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詠月懷人的詩句
詠月懷人的詩句包括:
1、唐代李白《月下獨酌四首(其一)》
原文: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醉后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譯文:
花叢中擺下一壺好酒,無相知作陪獨自酌飲。
舉杯邀請明月來共飲,加自己身影正好三人。
月亮本來就不懂飲酒,影子徒然在身前身后。
暫且以明月影子相伴,趁此春宵要及時行樂。
我唱歌月亮徘徊不定,我起舞影子飄前飄后。
清醒時我們共同歡樂,酒醉以后各奔東西。
但愿能永遠盡情漫游,在茫茫的天河中相見。
2、唐代杜甫《月夜憶舍弟》
原文: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譯文:
戍樓上響起禁止通行的鼓聲,秋季的邊境傳來孤雁的哀鳴。今天是白露節更懷念家里人,還是覺得家鄉的月亮更明亮。
雖有兄弟但都離散各去一方,已經無法打聽到他們的消息。寄書信詢問也不知送往何處,因為天下依舊戰亂不能太平。
3、唐代杜甫《月夜》
原文: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譯文:
今夜里鄜州上空那輪圓月,只有你在閨房中獨自遙看。遠在他鄉憐惜幼小的兒女,還不懂得你為何思念長安。
染香的霧氣打濕你的鬢發,明月的清光使你玉臂生寒。何時能并肩坐在薄帷帳下,月光照你我盡把淚痕擦干。
4、唐代張九齡《望月懷遠》
原文: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譯文:
海上面升起了一輪明月,你我天各一方共賞月亮。有情人怨恨漫漫的長夜,徹夜不眠將你苦苦思念。
滅燭燈月光滿屋令人愛,披衣起露水沾掛濕衣衫。不能手捧美麗銀光贈你,不如快入夢與你共歡聚。
5、唐代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原文: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譯文:
在楊花落完子規啼鳴之時,我聽說您被貶為龍標尉,龍標地方偏遠要經過五溪。
我把我憂愁的心思寄托給明暖的月亮,希望它能隨著風一直陪著您到夜郎以西。
6、唐代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原文: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譯文:
庭院地面雪白樹上棲息著鵲鴉,秋露點點無聲打濕了院中桂花。
今夜明月當空世間人人都仰望,不知道這秋日情思可落到誰家?
2.詠月懷人的詩句:
秋夜寄邱員外韋應物懷君屬秋夜,散步詠涼天;空山松子落,幽入應未眠.月夜書懷三首 其一 文章三兩言,詩賦茗生煙. 坐待光陰老,月移照未眠. 其二 生無再二十,莫久下人籬. 會趁浮云去,來歸落日時. 其三 月里乾坤小,猶能照古今. 等閑非好漢,英雄莫寒噤. 寂寞今朝醉,留名與后人. 【峨眉山月歌】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問之)】李白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 月行卻與人相隨。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云間沒。白兔搗藥秋復春, 嫦娥孤棲與誰鄰。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當歌對酒時, 月光長照金樽里。 【望月有懷】李白 清泉映疏松,不知幾千古。
寒月搖清波,流光入窗戶。 對此空長吟,思君意何深。
無因見安道,興盡愁人心。 【月圓】杜甫 孤月當樓滿,寒江動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綺逾依。 未缺空山靜,高懸列宿稀。
故園松桂發,萬里共清輝。 【望月懷遠】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秋夕望月】張九齡 清迥江城月,流光萬里同。
所思如夢里,相望在庭中。 皎潔青苔露,蕭條黃葉風。
含情不得語,頻使桂華空。 【中秋江驛示韋益】無可 莫惜三更坐,難銷萬里情。
同看一片月,俱在廣州城。 淚逐金波滿,魂隨夜鵲驚。
支頤鄉思斷,無語到雞鳴。 【水調歌頭】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昔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琦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水調歌頭(子由徐州中秋作)】 離別一何久,七度過中秋。
去年東武今夕,明月不勝愁。豈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載《涼州》。
鼓吹助清賞,鴻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被,紫綺裘。
素娥無賴西去,曾不為人留。今夜清尊對客,明夜孤帆水驛,依舊照離憂。
但恐同王粲,相對永登樓。 參考資料:《全唐詩》《蘇軾全集》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 2、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 3、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李白 4、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李白 5、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李白 6、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李白 7、醉月頻中圣,迷花不事君。
李白 8、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李白 9、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 10、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李白 11、峨嵋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 12、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王維 13、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王維 14、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王維 15、廣澤生明月,蒼山夾亂流。
馬戴 17、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杜甫 18、星臨萬戶動,月傍九霄多。
杜甫、19、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陶淵明 20、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李煜 22、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 23、一彈流水一彈月,半入江風半入云。
對聯 24、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劉方平 25、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李商隱 27、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蘇軾。
3.詠月的古詩文名句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
2、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
3、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李白
4、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李白
5、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李白
6、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李白
7、醉月頻中圣,迷花不事君。 李白
8、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李白
9、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
10、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李白
11、峨嵋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
12、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王維
13、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王維
14、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王維
15、廣澤生明月,蒼山夾亂流。 馬戴
16、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盧綸
17、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杜甫
18、星臨萬戶動,月傍九霄多。 杜甫
19、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陶淵明
20、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李煜
4.古詩詞中詠月的名句很多,請收集五句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云間沒? 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 題下有詩人自注:“故人賈淳令予問之。”
可見,此詩系詩人應老友賈淳之請所作。全詩緊扣一個“月”字,突出“把酒問月”的主旨,共有四問:明月幾時有?月,夜晚由于東海,白日隱入云間,又是怎樣歸落東海的呢?月中白兔為何年復一年地搗藥不止?寂寞孤獨的嫦娥與誰為鄰?但詩中皆問而不答。
一是無法作答——前兩問尚屬未解之謎;二是無須作答——后兩問涉及神話故事,讀者完全可以展開想象的翅膀去自尋答案。最后,詩人由問月而慨嘆月的永恒與人生的短暫,從而,流露出及時行樂的消極情緒。
此詩對后世的影響頗大,宋代大詩人蘇軾《水調歌頭》一詞的發端“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便是化用了此詩的開頭兩句。 月宮秋冷桂團團,歲歲花開只自攀。
共在人間說天上,不知天上憶人間。 此詩由望月聯想到嫦娥在月宮的孤寂,進而將天上與人間聯系起來,突出嫦娥與人間兩相憶這一中心,欲露還藏.似淡實美。
月出月落,月圓月缺,這一自然景象的奧秘何在?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仁人志士廢寢忘食地探索之,試圖找到科學的答案,詩人們則借助于豐富的想象詠之問之。李白的《把酒問月》便是這方面的代表作之一: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唐·張九齡:《望月懷遠》)月在中天,遍地灑滿清輝,于是,詩人們生發出奇想,托明月將自己的思親之情捎給遠方的愛人或友人:“春風難期信,托情明月光”(南朝樂府民歌:《讀曲歌》);“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明末清初詩人屈大均有首《絕句》:“美人攬明月,盈手以瑤華。
欲贈離居者,徘徊秋漢斜。”此詩寫美人用手攬起月光想贈給客居異地的心上人,可又不知如何贈送,為此,她徘徊不定,想象更是奇特大膽,與唐代詩人李冶的詩句“別后相思人似月,云間水上到層城”(《明月夜留別》)有異曲同工之妙。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詠月懷人的古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