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862kg"></td>
  • <td id="862kg"><option id="862kg"></option></td>
  • 八年級古詩詞賞析復習

    1.求八年級上冊所有古詩詞內容及賞析還有重點字詞,急

    1、東晉陶淵明的《歸園田居·其三》

    【思想內容】

    寫了勞作的艱辛,因為向往田園生活,不為五斗米折腰,不愿與世同流合污的意愿沒有被違背,暗含了作者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和對官場黑暗社會污濁的批判,反映了作者高潔傲岸,安貧樂道,淡泊名利的精神品質。

    【名句賞析】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這是全詩的歸結和主旨。“愿”,具體指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不想在那污濁的現實世界中失去自我,即使做一個農夫也比在官場為“五斗米”而折腰強。一切艱難,與此相比,都變得微不足道。而自己確做到了“愿無違”,也是頗值得自我欣賞的。

    【藝術特色】

    用淺易的文字,平緩的語調,表現深刻的思想,是陶淵明的特長。即使讀者并不知道詩中運用了什么典故,單是詩中的情調、氣氛,也能把作者所要表達的東西傳送到讀者的內心深處。

    2、唐王維的《使至塞上》

    【思想內容】記敘了這次出使的經歷,刻畫了奇特壯美的塞外風光,表現了當時西域領土的廣大,在敘事寫景中傳達出幽微難言的內心情感。

    【名句賞析】⑴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借景抒情,把自己比作飄飛不定的蓬草。“歸雁”是北歸的雁,雁往北歸,是歸家;自己也往北去,與雁同行,卻是離家。表達被排擠出朝庭的幽微難言的傷感和怨憤。⑵“大漠孤煙直 長河落日圓。”這兩句詩描繪了詩人進入邊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壯麗的風光,畫面開闊,意境雄渾。這兩句話充分體現了詩中有畫的特色,非常講究景物的畫面感,首先,它有畫一樣的構圖,從天邊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煙到地下的河流,從近處的烽煙到遠處的夕陽,到綿延無邊的大漠,畫面上景色雖不多,但空間闊大,層次很豐富,其次它有畫一樣講究的線條,一望無際的大漠上,縱的是煙,橫的是河,圓的是落日,寥寥幾筆,就用簡約的線條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態,概括性極強,仿佛是抽象派的作品;第三它在色彩上也很豐富,廣闊無邊的大漠,黃沙漫漫,黃昏,橘紅色的夕陽收斂了光輝,輝映著波瀾不驚閃著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縷白色的烽煙,直上高空,雄渾遼闊的邊塞風光如在眼前。正如王國維所評價的那樣,這是“千古壯觀”的名句。

    3、唐李白的《渡荊門送別》

    【思想內容】

    這是詩人第一次離開家鄉,所以念念不忘是故鄉的水把他送到這里。詩人沒有直接說自己思念故鄉,而說故鄉之水戀戀不舍地一路送他遠行,從對面寫來,愈發顯出自己對故鄉的思念。

    【名句賞析】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以水中月明如圓鏡反襯江水的平靜,以天上云彩構成海市蜃樓襯托江岸的遼闊,天空的高遠,藝術效果十分強烈。頷頸兩聯,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峽,見到廣大平原時的新鮮感受極其真切地寫了出來。四、寫作特色:

    【藝術特色】

    寫出了長江中游數萬里山勢與水流的景色,寫景靈動,情韻悠長,意境高遠,風格雄健。流露了詩人喜悅開朗

    4、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詩人陳與義的《登岳陽樓》(其一)

    【思想內容】

    詩歌通過登樓觀感,抒發了詩人輾轉江湘、顛沛流離之苦,國家甌(ōu)缺、中原動蕩之憂,以及老大傷悲的落寞情懷。

    【名句賞析】

    ⑴ “萬里來游還遠望,三年多難更憑危。”這兩句詩,道出了一個亡國之臣心中的憤懣。

    ⑵“簾旌不動夕陽遲”這一句是全詩寫景濃墨重彩的一筆,看似平常,實則細膩。“簾旌”為近景,“夕陽”為遠景,近景遠景合而為一,可以想見詩人的視線由近及遠地掃描,逐漸放開,融入那蒼茫的暮色中。不動的簾旌,表明湖面風平浪靜;遲落的夕陽,提示著傍晚的安詳。這樣富有詩情畫意的情境,表現出作者的惆悵之情。

