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寫重慶大足家鄉美的作文400字
家鄉美家鄉美祖國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土地上的美景,隨處可見。
如,美麗的西湖、桂林山水、奇特的張家界等。不知多少游客游覽過,多少文人墨客筆下揮灑過,都贊嘆不見。
可我更愛自己的家鄉美。我的家鄉坐落在貴州美麗的黔西南,這里是喀斯特地貌,環境優雅,景色宜人,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是人們居住的好地方。
是中國西部的黃金旅游勝地,國家級風景區有馬嶺河峽谷、萬峰林、萬峰湖,國家級水利風景旅游名勝區有貞豐三岔河,省級風景名勝區有安龍招堤等獨特的自然風光。從古到今,黔西南有著濃厚的歷史文化,有“貴州龍”化石、“興義人”古人類文化遺址、南明歷史遺跡“十八先生墓”、“永歷皇宮”、何應欽故居等歷史文化。
各民族大團結,有著濃郁的民族風情,各民族的音樂、節日、風俗各具獨特魅力。如,布依族的“三月三”“六月六”、“査白歌節”,苗族的“八月八”等民族節日,多姿多彩,載歌載舞。
此外,我的家鄉,礦產資源豐富,有水資源、煤炭資源、鐵礦資源、黃金資源、森林資源等,就拿森林資源來說。黔西南森林覆蓋率達40.44%。
春天鳥語花香,夏天綠樹成蔭,放眼望去山川披上綠毯。啊!誰不說我家鄉美呢?我愛我家鄉,美麗的黔西南。
2.寫話巜我的家鄉是大足》怎么寫
大足是個美麗的城市!
大足區群山環繞,風景優美,這里有許多名勝古跡。南北二山上樹木茂盛。到了夜晚,北山上亮起了點點燈光。像無數瑩火蟲蹦來蹦去,街上人山人海四,川流不息 。
北山上的石刻美麗極了,我多么想把他拍下來呀!特別是千手觀音,有一千只手, 有一千只眼每一只手的形態各不相同,直看到眼花繚亂.
別忘了,我們家鄉還有個龍水湖湖水碧綠.遠處的山隱隱約約的.要是下起蒙蒙細雨,龍水湖好像披上了一層輕紗,就像童話中的仙境.
大足的特產許許多多有":冬菜尖.枇杷.葡萄。。.要是你來到我的家鄉來,我一定請你吃個夠."
3.形容家鄉的詩句
1、故鄉的路 離家的日子 夜晚 故鄉的路總在閉上眼的瞬間 伸到思緒間,與記憶纏綿 故鄉的路上 灑滿了我的童年 悲歡。
酸甜。淚水與笑臉 此刻卻覺得 無論曾經的苦還是甜 在記憶中都是一支悠揚的歌 動人心弦,像一泓清泉 故鄉的路 承載著我的昨天 昨天的我衣衫褸襤 隨風奔跑 在長滿野草的土路邊 追逐笑意盈盈的春天 2、雨中思鄉 綿綿細雨,細雨綿綿 蒼空中飄落的雨滴成線 恰如游子剪不斷的思念 故鄉的雨啊 一定又洗刷出一個明凈的村莊 麥浪在鄉親的夢里滾翻 綠樹中的一角屋檐冒著裊裊炊煙 想象爬上故鄉的山頭 父親坐在老屋的門上 用手背揩掉額頭的勞累 點燃一支旱煙,微瞇著眼看 屋檐上雨滴落個不斷 匯合成歡快的溪水 流向綠油油的田間 3坐在老家門上 坐在老家門上 看空中云卷云舒 瓦藍的天空 因為云越多而越深邃 門前碗口粗的杏樹上 一頭毛驢在咀嚼草香 不知哪家的驢叫了一聲 這頭驢也仰起脖子叫了叫 一只白兔子 像雪一樣。
