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862kg"></td>
  • <td id="862kg"><option id="862kg"></option></td>
  • 述行賦 蔡邕

    述行賦原文:

    延熹二年秋,霖雨逾月。是時梁翼新誅,而徐璜、左悺等五侯擅貴于其處。又起顯陽苑于城西,人徒凍餓,不得其命者甚眾。白馬令李云以直言死,鴻臚陳君以救云抵罪。璜以余能鼓琴,白朝廷,敕陳留太守發遣余。到偃師,病比前,得歸。心憤此事,遂託所過,述而成賦。

    余有行于京洛兮,遘淫雨之經時。塗邅其蹇連兮,潦汙滯而為災。乘馬蹯而不進兮,心郁悒而憤思。聊弘慮以存古兮,宣幽情而屬詞。

    夕宿余于大梁兮,誚無忌之稱神。哀晉鄙之無辜兮,忿朱亥之篡軍。歷中牟之舊城兮,憎佛肸之不臣。問甯越之裔胄兮,藐髣髴而無聞。

    經圃田而瞰北境兮,悟衛康之封疆。迄管邑而增感嘆兮,慍叔氏之啟商。過漢祖之所隘兮,吊紀信于滎陽。

    降虎牢之曲陰兮,路丘墟以盤縈。勤諸侯之遠戍兮,侈申子之美城。稔濤塗之愎惡兮,陷夫人以大名。登長坂以淩高兮,陟蔥山之蕘陘;建撫體以立洪高兮,經萬世而不傾。迴峭峻以降阻兮,小阜寥其異形。岡岑紆以連屬兮,谿谷夐其杳冥。迫嵯峨以乖邪兮,廓嚴壑以崢嶸。攢棫樸而雜榛楛兮,被浣濯而羅生。步亹菼與臺菌兮,緣層崖而結莖。行游目以南望兮,覽太室之威靈。顧大河于北垠兮,瞰洛汭之始并。追劉定之攸儀兮,美伯禹之所營。悼太康之失位兮,愍五子之歌聲。

    尋修軌以增舉兮,邈悠悠之未央。山風汩以飆涌兮,氣慅慅而厲涼。云郁術而四塞兮,雨濛濛而漸唐。仆夫疲而瘁兮,我馬虺隤以玄黃。格莽丘而稅駕兮,陰曀曀而不陽。

    哀衰周之多故兮,眺瀕隈而增感。忿子帶之淫逆兮,唁襄王于壇坎。悲寵嬖之為梗兮,心惻愴而懷慘。

    乘舫州而湍流兮,浮清波以橫厲。想宓妃之靈光兮,神幽隱以潛翳。實熊耳之泉液兮,總伊瀍與澗瀨。通渠源于京城兮,引職貢乎荒裔。操吳榜其萬艘兮,充王府而納最。濟西溪而容與兮,息鞏都而后逝。愍簡公之失師兮,疾子朝之為害。

    玄云黯以凝結兮,集零雨之溱溱。路阻敗而無軌兮,塗濘溺而難遵。率陵阿以登降兮,赴偃師而釋勤。壯田橫之奉首兮,義二士之俠墳。淹留以候霽兮,感憂心之殷殷。并日夜而遙思兮,宵不寐以極晨。候風云之體勢兮,天牢湍而無文。彌信宿而后闋兮,思逶迤以東運。見陽光之顯顯兮,懷少弭而有欣。

    命仆夫其就駕兮,吾將往乎京邑。皇家赫而天居兮,萬方徂而星集。貴寵煽以彌熾兮,僉守利而不戢。前車覆而未遠兮,后乘驅而競及。窮變巧于臺榭兮,民露處而寢洷。消嘉榖于禽獸兮,下糠粃而無粒。弘寬裕于便辟兮,糾忠諫其駸急。懷伊呂而黜逐兮,道無因而獲人。唐虞渺其既遠兮,常俗生于積習。周道鞠為茂草兮,哀正路之日歰。