    2.八下古詩詞鑒賞訓練題

    /blog/static/88607872200922994920938/一、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1、C 2、A 3、D 4、白居易 見教 見諒 見笑 5、低沉憤懣 高昂樂觀 6、①對親舊凋零的傷痛、人事全非的悵惘 ②暗示貶謫時間長久,表現了對世態變遷的悵惘心情 7、這兩句詩生動形象地揭示了新陳代謝的自然規律,表現出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答出“運用比喻”、“生動形象”,“揭示了新陳代謝的自然規律”或“表現出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即可) 8、(畫面應緊扣“千帆競發”和“萬木爭春”)波濤滾滾的大江之上,沉沒的船只旁邊,有成千上萬的船只揚帆競發;大自然中,枯死的樹木前頭有千千萬萬棵樹木競相爭春,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景象。 9、積極樂觀(或:慷慨激昂)(1分) 沒落的事物就讓它沒落吧,新生的事物必然蓬勃發展起來,社會在前進,前景無限美好。

    (或新事物必將替代舊事物)(2分)二、赤壁 1、火燒赤壁事(或周瑜火攻赤壁大敗曹操的事) 2、假如東風不給周瑜以方便,結局恐怕是曹操取勝,二喬將被關進銅雀臺中了(與此相近的表述即可) 3、詩的前兩句借一件古物來興起對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嘆。或前兩句寫興感之由。

    說明:兩種答案任答一種均給2分。 4、不好。

    以二喬的命運形象代表東吳的命運,更能體現詩句的形象性;能以小見大,感情表達更含蓄。說明:從詩句的形象性或感情的含蓄性任一方面答均可。

    三、過零丁洋 1、A 2、D(頷聯) 3、一是兩個地名,另一層是形勢的險惡和境況的危苦 4、略 舉例如岳飛、鄧世昌、朱自清等四、水調歌頭 1 B 2 人有……古難全 3如李白的《靜夜思》。古代詩人常借“月亮”“月光”表達思念之情。

    五、山坡羊 潼關懷古 1、A(河,指黃河;山,指華山) 2、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3、“峰巒如聚”,群山好像從四面八方聚集而來,一個“聚”字,既寫出了潼關被群山包圍的險要地勢,又賦予了群山生命和意志,它們守衛著潼關。

    或“波濤如怒”,波濤洶涌澎湃好像在發怒,一個“怒”字,既寫出了黃河的咆哮,又交代了潼關處于黃河之邊的險要。 4、一個朝代興起了,必定大興土木,修建豪華宮殿,從而給人民帶來巨大災難;一個朝代滅亡了,在戰爭中遭殃的也是人民。

    六、飲 酒 1、A 2、E 3、C 4、B 5、B 6、B 7、“心遠”或“悠然”(答出其中一個即可) 8、寧靜、平和、閑適、恬淡……(答出其中一個即可) 9、“采菊”一方面說明作者愛菊,追求菊那樣高尚的品格,另一方面“采菊”這種自得其樂的生活正體現了作者的清高自潔、不慕榮利。作者認為,具有菊花般品格的人和擁有“采菊”這種閑適生活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義的。

    10、改“望”不好。“見”表明詩人看到山不是有意為之,而是采菊之間無意中山的形象忽然映人眼簾。

    而“望”即有意遠看,改“望”此篇神氣索然。 11、妙在美景不是有意去“望”,而是無意所“見”,充分表現了詩人悠然恬靜的心境。

    (基本意思符合即可) 12、鳥兒在空中經受了風雨嚴寒的折磨,倦而知還,作者以飛鳥自喻,以飛鳥倦而知還來表達他棄官歸隱的愜意情懷。 13、悠然(悠閑)自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活狀態。

    (寫對其中一點也可給分) 七、行路難 1、D 2、世道險阻 3、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4、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5、垂釣碧溪 乘舟夢日 6、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自信(答“積極”“豁達”“倔強”“樂觀”等也可) 7、“停、投、拔、顧”四個前后連續的動作,反映了李白內心的極度抑郁苦悶和感情的激蕩起伏 8、不是寫實此處“冰塞川”、“雪滿山”用其象征意義,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艱難險阻,象征前途渺茫。

    9、有一天一定能乘長風破萬里浪,掛上云帆渡過滄海。意思是:總會有一天,能實現自己的遠大抱負。

    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1、C 2、略 3、略 4、描寫: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敘事: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

    抒情: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5、一嘆自己之苦,茅屋被吹破,接下來的日子怎么過呢;二嘆周圍的人苦——還有很多像自己一樣窮苦的人;三嘆戰亂給人民造成的痛苦。 6、安史之亂 杜甫的《石壕吏》 7、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作者由自己聯想到他人,表現了他憂國憂民的情思。九、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C 2、B 3、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十、己亥雜詩 1、D 2、D(“花”指國家) 3、A (由于詩人不滿現實辭官離京,因此心情是悲憤寂寞的。)

