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贊美河流的風景詩句
1.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顴雀樓》
2.三萬里河東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3.山隨平野盡,江入大江流。
4.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5.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6.無限山河淚,誰言天地寬。(夏完淳:《別云間》
7.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8.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9.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10.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優美的詩句
11.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李清照:《夏日絕句》
2.河流 風景的詩句
河流 風景的詩句:
天壤之間,水居其多。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黃河落盡走東海,萬里寫入襟懷間。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3.急
《青溪》
言入黃花川,
每逐青溪水。
隨山將萬轉,
趣途無百里。
聲喧亂石中,
色靜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
澄澄映葭葦。
我心素已閑,
清川澹如此。
請留盤石上,
垂釣將已矣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八月湖水平,
涵虛混太清。
氣蒸云夢澤,
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
端居恥圣明。
坐觀垂釣者,
徒有羨魚情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游》
山瞑聽猿愁,
滄江急夜流。
風鳴兩岸葉,
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
維揚憶舊游。
還將兩行淚,
遙寄海西頭。
《暮江吟》
一道殘陽鋪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夜渡湘水 孟浩然
客舟貪利涉,暗里渡湘川。
露氣聞芳杜,歌聲識采蓮。
榜人投岸火,漁子宿潭煙。
行侶時相問,潯陽何處邊。
春水 杜甫
三月桃花浪,江流復舊痕。朝來沒沙尾,碧色動柴門。
接縷垂芳餌,連筒灌小園。已添無數鳥,爭浴故相喧。
4.有關祖國山河、江河湖海、美麗景色的古詩各2首
送元二使安西 孟浩然 移 舟 泊 煙 渚,日 暮 客 愁 新。
野 曠 天 低 樹,江 清 月 近 人。[注釋]1.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經建德縣(今屬浙江)的一段江水。
2.泊:停船靠岸。3.煙渚:指江中霧氣籠罩的小沙州。
[簡析] 這首詩寫了江邊夜景,表現了詩人的旅愁。起句“移舟泊煙渚”,“移舟”即移動小船;“泊”指停泊夜宿;“煙渚”,煙霧朦朧的小洲。
這一句點了題,介紹了詩人觀賞景物的立足點。次句“日暮客愁新”,“日暮”即黃昏時分,“客愁新”是指詩人客居他鄉,增添了憂愁。
這句寫了詩人欣賞景物的心情。第三句寫江邊的遠景。
“野曠天低樹”,詩人站在船頭,極目遠眺,曠野中遠處的天空比近處的樹林還要低。第四句寫江中的近景。
“江清月近人”,江水清澈,倒映在江中的月影,似乎更加靠近船上的詩人。這特殊的景象,只有立足于船上才能領略到。
在這十分成功的對比描寫中,表現了詩人含而不露的淡淡哀愁。此詩前兩句是觸景生情,后兩句是托景抒情。
全詩淡而有味,耐人咀嚼。孟浩然是唐代山水詩派的代表。
據說有一次,他到長安參加文人詩會。他即席賦詩,寫出了“微云淡河漢,疏雨滴梧桐”(微薄的云淡淡地抹在銀河上,稀疏的雨點滴落在梧桐葉間)兩句好詩。
大家都十分嘆服,擱筆不繼續賦詩了。[賞析] 這是一首抒發旅途愁思的詩。
前兩句寫詩人的旅舟停泊在煙霧蒙蒙的沙洲邊,眼見日落黃昏,一段新的旅愁油然而生。后兩句是借景抒情,在詩人的眼里,原野空曠遼闊,遠方的天空好象低壓在樹木之上,使心情更覺壓抑,惟有倒映在清清江水中的明月似乎主動與人親近,帶來些許的安慰。
詩中“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兩句是傳誦已久的名句,非常鮮明地烘托出了詩人孤寂、愁悶的心情。望天門山 李 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注釋]1.天門山:位于安徽省和縣與當涂縣西南的長江兩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東梁山。
兩山隔江對峙,形同門戶,所以叫“天門”。2.楚江:即長江。
古代長江中游地帶屬楚國,所以叫“楚江”。3.至此回:長江東流至天門山附近回旋向北流去。
4.回:回旋。5.出:突出。
6.日邊:天邊。作者簡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
他寫了大量歌頌祖國河山、揭露社會黑暗和蔑視權貴的詩歌。他的詩對后人有深遠的影響。
飲湖上初晴后雨 蘇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
[注釋]1. 瀲滟:波光閃動的樣子。2. 空蒙:云霧迷茫的樣子。
3. 奇:奇妙。4. 西子:即西施,春秋時代越國著名的美女。
[簡析] 這是一首贊美西湖美景的詩,寫于詩人任杭州通判期間。原作有兩首,這是第二首。
