩說子房。交趾懷古注釋(1)交趾:公元前三世紀末,南越趙佗侵占甌貉后所置的郡。前111年,西漢并南越后交趾受漢統治。40年,當地雒民在征側、征貳領導下起而反抗漢朝統治,遭馬援

    明清

    沁園春·夢冷蘅蕪 納蘭性德

    閱讀(271)

    沁園春·夢冷蘅蕪原文:夢冷蘅蕪,卻望姍姍,是耶非耶。悵蘭膏漬粉,尚留犀合;金泥蹙繡,空掩蟬紗。影弱難持,緣深暫隔,只當離愁滯海涯。歸來也,趁星前月底,魂在梨花。鸞膠縱續琵琶,問可及、當年萼綠華。但無端摧折,惡經風浪;不如零落,判委塵沙。最憶相看,嬌

    明清

    紅橋游記 王士禎

    閱讀(215)

    紅橋游記原文:出鎮淮門,循小秦淮折而北,陂岸起伏多態,竹木蓊郁,清流映帶。人家多因水為園亭樹石,溪塘幽竊而明瑟,頗盡四時之美。拿小艇,循河西北行,林木盡處,有橋宛然,如垂虹下飲于澗;又如麗人靚妝袨服,流照明鏡中,所謂紅橋也。 游人登平山堂,率至法海

    明清

    菩薩蠻·闌風伏雨催寒食 納蘭性德

    閱讀(242)

    菩薩蠻·闌風伏雨催寒食原文:闌風伏雨催寒食,櫻桃一夜花狼藉。剛與病相宜,鎖窗薰繡衣。畫眉煩女伴,央及流鶯喚。半晌試開奩,嬌多直自嫌。菩薩蠻·闌風伏雨催寒食注釋①“闌風”二句:闌風伏雨,即闌風長雨,本指夏秋之交的風雨,后泛指風雨不止。寒食

    明清

    赤棗子·寄語釀花風日好 納蘭性德

    閱讀(197)

    赤棗子·寄語釀花風日好原文:驚曉漏,護春眠。格外嬌慵只自憐。寄語釀花風日好,綠窗來與上琴弦。赤棗子·寄語釀花風日好翻譯及注釋翻譯窗外屋檐在滴水,在演奏著大自然的鳴奏曲。滴滴答答,那是春天的聲音。這一首新曲,是誰譜就?每一個少女,都是一

    明清

    殘菊 秋瑾

    閱讀(292)

    殘菊原文:嶺梅開后曉風寒,幾度添衣怕倚欄。殘菊猶能傲霜雪,休將白眼向人看。

    明清

    清平樂·池上納涼 項鴻祚

    閱讀(262)

    清平樂·池上納涼原文:水天清話,院靜人銷夏。蠟炬風搖簾不下,竹影半墻如畫。醉來扶上桃笙,熟羅扇子涼輕。一霎荷塘過雨,明朝便是秋聲。清平樂·池上納涼注釋①清話:清新美好。②桃笙:指竹席。據說四川閩中萬山中,有桃笙竹,節高而皮軟,殺其青可做簟

    明清

    采桑子·土花曾染湘娥黛 納蘭性德

    閱讀(277)

    采桑子·土花曾染湘娥黛原文:土花曾染湘娥黛,鉛淚難消。清韻誰敲,不是犀椎是鳳翹。只應長伴端溪紫,割取秋潮。鸚鵡偷教,方響前頭見玉蕭。采桑子·土花曾染湘娥黛注釋①土花二句:謂斑痕累累的湘妃竹,青青如黛,竹身長滿了苔蘚。土花,苔蘚。鉛淚,指晶

    明清

    交趾懷古 曹雪芹

    閱讀(247)

    交趾懷古原文:銅鑄金鏞振紀綱,聲傳海外播戎羌。馬援自是功勞大,鐵笛無煩說子房。交趾懷古注釋(1)交趾:公元前三世紀末,南越趙佗侵占甌貉后所置的郡。前111年,西漢并南越后交趾受漢統治。40年,當地雒民在征側、征貳領導下起而反抗漢朝統治,遭馬援

    明清

    五美吟·西施 曹雪芹

    閱讀(181)

    五美吟·西施原文:一代傾城逐浪花,吳宮空自憶兒家。效顰莫笑東村女,頭白西邊上浣紗。(上浣紗 一作:尚浣紗)五美吟·西施注釋(1)“一代”二句:意思是,一代絕色的美女終于如浪花般消失,她在吳宮里白白地想念兒時的家鄉了。越國滅吳國后,西施的命運有

    明清

    香菱詠月·其一 曹雪芹

    閱讀(184)

    香菱詠月·其一原文:月掛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團團。詩人助興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觀。翡翠樓邊懸玉鏡,珍珠簾外掛冰盤。良宵何用燒銀燭,晴彩輝煌映畫欄。香菱詠月·其一翻譯及注釋翻譯月亮掛在中天夜色多么寒涼,月光如此皎潔月輪分外團圓。詩

    明清

    螃蟹詠 曹雪芹

    閱讀(176)

    螃蟹詠原文:鐵甲長戈死未忘,堆盤色相喜先嘗。螯封嫩玉雙雙滿,殼凸紅脂塊塊香。多肉更憐卿八足,助情誰勸我千觴。對茲佳品酬佳節,桂拂清風菊帶霜。螃蟹詠注釋(1)鐵甲長戈:比喻蟹殼蟹腳。宋代陳郁為皇帝擬進蟹的批答說:“內則黃中通理,外則戈甲森然

    明清

    詠紅梅花得“花”字 曹雪芹

    閱讀(191)

    詠紅梅花得“花”字原文:疏是枝條艷是花,春妝兒女競奢華。閑庭曲檻無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幽夢冷隨紅袖笛,游仙香泛絳河槎。前身定是瑤臺種,無復相疑色相差。(出自《紅樓夢》第五十回。)詠紅梅花得“花”字注釋(1)“春妝”句:為紅梅花設喻。春妝,

    明清

    菱荇鵝兒水 曹雪芹

    閱讀(219)

    菱荇鵝兒水原文:杏簾招客飲,在望有山莊。菱荇鵝兒水,桑榆燕子梁。一畦春韭綠,十里稻花香。盛世無饑餒,何須耕織忙。菱荇鵝兒水賞析頷聯“菱荇鵝兒水,桑榆燕子梁”句畫出一幅生動的畫面:鵝兒在長滿菱荇的池中嬉戲游水,燕子從桑榆林中銜泥飛出,筑

    明清

    香菱詠月·其二 曹雪芹

    閱讀(170)

    香菱詠月·其二原文:非銀非水映窗寒,試看晴空護玉盤。淡淡梅花香欲染,絲絲柳帶露初干。只疑殘粉涂金砌,恍若輕霜抹玉欄。夢醒西樓人跡絕,余容猶可隔簾看。香菱詠月·其二翻譯及注釋翻譯不象銀不似水月華把窗戶映得寒涼,抬頭遠望這晴朗的夜空護

    明清

    詠紅梅花得“紅”字 曹雪芹

    閱讀(200)

    詠紅梅花得“紅”字原文:桃未芳菲杏未紅,沖寒先喜笑東風。魂飛庾嶺春難辨,霞隔羅浮夢未通。綠萼添妝融寶炬,縞仙扶醉跨殘虹。看來豈是尋常色,濃淡由他冰雪中。(出自《紅樓夢》第五十回。)詠紅梅花得“紅”字注釋(1)芳菲:花草香美。(2)“沖寒”句:

  • <td id="862kg"></td>
  • <td id="862kg"><option id="862kg"></option></td>
  • 狼友av永久网站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