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862kg"></td>
  • <td id="862kg"><option id="862kg"></option></td>
  • 生查子·惆悵彩云飛 納蘭性德

    生查子·惆悵彩云飛原文:

    惆悵彩云飛,碧落知何許。不見合歡花,空倚相思樹。
    總是別時情,那待分明語。判得最長宵,數盡厭厭雨。

    生查子·惆悵彩云飛翻譯及注釋

    翻譯
    彩云飛逝,碧霞漫天,心中惆悵有人知道多少。看不見合歡花,只能獨自依在相思樹旁。
    與伊人道別的場景歷歷在目,內心的情感也說不清楚。心甘情愿地到深夜,去數盡那綿長的相思雨。

    注釋
    ①生查(zhā)子:唐教坊曲名。調見《尊前集》。仄韻,雙調,四十字,上下片各為一首仄韻五言絕句。單數句不是韻位,但末一字限用平聲,在雙數句用韻。始見韋應物詞。生查子,又名《楚云深》、《相和柳》、《睛色入青山》、《梅溪渡》、《陌上郎》、《遇仙楂》、《愁風月》、《綠羅裙》等。
    ②彩云飛:彩云飛逝。
    ③碧落:道家稱東方第一層天,碧霞滿空,叫做“碧落”。后泛指天上。
    ④合歡花:別名夜合樹、絨花樹、鳥絨樹,落葉喬木,樹皮灰色,羽狀復葉,小葉對生,白天對開,夜間合攏。
    ⑤相思樹:相傳為戰國宋康王的舍人韓憑和他的妻子何氏所化生。據晉干寶《搜神記》卷十一載,宋康王舍人韓憑妻何氏貌美,康王奪之,并囚憑。憑自殺,何氏投臺而死,遺書愿以尸骨與憑合葬。王怒,弗聽,使里人埋之,兩墳相望。不久,二冢之端各生大梓木,屈體相就,根交于下,枝錯于上。又有鴛鴦雌雄各一,常棲樹上,交頸悲嗚。宋人哀之,遂號其木曰“相思樹”。后以象征忠貞不渝的愛情。
    ⑥判得:心甘情愿地。
    ⑦厭厭(yān yān):綿長、安靜的樣子。

    生查子·惆悵彩云飛創作背景

    盧氏的去世,徹底打碎了納蘭的生活,這個多情種,把盧氏病逝的責任歸到自己身上,長期處于無法自拔的自責中,陷入一種難以解脫的痛苦。也正是因此,他的詞風大轉,寫下了無數叫人肝腸寸斷、萬古傷懷的悼亡之詞。這一首《生查子》,寫于盧氏去世之后,是天上人間的差別。

    生查子·惆悵彩云飛賞析

    上片首句一出,迷惘之情油然而生。“惆悵彩云飛,碧落知何許?”彩云隨風飄散,恍然若夢,天空這么大,會飛到哪里去呢?可無論飛到哪里,我也再見不到這朵云彩了。此處運用了托比之法,也意味著詞人與戀人分別,再會無期,萬般想念,萬分猜測此刻都已成空,只剩下無窮盡的孤單和獨自一人的凄涼。人常常為才剛見到,卻又轉瞬即逝的事物所傷感,云彩如此,愛情如此,生命亦如此。“合歡花”與“相思樹”作為對仗的一組意象,前者作為生氣的象征,古人以此花贈人,謂可消憂解怨。后者卻為死后的紀念,是戀人死后從墳墓中長出的合抱樹。同是愛情的見證,但詞人卻不見了“合歡花”,只能空依“相思樹。”更加表明了納蘭在填此詞時悲傷與絕望的心境。

    下片顯然是描寫了詞人為情所困、輾轉難眠的過程。“總是別時情”,在詞人心中,與伊人道別的場景歷歷在曰,無法忘卻。時間過得愈久,痛的感覺就愈發濃烈,越不愿想起,就越常常浮現在心頭。“那得分明語”,更是說明了詞人那種悵惘惋惜的心情,伊人不在,只能相會夢中,而耶些紛繁復雜的往事,又有誰人能說清呢?不過即便能夠得“分明語”。卻也于事無補,伊人終歸是永遠地離開了自己,說再多的話又有什么用呢。曾經快樂的時光,在別離之后就成為了許多帶刺的回憶,常常讓詞人憂愁得不能自已,當時愈是幸福,現在就愈發地痛苦。

