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要學習”的詩句有哪些
《長歌行》:“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常恐秋節至, 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勸人立志的。《神童詩》:“少小多才學,平生志氣高。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
宋?真宗《勸學文》: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鐘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有女顏如玉。男兒欲遂平生志 ,六經勤向窗前讀!
王安石《勸學文》 讀書不破費,讀書利萬倍。窗前讀古書,燈下尋書義,貧者因書富,富者因書貴。
1、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落日無邊江不盡,此身此日更須忙——陳師道
2、當你還不能對自己說今天學到了什么東西時,你就不要去睡覺。——利希頓堡
3、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唐·杜荀鶴《題弟侄書堂》
4、少而不學,老而不識。
5、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6、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長。——魏晉·傅玄《雜詩》
7、三分靠教,七分靠學。
8、自古以來學有建樹的人,都離不開一個“苦”字。
9、靈感不過是“頑強的勞動而獲得的獎賞”——列賓
10、有教養的頭腦的第一個標志就是善于提問。——普列漢諾夫
11、要想寫得好,必須肯動腦。
12、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唐·孟郊《勸學》
13、貴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無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14、業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毀于隨。——韓愈
15、藝術的大道上荊棘叢生,這也是好事,常人望而卻步,只有意志堅強的人例外——雨果
16、學問是異常珍貴的東西,從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恥。——阿卜·日·法拉茲
2.關于學習的優美詩句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 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 王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 顏真卿《勸學詩》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 顏真卿《勸學詩》
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元來不讀書。 —— 章碣《焚書坑》
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 —— 蕭掄謂《讀書有所見作》
幼敏悟過人,讀書輒成誦。 —— 歐陽修《畫地學書》
傷心秦漢,生民涂炭,讀書人一聲長嘆。 —— 張可久《賣花聲·懷古》
閑門向山路,深柳讀書堂。 —— 劉昚虛《闕題》
人學始知道,不學非自然。 —— 孟郊《勸學》
歸志寧無五畝園,讀書本意在元元。 —— 陸游《讀書》
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 —— 杜甫《柏學士茅屋》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觀書有感》
3.形容古人刻苦學習到深夜的詩句
1、送董元達
宋代:謝逸
讀書不作儒生酸,躍馬西入金城關。
塞垣苦寒風氣惡,歸來面皺須眉斑。
先皇召見延和殿,議論慷慨天開顏。
謗書盈篋不復辯,脫身來看江南山。
長江滾滾蛟龍怒,扁舟此去何當還?
大梁城里定相見,玉川破屋應數間。
譯文:
讀盡了詩書,你毫無腐儒的酸氣;投筆從戎,躍馬在西北邊關。
邊塞的氣候惡劣,寒風凜冽,你回來時,滿面皺紋,須眉已斑。
先皇帝在延和殿召見,你慷慨激昂,縱橫議論,得到了皇上的激賞。
可惜誹謗你的人太多,難以置辯,有功難封,你流落到江南,來賞玩這里的青山。
長江滾滾東去,下有蛟龍發怒,掀起波浪;你這次乘著扁舟離去,何時才能回還?
日后我們在大梁城中定能再見,那時你必然還是牢守節操,家中只有破屋數間。
2、題鄰居
唐代:于鵠
僻巷鄰家少,茅檐喜并居。蒸梨常共灶,澆薤亦同渠。
傳屐朝尋藥,分燈夜讀書。雖然在城市,還得似樵漁。
譯文
偏僻的街巷里鄰居很多,高興的是跟隔壁的鄰居在同一個屋檐下,蒸梨常用一個爐灶,洗菜也共用一個水池。
一同去采藥,夜晚讀書又共同分享同一盞燈。雖然住在城市里,我們還過著像樵父和漁父一樣的鄉村生活。
3、水調歌頭·舟次揚州和人韻
宋代:辛棄疾
落日塞塵起,胡騎獵清秋。漢家組練十萬,列艦聳高樓。誰道投鞭飛渡,憶昔鳴髇血污,風雨佛貍愁。季子正年少,匹馬黑貂裘。
今老矣,搔白首,過揚州。倦游欲去江上,手種橘千頭。二客東南名勝,萬卷詩書事業,嘗試與君謀。莫射南山虎,直覓富民侯。
譯文:
落日雄渾,邊境上戰爭的煙塵涌起,秋高氣爽,金兵大舉進犯我領地。看我雄壯的十萬大軍奮勇迎敵,江面上排列的戰艦如高樓聳立。誰說苻堅的士兵投鞭就能截斷江流,想當年昌頓謀殺生父,響箭上染滿血跡,佛貍南侵在風雨中節節敗退,最終也死在他自己的親信手里。年輕時我像蘇秦一樣英姿颯爽,跨著戰馬身披貂裘為國奔走效力。
如今我一事無成人已漸老,搔著白發又經過這揚州舊地。我已經厭倦了官宦生涯,真想到江湖間種桔游憩。你們二位都是東南的名流,胸藏萬卷詩書前程無比。讓我嘗試著為你們出謀劃策:不要學李廣在南山閑居射虎,去當個“富民侯”才最為相宜。
4、勸學
唐代: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譯文:
每天三更半夜到雞啼叫的時候,是男孩子們讀書的最好時間。
少年時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學習,到老的時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時為什么不知道要勤奮學習。
5、勸學
唐代:孟郊
擊石乃有火,不擊元無煙。
人學始知道,不學非自然。
萬事須己運,他得非我賢。
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
譯文:
只有擊打石頭,才會有火花;如果不擊打,連一點兒煙也不冒出。
人也是這樣,只有通過學習,才能掌握知識;如果不學習,知識不會從天上掉下來。
任何事情必須自己去實踐,別人得到的知識不能代替自己的才能。
青春年少時期就應趁早努力,一個人難道能夠永遠都是“少年”嗎?