    4、D 5、離別京城的憂傷 樂于奉獻的情懷 6、浩蕩 7、(1)以落花自喻,表明了詩人雖然辭官,但仍關心國家和民族的命運,仍樂于為社會做貢獻的心態。 (2)人生的價值在于奉獻。

    8、略 9、借景(物)抒情(間接抒情),詩人抒發了繼續為國家(民族)效力(或:對理想和信念執著追求)的思想感情。十一、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1、在細雨的滋潤下,小草偷偷地鉆出地面,遠遠望去,大地呈現出一片極淡極淡的青青之色;當你高興地走近細看時,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來,讓你看不清什么顏色了。

    2、。

    3.初中八年級課外古詩鑒賞及答案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初中學生“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

    古詩詞鑒賞可以充分考查學生的文學鑒賞功底和語言能力。八年級下冊古詩詞閱讀量大,課內講讀10首(分布在五、六單元),課外誦讀10首(見“附錄”)。

    在階段性考試中,我們通過對各大題的分析,發現多數學生在古詩詞鑒賞題上失分較多。在期末復習之際,本人特就如何對古詩詞進行鑒賞作一些思路上的梳理,并對本冊中的部分名篇、名句作一些賞析,以期對同學們的復習有一定的幫助。

    一、明確考點1.辨識常識。即記憶和了解一些涉及作者、朝代、作品體裁和文化常識等的內容。

    2.理解詩意。這是從思想內容角度考查理解能力,包括詩詞字詞句的理解,內容的歸納概括,哲理的分析,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等。

    3.感知形象。要求考生通過形象思維,借助聯想和想象,感知詩詞中的景物、形象,體會作品的意境、情境,領悟作者的情感。

    4.品味語言。主要包括詞語的錘煉、句子的推敲、名句的領悟、修辭的效果和詩的節奏韻律等。

    5.分析技巧。主要指對表現手法、修辭手法、表達方式、典故運用、巧妙構思等進行分析評價。

    二、復習指要 (一)鑒賞字詞1.動詞:在鑒賞詩歌時,我們要重點注意動詞所具有的特殊的表意功能。如“峰巒如聚,波濤如怒。”

    “聚”賦予靜止的峰巒以動感,“怒”表現出洶涌澎湃的情態。又如“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中“見”字就生動地描繪出了作者在東籬下采菊時的悠閑。

    山景自然地展現在詩人眼前,不是有意去“望”,而是無意所“見”,傳達出詩人超然于塵雜之外,與自然融為一體的恬適之情。2.修飾語:大部分為形容詞、副詞。

    如:“巴山楚水凄涼地。” 一個“凄涼”,寫盡了詩人無限辛酸的感情。

    3.特殊詞:在詩文中,有一些詞本身與眾不同,讀者能很快找到它們: (1)疊詞:疊詞作用不外兩種:增強語言的韻律感或是起強調作用。如“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節奏短促,既增強了韻律感,又逼真地傳達出詩人進退失據而又要繼續探索追求的復雜心理。

    (2)表顏色的詞:顏色一般表現心情,增強描寫的色彩感和畫面感,渲染氣氛。欣賞時,或抓住能表現色彩組合的字眼,體會詩歌的濃郁的畫意。

    如:“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從視覺角度看,紅白映襯,色彩鮮明。

    “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句中富有色彩的詞語,渲染了陰沉昏暗的雨前景象,烘托了詩人凄惻愁慘的心情。

    (3)數詞:在古典詩詞中,為了增強某種表達效果,常常使用數詞,一般情況下都不是確數。(二)品鑒思想情感 古代詩詞中常見的思想情感有:第一類:憂國傷時。

    如:揭露統治者的昏庸腐朽 ;反映離亂的痛苦 ;同情人民的疾苦;對國家民族前途命運的擔憂。第二類:建功報國。

    如:建功立業的渴望;保家衛國的決心 ;報國無門的悲傷;山河淪喪的痛苦 ;年華消逝,壯志難酬的悲嘆;揭露統治者窮兵黷武;理想不為人知的愁苦心情。第三類:思鄉懷人。

    如:羈旅愁思;思親念友;邊關思鄉;閨中懷人。第四類:生活雜感。

    如:寄情山水、田園的悠閑;昔勝今衰的感慨 ;借古諷今的情懷;青春易逝的傷感;仕途失意的苦悶;告慰平生的喜悅。(三)賞析表達技巧 1.表達方式:詩詞中主要運用敘述、描寫、議論、抒情四種表達方式,這其中描寫、抒情是考查的重點。