1、故鄉的路 離家的日子 夜晚 故鄉的路總在閉上眼的瞬間 伸到思緒間,與記憶纏綿 故鄉的路上 灑滿了我的童年 悲歡。酸甜。
淚水與笑臉 此刻卻覺得 無論曾經的苦還是甜 在記憶中都是一支悠揚的歌 動人心弦,像一泓清泉 故鄉的路 承載著我的昨天 昨天的我衣衫褸襤 隨風奔跑 在長滿野草的土路邊 追逐笑意盈盈的春天 2、雨中思鄉 綿綿細雨,細雨綿綿 蒼空中飄落的雨滴成線 恰如游子剪不斷的思念 故鄉的雨啊 一定又洗刷出一個明凈的村莊 麥浪在鄉親的夢里滾翻 綠樹中的一角屋檐冒著裊裊炊煙 想象爬上故鄉的山頭 父親坐在老屋的門上 用手背揩掉額頭的勞累 點燃一支旱煙,微瞇著眼看 屋檐上雨滴落個不斷 匯合成歡快的溪水 流向綠油油的田間 3坐在老家門上 坐在老家門上 看空中云卷云舒 瓦藍的天空 因為云越多而越深邃 門前碗口粗的杏樹上 一頭毛驢在咀嚼草香 不知哪家的驢叫了一聲 這頭驢也仰起脖子叫了叫 一只白兔子 像雪一樣的白 突然從我身旁跳過 停了停,奔向草叢中 幾只雞亂叫著 從草中跑了出來 其中有一只 脖子一伸便吞下一只蟲子 一聲熟悉的聲音 讓我望著路口 瘦弱的母親 正趕著豬仔們朝家走來 4思鄉的歌 對思念故鄉 是一首悠揚 悠揚又動聽的歌 總在深深的夜晚 明月高懸、星星眨眼 一縷微云被清風剪斷 總在這樣的夜晚 我用思鄉的心輕輕歌唱 可愛、美麗的故鄉 藍天、白云、青山、綠水 金色的麥浪一定又開始翻滾了吧 你看,鄉親們嘴角又浮起了微笑 今夜,就安心地睡吧 在夢里和故鄉一起沉睡 做一個幸福的夢 醒來時,也許 父親拿皮鞭趕著毛驢 又馱來一些希望 5故鄉,我的詩行 故鄉,一個橫臥在山溝里的村莊 我要用手中的筆 揉和心間流淌的思緒 寫一首詩把你贊揚 故鄉啊故鄉 在天際連綿起伏的山的脊梁 在山溝里蜿蜒的溪水輕唱 在月下閃亮著的燈光泛著豆黃 清風揭起夜幕的衣角 日子于是在山里人的夢里插上翅膀 飛翔,飛翔…… 飛翔到輝煌的前方 故鄉,在微弱的燭光下 你的兒子 用淚水敲打著鍵盤 把思念的句子排列成跳躍的詩行 6五一回家 裝一袋鄉思,踏上 一列匍匐在山路上的汽車 親愛的故鄉啊 你的兒子正朝你走來 一路塵土飛揚 多少回游子的夢中 鄉思便如這飛揚的塵土 在故鄉的深夜中飄落 一路山峰青翠。溪水緩緩流 多少回游子的夢中 鄉思便如這山清水秀的美景 在游子的詩中流淌出一幅畫 一路柳芽新綠。
花飄香 多少回游子的記憶里 鄉思便如這動人的春天 在游子遙望故鄉的深邃眼光里 抽出絲絲縷縷拂不去的依戀 回家 車輪滾過故鄉的山路 于是 有一角滄桑的屋檐 隱現在樹葉的縫隙間 7午覺醒后的詩句 家鄉習慣了招待返鄉的游子 游子卻不再習慣在家安靜地睡 午覺。風聲、鳥叫聲、雞鳴聲、拖拉機聲 把游資從夢中敲醒 陽光透過窗花斜射在臉上 陣陣鳥鳴夾雜小孩的歡笑聲 在春日里回蕩 走出木柵欄般的大門。