首句“水光瀲滟晴方好”描寫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蕩漾,波光閃閃,十分美麗。次句“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寫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籠罩下,西湖周圍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無,非常奇妙。
從題目可以得知,這一天詩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陽光明麗,后來下起了雨。在善于領略自然美景的詩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態都是美好奇妙的。
“晴方好”“雨亦奇”,是詩人對西湖美景的贊譽。“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兩句,詩人用一個奇妙而又貼切的比喻,寫出了西湖的神韻。
詩人之所以拿西施來比西湖,不僅是因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個“西”字,同樣具有婀娜多姿的陰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們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質,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為的修飾,隨時都能展現美的風致。西施無論濃施粉黛還是淡描娥眉,總是風姿綽約的;西湖不管晴姿雨態還是花朝月夕,都美妙無比,令人神往。
這個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認,從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別稱。這首詩概括性很強,它不是描寫西湖的一處之景、一時之景,而是對西湖美景的全面評價。
這首詩的流傳,使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
字子瞻,號東坡居士,與其父蘇洵、弟蘇 轍合稱“三蘇”,眉州(今四川眉山縣)人。有《東坡七集》《東坡樂府》等。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作者詠雪,眼光不停留在雪上,而是通過雪來寫祖國壯闊的大地,可謂所見者大。北方下雪天的風光,千萬里都是冰封雪飄,這就寫得氣魄宏大,北國即北方,千里、萬里兩句是正文即千萬里冰封,千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在北方雄偉的景物要推萬里長城,黃河和高山、高原,作者要通過雪來寫祖國雄偉的山河,所以先寫長城、黃河,再寫高山、高原。登高遠望,在冰封雪飄的北方,看到長城內外只是白莽莽一片,再看黃河之水,上下游已經結冰,頓時失掉滔滔滾滾的水勢。
“山舞銀蛇……試比高”這是寫北方雪后的群山和高原雪后的群山呈銀白色,山跟山綿延起伏,登高望去象銀白色的蛇在舞動,在陜西和山西一帶的高原上,蓋著雪,在高處望去,象白蠟樣的象群在奔跑著。這里寫的銀蛇和蠟象的銀和蠟,都是形容雪的白。
這里更重要的是寫北方山和高原與天公比高,寫出雄偉的氣象。“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等到天晴的日子,看到紅艷艷的太陽。
5.形容風景美的詩句山水
天地山水
1.雄雞一聲天下白--唐.李賀《致酒行》
2.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3.野曠沙岸凈,天高秋月明.--(南朝宋)謝靈運《初去郡》
4.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北齊)北朝民歌《敕勒歌》
5.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唐.李白《蜀道難》
6.青山看不厭,流水趣何長.--唐.錢起《陪考功王員外城東池亭宴》
7.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唐.韓愈《送桂州嚴大夫同用南字》
8.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宋.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9.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唐.杜甫《望岳》
10.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唐.王維《漢江臨泛》
11.云來山更佳,云去山如畫,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元.張養浩《雙調令》
12.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唐.李白《望天門山》
13.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宋.蘇軾《題西林壁》
14.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陸游《游山西村》
15.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宋.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
16.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南朝)齊.謝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17.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18.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唐.李白《將進酒》