    然而因不能“分明語”那些“別時情”而苦惱的詞人,卻又寫下了“判得最長宵,數盡厭厭雨”這樣的句子。“判”通“拼”,“判得”就是拼得,也是心甘情愿的意思,一個滿腹離愁的人,卻會心甘情愿地去聽一夜的雨聲,這樣的人,怕是已經出離了“愁”這個字之外。

    王同維在《人間詞話》中曾提到“愁”的三種境界:第一種是“為賦新詞強說愁”,寫這種詞的多半是不更事的少年,受到少許委屈,便以為受到世間莫大的愁苦,終日悲悲戚戚,郁郁寡歡第二種則是“欲說還休”,至此重境界的人,大都親歷過大喜大悲。可是一旦有人問起,又往往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一而第i種便是“超然”的境界,人人此境,則雖悲極不能生樂,卻也能生出一份坦然,一份對生命的原諒和認可,爾后方能超然于生命。

    納蘭這一句.便已經符合了這第三種“超然”的境界,而這一種境界,必然是所愁之事長存于心,而經過了前兩個階段的折磨,最終達到了一種“超然”,而這種“超然”,卻也必然是一種極大的悲哀。納蘭此處所用的倒提之筆,令人心頭為之一痛。

    通篇而看,在結構上也隱隱有著起承轉合之意,《生查子》這個詞牌畢竟是出于五律之中,然而納蘭這首并不明顯。最后一句算是點睛之筆。從彩云飛逝而到空倚合歡樹,又寫到了夜闌難眠,獨自昕雨。在結尾的時候納蘭并未用一些凄婉異常的文字來抒寫自己的痛,而是要去“數盡厭厭雨”來消磨這樣的寂寞的夜晚,可他究竟數的是雨,還是要去數那些點點滴滴的往事呢?想來該是后者多一些,詞人最喜歡在結尾處帶入自己傷痛的情懷,所謂“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盡管他不肯承認自己的悲傷,但人的悲傷是無法用言語來掩飾住的。

    納蘭這首詞,寫盡了一份自己長久不變的思念,沒有華麗的辭藻,只有他自己的一顆難以釋懷的心。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生查子·惆悵彩云飛 納蘭性德

    明清

    遠志 龔自珍

    閱讀(247)

    遠志原文:九邊爛數等雕蟲,遠志真看小草同。 枉說健兒身在手,青燈夜雪阻山東。

    明清

    相見歡·落花如夢凄迷 納蘭性德

    閱讀(185)

    相見歡·落花如夢凄迷原文:落花如夢凄迷,麝煙微,又是夕陽潛下小樓西。 愁無限,消瘦盡,有誰知?閑教玉籠鸚鵡念郎詩。相見歡·落花如夢凄迷翻譯及注釋翻譯落花如煙似夢,凄婉迷茫;紅日墜向小樓之西,室中麝蘭飄香。無限憂愁使閨中人容顏消瘦,可沒人知

    明清

    桂殿秋·思往事 朱彝尊

    閱讀(172)

    桂殿秋·思往事原文:思往事,渡江干,青蛾低映越山看。共眠一舸聽秋雨,小簟輕衾各自寒。桂殿秋·思往事注釋①桂殿秋:詞牌名,取自唐李德裕送神迎神曲的“桂殿夜涼吹玉笙”句。單調,二十七字,平韻。②干,即岸,江邊。③青娥:形容女子眉黛。越山:嘉興地處

    明清

    癸巳除夕偶成 黃景仁

    閱讀(161)

    癸巳除夕偶成原文:千家笑語漏遲遲,憂患潛從物外知。悄立市橋人不識,一星如月看多時。癸巳除夕偶成翻譯及注釋翻譯時間慢慢地流逝,各家各戶的歡聲笑語從四面八方隱隱傳來。在石橋上昂首而立的人卻恍若置身世外,他凝望著天空,卻把一顆明星當作月

    明清

    賈人食言 鄒弢

    閱讀(185)

    賈人食言原文:濟陰之賈人,渡河而亡其舟,棲于浮苴之上,號呼救命。有漁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賈人曰:"我富者也,能救我,予爾百金!"漁者載而登陸,則予十金。漁者曰:"向許百金而今但予十金?"賈人勃然作色曰:"若漁者也,一日捕魚能獲幾何?而驟得十金猶為不足乎?"