    描寫方式有動靜結合、虛實結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間接抒情(如: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襯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語皆情語等)兩種方式。 2.結構形式:詩歌的結構形式,常見的首尾照應,開門見山、層層深入,先總后分,先景后情、卒章顯志,過渡、鋪墊、伏筆等。

    3.修辭手法:比喻、擬人、借代、夸張、互文、雙關、襯托、對比、對仗、反語、反復等。4.表現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懷、借古諷今、用典、鋪墊、象征、對比、映襯烘托、欲揚先抑、先聲奪人、以小見大、動靜結合、以動寫靜e69da5e887aa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30363131、虛實相生(塑造人物形象時,稱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比興(間接抒情的詩歌),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詩歌)等 (四)重視書面表達 在進行詩歌鑒賞時,應注意書面表達。

    書面表達的基本要求是卷面清爽、表述嚴密、條例清晰、邏輯合理。表述嚴密,指的是在行文中注意表述的嚴密性,無論是前后的照應,還是起、承、轉、合等環節都能有所注意,不能顧此失彼,更不能前后抵牾。

    條理清晰,是結構方面的要求。一般來說,采用一、二、三、四(也可用阿拉伯數字帶上括號)或者首先、其次等標志明顯的樣式,往往會得到條理清晰的評價。

    邏輯合理,指的是見解能夠自圓其說。三、重點示例 (一)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1.說說本詩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2.說說你對“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

    4.八下古詩詞鑒賞訓練題

    /blog/static/88607872200922994920938/一、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1、C 2、A 3、D 4、白居易 見教 見諒 見笑 5、低沉憤懣 高昂樂觀 6、①對親舊凋零的傷痛、人事全非的悵惘 ②暗示貶謫時間長久,表現了對世態變遷的悵惘心情 7、這兩句詩生動形象地揭示了新陳代謝的自然規律,表現出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答出“運用比喻”、“生動形象”,“揭示了新陳代謝的自然規律”或“表現出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即可) 8、(畫面應緊扣“千帆競發”和“萬木爭春”)波濤滾滾的大江之上,沉沒的船只旁邊,有成千上萬的船只揚帆競發;大自然中,枯死的樹木前頭有千千萬萬棵樹木競相爭春,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景象。 9、積極樂觀(或:慷慨激昂)(1分) 沒落的事物就讓它沒落吧,新生的事物必然蓬勃發展起來,社會在前進,前景無限美好。

    (或新事物必將替代舊事物)(2分)二、赤壁 1、火燒赤壁事(或周瑜火攻赤壁大敗曹操的事) 2、假如東風不給周瑜以方便,結局恐怕是曹操取勝,二喬將被關進銅雀臺中了(與此相近的表述即可) 3、詩的前兩句借一件古物來興起對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嘆。或前兩句寫興感之由。

    說明:兩種答案任答一種均給2分。 4、不好。

    以二喬的命運形象代表東吳的命運,更能體現詩句的形象性;能以小見大,感情表達更含蓄。說明:從詩句的形象性或感情的含蓄性任一方面答均可。

    三、過零丁洋 1、A 2、D(頷聯) 3、一是兩個地名,另一層是形勢的險惡和境況的危苦 4、略 舉例如岳飛、鄧世昌、朱自清等四、水調歌頭 1 B 2 人有……古難全 3如李白的《靜夜思》。古代詩人常借“月亮”“月光”表達思念之情。

    五、山坡羊 潼關懷古 1、A(河,指黃河;山,指華山) 2、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3、“峰巒如聚”,群山好像從四面八方聚集而來,一個“聚”字,既寫出了潼關被群山包圍的險要地勢,又賦予了群山生命和意志,它們守衛著潼關。

    或“波濤如怒”,波濤洶涌澎湃好像在發怒,一個“怒”字,既寫出了黃河的咆哮,又交代了潼關處于黃河之邊的險要。 4、一個朝代興起了,必定大興土木,修建豪華宮殿,從而給人民帶來巨大災難;一個朝代滅亡了,在戰爭中遭殃的也是人民。

    六、飲 酒 1、A 2、E 3、C 4、B 5、B 6、B 7、“心遠”或“悠然”(答出其中一個即可) 8、寧靜、平和、閑適、恬淡……(答出其中一個即可) 9、“采菊”一方面說明作者愛菊,追求菊那樣高尚的品格,另一方面“采菊”這種自得其樂的生活正體現了作者的清高自潔、不慕榮利。作者認為,具有菊花般品格的人和擁有“采菊”這種閑適生活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義的。