看 輕風追逐著春天在藍天中奔跑 微云揮動雪白的長袖為春天加油 綠油油的麥苗在山坡上鋪開地毯 希望的詩句在家鄉大地上翻滾 村邊,孩子們手拿著杏花、梨花、桃花嬉鬧 大人們斥責孩子們將春天嚇跑 你看。老槐樹上有一群小鳥 在大人們的斥責聲中 撲楞著翅膀 朝太陽西行的地方翱翔 8 故鄉啊,故鄉 故鄉啊,故鄉 生我養我的地方 在異鄉漂泊的每個夜晚 我的夢里總縈繞著你的模樣 那條蜿蜒曲折的山路 留下我生長中的每個腳印 見證著一個山村男孩的成長 見證著一個山村的緩緩發展 山路邊綠油油的田野 在春風中翻滾著波浪 就好像鄉親們美好的希望 漂向夢想的遠方 和田野相連的道道山梁 連綿延緩到夢想中的遠方 那消失在天際的山峰 是祖孫們代代期望地向外眺望 臥在山下的一座座黃土房子 臉上刻滿了風霜 用長滿了老繭的粗糙的手 撫摸著子孫的幼稚的臉龐 圍在房子周圍的依依柳楊 和著縷縷炊煙 帶著鄉親們的愿望 冉冉向藍天飄揚 幾聲牛羊親切的嗷叫 喚醒了夢中思鄉的游子 在鍵盤上敲打出幾行詩句 像故鄉的小河一樣靜靜地流淌 9山的那邊有我的故鄉 山的那邊有我的故鄉 山上小草隨風飄舞 山下美池良田,綠野飄香 最是山溝里的小河如同跳動的脈搏 春天有看不盡的杏花枝頭鬧春 夏天有遮天蔽日的綠葉溢散清涼 秋天連綿的雨水澆不涼情人的心窩 冬天大雪無痕卻埋不住年輕人沖動的感情 山的那邊有我的故鄉 飄不完的炊煙流不。
4.形容重慶的詩句
梁 簡文帝
建平督郵道,魚復永安宮。
若秦巴渝曲,時當君思中。
巫山七百里,巴水三回曲。
笛聲下復高,猿啼斷還續。
送友人入蜀
唐 無名氏
嘉陵天氣好,百里見雙流。
帆影線巴宇,鐘聲出漢州。
綠原春草晚,青木暮猿悉。
本是風流地,游人易白頭。
巴江
唐 王周
巴江江水色,一帶濃藍碧。
仙女琵琶衣,風梭晚來織。
發渝州卻寄韋判官
唐·司空曙
紅燭津事夜見君,繁弦急管雨紛紛。
平明分手空江轉,唯有猿聲滿水云
涂山獨游
唐·白居易
野徑行無伴,僧房宿有期。
涂山來去熟,誰是馬蹄知。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巴女詞
唐·李白
巴水急如箭,巴船去若飛。
十月三千里,郎行幾歲歸。
渝州梅雨
唐 孫宏
梅子金黃杏子丹,孤舟猶系海棠灘。
江聲帶雨遠來急,山氣映入夏日寒。
漁網參差羅水婢,烏檣歷亂弄風竿。
明朝又近端陽節,為覓長絲系合歡。
會嶺岑山人
唐 王周
渝州江上忽相逢,說隱西山最高峰。
略坐移時又分別,片云孤鶴一枝筇。
送僧上三峽歸東蜀
唐·吳融
巴字江流一掉回,紫袈婆是楚中裁。
如從十二峰前過,莫賦佳人歸去來。
曉行巴峽
唐·王維
際曉行巴峽,余春憶帝京。
晴江一女院,朝日眾雞鳴。
水國舟中市,山橋樹按行。
登高萬并出,眺迥二流明。
人作殊方語,鶯為舊國聲。
賴多山水趣,稍解別離情。
初入峽有感
唐·白居易
上有方仞山,下有千丈水。
蒼蒼兩崖間,闊狹容一葦。
瞿塘呀直瀉,滟澦屹中峙。
末夜黑巖昏,無風白浪起。
大石如刀劍,小石如牙齒。
一步不可行,況千三百里。
苒蒻竹蔑籬,鼓危揖師趾。
一跌無宗舟,吾生系于此。
嘗聞仗忠信,蠻葫可行矣。
自古漂沉人,豈非盡君子?