    明清

    江城子·填張春溪西湖竹枝詞 張惠言

    閱讀(247)

    江城子·填張春溪西湖竹枝詞原文:碧云無渡碧天沉,是湖心,是儂心。心底湖頭,路斷到如今。郎到斷橋須有路,儂住處,柳如金。南高峰上望郎登,郎愁深,妾愁深。郎若愁時,好向北峰尋。相對峰頭俱化石,雙影在,照清潯。江城子·填張春溪西湖竹枝詞注釋⑴江城

    明清

    蝶戀花·月到東南秋正半 王國維

    閱讀(247)

    蝶戀花·月到東南秋正半原文:月到東南秋正半。雙闕中間,浩蕩流銀漢。誰起水精簾下看。風前隱隱聞簫管。涼露濕衣風拂面。坐愛清光,分照恩和怨。苑柳宮槐渾一片。長門西去昭陽殿。蝶戀花·月到東南秋正半注釋①雙闕,古代宮殿前的高建筑物,左右

    明清

    真州絕句 王士禎

    閱讀(181)

    真州絕句原文:江干多是釣人居,柳陌菱塘一帶疏;好是日斜風定后,半江紅樹賣鱸魚。真州絕句注釋江干:江邊。釣人:魚人。柳陌:兩邊長滿柳樹的道路。 真州絕句背景  王士禎是清初詩壇的領袖,論詩提倡神韻說,要求詩的意境自然淡遠,有味外之味。清康熙

    明清

    弈喻 錢大昕

    閱讀(137)

    弈喻原文:予觀弈于友人所,一客數敗,嗤其失算,輒欲易置之,以為不逮己也。頃之,客請與予對局,予頗易之。甫下數子,客已得先手。局將半,予思益苦,而客之智尚有余。竟局數之,客勝予十三子,予赧甚,不能出一言。后有招予觀弈者,終日默坐而已。今之學者,讀古人

    明清

    贈梁任父同年 黃遵憲

    閱讀(163)

    贈梁任父同年原文:寸寸山河寸寸金,侉離分裂力誰任,杜鵑再拜憂天淚,精衛無窮填海心。贈梁任父同年翻譯祖國山河美好如金,如今被列強瓜分誰來負責?我便如杜鵑一樣呼喚祖國東山再起,向精衛填海一邊的奮斗。 贈梁任父同年賞析人并不出名,可是這首詩

    明清

    念奴嬌·西湖雨感次素庵韻 徐燦

    閱讀(170)

    念奴嬌·西湖雨感次素庵韻原文:雨窗閑話,嘆浮生何必,是今非昨。幾遍青山酬對好,依舊黛眉當閣。灑道輪香,潤花杯滿,不似前秋惡。繡簾才卷,一樓空翠回薄。擬泛煙中片葉,但兩湖佳處,任風吹泊。山水清音聽未了,隱岸玉箏金索。頭上催詩,枕邊滴夢,謾惜瑤卮

    明清

    螢火 趙執信

    閱讀(164)

    螢火原文:和雨還穿戶,經風忽過墻。雖緣草成質,不借月為光。解識幽人意,請今聊處囊。君看落空闊,何異大星芒。

    明清

    蝶戀花·記得珠簾初卷處 康有為

    閱讀(175)

    蝶戀花·記得珠簾初卷處原文:記得珠簾初卷處,人倚闌干,被酒剛微醉。翠葉飄零秋自語,曉風吹墮橫塘路。詞客看花心意苦,墜粉零香,果是誰相誤。三十六陂飛細雨,明朝顏色難如故。蝶戀花·記得珠簾初卷處注釋①被酒:中酒,醉酒。微醉:“醉”字出韻,乃梁鼎

    明清

    隨園記 袁枚

    閱讀(319)

    隨園記原文:金陵自北門橋西行二里,得小倉山,山自清涼胚胎,分兩嶺而下,盡橋而止。蜿蜒狹長,中有清池水田,俗號干河沿。河未干時,清涼山為南唐避暑所,盛可想也。凡稱金陵之勝者,南曰雨花臺,西南曰莫愁湖,北曰鐘山,東曰冶城,東北曰孝陵,曰雞鳴寺。登小倉山

