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關“古詩詞”并且可以帶讀音的軟件有什么
1、詩詞快車:詩詞快車是一款專業的古詩詞創作軟件,它提供了豐富的對聯、絕句、律詩、詞譜和曲譜的格律規格及范例,并可根據需要自行在收藏欄目中添加或修改新格律,還有平水韻、詞韻、曲韻、新韻四種不同方式的押韻模式供詩詞愛好者選擇。
2、古詩文網:古詩文網app是古詩文網站的移動客戶端,主要為古詩文愛好者提供最新的詩文資料、學習等功能,電腦網頁版和360手機助手上都能下載。
3、古詩詞典:古詩詞典是一款手機上的詩詞查詢軟件。軟件功能強大,收錄了近10萬首詩詞,為用戶提供最全的詩詞內容,權威的注解譯文,典雅的視覺盛宴。
4、中華好詩詞:是同名電視節目的官方應用,文墨不一定非要胸藏,詩書也可存于指尖,中華好詩詞自前兩季的厚積薄發,掀起中華傳統文化熱潮,為喜愛古詩詞的人們所設計。
5、高思愛上古詩:是一款免費的手機古詩學習軟件,首款動畫背詩應用,由高思教育官方打造。有了它,孩子從此背詩無憂。軟件界面清晰,功能強大,完整收錄人教版、蘇教版、北師大版等小學教材所有唐詩,聽、說、讀、練一站式趣味學詩模式,讓孩子從此愛上學詩。
擴展資料:
詩詞是中文獨有的一種文體,有特殊的格式及韻律。詩按音律分,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古體詩和近體詩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從詩的音律角度來劃分的。
按內容可分為敘事詩、抒情詩、送別詩、邊塞詩、山水田園詩、懷古詩(詠史詩)、悼亡詩,詠物詩,軍旅詩等。古體詩有《詩經》《楚辭》《樂府》《漢賦》《南北朝民歌》等。近體詩一般是絕句,律詩,排律(長律)。
從文學風貌論,七古的典型風格是端正渾厚、莊重典雅,歌行的典型風格則是宛轉流動、縱橫多姿。《文章辨體序說》認為“七言古詩貴乎句語渾雄,格調蒼古”,又說“放情長言曰歌”、“體如行書曰行”,二者風調互異。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古詩詞
2.讀詩詞的好處
古詩詞像春花,她為我們展現了人間最美好的生活,
古詩詞像秋月,她為我們傾唱出人們最細微的心曲;
古詩詞的一半像海水,她蘊積深厚而又波瀾壯闊;
古詩詞的一半像火焰,她真摯勃發而又明亮昂揚古詩詞;
古詩詞也像一只嘶啞的鳥,深情的贊美這豐饒的土地;
古詩詞更像一個前行的人,懷揣使命走向明天。
那么,學習古詩詞究竟有什么好處呢?
首先,吟讀古詩詞能造就一個人的性格,陶冶一個人的情操。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幾千年來,我們的祖先流下了無數輝煌的詩篇,這是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是培育民族精神的沃土。無數英雄偉人、仁人志士就是在這塊沃土上成長起來的。一代偉人**能背誦三百余首古詩。從他16歲寫的《詠蛙》一詩可看出,古詩詞對他成長的影響之早,之深。從立志成才到走向天安門城樓,這個偉人一生與古詩詞結下了不解之緣。一首《沁園春、雪》氣概天下,成為千古杰作。“詩言志”、“歌永言”。一首好詩就是一位良師益友。吟讀古詩詞如在花海中徜徉,其色、其香、其味熏陶著人的心靈。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含蓄穩重的個性,質樸豪邁的情懷,為國為民舍生忘死的壯烈是中國古典詩詞的精華。吟讀古詩詞能培養造就一個人的性格,使人的志向、情操得到陶冶升華。培根說過;‘‘讀史書使人明智,讀詩書使人靈秀。”此話僅說了一半,讀詩書不僅能使人靈秀,更重要的是使人脫離庸俗和低級,使人成為更完全意義上的人,更加文明和高雅。因此,吟讀古詩詞是培養兒童立志,發憤,成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相當重要的方法。
其次,吟讀古詩詞能提高人的語言表達能力,使人的修養“更上一層樓”。
中國古典詩詞流傳至今的佳作名篇,不是千錘百煉便是妙手可得,其語言表達能力極強。學習古詩詞對學生作文、說話水平提高極快。當沉默比雄辯效果更好時,我們可說“此時無聲勝有聲”;離別感傷“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愛人異地“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更有“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的壯烈,“曾今滄海難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的情懷。
3.閱讀古詩的好處有什么
1、讀詩可以培養人的詩性。詩人是人格化的詩性,他們比往常人更為敏感,因而更能體認一個時代的痛苦與危機。