況吾時與命,蒙何不足恃。
嘗恐不才身,復作無名死。
纖 夫
由來命負糾繩上,日月隨行伴脊梁。
雨慟高天飄血汗,猿行絕壁暖冰霜。
吟風棧草神思靜,逐浪江豚舞意亢。
縱使肩頭天不遠,也無生計問蒼皇。
紅 巖
為覽巴渝第一巖,朝陽破曉站山巔。
清風碎意三五縷,稚鳥追思千百旋。
彈洞深沉心夢缺,英魂守望月兒圓。
清明無雨無天淚,血賦紅旗最可憐。
其他:
巴東三峽巫峽長 猿鳴三聲淚沾裳
."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為引用.字面意思為,巴東三峽之中,巫峽最長,猿猴鳴叫三聲凄涼得另人眼淚滿衣裳.實際上,是在襯托回三峽秋天的悲涼.
終古平成思禹績,乾坤準信等浮漚
“終古平成思禹績,乾坤準信等浮漚。”這是明代太守傅光宅詠涂山的詩句。涂山,在重慶南岸區,因大禹娶涂山氏之女而名。為了紀念大禹治水業績,山上建有"禹王祠”“涂后祠",其后建有禹王廟,涂山寺,巴國人民仿佛格外尊重這個“四川女婿”,每年正月初一到十五,朝山盛會,游人如織,熱鬧非凡,清代名人王士禎曾有“飛瀑落長虹,登臨見禹功"的詩句加以描述。
5.描寫家鄉的詩句
家是王維《雜詩》中“來日綺床前,寒梅著花未”的那朵寒梅。
家是李白《靜夜思》中“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那輪明月。
家是馬致遠《秋思》中的“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的九曲回腸
家是崔顥《黃鶴樓》中“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縷縷愁思。
家是李白《春夜洛陽城聞笛》“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那撩人的夜曲。
家是張繼《楓橋夜泊》中“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那夜半歌聲。
家是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似箭歸心。
家是李商隱《夜雨寄北》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6.描寫家鄉美的詩句要一句
1、《漁家傲·秋思》
宋代: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譯文:邊境上秋天一來風景全異,向衡陽飛去的雁群毫無留戀的情意。從四面八方傳來的邊地悲聲隨著號角響起,在重重疊疊的山峰里。暮靄沉沉,山銜落日,孤零零的城門緊閉。
喝一杯陳酒懷念家鄉遠隔萬里,思緒萬千,想起邊患不平,功業未成,不知何時才能返回故里。羌人的笛聲悠揚,寒霜撒滿大地。夜深了,將士們都不能安睡,無論是將軍還是士兵,都被霜雪染白了頭發,只好默默地流淚。
2、《京師得家書》
明代:袁凱
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
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
譯文:綿綿的江水有三千里長,家書有十五行那么長。 行行之間沒有其他的言語,只是告訴我要盡早回到故鄉。
3、《示兒》
宋代:陸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譯文:我本來知道,當我死后,人間的一切就都和我無關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沒能親眼看到祖國的統一。因此,當大宋軍隊收復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來之時,你們舉行家祭,千萬別忘把這好消息告訴你們的父親!