    觀風化之得失兮,猶紛挐其多遠。無亮采以匡世兮,亦何為乎此畿?甘衡門以寧神兮,詠都人而思歸。爰結蹤而迴軌兮,復邦族以自綏。

    亂曰:跋涉遐路,艱以阻兮。終其永懷,窘陰雨兮。歷觀群都,尋前緒兮。考之舊聞,厥事舉兮。登高斯賦,義有取兮。則善戒惡,豈云茍兮?翩翩獨征,無儔與兮。言旋言復,我心胥兮。

    述行賦賞析

    此賦作于公元159年(漢桓帝延高二年),蔡邕當時二十七歲,被迫應召入京未至而歸。從體制來說,這是自模仿劉歆《遂初賦》以來的紀行賦,寫作方法并無特異之處。但其篇幅相對短小,感情格外強烈。憤于宦官弄權致使民不聊生的主旨,在篇首小序中就明白點出。文中不但就沿途所見發生聯想,借古刺今,更從正面發出對社會現實的尖銳批判。

    據蔡邕自序,《述行賦》作于桓帝延熹二年(159年)秋。當時宦官擅權,朝政腐敗, 人徒凍餓,不得其命者甚眾.而昏庸的桓帝聽中常侍徐璜說蔡邕善鼓琴,于是敕陳留太守將其送到京城。蔡邕行至洛陽附近的偃師縣,即稱病不前。因 心憤此事,遂托所過,述而成賦.此賦一開始即以上路時的秋雨連綿、積滯成災,即景生情,抒發 郁抑而憤思 的內心情感。

    玄云黯以凝結兮,集零雨之溱溱。路阻敗而無軌兮,途濘溺而難遵 ,于彤云密雨、路途泥濘的描寫中,隱寓社會黑暗、世道艱難以及濃烈的憂思。

    接下去通過京畿所見所聞所感:皇家赫而天居兮,萬方徂而星集。貴寵煽以彌熾兮,僉(皆)守利而不戢(止)。前車覆而未遠兮,后乘趨而競入。窮變巧于臺榭兮,民露處而寢濕;消嘉谷于禽獸兮,下糠秕而無粒。弘寬裕于便辟(諂媚奸人),糾(查辦)忠諫其骎急。……周道鞠(盡)為茂草兮,哀正路之日淴(沒)。

    將統治者的窮奢極侈與人民百姓的極端貧苦,奸佞之徒的受到縱容與忠貞志士的橫遭迫害進行比照,不僅強烈抨擊了腐敗政治,而且抒發了整個王朝陷入窮途末日的悲憤之慨。最后表示既然 無亮采以匡世兮,亦何為乎此畿· 故決心 爰結蹤而回軌兮,復邦族以自綏。 盡管未免消極,但拒不為垂死王朝作點綴,也真切顯現了作者的反抗和血性。全賦短小精悍,感情沉痛,批判深刻,情辭俱佳,是漢末抒情小賦的力作。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述行賦 蔡邕

    兩漢

    古絕句四首 佚名

    閱讀(619)

    古絕句四首原文:其一藁砧今何在,山上復有山。何當大刀頭,破鏡飛上天。其二日暮秋云陰,江水清且深。何用通音信,蓮花玳瑁簪。其三菟絲從長風,根莖無斷絕。無情尚不離,有情安可別?其四南山一桂樹,上有雙鴛鴦。千年長交頸,歡愛不相忘。

    兩漢

    艷歌 佚名

    閱讀(578)

    艷歌原文:今日樂上樂,相從步云衢。天公出美酒,河伯出鯉魚。青龍前鋪席,白虎持榼壺。南斗工鼓瑟,北斗吹笙竽。妲娥垂明珰,織女奉瑛琚。蒼霞揚東謳,清風流西歈。垂露成幃幄,奔星扶輪輿。艷歌注釋①今日樂上樂:“上”一作“相”。此句為漢樂府常見的

    兩漢

    魯靈光殿賦 王延壽

    閱讀(559)

    魯靈光殿賦原文:魯靈光殿者,蓋景帝程姬之子恭王馀之所立也。初,恭王始都下國,好治宮室,遂因魯僖基兆而營焉。遭漢中微,盜賊奔突,自西京未央、建章之殿皆見隳壞,而靈光巋然獨存。意者豈非神明依憑支持,以保漢室者也。然其規矩制度,上應星宿,亦所以永