    10、改“望”不好。“見”表明詩人看到山不是有意為之,而是采菊之間無意中山的形象忽然映人眼簾。

    而“望”即有意遠看,改“望”此篇神氣索然。 11、妙在美景不是有意去“望”,而是無意所“見”,充分表現了詩人悠然恬靜的心境。

    (基本意思符合即可) 12、鳥兒在空中經受了風雨嚴寒的折磨,倦而知還,作者以飛鳥自喻,以飛鳥倦而知還來表達他棄官歸隱的愜意情懷。 13、悠然(悠閑)自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活狀態。

    (寫對其中一點也可給分) 七、行路難 1、D 2、世道險阻 3、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4、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5、垂釣碧溪 乘舟夢日 6、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自信(答“積極”“豁達”“倔強”“樂觀”等也可) 7、“停、投、拔、顧”四個前后連續的動作,反映了李白內心的極度抑郁苦悶和感情的激蕩起伏 8、不是寫實此處“冰塞川”、“雪滿山”用其象征意義,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艱難險阻,象征前途渺茫。

    9、有一天一定能乘長風破萬里浪,掛上云帆渡過滄海。意思是:總會有一天,能實現自己的遠大抱負。

    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1、C 2、略 3、略 4、描寫: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敘事: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

    抒情: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5、一嘆自己之苦,茅屋被吹破,接下來的日子怎么過呢;二嘆周圍的人苦——還有很多像自己一樣窮苦的人;三嘆戰亂給人民造成的痛苦。 6、安史之亂 杜甫的《石壕吏》 7、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作者由自己聯想到他人,表現了他憂國憂民的情思。九、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C 2、B 3、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十、己亥雜詩 1、D 2、D(“花”指國家) 3、A (由于詩人不滿現實辭官離京,因此心情是悲憤寂寞的。)

    4、D 5、離別京城的憂傷 樂于奉獻的情懷 6、浩蕩 7、(1)以落花自喻,表明了詩人雖然辭官,但仍關心國家和民族的命運,仍樂于為社會做貢獻的心態。 (2)人生的價值在于奉獻。

    8、略 9、借景(物)抒情(間接抒情),詩人抒發了繼續為國家(民族)效力(或:對理想和信念執著追求)的思想感情。十一、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1、在細雨的滋潤下,小草偷偷地鉆出地面,遠遠望去,大地呈現出一片極淡極淡的青青之色;當你高興地走近細看時,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來,讓你看不清什么顏色了。

    2、表達了作。

    5.八年級上冊(人教版)語文課后古詩重點句+賞析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賞析:

    全詩沒有一個“望”字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由秋色描寫出孤獨抑郁的心情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 寫出羞愧之長歌行》賞析 作品簡介: “樂府”原是古代掌管音樂的官署。漢武帝時的樂府規模較大,其職能是掌管宮廷所用音樂,兼采民間歌謠和樂曲。魏晉以后,將漢代樂府機關所搜集演唱的詩歌,統稱為樂府詩。漢樂府創作的基本原則是“感于哀樂,緣事而發”(《漢書?藝文志》)。它繼承《詩經》現實主義的優良傳統,廣闊而深刻地反映了漢代的社會現實。漢樂府在藝術上最突出的成就表現在它的敘事性方面,其次,是它善于選取典型細節,通過人物的言行來表現人物性格。其形式有五言、七言和雜言,尤其值得重視的是漢樂府已產生了一批成熟的五言詩。流傳下來的漢代樂府詩,絕大多數已被宋朝人郭茂倩收入他編著的《樂府詩集》中。今譯:園中的葵菜呵郁郁蔥蔥,晶瑩的朝露陽光下飛升。春天把希望灑滿了大地,萬物都呈現出一派繁榮心,但句句寫向岳而望。距離是自遠而近,時間是從朝至暮,并由望岳懸想將來的登岳。首聯遠望之色,次聯近望之勢,三聯細望之景,末聯極望之情。

    6.八年級語文上“課外古詩詞背誦”練習

    [長歌行] 漢 樂府民歌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常恐秋節至, 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野望] 王績 唐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惟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早寒江上有懷] 孟浩然 唐 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我家襄水曲, 遙隔楚云端. 鄉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迷津欲有問, 平海夕漫漫.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孟浩然 唐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黃鶴樓] 崔顥 唐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送友人] 李白 唐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秋詞] 劉禹錫 唐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魯山山行] 梅堯臣 適與野情愜,千山高復低.好峰隨處改,幽徑獨行迷. 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人家在何許?云外一聲雞.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陸游 宋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戌輪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浣溪沙] 蘇軾 宋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蕭蕭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7.八年級語文上學期課后古詩十首及鑒賞

    【長 歌 行】(漢樂府)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野 望】(王績 唐)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早寒江上有懷】(孟浩然 唐)木落雁南度,北風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遙隔楚云端。鄉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黃鶴樓】(崔顥 唐)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送 友 人】(李白)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秋 詞】(劉禹錫 唐)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魯山山行】(梅堯臣 北宋)適與野情愜,千山高復低。好峰隨處改,幽徑獨行迷。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人家在何許,云外一聲雞。

    【浣 溪 沙】(蘇軾 北宋)蘭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陸游)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至于這十首古詩的賞析,您可以去百度百科參考一下!