2、讀詩可以了解文學的興旺衰落。詩不但是文學的源頭,而且是微縮的文學。詩的凋敝映照出文學的衰落。能加強文化修養,尤其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修養。
3、有助于培養愛國主義情懷。如:岳飛的滿江紅和王昌齡的秦時明月漢時關,都有助于培養愛國愛家的家國情懷。
4、豐富知識,增強智慧。如對農民種地的描述: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在這盤中的食物,是用那些點點滴滴的辛勤換來的)
擴展資料:
古詩詞書籍推薦:
1、《唐詩三百首》選詩范圍相當廣泛,收錄了77家詩,共311首,在數量上以杜甫詩最多,有38首、王維詩29首、李白詩27首、李商隱詩22首。它是中小學生接觸中國古典詩歌最好的入門書籍。
2、《唐詩宋詞鑒賞》通過對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15種詩詞題材中的名家佳作的解讀和鑒賞,使讀者充分領略唐詩宋詞的博大精深和無窮魅力,并從中獲得教益,提高古典文學修養以及閱讀和欣賞的能力。唐詩宋詞,均為一代文學之勝,堪稱中國古代文學皇冠上兩顆璀璨的明珠。二者雙峰并峙,互相輝映,在我國以抒情為主的詩歌傳統中,各以其巨大而獨特的藝術魅力,獲得歷代讀者的喜愛,千余年來傳誦不衰,歷久彌新。
3、《人間詞話》是王國維所著的一部文學批評著作。是作者接受了西洋美學思想之洗禮后,以嶄新的眼光對中國舊文學所作的評論。該作已初具理論體系,在舊日詩詞論著中,稱得上一部屈指可數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詞論界里,許多人把它奉為圭臬,把它的論點作為詞學,美學的根據,影響深遠。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古詩詞(賞析)
4.讀古詩詞的好處作文
每一位詩人與詞人,所作的詩與詞都有著不同的風格。有的豪邁,有的抒情,有的委婉。詩與詞,任何一首所蘊含的情或意,都是不相同的。
我記得學的第一首詩應該是那首《詠鵝》,“白毛浮綠水,紅掌撥青波”,駱賓王以水為襯托描寫了鵝的“毛”與“掌”,體現了鵝的形態。孟浩然的《春曉》中,“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描寫春的夜雨、花落。花落無聲,而風雨的呼喚又與落花的靜,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又何嘗不是一種禪意。
“醉里挑燈看劍”,“看天闊鳶飛,淵靜魚躍”,不僅給人一種身在茫茫草原、藍天曠野的豪情,更有無法用言語表達的感動在心間。誰能說辛棄疾非為俠骨,卻也在無意之中涌出柔情。“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他也可以閑云野鶴看世間百態,品味現世安穩。“古來賢者,進亦樂,退亦樂”,或是詩百姓疾苦,喜、怒、哀、樂,無論哪種,都是這位詞人。”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與爾同消萬古愁”,從記事之初,李白的詩永遠讓人感到沒有憂愁,他的失意也被萬丈豪情抹去,給人一種站在巔峰向下俯瞰,蕓蕓眾生的感覺。李白的詩,就是這種。他的一生或許充滿不得志,可他卻能把詩揮灑的淋漓盡致。
“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無論是哪一種詩與詞,都蘊含著情感與故事,都是文學上的明珠,中國的精粹。
5.為什么要搞中華古詩詞誦讀
首先,古詩詞不是什么國家或民族都有的,中國歷史之悠久我不再贅述,上下幾千年的文字沉淀,日本韓國等亞洲人都對中華傳統文化如此欽佩,如果這些珍寶在21世紀被崇洋媚外的中國人斷送,那么中國人還有什么底氣站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真是貽笑大方。用接地氣的話講,丟了西瓜,連芝麻都沒撿到,別人還笑話你,甚至欺負你弱小。
作為學生,如果不誦讀中華文化經典,還有什么值得用十年寒窗來學習的,你去當童工也得有人要你。作為中國人如果在中文上只會說普通話,那你去資本主義當掙錢的工具吧。就算在現代白話文中,成語、俗語、諺語都是可以從古詩詞中追根溯源的,那些喜歡說流行網絡用語、火星文、中文加雜外語的,你跟所有人都聊得來么,想裝逼也要肚里有好貨吧,除非你不接觸比你層次高的圈子。
高考、中考為什么考文言文、詩詞來增加難度,根本原因是中國人多,沒知識缺文化還少教養的學生就沒資格上好學校、找好工作,這是實話。但那些整天埋怨父母嚴厲、埋怨優等生、埋怨別人家孩子的人,你們自己不爭氣,還要罵別人比你努力,還要怪父母給你操心,沉浸在自己幻想的世界里,甚至還有后悔投胎的人,那你真是太貪心,你怎么沒投去敘利亞當難民。
不再廢話,謝謝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