4、《秋日登吳公臺上寺遠眺》
唐代:劉長卿
古臺搖落后,秋日望鄉心。
野寺人來少,云峰水隔深。
夕陽依舊壘,寒磬滿空林。
惆悵南朝事,長江獨至今。
譯文:古臺破敗草木已經凋落,秋天景色引起我的鄉思。 荒野的寺院來往行人少,隔水眺望云峰更顯幽深。 夕陽依戀舊城遲遲下落,空林中回蕩著陣陣磬聲。 感傷南朝往事不勝惆悵,只有長江奔流從古到今。
5、《渡荊門送別》
唐代: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譯文:乘船遠行,路過荊門一帶來到楚國故地。青山漸漸消失,平野一望無邊。長江滔滔奔涌,流入廣袤荒原。月映江面,猶如明天飛鏡;云變藍天,生成海市蜃樓。故鄉之水戀戀不舍,不遠萬里送我行舟。
7.形容故鄉的詩句
1、《回鄉偶書》唐·賀知章 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
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2、《春夜洛城聞笛》唐·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人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國情。3、《靜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4、《除夜作》唐·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5、《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6、《歸家》唐·杜牧 稚子牽衣問,歸來何太遲?共誰爭歲月,贏得鬢邊絲?7、《鄉思》宋·李覯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暮云遮。8、《京師得家書》明·袁凱 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
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9、《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唐·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劍芒,秋來處處割愁腸。
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10、《聞雁》唐·韋應物 故園眇何處?歸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11、《雜詩》唐·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12、《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13、《渡荊門送別》唐·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14、《月夜憶舍弟》唐·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雁一秋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常不達,況乃未休兵。
15、《秋日登吳公臺上寺遠眺》唐·劉長卿 古臺搖落后,秋日望鄉心。野寺來人少,云端隔水深。
夕陽依舊壘,寒磬滿空林。惆悵南朝事,長江獨自今。
16、《竹枝》唐·劉禹錫 白帝城頭春草生,白鹽山下蜀江清。南人上來歌一曲,北人莫上動鄉情。
17、《示兒》宋·陸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18、《漁家傲》宋·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
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19、《天凈沙·秋思》元·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20、《渡江漢》唐·宋之問 嶺外音書絕,經冬復歷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21、《夜雨寄北》唐·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22、《滯雨》唐·李商隱 滯雨長安夜,殘燈獨客愁。
故鄉云水地,歸夢不宜秋。23、《送吳十九往沅陵》唐·王昌齡 沅江流水到辰陽,溪口逢君驛路長。
遠謫誰知望雷雨,明年春水共還鄉。24、《望驛臺》唐·白居易 靖安宅里當窗柳,望驛臺前撲地花。
兩處春光同日盡,居人思客客思家。25、《邯鄲冬至夜思家》唐·白居易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26、《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27、《人日思歸》隋·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后,思發在花前。28、《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29、《思鄉作》唐·布燮 瀘北行人絕,云南信未還。
庭前花不掃,門外柳誰攀。坐久銷銀燭,愁多減玉顏。
懸心秋夜月,萬里照關山。30、《冬日山居思鄉》唐·周賀 大野始嚴凝,云天曉色澄。
樹寒稀宿鳥,山迥少來僧。背日收窗雪,開爐釋硯冰。
忽然歸故國,孤想寓西陵。
8.朗誦大足石刻詩句
大足石刻
北山、寶頂:祖國古冠頂上的寶珠,揭開你的面紗,全世馳名,不同膚色的人們,紛紛慕名而來,欣賞你那古老美麗的面容。
你是無書的史,你是地文的詩,你是無聲的歌,你是狀麗的圖,你是人民澆灌的花,你是藝術寶庫。
你吟出了動人的聲韻,你奏出了扣人心弦的笛音,你雕刻了維妙維肖的菩薩,你繪出了栩栩如生的人,你印留下古鄉的風貌,你銘記了勞動者的智慧和酸辛。
你使我們漫游過去,你使人們對古代文明贊美,你使我們了解昔日的黑暗,你使我們更愛母親,北山寶頂啊,祝愿你在文化遺產中放出的光芒更加輝煌!