    8.人教版 八年級下冊 語文 十首古詩鑒賞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唐劉禹錫)古代酬贈詩中的名篇。

    既表現了作者對自己被貶謫、遭棄置的無限辛酸和憤懣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時也表現了詩人的堅定信念和樂觀精神。首聯抒情: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寫自己無罪而長期被貶的遭遇,為全詩定下了憤激的基調。頷聯: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典故)一是“聞笛賦”,一是“爛柯人”通過對受害戰友的悼念,以及自己回到故鄉竟然恍如隔世的情景,使憤激之情進一步深化。頸聯承頷聯比喻: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對偶)。

    借用自然景物的變化暗示社會的發展,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個人的沉淪算不了什么,社會總是要向前發展的,未來肯定會比現在好。尾聯: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點明酬贈題意,既是對友人關懷的感謝,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現了詩人堅定的意志和樂觀的精神。全詩感情真摯,沉郁中見豪放,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赤壁(唐杜牧)此詩雖為詠史詩,其實也是借題發揮。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現詩人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氣。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兩句寫興感之由,“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發議論感慨。作者并不從正面寫赤壁之戰的過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說其事,并以兩位美女的命運來反映赤壁之戰對東吳政治軍事形勢的重大影響。

    二喬的命運在這里形象地代表了東吳的命運,以小見大,深刻警策。本詩還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

    慨嘆歷史上英雄成名要有機遇。過零丁洋(南宋文天祥)通過追憶自己抗元的艱辛經歷,表現詩人憂國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為國捐軀的豪情壯志。

    首聯:“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寫了個人和國家的兩件大事:因科舉而走入仕途和國家危急存亡關頭,起兵勤王抗元(記敘)。

    頷聯:“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沉浮雨打萍。”(比喻、對偶)描寫國事到自身艱辛危苦。

    頸聯:“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對偶)上句追憶當年兵敗福建時,憂念國事的心情,下句寫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獨處境。

    詩歌很巧妙地借惶恐灘和零丁洋兩個地名的險惡來暗示詩人處境的艱危。尾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直抒胸臆,表明以死明志的決心,為千古傳誦。前六句從縱橫兩方面構思,從自身到國事,又從國事到自身;從實到虛,由虛到實,反復渲染了憂憤悲苦的情調,到結尾兩句,卻轉而逼出激情慷慨的絕唱,完全是至性精神的自然流露。

    前六句是鋪墊,后兩句才是主旨。前六句悲苦欲絕,后兩句高亢振拔。

    全詩概括了作者一生中的重大事件,熔敘事和抒情言志為一爐,慷慨悲涼,感人至深。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宋蘇軾詠中秋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表達了詞人由心有所郁結,到心胸開闊的樂觀曠達情懷。

    上片極寫作者在“天上”、“人間”的徘徊、矛盾,下片寫對月懷人,以積極樂觀的曠達情懷作結。“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表達作者對宇宙和人生的疑惑,也顯露出對明月的贊美和向往。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對宇宙和人生的哲理思考,對明月的贊美向往之情更深一層。“歸去”,作者交將那美好皎潔的月亮,看作是自己精神的家園。

    然而真要棄絕人世,飄然仙去,卻又有些猶豫,“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遐想愈來愈飄渺,而終不忍棄絕人世;“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飛天探月,出塵之思,終于讓位于對人間生活的熱愛。

    下片緊承上片最后兩句的入世情懷和月色描寫,寫月光移動和月下不眠之人。“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轉入抒發懷人之情。

    寫親人不能團聚的惆悵。“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宕開一筆,表現了由心中有所郁結,到心胸開闊,作達觀之想的心理變化。“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放達寬慰之語。

    全詞樂觀曠達的情懷和深邃的哲理趣味,在行云流水般的語言和美妙的意境中,自然呈現出來。山坡羊潼關懷古[元]張養浩這首曲借憑吊潼關古跡,表現了作者憂慮國計民生的思想感情。