4.形容“愛學習”的詩句都有哪些
形容“愛學習”的詩句都有:
1、夜貧燈燭絕,明月照吾書。——唐孟郊《北郭貧居》
譯文:貧居的夜晚燈燭已經熄滅,明月照著我的書。
2、挑燈夜讀書,油涸意未已。亦知夜既分,未忍舍之起。——宋陸游《冬夜讀書》
譯文:夜里挑燈讀書,燈油燃盡但是余興未盡;雖然知道已經很晚了,卻不忍心舍掉書起來。
3、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明于謙《觀書》
譯文:書像老朋友一樣親切,從早到晚,讀書不倦。
4、讀書不覺已春深, 一寸光陰一寸金。——唐王貞白 《白鹿洞二首·其一》
譯文:專心讀書,不知不覺春天過完了,每一寸時間就像一寸黃金珍貴。
5、書多筆漸重,睡少枕長新。——唐 姚合《別賈島》
譯文:讀書勤奮,因博覽群書而下筆有分量,讀書夜以繼日,睡眠很少。
6、嗜書如嗜酒,知味乃篤好。——宋范成大《寄題王仲顯讀書樓》
譯文:癡迷讀書就像嗜酒一樣,迷上了不可自拔,旁人怎知道其中的樂趣。
7、寒夜讀書忘卻眠,錦衾香盡爐無煙。—— 清代袁枚(寒夜》
譯文:寒冷的冬夜挑燈夜讀忘記了睡覺,香爐里的香已燃盡。
5.表達“要好好學習”的詩句有哪些
1、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兩漢·佚名《長歌行》釋義:少年人如果不及時努力,到老來只能是悔恨一生。
2、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唐·顏真卿《勸學》釋義:每天三更半夜到雞啼叫的時候,是男孩子們讀書的最好時間。
3、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唐·顏真卿《勸學》釋義:少年時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學習,到老的時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時為什么不知道要勤奮學習。
4、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唐·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釋義:先后讀熟萬卷書籍,寫起文章,下筆敏捷好像有神。
5、人學始知道,不學非自然。——唐·孟郊《勸學》釋義:人也是這樣,只有通過學習,才能掌握知識;如果不學習,知識不會從天上掉下來。
6、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唐·杜甫《柏學士茅屋》釋義:自古以來榮華富貴必定從勤苦中得到,有識之男應當如柏學士一樣去博覽群書,以求功名。
7、燈前目力雖非昔,猶課蠅頭二萬言。——宋·陸游《讀書》釋義:燈下讀書,眼神已大不如從前了。卻還是閱讀完了兩萬的蠅頭小字。
6.關于學習的古詩.
有關“學習”的古詩詞:
1、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 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釋義】形容博覽群書,把書讀透,這樣落實到筆下,運用起來就會得心應手。
2、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 王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釋義】專心讀書,不知不覺春天過完了,每一寸時間就像一寸黃金珍貴。
3、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 顏真卿《勸學詩》
【釋義】少年時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學習,到老的時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時為什么不知道要勤奮學習。
4、想見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 黃庭堅《寄黃幾復》
【釋義】想你清貧自守發奮讀書,如今頭發已白了罷,隔著充滿瘴氣的山溪,猿猴哀鳴攀援深林里的青藤。
5、我閉南樓看道書,幽簾清寂在仙居。 —— 李白《早秋單父南樓酬竇公衡》
【釋義】我獨自一人在南樓讀道書,幽靜清閑仿佛在神仙的居所。
7.那些形容在學習上有收獲的詩句
請問是這些嗎: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游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觀書有感》
早知今日讀書是,悔作從來任俠非。——李頎《雜曲歌辭·緩歌行》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有女顏如玉。男兒欲遂平生志 ,六經勤向窗前讀。 ——真宗《勸學文》
木落水盡千崖枯,迥然吾亦見真吾。坐對韋編燈動壁,高歌夜半雪壓廬。地爐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稱讀書者。讀書之樂何處尋?數點梅花天地心。——翁森《四時讀書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