------------------------
觀大足石刻有感
大足石刻久傾慕,名師巧匠奪天工。
多姿菩薩技藝絕,布衣村景韻味濃。
吹笛聲和養雞女,青牛臥對牧牛童。
莫道古今隔千載,生活清趣一脈通。
----------------
觀石刻留言
巍巍寶頂,皎皎毫光;大足石刻,寰宇無雙。
偶游勝地,主人情長;開辦旅游,堪話滄桑。
大足行
石刻夸棠邑,如來非我敬,
神工鬼斧迷,入境欲探奇。
返回詩詞導航
看大足石刻
龍崗石刻第一流,千手觀音世稀有,
寶頂藝術譽全球,心神車窟耀千秋。
贊石刻
北山首題
千年石刻顯神工, 暗壁生逃映數峰。
刺史占先難掠美, 匠心還在匠人胸。
圓覺洞
人工巧手奪天工, 日月星辰移洞中;
不盡山泉何處去? 佛家盂缽自能容。
石刻贊
長相憶,最憶是寶頂。千手觀音圓覺洞,華嚴三圣報恩經。尊佛難觀盡。
龍崗頂,北塔高聳起。媚態觀音甚為佳,蔡京碑帖神州一。觀看可有益。
游寶頂
半壁危巖佛萬尊,仙態神姿栩如生。
技藝精湛嘆觀止,鍥而不舍尤可欽。
忽入仙境賞觀音,媚態神笛妙趣生。
謁佛暗許心中愿,四化之日共金樽。
觀寶頂(鷓鴣天)
山色晴嵐誰不夸?蒼松翠柏映朝霞。
香山自古密宗地,寶頂原來圣壽剎。
懸崖上,塑菩薩。禪經變像圖生花。
大士千姿稱絕技,牛坪一境更精華。
大足感懷
多寶塔白云霄璘,媚態秀麗耀古今。
石刻栩栩吉年佳,蔡碑殘遺萬古憐。
---------------
詠大足石刻
漁歌子·牧牛道場
昨日分袂杏花村, 今朝依依不忍分。
悄悄話, 倍相親, 于無聲處卻有聲。
天凈沙·游寶頂
古柏蒼松棲鴉, 樓閣宮殿亭茶,
龍泉飛濺菩薩。 是甚人家? 南海泛舟天涯。
游大足隨感
仲春艷日游大足,應接不暇心促促。
北山寶頂心神怡,燦爛文化飽眼福。
旅社盛情勝暖春,服務周到是公仆。
青春化作沸騰血,把我中華鐵壁鑄。
寶頂醉游 邱斌
久聞寶頂石雕奇,今春有幸游圣地。
菩薩容顏千秋在,觀音風姿百世稀。
醉迷仙境神魂倒,沉戀天國真佛跡。
賓朋驚呼匠心巧,五洲共嘆佛光麗。
返回詩詞導航
石刻景贊(回文詩)
山南綠化風景綿,塔白高聳遍云間,
添繡春光藏福地,石刻佛灣妙在天,
緣是蓬萊登仙境,爽心逍遙遇陽關,
賢圣古跡參佛影,壁巖懸望一彎田。
返回詩詞導航
觀大足石刻
千年石刻非等閑,今日登臨不怕難。
寶頂北山工世絕,人人過后笑開顏。
9.形容家鄉的詩句有哪些
1、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唐.宋之問.《渡漢江》)
2、胡馬依北風,越鳥朝南枝。 (漢.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3、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 (兩漢樂府.《悲歌》)
4、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詩經·小雅·采薇》)
5、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6、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唐.王維.《雜詩三首》)
7、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 (宋.李清照.《菩薩蠻·風柔日薄春猶早》)
8、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9、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10、逢人漸覺鄉音異,卻恨鶯聲似故山。 (唐.司空圖.《漫書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