19.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廬山瀑布》
20.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唐.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21.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
6.贊美家鄉河美的詩句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望北山而流涕兮,臨流水而太息 水之如天,本色是矣.水色至黑,天之幽冥.水之根,源于天,昔蒼穹洞開,雨四十九日.水之象,天為本,水天一色,霞騖齊飛.水之性,天之化,春夏秋冬,雨雹霧雪.水清靈,天空明,水如天否?水至清則無魚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靜水流深 兩首回文詩 潮隨暗浪雪山傾,遠浦漁舟釣月明.橋對寺門松徑小,檻當泉眼石波清.迢迢綠樹江天曉,靄靄紅霞海日睛.遙望四邊云接水,碧峰千點數鴻輕.輕鴻數點千峰碧,水接云邊四望遙.晴日海霞紅靄靄,曉天江樹綠迢迢.清波石眼泉當檻,小徑松門寺對橋.明月釣舟漁浦遠,傾山雪浪暗隨潮.古風一首:黃昏六點星,飛墮天南方.蕩蕩無邊秋,水色涵天光.紫壺如朱槿,鮮妍敵露霜.紫瓊如芙蓉,風韻何清涼.紫煙如芝蘭,澗谷含幽芳.紫云如木犀,內秘天家香.鶴林如甘菊,端可壽而臧.滿泛九霞觴,與客秋興長.紫清如芰荷,堪制仙人裳.愿言六人者,駕月寶帝旁.先拜紫皇前,次謁王母房.人間塵埃子,白日空茫茫.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碧水香以凈,松聲吹露華.眾仙鸞鶴散,寂寂五云家.小橋劃水剪荷花,兩岸西風暈晚霞.滿地落花風打掃,一溪流水雨纏綿.淡如水雨落花輕,薄似冰羽翼輕靈.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沅湘流不盡,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風起,蕭蕭楓樹林.春風不動非無力,江水無波亦有情 以下答案多為詞: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間.人月圓·錢塘江潮 錢塘江浪雄獅舞,萬馬躍奔嘶.迸空裂岸,經年怒氣,狂泄無遺.瘋濤廝殺,驚心蕩魄,撲斗飛馳.潮頭抖擻,云天百里,拍岸沖堤.《江南好》 天共水,水遠與天連.天凈水平寒月漾,水光月色兩相兼.人與景,人景古難全.景若佳時心自快,心還樂處景應妍.休與俗人言.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轂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鸝.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遠,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颙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闌干處,正恁凝愁!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 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處處長隨君.長隨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隨君渡湘水.湘水上,女羅衣,白云堪臥君早歸.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哪邊?眉眼盈盈處.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波聲拍枕長淮曉,隙月窺人小.無情汴水自東流,只載一船離恨向西州.竹溪花浦曾同醉,酒味多于淚.誰教風鑒在塵埃?醞造一場煩惱送人來!吳山青,越山青,兩岸青山相送迎.誰知離別情?君淚盈,妾淚盈,羅帶同心結未成.江頭潮已平.愁滿眼,水連天.香箋小字倩誰傳?梅黃楚岸垂垂雨,草碧吳江淡淡煙.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我在長江頭/你在長江尾/摺一只白色的小紙船/投給長江水/我投船時發正黑/你拾船時頭已白/人恨船來晚/發恨水流快/你拾船時頭已白(余光中《紙船》) 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萬里煙塵,回首中原淚滿巾.碧山對晚扁舟冷,楓葉蘆根.日落波平,愁損辭鄉去國人.張帆欲去仍搔首,更醉君家酒.吟詩日日待春風,及至桃花開后卻匆匆.歌聲頻為行人咽,記著樽前雪.明朝酒醒大江流,滿載一船離恨向衡州.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蕷洲.江頭風怒,朝來波浪翻屋.舊恨春江流不斷,新恨云山千疊 江頭未是風波惡,別有人間行路難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聞鷓鴣!借錢塘潮水,為君洗盡,岳將軍淚.月光如水水如天 曾經滄海難為水 海神東過惡風回,浪打天門石壁開.浙江八月何如此,濤如連山噴雪來.。
7.描寫山水之美的古詩詞名句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蘇軾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楊萬里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李白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王維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關于河流風景美的古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