    明清

    相見歡·落花如夢凄迷 納蘭性德

    閱讀(185)

    相見歡·落花如夢凄迷原文:落花如夢凄迷,麝煙微,又是夕陽潛下小樓西。 愁無限,消瘦盡,有誰知?閑教玉籠鸚鵡念郎詩。相見歡·落花如夢凄迷翻譯及注釋翻譯落花如煙似夢,凄婉迷茫;紅日墜向小樓之西,室中麝蘭飄香。無限憂愁使閨中人容顏消瘦,可沒人知

    明清

    風流子·秋郊即事 納蘭性德

    閱讀(253)

    風流子·秋郊即事原文:平原草枯矣,重陽后、黃葉樹騷騷。記玉勒青絲,落花時節,曾逢拾翠,忽聽吹簫。今來是、燒痕殘碧盡,霜影亂紅凋。秋水映空,寒煙如織,皂雕飛處,天慘云高。人生須行樂,君知否?容易兩鬢蕭蕭。自與東君作別,刬地無聊。算功名何許,此身博

    明清

    荷葉杯·知己一人誰是 納蘭性德

    閱讀(204)

    荷葉杯·知己一人誰是原文:知己一人誰是?已矣。贏得誤他生。有情終古似無情,別語悔分明。莫道芳時易度,朝暮。珍重好花天。為伊指點再來緣,疏雨洗遺鈿。荷葉杯·知己一人誰是翻譯及注釋翻譯我的知己是誰?她人已離去;我們一生相伴,此身足矣。生

    明清

    清平樂·孤花片葉 納蘭性德

    閱讀(184)

    清平樂·孤花片葉原文:孤花片葉,斷送清秋節。寂寂繡屏香篆滅,暗里朱顏消歇。誰憐散髻吹笙,天涯芳草關情。懊惱隔簾幽夢,半床花月縱橫。清平樂·孤花片葉注釋①香篆:即篆香,形似篆文之香。宋洪當《香譜·香篆》:“(香篆)鏤木以為之,以范香塵為篆文,然

    明清

    望江南·詠弦月 納蘭性德

    閱讀(191)

    望江南·詠弦月原文:初八月,半鏡上青霄。斜倚畫闌嬌不語,暗移梅影過紅橋,裙帶北風飄。望江南·詠弦月注釋①初八月;即上弦月。②畫闌:繪有彩畫之欄干。③紅橋:泛指紅色之橋。此與前之“畫闌”對舉,狀其華美。 望江南·詠弦月賞析  這首小詞清

    明清

    菩薩蠻·霧窗寒對遙天暮 納蘭性德

    閱讀(177)

    菩薩蠻·霧窗寒對遙天暮原文:霧窗寒對遙天暮,暮天遙對寒窗霧。花落正啼鴉,鴉啼正落花。袖羅垂影瘦,瘦影垂羅袖。風翦一絲紅,紅絲一翦風。菩薩蠻·霧窗寒對遙天暮注釋回文:詩詞中的一種修辭手法。即詩或詞中之各句皆可顛倒讀之并均能成誦,使一句

    明清

    菩薩蠻·晶簾一片傷心白 納蘭性德

    閱讀(174)

    菩薩蠻·晶簾一片傷心白原文:晶簾一片傷心白,云鬟香霧成遙隔。無語問添衣,桐陰月已西。西風鳴絡緯,不許愁人睡。只是去年秋,如何淚欲流。菩薩蠻·晶簾一片傷心白翻譯及注釋翻譯  白得叫人心驚的月光,映照在水晶簾上;我倆遙遙相隔,看不到你如云

    明清

    如夢令·萬帳穹廬人醉 納蘭性德

    閱讀(203)

    如夢令·萬帳穹廬人醉原文:萬帳穹廬人醉,星影搖搖欲墜,歸夢隔狼河,又被河聲攪碎。還睡、還睡,解道醒來無味。如夢令·萬帳穹廬人醉翻譯及注釋翻譯千萬頂行軍氈帳之中,將士們酣歌豪飲,酩酊大醉,滿天繁星搖曳,那星空仿佛搖搖欲墜。狼河阻隔,回家的夢

  • <td id="862kg"></td>
  • <td id="862kg"><option id="862kg"></option></td>
  • 狼友av永久网站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