    兩漢

    雜詩二首 孔融

    閱讀(561)

    雜詩二首原文:巖巖鐘山首,赫赫炎天路。高明曜云門,遠景灼寒素。昂昂累世士,結根在所固。呂望老匹夫,茍為因世故。管仲小囚臣,獨能建功祚。人生有何常,但患年歲暮。幸托不肖軀,且當猛虎步。安能苦一身,與世同舉厝。由不慎小節,庸夫笑我度。呂望尚不

    兩漢

    北征賦 班彪

    閱讀(579)

    北征賦原文:余遭世之顛覆兮,罹填塞之阨災。舊室滅以丘墟兮,曾不得乎少留。遂奮袂以北征兮,超絕跡而遠游。 朝發軔于長都兮,夕宿瓠谷之玄宮。歷云門而反顧,望通天之崇崇。乘陵崗以登降,息郇邠之邑鄉。慕公劉之遺德,及行葦之不傷。彼何生之優渥,我

    兩漢

    諷諫詩 韋孟

    閱讀(566)

    諷諫詩原文:肅肅我祖,國自豕韋,黼衣朱紱,四牡龍旂。彤弓斯征,撫寧遐荒,總齊群邦,以翼大商,迭披大彭,勛績惟光。至于有周,歷世會同。王赧聽譖,實絕我邦。我邦既絕,厥政斯逸,賞罰之行,非由王室。庶尹群后,靡扶靡衛,五服崩離,宗周以隊。我祖斯微,遷于彭城,在予

    兩漢

    隴西行·天上何所有 佚名

    閱讀(582)

    隴西行·天上何所有原文:天上何所有,歷歷種白榆。桂樹夾道生,青龍對道隅。鳳凰鳴啾啾,一母將九雛。顧視世間人,為樂甚獨殊。好婦出迎客,顏色正敷愉。伸腰再拜跪,問客平安不。請客北堂上,坐客氈氍毹。清白各異樽,酒上正華疏。酌酒持與客,客言主人持

    兩漢

    新樹蘭蕙葩 佚名

    閱讀(648)

    新樹蘭蕙葩原文:新樹蘭蕙葩,雜用杜蘅草。終朝采其華,日暮不盈抱。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馨香易銷歇,繁華會枯槁。悵望何所言,臨風送懷抱。

    兩漢

    別詩三首 佚名

    閱讀(664)

    別詩三首原文:其一良時不再至,離別在須臾。屏營衢路側,執手野踟躕。仰視浮云馳,奄忽互相逾。風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長當從此別,且復立斯須。欲因晨風發,送子以賤軀。其二嘉會難再遇,三載為千秋。臨河濯長纓,念子悵悠悠。遠望悲風至,對酒不能酬。

    兩漢

    疾邪詩二首 趙壹

    閱讀(678)

    疾邪詩二首原文:其一河清不可恃,人命不可延。順風激靡草,富貴者稱賢。文籍雖滿腹,不如一囊錢。伊優北堂上,骯臟倚門邊。其二勢家多所宜,咳唾自成珠。被褐懷金玉,蘭蕙化為芻。賢者雖獨悟,所困在群愚。且各守爾分,勿復空馳驅。哀哉復哀哉,此是命矣夫

    兩漢

    別詩三首(2) 佚名

    閱讀(641)

    別詩三首(2)原文:其一有鳥西南飛,熠熠似蒼鷹。朝發天北隅,暮聞日南陵。欲寄一言去,托之箋彩繒。因風附輕翼,以遺心蘊蒸。鳥辭路悠長,羽翼不能勝。意欲從鳥逝,駑馬不可乘。其二晨風鳴北林,熠耀東南飛。愿言所相思,日暮不垂帷。明月照高樓,想見余光輝

    兩漢

    采芝操 美人虞

    閱讀(757)

    采芝操原文:皓天嗟嗟。深谷逶迤。樹木莫莫。高山崔嵬。巖居穴處。以為幄茵。曄曄紫芝。可以療饑。唐虞往矣。吾當安歸。

  • <td id="862kg"></td>
  • <td id="862kg"><option id="862kg"></option></td>
  • 狼友av永久网站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