    第一層:“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寫潼關的雄偉氣勢,“聚”形容潼關在重重山巒的包圍之中,“怒”形容黃河之水的奔騰澎湃,從視覺和聽覺寫出潼關的險要,后用“表里山河”收住,暗示它是歷來兵家必爭之地,由此自然引出下一層的感慨內容。

    寫景是為寫情。第二層:“望西都,意躊躕。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寫作者路經潼關時的所見所想。

    都城長安由盛到衰過程的真實寫照。傷心的是朝代在不斷更替,百姓的痛苦卻沒有改變。

    暗喻,含蓄地表達了對勞動人民無比同情,對統治階層無比失望的復雜感情,情調壓抑低沉。這一層看起來只是回顧歷史,而沒有直接提到戰爭,然而歷代改朝換代的戰爭的慘烈圖景卻躍然紙上。

    第三層:“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作者對以往歷史所作的概括與評判:作者以滿腔義憤揭示了封建社會對人民殘酷的剝削和壓迫,語言剛正率直,說理入木三分,表現了深刻的思想性。這首小令,語言形象生動,感情宕蕩起伏,將描寫抒情議論融匯貫通,寓意深刻,耐。

    八年級古詩詞賞析復習

    轉載請注明出處詩詞大全 » 八年級古詩詞賞析復習

    詩詞

    廉政格言古詩詞

    閱讀(220)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廉政格言古詩詞,內容包括古詩文中廉政格言警句10句,有關清正廉潔的名言或者古詩詞,古詩文中廉政格言警句10句。1. 見利不忘其義,見死不更其守。2. 驕淫矜侉,將由惡終。3. 兩袖入清風,靜憶此生宦況; 一庭來好月,朗同吾輩心期。4.

    詩詞

    形容愛人相伴的詩句

    閱讀(618)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形容愛人相伴的詩句,內容包括想陪伴愛人的詩,表達陪伴的詩句,表達陪伴的詩句。1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鳳棲梧》2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佚名《詩經·邶風·擊鼓》3兩情若是久長時,

    詩詞

    形容雪后山景的詩句

    閱讀(253)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形容雪后山景的詩句,內容包括描寫大雪后美麗山景的詩或者句子,要求短小精悍些,描寫山景的詩句,描寫雨中山景的詩句。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2、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

    詩詞

    形容基層工作重要的詩句

    閱讀(2342)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形容基層工作重要的詩句,內容包括形容工作的詩句,描述基層的詩句,表達“深入聯系群眾”,“群眾工作重要”以及“工作態度很重要”的古。虛負凌云萬丈才,一生襟抱未曾開。《哭李商隱》唐代崔玨譯文:空懷有凌云萬丈的高才,一生

    詩詞

    形容青梅竹馬修成正果的詩句

    閱讀(290)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形容青梅竹馬修成正果的詩句,內容包括形容青梅竹馬的詩句,有關青梅竹馬的詩句,形容青梅竹馬的詩句。青梅竹馬的詩句李白《長干行》 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

    詩詞

    形容哈爾濱雪的詩句

    閱讀(244)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形容哈爾濱雪的詩句,內容包括關于東北雪的詩句,把句子寫具體哈爾濱的雪景非常美麗,有關哈爾濱的詩句。關于東北雪的詩句: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沁園春·雪》毛澤東(近代)2、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清平樂·年年雪里》

    詩詞

    形容天真浪漫的詩句

    閱讀(155)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形容天真浪漫的詩句,內容包括形容“天真爛漫”的唯美句子,古代形容女孩子天真的詩句,描寫童年的天真爛漫的詩句。1. 微風吹過,像一根根的細絲奔向草木、墻壁和人們的臉上,一個個天真無邪的孩子在風中奔跑。2. 春天冬雪消融百

    詩詞

    形容戰馬的風采詩句

    閱讀(270)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形容戰馬的風采詩句,內容包括形容戰馬的詩句,贊美戰馬的詩句,關于戰馬的詩句。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送友人》好水好山看不足,馬蹄催趁月明歸《池州翠微亭》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左遷至藍關》山回路轉不見君,

    詩詞

    形容一幅畫淡雅的詩句

    閱讀(270)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形容一幅畫淡雅的詩句,內容包括形容“淡雅”的詩句,形容特別喜歡一副畫的詩句,,形容一幅畫很詩意的詞,急。

    詩詞

    形容作者思念家鄉的詩句

    閱讀(177)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形容作者思念家鄉的詩句,內容包括描寫作者思念家鄉的古詩詞,20首思念家鄉的詩句,表現作者思念故鄉的詩句。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杜甫《春望》 譯:連綿的戰火已經延續了半年多,家書難得,一封抵得上萬兩黃金。 2、舉頭望明月,

    詩詞

    形容困難時才后悔詩句

    閱讀(149)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形容困難時才后悔詩句,內容包括形容“后悔”的詩句,表示“有時不珍惜,失去才后悔”的詩句,形容失落又后悔的詩句。讀山海經·其十魏晉:陶淵明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無慮,化去不復悔。徒設在昔

    詩詞

    形容鳥活潑的詩句

    閱讀(170)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形容鳥活潑的詩句,內容包括描寫鳥的詩句大全,形容鳥很多的詩句,描寫鳥的詩句古詩大全。鳥去鳥來山色里,人歌人哭水聲中。杜牧何當擊凡鳥,毛血灑平蕪。杜甫春曉孟浩然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望岳 杜甫

    詩詞

    一句形容既來之則安之的詩句

    閱讀(251)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一句形容既來之則安之的詩句,內容包括既來之則安之的下一句,“既來之則安之”的下一句是什么,既來之則安之,請問下一句。原意是已經把他們招撫來,就要把他們安頓下來。后指被誤讀為既然來了,就要在這里安下心來。出處:春秋末

    詩詞

    形容船前行的詩句

    閱讀(416)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形容船前行的詩句,內容包括關于船的詩句,形容船只的詩句,描寫“船”的勵志詩句。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韋應物《滁州西澗》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李白《贈汪倫》

    詩詞

    廉政格言古詩詞

    閱讀(220)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廉政格言古詩詞,內容包括古詩文中廉政格言警句10句,有關清正廉潔的名言或者古詩詞,古詩文中廉政格言警句10句。1. 見利不忘其義,見死不更其守。2. 驕淫矜侉,將由惡終。3. 兩袖入清風,靜憶此生宦況; 一庭來好月,朗同吾輩心期。4.

    詩詞

    厭惡戰爭的古詩詞

    閱讀(550)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厭惡戰爭的古詩詞,內容包括寫戰爭厭惡詩句,描寫厭惡戰爭和向往和平的詩,關于戰爭的古詩5首。《春望》唐代: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譯文:長安淪陷,國

    詩詞

    祖國統一的古詩詞

    閱讀(208)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祖國統一的古詩詞,內容包括盼望祖國統一的詩句,有關祖國統一的古詩,祖國統一的詩句。我,永遠是你割舍不斷的大孩子永遠在偉大祖國的懷抱里深情地敘說著滿懷心事和美好的愿望是啊,祖國,我最摯愛的母親在你含笑的目光中,讓我真實

    詩詞

    人教版初中語文必背古詩詞50

    閱讀(165)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人教版初中語文必背古詩詞50,內容包括初中語文人教版必背50首古詩文,人教版初中必背50首古詩文,人教版初中必背的60首詩。觀滄海 曹操 2、次北固山下 王灣 3、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4、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5、望岳 杜甫 6、

    詩詞

    早上問好的古詩詞

    閱讀(543)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早上問好的古詩詞,內容包括最新網絡語,問早上好的詩句,關于早上問好的詩,早安古情位間問候早安的詩句詩。關于早上好的句子 鮮花笑臉輕輕揚,小鳥歡歌喜婉轉,天空悠閑好蔚藍,小溪幸福慢慢淌,晨風輕叩美窗欞,催你早起迎朝陽!祝你早

    詩詞

    古詩詞題目第一個字是歸

    閱讀(205)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古詩詞題目第一個字是歸,內容包括古詩題目第一個字是≡的古詩,有首古詩的詩名第一個字是題的,詩名一共六個字,求古詩,題目必須是一個字或者是六個字的,在線等。1.水調歌頭·題西山秋爽圖朝代:清代作者:納蘭性德原文:空山梵唄

    詩詞

    古詩詞壁紙人面不知何處去

    閱讀(219)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古詩詞壁紙人面不知何處去,內容包括補充詩句人面不知何處去,,人面不知何處去(杜甫詩句一),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詩詞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b。題都城南莊 崔護 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

    詩詞

    有艾字的古詩詞

    閱讀(810)

    本文主要為您介紹有艾字的古詩詞,內容包括含有艾字的古詩詞,詩名里帶艾字的詩詞,有關艾字的詩句。許應龍艾人暨桃印,奚用更懸門。 【貴妃合端午帖子 其二】周必大艾葉雙人巧,菖花九節榮。 【端午帖子 其一 太上皇后閣(乾道七年)】艾髯張

  • <td id="862kg"></td>
  • <td id="862kg"><option id="862kg"></option></td>
  • 狼友av永久网站在线观看